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文彙編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家庭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作文彙編7篇

家庭作文 篇1

過年了,大家都會回到自己的老家去拜年,而我和我的小夥伴卻不大相同,我們各自在老家舉辦了一場家庭春節聯歡晚會。

爲了舉辦一場精彩的家庭春晚,媽媽邀請了外公外婆舅舅一家,爺爺和叔叔,在一起過一個團圓年。我們的晚會在吃完年夜飯後舉行。首先是我來主持開場的祝福語,隨後是老爸演唱?恭喜發財?,這可是老爸第一次在全家人面前唱歌,雖然有些小緊張,斷斷續續的,但還是努力地唱完了。接下來是大家最期待的節目,那就是叔叔的魔術表演。叔叔並沒有立即表演,而是給我們玩了兩個熱身遊戲,分別是“1+1=3”和“四根筷子擺田字”。可是這四根筷子擺田字卻把大家都難住了,大家紛紛來到茶几邊嘗試着擺弄起來,可誰也沒成功。我央求着叔叔揭曉答案,只見叔叔把筷子方正的一頭都理在一起,使邊邊成爲一個比較“藝術”的正方形,原來這就是藝術字“田”呀。

隨後,叔叔就正式表演魔術了,他先向爺爺要來了戒指,然後拿起已變成繩子的橡皮筋,將戒指套進去,再將橡皮筋擰成麻花狀,一拉直,戒指開始向繩子的上端爬了。魔術就是魔術,到現在我還不知道原理呢。

節目一個一個地進行着,最讓我期待的搶紅包環節終於來了,老媽建了一個羣,約定羣主先發紅包,如果誰得到手氣最佳,就讓手氣最佳的人發紅包。沒想到我的手氣太好了,好幾次都是手氣最佳。不過好不容易被我搶到的紅包,我怎麼捨得再把它發出去呢,於是我急中生智,說:“我的微信錢包沒有實名認證發不出去。不過這招沒用,最後還是將紅包發出去了。

這次春晚舉行很成功,大家都非常開心,也讓我們過了一個與衆不同的年,以後每年都舉辦一次春晚。

家庭作文 篇2

一天傍晚,兒子在書桌前寫家庭作業。他又是撓頭髮,又是擡着腳,咬着筆滿臉烏雲,原來是不會寫作業。這時爸爸在旁邊看着,心裏想:兒子一定是不會寫作業,我要不要幫他寫一點。

爸爸坐在書桌前,摟着兒子,在書桌前幫兒子寫着,兒子依偎在爸爸懷裏,臉上烏雲轉晴,非常開心,心裏想着:爸爸真是太好了!作業一定是優秀。

第二天,兒子高興地坐在教室裏,等着老師的表揚,沒想到卻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老師說:“這是誰寫的?”“我爸爸寫的。”“這麼差!讓我怎麼批!”放學後,老師跟着兒子回家了。

剛到家門口,老師按了按門鈴,爸爸一開門,驚訝地看見老師怎麼來了?他看了看兒子,兒子揹着手,垂頭喪氣地站在門口,這讓爸爸就更奇怪了。

老師一進門就把爸爸按在桌子上叫他念一遍他寫的作業,爸爸說:“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西天……”每念一個字老師都會打一下爸爸的屁股。

通過這件事,兒子再也不敢讓這個馬虎的爸爸幫他寫作業了。

家庭作文 篇3

家風是石,擦亮星星之火;家風是火,點亮前行之燈;家風是燈,照亮前方之路;家風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而引我走向黎明的便是古人說的“百善孝爲先”。

我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跟幾個同學約好了兒一起去野餐,爲了實現這個約定我早早地起了牀。“媽,這飯怎麼這麼噎人,我吃不下了。”說完我便想倒掉。這時媽媽從房間裏走了出來,意味深長的看了看我碗裏的飯。其實飯並沒有那麼難吃,而是我那迫不及待的心情促使我“難以下嚥”,見媽媽沒有說什麼我便一溜煙似的的開溜了。少了媽媽的管束,我也頑皮起來了,和小夥伴們在野外蹦啊跳的玩的不亦樂乎。期間不知是誰提議用石頭砸人,剛開始我還有些膽怯,可是砸着砸着便也覺得是種樂趣了。突然,對面走來了一位白髮蒼蒼,身體瘦小的老人,我剛想拿起石頭砸過去,卻被一直在暗中觀察的媽媽給阻攔了,“你幹嘛?”我當時慌住了。媽媽不由分說的將我拉回了家,坐在沙發上,時間好像都靜止了,空氣中小灰塵似乎也乖乖的不動了,這種氣氛是前所未有的,我低聲的說:“媽,對不起。”媽媽一改往日和藹可親的形象,嚴肅地對我說“小孩子要從小管教好!'孝'這個字聽得親切,叫得耳熟,做起來有那麼難嗎?還有今天早上你倒飯,難道不知道勤儉節約嗎?你啊!從現在起必須尊敬老人,要盡力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身邊的一點一滴,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它們雖然是靜態的,但是也要愛護它們,知道嗎?從今以後我不希望這樣的事再發生,做一個有孝心、懂事的孩子!”

