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記憶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特殊的記憶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殊的記憶作文4篇

特殊的記憶作文1

山嶺上掠來清新的風,輕輕點過斑駁的石板,帶來歲月沉澱的古老氣息。我站在這裏,從遠古翻躍而來的石龍身上,感受着奇妙的氣場。

當我想輕輕地俯下身去,仔細地看看古老的石紋時,一道道極違和的刀痕刺入我眼。彷彿是視線有意地在逃,我再去看一塊,又一塊……卻怎麼也找不到哪個仍是原本模樣。

眼神迷濛地向前鋪開,只有攢動的人頭。我無力地望着天,天空是那樣的慘白。長城,這真的是你嗎?

不到半小時前,我正坐在纜車上,雙眼蒙着淡淡水汽。前一天剛爲天安門的莊嚴而流淚的我,這次又沉醉於長城外觀的宏大,我趴在窗前看着長城,卻總能依稀掃到有人蹲坐着不知幹什麼,心中打了個隱隱的結。到平山腰,我下了纜車,一切便都浮出水面。

我不明白。不明白,爲什麼這樣的事情,在長城還會發生?我從小隻把別人口中的“到此一遊"、“我某年某日來過”看成是最低極的笑柄。但就是這樣的笑柄,卻佈滿了國人心中的珍寶。

曾經的我總能聽到一些消息。類似於某件稀寶被外國奪走,多年未還;某知名遺蹟,又在某戰爭中消失。人們一邊對古文明的失去感到憤慨,一邊卻在傷害着現存古文明的美好。

有的人將“愛惜古文明”的精神傳承,有的人則爲了自己“名垂千古”而努力,這種人,與臧克家先生所寫《有的人》裏一類"仍活已死”的人,又有什麼區別?

長城已頹,無法修補;惡人已去,無法懲治。我們如此渺小,又能做些什麼?必是要從小立志,從自己做起,呼籲身邊人用自己微薄之力,匯聚一起形成澎湃暖流。雖無法抹去刀痕,但可以以此爲警。別讓一切的一切,只塵封於歷史厚重的扉頁中。

別隻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特殊的記憶作文2

又來到了小時候的鞦韆旁,鞦韆搖晃着,我聽着鞦韆的鏈條吱咯作響。遠遠的看着空地上無憂無慮嬉戲的孩童,想起了小時候那段悠閒的時光。

那時,我也總在這片空地玩耍。我很怕生人,朋友自然不多。盪鞦韆是孩子最喜歡的遊戲,孩子很多,但是鞦韆又只有幾個。周圍總是擠滿了孩子,爭着搶着坐上去。等着周圍無人,我才走去。坐在上面沒有多久,便從上面下來了,因爲周圍又來了想盪鞦韆的同伴。

在鞦韆上的時間更加的短了,姥姥總是因此取笑我,焦急地慫恿我和他們去搶一搶,有時還會過來幫我佔位置,我卻仍遲遲不肯過去,姥姥也總是說我吃虧。

我卻還是從小“吃虧”到大的。

有時我也會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應該去爭上一爭,卻從來沒有找到過答案。曾有一次,仍然是小時候,幾個人湊在一起,想要一盒零食。我也在那其中,也想去得到那盒零食,但我又只是默默地看着,默默地離開。我的內心也在掙扎,不爲那盒零食,只是爲自己的做法,應該爭嗎?應該搶嗎?但我還是放棄了。不爭的結果只是得不到那盒零食,爭了不知能得到什麼,也不知會失去什麼。

我想,一些事去爭更加無法得到,爭了後失去的又要比得到的還要多。我也知道一些事不爭更得不到,但我仍不會去爭,我只會在背後去努力、等待。一昧的爭搶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在爭搶中會受到傷害,也傷害了別人。

就像空地上的鞦韆,總會沒人,不必爭,只要等的時間夠長,總會坐在上面。蕩的力氣夠大,定會愈蕩愈高。

特殊的記憶作文3

翻開陳舊的相冊,我再次看到了你那慈祥的臉龐,上次相見已經是很久以前了,還沒有好好看看你。外公,你永遠地離開了我。

眼角紅潤潤的,強忍淚水,在我短暫的記憶中,你是抽象的,模糊不清的。只能隱約記得你每天下午總會搬上一張吱嘎響的木板凳坐在車站旁——等我從幼兒園回來,一起回家。

好景不長,車站旁空無一人,沒有木凳,沒有你。

你的臉龐是黝黑的,經常牽我的那只是粗糙、佈滿皺紋的,你還經常帶我去公園裏滑大象滑梯。

在我的記憶中,根本不記得你是什麼性格的人。後來也只是媽媽說過你是一個風趣、幽默的人,也常常逗我笑。那段記憶是殘缺不全的,好像轉眼就飛馳而過,睡一覺就徹底忘了。自那以後,家裏人不再提起你的名字,也不會提起與你有關的.任何事情。完全拋之腦後,全部忘記了。

你離我而去的那天,我已經不記得是什麼場面,什麼日子了。後來只聽得外婆說過因爲心臟病突發導致的。家人爲了不使我也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這事就草草地過去了。

“哀吾生文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雖然我們的一生只有這麼長,但依然有許多事情我們難以忘懷。外公其實並沒有離開我,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陪在我身邊,做我堅實的後盾,默默地保護我,關心我。

你常坐的舊木椅,仍舊放在家裏的地下室。雖然早已落滿了灰塵,結滿了蜘蛛網,很多零件已變得鬆散,但我也會一直保留着這把木椅,保留着這份短暫卻永久的記憶。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就看看這把木椅,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

特殊的記憶作文4

週六的早上,陽光悠悠的照在桌上,灑下一個光圈,將一個盒子圍在中間。我的眼神聚焦在它身上,精美的包裝盒上印着一個大大的愛心,這是我收到的唯一一份生日禮物。

看着它,一個困擾我一週的問題,似乎慢慢解開了。

最近過段時間,不知由誰發起,班裏掀起了一股“要禮物”的熱潮,自是“收穫頗豐”。想起我將到來的生日,一個問題便跳到了我的腦海:我要不要也去要一要呢?自此,我便掉到了一個矛盾的怪圈:一方面,我不太好意思,可同時,我又非常渴望收禮物的感覺。思緒飄忽着,便盪到了小學的時光。

那時的我們無憂無慮,純真的用潔白的蠟筆揮斥着童年。每天都盼着長大,可誰都未曾想:十年後,我們是否還會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相遇,重演我們那段刻骨銘心的童年。

後來啊,我們長大了,發現那些曾以爲走不出的日子,現些都回不去了。內心都在不經意間蒙上了一層黑布,習慣了帶着面具微笑,卻早也不會真正的笑了。

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沉默,本想着一個人過生日,卻在那天早上意外地收到了她的禮物。

那段迷茫的時光,我想通了,朋友不在於數量的多少,有一個不用你說便懂你的人足矣。

經歷過那一週的徘徊後,我理解到了朋友的真正的含義,不再盲目羨慕那些收到很多禮物的人,因爲我知道我也有一個朋友在背後守護着我。

也許每個人都渴望被花圈簇擁,被光環照耀,可其中有幾分虛情,有幾分假意,卻無人知道。被花圈圍久了會過敏,被光環照久了會灼傷,過多的追捧不一定是好事,凡事有度纔是真理。透過現象看本質,我相信每個人都能發現只屬於自己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