家鄉的年味兒小學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年味兒小學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年味兒小學作文

家鄉的年味兒小學作文1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戶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習俗,身爲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俗。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竈的日子,祭竈,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竈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竈”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農曆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的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農曆臘月二十八則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裏,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裏裏裏外外的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爲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農曆的除夕夜,每家每戶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飯,等待着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爲生活外出奮鬥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農曆的大年初一,我們早早的起牀,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說的,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爲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農曆的大年初二,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說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裏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這是過年的最後一天,家裏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的過年,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着最有氣氛的年,心裏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家鄉的年味兒小學作文2

自從來到城市之後,就很少回老家過年了。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依然和以前一樣精彩,可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倏地一下,心裏覺得悵然若失:小時候在老家是如何過的年呢?

猶記得,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家裏人都變得忙活了起來:外公、爸爸和姨夫準備親筆寫春聯;外婆、媽媽和阿姨在竈房裏薰臘肉。我和表弟一臉茫然,而後會心一笑:今天是湖南的小年,大傢伙都開始“忙年”了。家人們急促而溫馨的步履,使新的一年不得不收拾收拾自己,和大家見面了。

我們家鄉有一個習俗,就是要很早地吃年飯。所以臘月三十那一天,家人們老早就起了牀,開始準備年飯。於是乎,我在炒飯聲中睜開惺忪的雙眼,趿拉着棉鞋,走向飯桌。飯桌上的菜之豐美是我沒有意料到的:有令人垂涎欲滴的鉢子菜,有外公親手種的大蒜炒上醃了一個多星期的臘肉,有香氣撲鼻的鄉村鮮魚湯,還有鮮嫩多汁的土雞……原本昏暗的天在香氣騰騰的霧中氤氳化開,吐出金黃的晨曦。雖然天才剛剛亮,我和表弟卻很盼望晚上的到來,因爲昨天我們約了好友牛牛一起炸鞭炮、看舞龍燈。

我和表弟在堂屋裏亂竄,在田野裏挑逗野雞,在油柏路上奔跑嬉戲……終於熬到了晚上。鄰里街坊都回到家裏去,準備吃年夜飯了。待到大家享用完美味的年夜飯之後,就是長輩們給孩子們發壓歲錢的時候了。媽媽曾教導我說,壓歲錢不僅僅是幾張人民幣,它還飽含着長輩們對子孫們平平安安、幸福安康的期盼。所以,每當我接過長輩遞過的壓歲錢時,心總是很虔誠。收完紅包,大人們開始喝擂茶拉家常,就沒有小孩子什麼事了,所以我和表弟便走出門去,發現鄰居們也紛紛貼春聯的貼春聯,掛燈籠的掛燈籠,好不熱鬧。一股濃濃的過年氛圍仿似充斥着周遭,給人一種安全感。

牛牛從遠處奔來,喘着粗氣分我們人手一盒鞭炮,笑吟吟地對我們說道:“走,我們炸鞭炮去。”我們自然是欣然應許。到了一處空曠的平地,牛牛先是把鞭炮鋪成一條,再用打火機一點燃,噼裏啪啦的聲響就從鞭炮裏迸濺出來,我和表弟連忙把耳朵捂上,臉上卻樂開了花,是啊,“炮竹聲中一歲除”,新的一年不就是在中不知不覺中開始的嗎?炸完鞭炮,我們仨就去街上看舞龍燈。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紅色巨球作爲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看到這震撼的場面,使我想起了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回憶時,眼前的春節晚會正在如荼放映,可我卻一直望着掛在天穹上的明月。聽說月亮可以遙寄情思,那可否告訴我的家鄉我懷念她,我會一直記得家鄉的年味兒呢?

家鄉的年味兒小學作文3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是我們大家都十分喜愛的節日。隨着春節的臨近,人們都做起了充足的準備:該打年糕的打年糕,該做臘肉的做臘肉……人人都有事兒做,連我們這些小孩子也都用零花錢買來了愛吃的,愛玩的,就等着過年時與小夥伴們分享呢!

年三十舞着歡快的步子匆匆趕來。

傍晚,一陣陣“啪——啪——”的聲音從樓下的空地上傳來。咦,這是在幹什麼?哦,原來孩子們在玩“摔摔炮”呢!比比誰摔的更響。如果運氣不太好,你還有可能遇上個“啞炮”。孩子們你一個,我一個地摔着,玩得可開心哩!

也有些膽子特別大的,“摔摔炮”顯然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就都趁着爸媽忙碌之時,偷偷拿着自己的零花錢,跑去小店買來了各式各樣的鞭炮。孩子們從盒子裏小心翼翼地取出鞭炮,輕輕地在盒子上一擦,用力地扔向空地上,不一會兒,鞭炮便“砰”地一聲爆炸了,騰出一片煙霧,好似仙女下凡時身邊縈繞的雲煙。

還有的嫌事兒不夠大,還從家裏搬了些爆竹,用打火機給爆竹點上了火,爆竹便開始“噼噼啪啪”地唱起了歌,年紀小的孩子躲在門後,手捂住了耳朵,偶爾從門縫中瞄一眼,卻始終不敢探出頭來,睜大眼睛觀望,年紀大的就嘲笑他們“膽小如鼠”。孩子們的打鬧聲與歡笑聲使這春節更加的歡樂,有趣。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啊!

