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家鄉

走進家鄉1

那天,我和父母回到了久未歸去的家鄉。回到家鄉,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無邊無際的碧綠的草坪,時不時有幾隻玩耍的蝴蝶飛過,有幾個小孩拿着風箏,就像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那樣,幾頭小牛一邊享受着溫暖的陽光,一邊津津有味地吃着草,它的尾巴有規律地擺動着,好像在說:這草真好吃,在草坪上,有的小孩在和小夥伴玩耍,有的老人坐在草坪上有說有笑、談天說地。我看着這美麗的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

走進家鄉

我繼續往前走,來到的是一條小路。小路旁有幾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周圍的樹蒼翠欲滴,綠樹成蔭,還傳出幾聲小鳥歡快歌唱的聲音。在那些百花齊放的小花小草後面,常常會藏着幾隻小青蛙,它們有的在相互嬉戲、打鬧;有的在欣賞着周圍的美麗風景;在花叢中,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原來是那些勤勞的蜜蜂在採蜜呀,就像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也能看見一對蝴蝶在花叢上自由自在地飛舞着,看到這些景象,我彷彿置身在一個童話仙境裏。

走到盡頭,向左轉能看見截然不同的風景,就像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到的風景是一片金黃的海洋,村民們每天辛辛苦苦地種田,爲的就是它的成熟、結果。每到豐收的秋天,村民們都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收割自己一年來的成果,所以,每天秋天,就能聽到村民們洪亮、興奮的聲音,讓我感受到村民們的勤勞、樸實的品質。

家鄉的風景是美麗的,獨特的,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家鄉,感受它獨特的美麗吧!

走進家鄉2

前天,學校組織了春遊,帶我們去了鎮江醋文化館。剛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有些失望:有什麼好看的啊?可是這醋文化館,還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到了博物館門口,便看見了一個廣場,東部矗立着一座雕塑,浮雕上是釀醋時的樣子及蹴鞠一個CH3-COOH(醋酸分子式)形成的球。這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在抑制着興奮,等了半天后,終於,我們進了第一個展館:醋史館,一看到醋史館的大門,我便覺得它很古樸。那門用石頭雕成,從右向左寫着“鎮江恆順醬醋廠”幾個繁體字。原來這是恆順醬醋廠的老廠門。進館了,更透着一種古色古香之感,解說員說醋是由“酒→酉→酰→酢”這幾種液體演變而來的。緊接着到了體驗館。我一掉頭,發現一個電視展幕上竟有個小人在推銷醋,這種推銷方法可真是不一般。果然,大家都好奇地湊了上去。最後竟然投幣後沒有醋出來,哈哈,買的人太多,醋居然賣完了。我們又來到了老作坊。一進老作坊,撲鼻而來一陣酸味,如饅頭髮酵一般。我在解說員的帶領下,上了些臺階,見到了一些錐形的木質物品,這是什麼呢?原來釀醋用的糯米在浸漬後要蒸煮,而這就是蒸煮的工具。聽到這裏,我回頭一看,不禁嚇了一跳,百十個大缸,竟堆滿了糯米。團團簇簇,好不壯觀。後來我又看了過濾等工序所用的材料。心想:僅釀醋所用工具就這樣的精巧,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真是處處可以體現,就如這巧妙“釀醋流水線”,真令人欽佩啊!最後,我們還去了陳列館。各式包裝的醋讓人眼花繚亂,好多瓶子形狀特別,我從來沒見過,真是大開眼界!