如果不是媽媽對我的教育,我就不會知道尊敬老人、愛護花草。正因爲有了家風家訓我纔可以在這健康、幸福的家庭中快樂地成長。

家庭作文 篇4

今天,我看見爸爸媽媽在家裏閒着沒事,於是,就提議來一次呼拉圈家庭對抗賽。爸爸和媽媽同聲贊成。

我馬上接着說:“你們兩個人蔘賽,我來給你們當裁判。怎麼樣?”媽媽點頭說可以,爸爸也贊成,就這樣比賽人員定了下來。

比賽開始,我讓他們把呼拉圈套在身上,拿在手裏,眼睛看着我。我看到兩個人都做好了準備,就一揮手說:“開始!”

爸爸和媽媽同時轉動呼拉圈。兩人的呼拉圈都飛快地在他們的身上旋轉起來。媽媽真是身手不凡,扭動着腰肢,呼拉圈在她腰上飛轉,人好像在跳舞一樣。媽媽的手時而上舉,時而左右擺動,真像一隻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我不由得鼓掌叫好。我想雖然媽媽轉得那麼好,但是和我比起來就相差太遠了。爸爸看起來就要差多了。他拼命地轉動那笨拙的身子。呼拉圈不聽他的使喚,懶洋洋地轉了幾下就滑到了地上,躺在那裏不願意動彈。時間還沒有到,爸爸迅速彎下腰撿起呼啦圈又放到腰上轉動起來。可惜這一次,更加差了,還不到兩分鐘,呼拉圈就落到地上了。惹得我捧腹大笑。我想爸爸真笨,撿呼拉圈是不用彎腰的,只要用腳尖一勾,它就會上來的……

比賽結束了,媽媽大獲全勝,爸爸不服氣地說:“這一次讓給你,不出一個星期,我肯定會贏你媽!”

我高興地拍手說:“好呀,好呀!一個星期以後再來一次比賽!”

家庭作文 篇5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物業給家裏的電卡買電,出門的時候天空下着傾盆大雨,我和爸爸不畏大雨一路跑到物業中心。

在物業中心排隊等候買電的時候爸爸給我出了一道數學題:三百元錢能買五百度電,請問一度電是多少?我心裏帶着疑問,沒有馬上回答爸爸。到我了,我對阿姨說:您好,阿姨,我買電,300元錢的。”接着把三百塊錢整理好給了阿姨,我看見阿姨把電卡插在一個卡槽裏,在電腦上敲了敲,接着有一張紅顏色的單子就打印出來了。阿姨把卡和票給我了我,說:“給你,小朋友,充好了。”這麼快,我心裏想着。

我看見票上面寫着密密麻麻的寫着很多信息,有姓名、房號、購電日期、購電金額……,突然,我在裏面找到了一個寫着單價0.6元的信息,我拿不定主意,我就問爸爸,這個是什麼意思?”爸爸說:“你認真看看其他地方還有和數字一樣的其他信息嗎?好好看看他們之間有沒有什麼聯繫,再想想最近數學背的.乘法口訣,如果實在想不到,爸爸可以告訴你。”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認真的看着上面的信息,接着我告訴爸爸說:“上面有單價0.6元,購電數量500度,金額300元。爸爸,是不是這個300元一共買了500度電,那麼每度電就是0.6元,也就是0.6*500=300,就是我背的5*6=30,對不對,爸爸?”爸爸說:“你真棒,答對了!”爸爸誇我是家庭的好幫手,我心裏比吃了的蜜還甜呢!心裏想:原來數學這麼有用處呀。