一陣陣飯菜的香味兒從每家每戶的窗戶裏飄了出來,香氣四溢,香飄十里,孩子們都聞到了,爆竹聲戛然而止,孩子們都紛紛跑到了自己家裏,去吃那美味的年夜飯了。

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擺着各式各樣的美食,有的吃火鍋,有的吃家常小炒……餐桌旁的人們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祥和的氣氛在全中國擴散開來……

吃過了美味的年夜飯,我們孩子可高興了。因爲大人們都會爲我們精心準備一個個紅包,有厚的,也有薄的,紅包不論大小,但圖的是對待孩子們的那一片心意,一片期望,一片祝福……

到了晚上八點整,大家準時打開電視機,一邊嗑着瓜子,吃着花生,一邊圍坐在電視機旁看着春晚。大家時而因幽默風趣的小品捧腹大笑,時而被優美動聽的歌聲所陶醉,時而因神奇無比的魔術而瞪大眼睛……直到鐘聲敲響到第十二下,真正地迎來了20xx年後,他們才依依不捨地關了電視機,上牀睡覺。

躺在牀上,靜靜地聽着窗外的鞭炮聲,煙花聲,我不禁在心中暗暗祈禱道:年啊,你走的慢一些吧!時間啊,你就再等一等吧,就讓這祥和、歡快、有趣的氣氛永永遠遠的在中國流傳下去吧!這年的味道,這年的聲音,彷彿在這一刻靜止了!

家鄉的'年味兒小學作文4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戶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習俗,身爲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俗。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竈的日子,祭竈,這就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竈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竈”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的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臘月二十八則就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裏,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裏裏裏外外的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爲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除夕夜,每家每戶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飯,等待着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爲生活外出奮鬥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們早早的起牀,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說的,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爲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大年初二,這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說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裏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就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這就是過年的最後一天,家裏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的過年,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着最有氣氛的年,心裏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家鄉的年味兒小學作文5

家鄉的年味兒,蘊含着淳樸的風土人情,孕育着茁壯成長的一代代,更體現出我的家鄉是具有豐富文化歷史的鐵的事實。沒錯,我的家鄉就是那被世人稱爲僅僅只是財富之地的——東莞。——題記

大年三十那天,只見母親與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來,這天裏,要去各個地方“拜神”與“奉身”,並且今年搬了家,所以還要把家鄉的觀音請到家裏去呢。母親是家裏的大媳婦,所以這些事,由母親來傳承。而我是家中的長女亦長孫,也是家中的一份子,當然要幫母親的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母親,首先到家鄉的廟裏拜拜。廟裏香火鼎盛,每家每戶都會有人來拜,這也成爲了家鄉的一傳統習俗。拜神注重的是誠心誠意,但是,燒香、添燈油錢、燒紙錢、放爆竹,卻缺一不可。這一步步都是竟然有序的,爲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們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萬事勝意。小孩們快高長大,學業進步。廟裏拜完了,我們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驟與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講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鄉的房子,只見汽車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車前都點了蠟燭燒了香,接着燒紙錢,放鞭炮。保佑爸爸母親叔叔嬸嬸們開車平安無事,路路暢通。一轉眼,下午了,這時候把菩薩接到家裏去了。將菩薩像安放好,母親一邊邊開車,我一邊灑米,說是爲了給菩薩指路,回到了家裏,再次燒香、點蠟燭、燒紙錢、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吃着與衆不同的湯圓。用玉米粉捏成的齋湯圓與白菜、蝦米、幹魷魚,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鍋,味道鮮美,把湯圓那團圓之意的味道發揮的淋漓盡致,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這晚,全家老少一齊放煙花。看着那應接不暇的煙花,對新一年的憧憬與期待的心情已經像煙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幫爸爸發着祝福的飛信,那一條條信息,飛到了每個人的心坎裏,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全家人都已經“裝備“好向家鄉出發了。家鄉,每家每戶都殺雞燒鵝。而我們家,也已經準備好了招待親戚朋友們的美味佳餚。叔叔和爸爸去了遠方親戚家拜年,而我們這些小孩收紅包收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親戚朋友們都到齊了,我卻見到了許多陌生人。但卻因爲那股濃濃的年味兒,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種喜悅,拋陌生感於腦後,像親人一樣招待着。這種感覺,是幸福的,無可代替的。後記:這就是我的家鄉,即使沒有過人的文化魅力,但卻有着無可非議的人情味兒。家鄉的年味兒,是隱於財富間那一股股滲透人心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