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束縛 無形的規則

規則是早就存在的。世界衍生之初的同時,也誕生了一系列的生存法則,不論是遠古時代的叢林法則還是近現代的有形條例,條條框框、白紙黑字的規則早已深深植根於我們的腦海。但是儘管我們絞盡腦汁宣傳着規則的重要性,破壞規則、付出代價的慘案仍屢屢上演。

最爲形象的例子莫過於交通規則。長輩常教育孩子:一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二是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然而如今擺在人們眼前的狀況是:隨着“中國式”過馬路的.氾濫,瞅準機會見縫插針衝刺過馬路的行爲,也影響着我們的下一代。於是行人司機互相看不順眼,誰動作快誰先過馬路,後果之一便是幾起重大的交通慘案。出了問題,便要解決。於是馬路上的監視器又多了一倍,交通燈設計得越加複雜,法律條文也跟着更新。幾次“大手術”下來似乎讓人們的心稍稍安定了些。然而隨着杭州愛心斑馬線上17歲女孩兒被撞死的新聞再次掀起波瀾,人們再一次繃緊了神經。

那麼,到底是哪裏出錯了呢?

說到底,還是人們誤讀了“規則”的本意。無形的規則是規則,有形的規則也是規則。我們可以列出千百條規則規範人的行爲,然而道德的修養與良知的底線,僅僅只是一個字就能說清楚的規則,那就是愛。不但愛自己,也愛他人,愛世界。塞?約翰遜說:“法則可以避免錯誤,卻決不會賦予美。”荷蘭北部不知名古鎮德拉赫騰因“無紅綠燈”而聞名。在每天車流量兩萬多輛的市中心,僅靠人們心中默認的交通法則,互相謙讓,從來沒有重大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無形的規則所賦予的美。

這並不是徹底否定了有形的規則,恰恰相反,在所有人都能自覺做到遵守心靈的規則前,有形的規則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無形的規則更重要。條條框框的規則還需要更多的修補,新興的科技還要更多地用於偵察與防範,對違反規則的人的懲罰還需要再次謹慎地斟酌與討論。

終有一天,也許我們會徹底擺脫有形規則的束縛,真正做到讓無形的規則裝飾我們外在的修養,做到真善美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