鎮江的醋文化真是神奇、巧妙,我們爲自己是鎮江人而驕傲。

走進家鄉3

這次春遊,我們去了“鎮江醋文化博物館”。儘管生活在鎮江香醋的故鄉,但我們還是第一次參觀這座目前國內第一個綜合展示醋文化的博物館。

站在鎮江醋文化博物館的大門口,我一眼便看見博物館的外形:白牆黛瓦,檐角飛揚。“這樸素典雅的建築難道就是博物館嗎?這分明是一幢江南民居嘛。”我思索着,奇怪和疑惑佔據了腦海中的每一個角落。不知不覺中,我已和同學們走進了館內:眼前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展示出的家鄉山水風情和博物館的外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了,紛紛拿起了相機拍個不停。

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古樸凝重,充滿歲月滄桑的老作坊,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釀醋工藝。走近木製的釀醋工具,我們便聞到了一股酒釀味,面對我們的不解,講解員娓娓道來,原來醋的原材料是米,發酵後變爲酒釀,經加工再變爲醋的,我們都全神貫注地聽講解員講解着。

離開古色古香的老作坊,我們來到了現代化的影視廳。原來這裏可是電視連續劇《血色沉香》的拍攝基地,怪不得這個博物館如此具有江南民居特色。《血色沉香》帶我們回到恆順人當初創業的艱辛歲月。

來到陳列館,撲面可見恆順醋坊的歷歷往事,穿越歷史長廊,我們感受着民族企業走過的艱辛歷程。緊接着講解員帶我們看了恆順集團的規劃沙盤,它向我們展示了現代恆順人的夢想以及他們走出鎮江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勇氣。

參觀了鎮江醋文化博物館,我不僅瞭解了家鄉特產的悠久歷史,也看到了家鄉現代化前進的步伐,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

走進家鄉4

時光飛逝,彈指一揮間,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年的征途。四十年來,改革開放在神州大地上創造一個個奇蹟,取得輝煌的成就,我們的經濟得到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我們的民族變得更加強大了……這一切,怎能不讓人爲之驕傲呢!

聽爺爺講,改革開放之前,一家五口就擠在一間狹小的小土房裏,小土房不僅小而簡陋,而且陰暗潮溼,每逢下雨,屋外下着大雨,屋內就下着小雨,大家就得準備各種的器具來接水,可謂是“大珠小珠落玉盤”啊!夏天蚊子經常來土房內光顧,那個時候沒有空調和電風扇,爺爺就自制了一把棕蒲扇,上下搖晃,幫助驅趕蚊子,但全身上下還是留下了蚊子叮咬的痕跡。改革開放以後,家鄉的的變化越來越大,家鄉的人們蓋起了自己獨立的房子,有的還在縣城裏安家落戶了,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會漏水了。我們家也蓋起了自己的房子,房間寬敞明亮,通風良好,溫馨舒適,我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小房間,自己的書桌,自己的書櫃,我在自己的小天地裏看書寫字,十分愜意!

爸爸也回憶道,以前他們學校活動的場所很少,小小的操場上佈滿粗沙石,沒有什麼健身器材,頂多就在空地上挖個坑,填上沙子,練跳遠,玩“跳山羊”而已,跑步就是繞着操場跑,一不小心跌倒,全身都是泥土,雙腳經常會被沙石蹭破皮而流血。 現在我們放學可以到籃球場打籃球,或者到乒乓球桌前打乒乓球。還有塑膠跑道,乾淨整潔,踩上去柔軟舒適,跑起步來,輕鬆舒服,腳一點也不疼,跌倒再也不會滿身泥土,還可趁機翻幾個滾呢!

四十年來,改革的春風吹遍了家鄉的每個角落,我們生活中處處留下了改革的足跡,家鄉人們的衣、食、住、行得到了許許多多的改善。願家鄉今後的生活能夠越來越好!