學習和生活像我和我的影子一樣密不可分,我要好好學習,也要好好做好一個家庭的好幫手。

家庭作文 篇6

家中有個“萬能”媽媽

我的媽媽是家中的一家之主,大事小事都歸她管,她做事既認真,又麻利,怪不得她屬猴呢!我媽媽每天晚上給我們父子倆做晚飯,打掃房間,洗衣服。因此,她對在做飯方面有一些“創新”……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見桌上有一個裏面盛着像蜂蜜一樣東西的碗,我端起來又看又聞,有一股醋酸味。心想:要是毒藥一定不會放在飯桌上,八成喝了不會死!我就嚐了一口。這時,媽媽從她的陣地——廚房裏走了出來。我強嚥了下去。她對我說:“好喝嗎?”“這是什麼玩意呀?這麼難喝?”我愁眉苦臉地說。“這是蜂蜜加醋”我大吃一驚,說:“這倆能放一起嗎?”媽媽胸有成竹地說:“絕對沒問題,這個,還對你身體好呢!”

我聽完媽媽這話,就回房間寫作業去了,邊走邊想:以後我死也不喝這東西了。這就是我那在做飯方面頗有創新的媽媽!

家中有位“唐僧”老爸

我的家中還有一個愛嘮叨的老爸,整天對我說這說那。我剛剛把鑰匙捅進門的孔裏,就聽見我那位老爸嘮叨說:“快去洗澡,又出一身汗,洗完澡趕緊吃飯!”我總說等會兒,可又被他那一句又一句的話逼進了浴室,去洗澡。到了晚上也不得安寧。我寫作業時,聽見削皮刀有動靜的時候,心想:完了,又該吃蘋果了。我心裏默數着:5、4、3、2、1、0!門開了,老爸手中拿了一個翠綠色的蘋果對我說:“該吃蘋果了!”我總是找藉口說:“我寫作業呢!沒時間”可又被他那一句又一句話逼着吃起了蘋果。不過還好,我已經習慣了。我和媽媽受大話西遊中唐僧的一句又一句的話所啓發,給老爸起了“唐僧”的外號。

家中有個“孫猴子”小弟

我家裏有個調皮的小弟,整天把我的房間能得亂七八糟的。一天調皮的小弟又開始了大搜捕——找我的零食。我放學了,回家之後,我的房間簡直比豬窩還亂,衣服在牀上亂放,衣櫃裏簡直是“天翻地覆”啊,我的書櫃裏的所有書都在地上,有的還“安息”(被撕壞了)了。我生氣的吼了小弟一聲,結果,小弟哭着告訴媽媽,我罵他,結果,我被媽媽罵的“狗血淋頭”啊!

這就是我的家庭。

家庭作文 篇7

俗話說的好,“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如果說每個家庭都是充滿歡樂氣氛的,我不相信,我也不想去接受這個所謂的事實,因爲我對這個家庭只充滿惆悵!

我本是十分開朗的女孩子,可在這家庭中,我卻越發感到惆悵。大哥到湛江讀大學去了,平日跟我朝夕相處的大哥和我相隔兩地,思念的淚水總從眼眶中“脫穎而出”,特別是那個所謂的家人團圓吃月餅的中秋節,思念親人的感發觸動着我的內心。

二哥讀高二了,每天爲了他的理想而埋頭苦讀,爲了那所謂的中山醫學院而努力進取。望着他那疲憊的身影,望着他那一兩根從黑溜溜的髮梢中溜出來的銀絲,望着他那深深的眼袋,想着他即將“背井離鄉”的神情,我不由地嘆着氣,惆悵重臨於我的心頭。

而爸爸媽媽呢,卻總是爲了金錢與利益而斤斤計較,總不願讓對方吃到比自己更有利的“饅頭”,寧願玉石俱焚,也不願你多點,我少點。

家庭的戰爭是永無休止的。爸爸媽媽總是爲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鬧,從來都是小事漲大,大事漲更大。以前,每逢爸爸媽媽吵架,我總是躲在一旁默默哭泣。可現在每逢到了那個時刻,我不再像縮頭烏龜一樣,而是不以爲然地聽着他們大吵。他們倆脾氣不好,有時甚至拿我出氣。而我,一個僅不到12歲的小女孩,哪能去接受這一切的一切,只有如咆哮的猛虎般衝進廁所大哭,是那種撕心裂肺地哭。門外,依舊是那陣陣的咆哮聲,“如雷貫耳”。有時我會埋怨自己,爲什麼要來到這世上?爲什麼不去投一戶好人家?卻要從一個即將破碎的家庭中“脫穎而出”?爲什麼要我去面對這殘酷且不堪回首的事實呢?

這本家庭的經真的是太難唸了,我多麼希望這是一首婉轉動聽的詩歌,而不是一本難言難懂的經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