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的溫暖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寸之間的溫暖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方寸之間的溫暖作文

方寸之間的溫暖作文1

“爸爸——等一下——”我向站臺上的父親飛奔過去,雙手捧着我剛學會疊的小紙船,小心翼翼的遞給他。“爸爸,你可一定保存好,下次你回來的時候,我要檢查!”“好,你放心,回去吧,這裏風大,彆着涼了。”

那是一個八月份的夜晚,雨點斜着拍打着地面,站臺上的人很少,天邊微微發着紅光。火車開動了,媽媽將我舉起,看着車窗裏的爸爸愈來愈遠,逐漸模糊,不知是雨點打溼了車窗還是淚水打溼了我的眼。

這之前,內蒙古發現了新油田,爸爸作爲第一批指揮開發人員,就在那樣的雨夜,趕赴了前線。聽到爸爸的決定後,我哭着捶打着他,埋怨着,而他只是站着不動,雙眼堅定的望着遠方。

爸爸走後,我每天晚上必定會檢查門是否反鎖,甚至會各屋巡視。以前,爸爸在家時,總喜歡把所有房間的燈都打開,說是給鄰居們看我們家喜洋洋,亮堂堂。而如今,我和媽媽大多隻蜷在一個屋子裏,自然不在開那些無用的大燈。就連鄰居們都在問:你家怎麼最近都沒人住啊。

過了幾個月,爸爸終於回來了,給我帶來了許多禮物。我興奮地翻着行李箱,牛肉乾,藍莓果,奶酪還有各種精美的蒙古酒杯。在爸爸的衣服兜裏,我摸到了什麼東西,打開一看,竟是我在站臺送給爸爸的小紙船!看得出,這船的紙片已變得粗糙,像是被水洗過,定是爸爸隨身攜帶,卻忘了在洗衣服前將它拿出來,我的眼睛有帶溼潤。“爸爸,你真好,這船兒你還留着!”“那必須得留着,是女兒給爸爸疊的,我怎能丟掉呢?況且我還時常拿出來給我們同事看呢,他們都羨慕我有這樣可愛的女兒。經常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看着這紙船,我就想到你和你媽媽,就又充滿了工作的動力。”我站起身來,緊緊抱住爸爸,那麼溫暖,那麼堅實而有安全感,彷彿時間定格,成了永恆。

如今,小紙船早已不在,但我對爸爸的思念依然濃烈如初。我隨媽媽到內蒙古探望爸爸。我們來到呼倫湖,藍天碧水,飛鳥成羣。我們泛舟於湖上,一家的溫情在整個湖面上躍動。

這個小油田也已發展得前景可觀,淨產量幾百萬噸。我心中的小船兒飄啊飄啊,飛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看到了零零星星的抽油機,還有技術人員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

方寸之間,我懂得了父親對女兒的愛,萬千家庭的愛和爲祖國加油的愛。

方寸之間的溫暖作文2

學校的午休時間裏我都會看書。我注意到這幾期《未來作家》裏的文章都是“舊日箋”:寄給一生只能愛一次的情人;寄給被寄予無限希望的兒女;寄給默默奉獻自己一生的父母……隨着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那一封封書信的存在漸漸變得渺小,紙上飛舞的'親手描繪的精靈漸漸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鍵盤和發光的熒幕。

對於書信這種物件,感慨最多的想必就是文科的老師了。無論在初中還是高中,我的語文老師們都曾嘆惋書信的日漸消亡;我的飯店老師也從一首《從前慢》中懷念“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日子。

但值得慶幸的是,那方寸之間的溫情還並未在我手中陌生。

每每收到老同學的來信,我的內心是激動且感動的。眼光輕撫過信箋上每一個四方四正的小字,都會使我情不自禁地懷想起當初的日子。比起隔着一塊冰冷的屏幕互相交談,信,多了一絲溫煦與柔暖。老同學間的互相傳信,向彼此傾訴着各自校園內發生的悲喜酸甜……就這樣,一張張本無生氣的信箋紙變得靈動起來,就彷彿兩個人的呼吸在彼此的身邊起伏,一封封信件慢慢地組成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等待的過程是漫長的,卻又是無比的有趣。近乎煎熬的等候,換來的卻是十二分的滿足。譬如罷,每次在夜自習收到信條時,周圍的同學總投以羨慕的眼光,並順其自然地捎上一句:“哇!真好,還有人寫信給你。”而生活中最美的期待,也便在翻展信箋紙的那刻綻開了。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說:“我還是深信書信能夠表達心意,那些以年份區分裝箱收藏的信,是我的寶物。”

一方翻展的信箋,承載着思念與問候的重量,成爲一份深情又珍貴的生命厚禮,聯結了時空與人的濃厚情感,微弱而溫暖的光照亮了一個個寒風瑟瑟的冬夜,許久,許久……

信箋投入綠色的郵筒,飛躍時間與山海,聆聽彼此的悲喜,傳遞祝福與相思,直抵心靈深處,綻放絲絲暖意。所以,寫一封信給你想念的人吧。即便咫尺天涯,應該寄一份溫暖給他們。

寫信吧!用心來體味這張信箋紙背後的深情厚誼!

方寸之間的溫暖作文3

從裏看世界

從一朵野花體悟天堂

用你的掌心把握無窮

用一小時來了解永恆

——題記

太陽初升的一霎,巨浪拍案的一瞬,花兒綻開的一刻,最美處,莫過於方寸之間。

“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錢塘江大潮來時,見一波江水由遠至近,漸漸匯聚,浪越漲越大,越漲越高,當他到達喇叭口時,只見入口處如蛟龍出海般升起一排巨浪,剎那間,鳴聲如雷,水瀉如雨,雖然只有一次爆發,但感覺世間極致之壯美,都匯聚在眼前的景色了。

“曇花一現祗爲緣,魂夢相依情難牽。”曇花一生之中只能怒放兩小時,與玫瑰,牡丹等其他花比起來,自然相形見拙。但其魅力,都集中在開花時的方寸之間了。月夜靜謐處,花苞悄然變化,花瓣層層綻開,吐出其中嬌小花蕊。怒放時,花瓣完全張開,雪白色與黃色相互映襯,黑夜之中形成唯美之景,但同時也在毀滅自己的生命。花瓣終將閉合,而曾經的淡雅之美與怒放的生命,都彷彿氤氳在空氣中,隨風飄散了。

“刀斧斫不開,靈機絕點埃。”釋迦摩尼於菩提樹下思考,終於頓悟“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悟懂了整個世界;曹操與觥籌交錯之中,明白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將心比心的道理,從此身邊再不缺能人志士;讀完《遊俠列傳》後,李白寫下“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時,才終於理解了士爲知己者死的知遇之恩。

然而,方寸之美,豈只存在於瞬間?瞬間的美麗,包蘊過程的厚重。

錢塘江大潮之爆發,曇花之一瞬怒放,思想之靈光一現,這些存在於方寸之間的美,離不開沉澱二字。若沒有江水的積澱,就永遠沒有潮水的出現;若沒有一生的等待,就不會有曇花綻開的驚豔;若沒有平時的思考與理解,就永遠不會有連城之璧的瞬間感悟。偶然的發生,必有其必然;瞬間的美麗,也即是永恆。

方寸之美,美在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