走進家鄉5

我的家鄉—雙坑村,還是個移民村。隨着社會的進步,我們村也逐漸富有起來了。以前,坑坑窪窪的土路就是所謂的“街道”,現已變成了水泥大道。甚至連通向家家戶戶的小巷小路也是水泥路。街道上,車輛來回穿梭,人山人海,熱鬧極了!鋼筋樓房鱗次櫛比,商店比比皆是,商店裏商品琳琅滿目。現在,人們只要走出家門口就會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近兩年又新建了一個公園。走進公園,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座白色的大門,大門上還刻着許多花紋和字。每到春天兩旁的花兒爭奇鬥豔,每兩叢花之間有一棵青翠的小樹。園的左邊有一座假山,假山上還種着一些花花草草,一隻栩栩如生的“小天鵝”好像展開雙翅高飛旁邊有一座“小木屋”,一個“老翁”獨自一人坐在石頭上釣魚,另兩個“老人”在聚精會神地下棋。假山四周還養着一條條可愛的小金魚。假山左側是一塊巨石,像一位大將軍保護着這個公園。每天晚上有很多人在公園空地上跳廣場舞,看着奶奶、嬸嬸這優美的舞姿也是一種享受。公園裏還有兩個“大腳丫”,“大腳丫”上鋪滿了鵝卵石,方便人們來按摩腳底,這就是美麗的公園。我的家鄉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油畫村。畫室內擺放、懸掛着的栩栩如生的畫作,全都出自地地道道的農民之手。

村中環境優美,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等極具濃郁鄉土特色,成爲了原生態的寫生基地,是村中畫師們採風、寫生的好地方。熟悉身邊風土人情的村中畫師們,在接受訂單繪畫的同時,也着力於原生態創作,尋求雙坑油畫產業的突破口。人們一走進街道,一眼就能看見掛在兩旁的油畫室宣傳廣告,有明富油畫室、有博雅油畫室、有太平洋油畫室。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家鄉,我愛以前的家鄉,但我更愛現在的家鄉。

走進家鄉6

我的家鄉叫杏花村,它爲什麼叫這個名字呢?因爲那裏以杏花出名。走進我的家鄉,你會發現,那裏一年四季的景色都非常美麗,讓人流連忘返。

春天,萬物復甦,柳綠花紅,鶯歌燕舞。草地上,小草發出了嫩綠的芽,小野花從地下探出了頭來,杏花也在這時展現出自己美麗的身姿,一朵朵如雪一樣潔白,多麼像一位位小精靈在樹上跳動。

夏天,烈日炎炎,樹上的知了不停地在叫。這時,杏花已經凋零,樹上都長滿了杏子,又大又圓,一個挨一個掛在枝頭,像金黃色的燈籠點綴在樹上,吸引着無數的遊客來採摘品嚐。那又大又甜的杏子,讓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摘一顆杏子放進嘴裏,那酸爽甜蜜的味道,讓你吃了一顆又一顆。

秋天,秋高氣爽,五穀豐登,是個豐收的好季節。杏樹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樣,樹葉迎着秋風洋洋灑灑地飄落下來,像極了翩翩起舞的蝴蝶。農民伯伯這時會把樹葉埋在樹下,爲來年杏樹開花結果做着準備。

冬天,雪花起舞,一片片的雪花落到了杏樹光禿禿的樹枝上,蓬鬆鬆,沉甸甸的,這時雪精靈們又爲它披上一身雪白的棉襖,助杏花樹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

我愛我的家鄉,因爲這裏四季如畫,景色宜人,更愛這裏勤勞善良的人們,是他們把我的家鄉建設得如此多嬌,歡迎大家來參觀遊玩。

走進家鄉7

在我記憶時在,有一處風景時常變化着。你們來跟我到我的家鄉來探索吧!

春的絢爛,春的生機,春的柔和,春的流暢,我頃聽過,春的氣息,春的和諧,我體味赤。春是一個讓人長久嚮往、迷戀並難以忘記的季節。

在我每天上學,回家的路上河堤上春風吹了過來,招引子小鳥止不往的歌唱,蜜蜂密密私語,傾訴着對春天的思念。白蝴蝶扇動白羽,在天空中快樂的舞蹈。羊兒們在河邊吃草,花兒在睡夢中醒來,河水歡快的流着。這一切的生機構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畫。

夏的熱烈,夏的調皮,夏的助人爲樂,我體味過。夏是個對花草,對動物的一種考驗。

在我每天是學,回家的路邊的河堤上火辣辣的太陽照射河水。河面上閃閃發光,忽然,我看到了兩三株荷葉,婷婷玉立像個美麗的少女,在烈焰的炙烤中,轟隆一聲下了大雨,把他嚇哭了。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是涼爽的,秋天是溫柔的,秋是一個讓人興奮而高興的豐收季節。

在果園裏,熟透了水果,數不勝數。有蘋果、梨、菠蘿,在河堤上,一陣陣風迎而撲來,它是舒適的、它是涼爽的。他帶着籃子摘下了能飄千里之外的果香的果子。他沒有知疲憊的摘下果子做成月餅獻給月亮。才使中秋的月亮雙大又圓。

冬是一個孤單的孩子,更是一個只會畫白色的畫家。

冬天時,河邊一個也沒有,只有孤零零的小草在河堤上站着。風是河堤呼呼的吹着,偶而能看到行人匆忙的走着。啊!下大雪了,冬哥哥在畫畫了。畫白了天、畫白了地、畫白了小溪、人家。冬哥哥急了,別急!別急!小朋友們出來了,他們穿着五彩的衣服。給雪白的畫增添了色彩。冬哥哥笑了。

家鄉的四季,各有特色!

走進家鄉8

說起鎮江的“三怪”,大家一定都很瞭解吧,爲了讓我們更加了解“三怪”之一香醋,最近學校組織我們去鎮江醋文化博物館春遊。

大約坐了半個多小時的車,我們來到了醋文化博物館。站在博物館前,我第一眼便看見牌子上金光閃閃的大字:醋文化博物館。我們排隊依次進入博物館,剛一進門一股濃濃的醋味便撲鼻而來,那味道酸酸的。我們隨着講解員姐姐往裏走,我一邊看看牆上的介紹,一邊細細地聽着講解員姐姐的解說。我明白了醋是經過固體分層發酵及釀酒、制醅、淋醋三大過程,總共有40多道工序。看到這裏,我不禁感嘆道:“哇!做醋好複雜呀!”

突然,我看見了一個銅色的雕像。那是一位老爺爺,他手裏拿着工具正在釀醋。在他的身旁有一個用來盛醋的罐子,又有點像我們見過的那種酒缸。再看看老人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着自己釀出的醋,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走着走着,迎面撲來一絲酸味。呀!好酸。這跟剛進博物館時的酸味截然不同,在酸的同時,甚至有點刺鼻,我趕緊捂住鼻子。仔細一看,原來到了釀醋的作坊裏,這裏很暗,同學們走得更加小心了。作坊空間很大,地面上排了3排大大的缸,缸裏有米和麥麩。四周有各種釀醋的工具。忽然,一位同學叫了起來:“看!那是真的還是假的?”隨着他的叫聲,大家紛紛望過去。只見一個穿着長袍的“男人”正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上,過了好半天,他都沒有動,我這才知道那是個蠟像。不過那可做得真像啊!他大概就是這間作坊的“主人”吧。

最後,大家又參觀了陳列館,看到了來自10多個國家的數百個醋產品後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博物館。

這次春遊,我受益匪淺。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再到這裏參觀。

走進家鄉9

今年過春節,爸爸媽媽說帶我去 老家—— 射陽 。 我的叔叔和姑姑全在老家,由於爺爺奶奶早已過世,我已有好幾年沒有回去了。 聽了這個消息, 我心裏是 既 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在老家我最小,可以想玩什麼就玩什麼,難過的是 那 兒條件太差,滿地泥坑,一不小心就會弄髒衣服,我很不習慣。 我多麼希望老家的一切變得好起來呀!

以前,家鄉的人們很貧窮。吃的是粗茶淡飯,根本談不上營養,只要填飽肚子就可以了,不到過年根本吃不上肉。住的是又低又矮的破爛草屋。到了下雨天,那就更糟糕,滿地爛泥,簡直無法走路,就連晴天也都讓人討厭,風一吹,滿天飛揚的塵土,好像就是沙漠地帶一樣。由於交通不便,每次回家,叔叔都要很早騎自行車到離家很遠的車站接我們,然後帶我們行走在高低不平的泥土路上。

“ 嘟、嘟、嘟 ” 連連的喇叭聲把我從回憶中驚醒過來,爸爸說到車站了。我打開車窗朝外望去:只見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兩邊各有大約五六米寬的綠化帶,一排排漂亮的瓦房和幾棟小樓房,要不是爸爸說,我還不敢相信這就是那 曾經 破爛不堪的家鄉。

到叔叔家 , 一切都變得那麼好:院子裏的泥土地變成了水泥地,而且還有一個花園,裏面種了一些花草。旁邊還停着車輛:有小汽車、電瓶車等。有人還拿着手機 視頻通 話呢。

我進入 廚 房:原來的爐竈沒了,換成了液化氣,還裝上了抽油煙機 ……

“ 承前啓後的領路人 , 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 ……”電腦的音響裏傳來喜氣的旋律,如音樂中所唱的那樣, 我的家鄉 也走進了新時代,也必定會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

走進家鄉10

秋天是五穀豐收的季節,星期六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和爸爸、媽媽騎車去郊區感受秋天的魅力!

一路上我懷着好奇的心情着爸爸媽媽騎行着,心裏想秋天到時底能收穫什麼呢?

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我聞到一種香味,我東瞧瞧、西望望,哇!前面好大一棵桂花樹啊!我使勁用鼻子嗅着,只聽到媽媽在前面說:朱傑,快點來呀!後面還有很多植物呢!

我才往前走,我被前面的植物驚呆了有一小片又高又瘦而且還長着青葡萄大的果實,一株株像忠誠的衛兵在站崗的芝麻;有一整塊地裏長着葉子有點黃的花生。我往前一看,還有一片金黃的稻田,稻穀沉甸甸都累的'彎下了腰,再往前走,我看到長着長長的騰子,騰子上長着密密麻麻的長莖莖端長着心形葉子的植物,咦!這是什麼呀?媽媽笑着告訴我,這是山芋,也叫紅薯。喲,我怎麼沒看到山芋呢!媽媽說:你想想山芋長在哪裏呢。難到長在地下不成?

媽媽說:對,山芋就長在地下面的。我使勁的挖着一個山芋的根部,挖到了一個紅紅的長長的的山芋,我高興的大聲喊到:我挖到山芋啦,我挖到山芋啦!正在高興的時候爸爸喊我回家,我意猶未盡還想在玩一會兒,可是爸爸沒同意,我只好和爸爸媽媽回家了。今天,我收穫了很多知識,真是快樂的星期六。

走進家鄉11

方言,通俗點說就是土話。我們中國有很多種方言,每個地區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方言,而且有些方言還特別難懂呢!比如我們衢州市的江山方言。

我從進幼兒園開始知道現在,在學校裏講的都是普通話,在家裏和爸爸媽媽說的也都是普通話,所以我對我們衢州的方言一竅不通。我爸爸就常說,我應該學學我們老家的土話,這可是祖先傳下來的文化呢!我們中國所有的方言種類,也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受爸爸這些話的影響,這個寒假我就學習了老家的方言。現在,我已經完全能聽懂我們老家的土話了,還會說上幾句呢!

在學習方言的過程中,我還鬧出了不少的笑話。記得有一次吃午飯,我問我那不會講普通話的大伯:“你要吃點什麼?”他回答我說,不要。可是不要的讀音是“fan”,我聽成是“飯”了,所以我就給他盛了一碗飯。只聽大伯又說:“fan”,我以爲是飯盛得太少了呢,就端着碗去廚房多添了一點來,大伯見狀,只聽他一連說了好幾聲“fan,fan,fan”,我心想盛得已經不少了呀,可是他爲什麼還要叫“飯”呢?正在我納悶時,奶奶走過來對我說:“在我們的土話裏,fan就是不要的意思,並不是飯的意思,看來你還得好好學習土話啊!”這事傳到了我哥哥的耳朵裏,他哈哈大笑,笑話我連這麼簡單的土話都聽不懂!

這件事以後,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我們家鄉的方言,哪怕是先能聽得懂。雖然很難學,但是我想我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城市裏長大的孩子沒有多少人會方言了,我一定要學,不能讓土話消失,要繼承這一文化。

你看,我現在雖然沒有完全學會,畢竟學習方言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可是我也可以說一些了,也可以和他們對一下話了,現在我再也不會鬧出那樣的笑話了!

走進家鄉12

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邁着輕快的步伐走進了“鎮江醋文化博物館”。

進入醋文化博物館的大門,只見院內擺滿了大約50口左右的大缸,我感到很疑惑,便問解說員這些大缸是幹什麼用的。解說員親切地回答我:“這些都是老作坊裏儲存香醋用的罈子。”說着,便把罈子的蓋兒打開,就在此時,我聞到一股酸溜溜的味兒,直沁人心脾。

接着,我們走進了醋文化博物館,此時又聞到了這股酸溜溜的味兒了,它是從老作坊裏飄出來的。不知不覺我們走進了展覽館裏的老作坊,聽解說員介紹說,老作坊是醋文化博物館中最早建成的,它曾被電視劇《血色沉香》當作的外景拍攝使用過。走着走着,我們便發覺聞到的香味是從老作坊裏的醋罈、醋罐、醋缸裏面飄溢出來的。走上木樓梯,我們參觀了人推車等雕塑,這麼精緻的雕塑展現了當時作坊裏的勞動場景,讓我們大飽眼福,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接下來,解說員爲我們詳細介紹了鎮江香醋的釀造工序和展櫃中數百種的醋產品,這些醋的名字可奇特啦:蘋果醋、蜂蜜養生醋等,現在還開發出了醋豆、醋花生、醋膠囊等產品,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隨着鎮江醋文化博物館的開館,廣大遊客更深更進一步地瞭解了“鎮江香醋”的傳統工藝,以及醋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內涵。鎮江的醋香越飄越遠了,作爲鎮江的市民我們多麼開心啊!

走進家鄉13

你知道中國人“開門七件事”嗎?那便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醋”可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味作料。中國的“四大名醋”分別爲山西陳醋、浙江米醋、保寧醋和鎮江香醋。我們家鄉的鎮江香醋可是四大名醋之首哦!這次春遊,我們就去了鎮江最有名的恆順醋廠的醋文化博物館。

一走進大門,就聞到了陣陣糯米醋的香味,原來工人正在品嚐醋呢,我們隨着導遊的指點,進入了醋博物館。導遊介紹說:“鎮江原本沒有醋,這醋的由來還和杜康有關呢!”傳說杜康開了一家小酒坊,做出了舉世聞名的杜康酒,他的兒子黑塔常常幫助杜康做酒。有一次,他工作時因爲太累便歇了一會兒,居然夢見一老人對他說:“你在二十一日的酉時揭開桶蓋,瓊漿就會誕生。”黑塔按時把蓋揭開,見那桶裏裝了一桶酸甜的液體。他想二十一日也就昔嘛,加上酉不就是個醋嘛,於是醋便誕生了。

接着,我們來到了香醋的加工廠,只見這裏有着一袋一袋的高級糯米,“原來鎮江香醋是糯米發酵的!”我不由地驚歎。“鎮江香醋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有同學發出疑問。導遊笑着說:“做鎮江香醋要經過幾道過程。首先,要選擇優質糯米,這是要經過嚴格把關,合格的糯米才能用來做醋。之後要讓糯米里的澱粉吸水膨脹,使體積增加40%。第二道工序是蒸,這是爲了讓微生物利用得快一些,就要淋上冷水,加入一些酵母菌使澱粉糖化,發酵成酒精之後要利用微生物 使 發酵後的糯米成爲醋醅,到最後再淋醋、殺菌,鎮江香醋便完成了。”聽完以後,我才明白原來小小一瓶醋要經過如此的步驟,還真不容易呢!

這次的春遊使我開了眼界,也讓我領略了鎮江香醋的神奇。

走進家鄉14

那天,是同學們好不容易纔盼來的春遊的日子,我們去參觀了醋文化博物館。

香醋,是鎮江三怪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們剛要隨着講解員走進博物館的大門,講解員阿姨卻停了下來,伸手指着我們左側的一個個黑黑的罈子說道:“同學們,這是釀醋用的醋罈子。”我們扭頭看了眼,哇,一個個油黑油黑的醋罈整齊有序地排列在一旁,頗有氣勢。走進博物館,看見一些古時人們釀醋的工具,還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醋香。這是什麼博物館啊,不就陳列了一些工具和人像嘛,還讓我們坐那麼長時間的車來這兒,真不值,我心裏嘀咕着。

沒想到,裏面竟藏着更多更有意思的東西!我們跟着講解員來到了似乎是釀醋的地方。那裏比較大,迎面飄來的醋味更濃了,我竟還聞到米香與饅頭香。那裏有很多醋罈子,還擺着一些穀類。再往前走,就看到了一名男子坐在椅子上,同學們紛紛感嘆:“這是真的假的?”“哇,好逼真哦!”“是蠟像吧。”“真看不出來是假的。”啊,這博物館才叫有意思嘛!

之後,講解員帶着我們來到了陳列館,那裏有許多醋,琳琅滿目,讓我們目不暇接。還有許多醋是我聽都沒聽過的,比如:蘋果醋、菠蘿醋等。這時,幹曉雪對我說:“我一年都可以不喝醋了,聞夠了,看夠了!”哈哈,反應也真夠大的。季雯思買了一瓶蘋果醋,一半都被許星怡、王之韻給分了,我嚐了一小口,和蘋果汁差不多,有淡淡的醋味,味道不錯哩!

鎮江的醋文化館還真挺有意思,不過我站得太后,沒聽到講解,唉,真遺憾,回家在網上學習學習吧。

走進家鄉15

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嫩綠的樹葉……似乎都在歡迎同學們放飛的心情。今天學校組織了全體同學去鎮江醋文化館,開展了“走進家鄉醋文化”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在中巴車裏顛簸了好一會兒,終於到了大家充滿好奇的醋文化館。一進大門,一股淡淡的醋香撲面而來。站在隊伍的後面,只能隱隱聽見導遊的聲音,於是環顧四周:這兒的房屋全都是仿古建築物。三角形的屋脊,一塵不染的牆壁,鬱鬱蔥蔥的花園,全都透出一種撲朔迷離的古色古香。我驚奇的發現,右手邊的草地上有許多排列整齊的棕黑色大罐子,我猜測那裏面一定盛滿了醋。

我順着人流往前走,手裏拿着早已蓄勢待發的照相機。咦,那是什麼東西?我快步走到一個玻璃罩前,裏面有一塊小牌子。經仔細閱讀我知道了那些是古時候制醋的工具,我趕緊用相機拍了下來。再往前走便到了一個長廊。牆上有各種可以用醋製成的鎮江名菜,看了讓人垂涎三尺。出了長廊,沿着木頭樓梯,我慢慢走了上去,醋的氣味似乎突然變重了,來到屋裏我才明白,這兒正是釀製醋的地方。這一堆一堆的米和穀糠,最後竟能變成酸香可口的醋,真是不可思議!腳下踩着不知是水還是醋的液體出了門。

在去新區廣場的路上,我想着剛纔的所見所聞不由得敬佩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他們是多麼聰明呀,竟能用糧食製出現在聞名世界的醋。這看似普通的醋是多少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