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課教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首抒寫鄉情的千古絕唱,整理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說課教案

一、說教材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是盛唐著名詩人王維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爲遊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遊子離人之心。我把理解詩句,感受詩中蘊涵的思鄉之情,作爲教學本詩的一個重點;同時由於三年級學生對古詩已不再生疏,對學習古詩的方法也有初步的瞭解,所以我認爲通過本詩的學習,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是本課的另一個重點。這首詩的字裏行間蘊含着強烈的感情,而詩人所處的年代與學生十分遙遠,學生的情感難以與詩人產生共鳴,所以體會詩人的情感,理解詩的意境是教學本詩的難點。根據本詩的特點,通過教學重難點的'分析, 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掌握本課生字詞。2、能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的孤獨寂寞,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理念

1、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應該“以人爲本”,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古詩誦讀課更應該以讀爲本,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主體感受和情感體驗。

2、古詩是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我們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代詩歌,增加傳統文化的積累;啓發學生喜歡古詩,並且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陶冶愛美的情趣。但是由於古詩創作的年代離學生比校久遠,所以學生在理解意思,體會意境方面就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主要是想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總之在整個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始終有一條清晰的脈絡,那就是從整體上把握古詩,通過層層誦讀的方法去指導學生體會它獨特的意韻美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語文課堂應該成爲傳承和宏揚民族優秀文化的舞臺。古詩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最大限度地走進這種文化,潛心會文,虛心涵詠,熟讀精思,切己體察,使這種文化滋養學生心智成長。

三、教學方法

1.運用情境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學習,運用多媒體,動用多種感官,進入到詩人描繪的情境中,體會詩句的意境美。 2.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教會學生學習,寓學法指導於教學的全過程。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這首詩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學習古詩的基礎,我按以下幾個教學環節進行教學:(一)揭題,讀題,解題。古詩是我國瑰麗的文化遺產,通過對詩人寫作視角的小結,直接揭示本課課題,學生也很明確這是一首思鄉詩。詩歌的學習要在課開始就先聲奪人,抓住情感的基調,因此在讀題上加以強化:“讀詩要從讀題目就開始入情入境。”關於對題目的理解,我先出示了一幅王維獨自一人伏案寫詩的圖片,詩中的王維表情孤獨,滿眼落寂,看後使人油然生出一絲濃濃的鄉愁;然後我又出示了王維的簡介,讓學生從文字中瞭解到王維15歲離家,獨自一人在外漂泊,備嘗孤獨寂寞,特別是在親人團聚的重陽節,作者的思鄉之情更濃,爲了排遣寂寞,就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詩作。是歷朝歷代思鄉詩文的代表。(二)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齊讀學習目標,明確本課必須掌握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地學習。(三)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理解意境。魯迅先生也指出:“詩歌是本以發抒自己的熱情的,發訖即罷。”這都在說明詩是情感的載體。古人有“七分詩三分讀”的說法,可見在學習古詩時朗讀的重要性。這是爲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只有在朗讀(或吟誦)中才能充分發揮詩歌的抒情、審美的藝術效果,也只有在朗讀中,學生才能辨味詩的語言,才能加深對詩意的理解,才能被詩中的情感所感染並與之產生共鳴。所以古詩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反覆朗讀。本課朗讀,我設計了“字正腔圓”去初讀,讓學生讀準詩句;“有板有眼”去認真讀,讓學生注重節奏;“原汁原味”去吟誦,讓學生把握情感基調。(四)在背誦的基礎上,在感受詩人的思鄉感情基礎上,我讓學生用筆劃出表達作者思鄉感情的句子,從而再次來體會這句千古名句的魅力,最後由“關懷是愛、期待是愛、呵護是愛、責備是愛”引出“思念是愛”這一主題,至此文章的思想感情達到高潮,詩文在毛阿敏的“思念”歌曲中落下了帷幕,王維的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也深深地銘刻在學生、老師的心間。(五)佈置作業:以“王維,我想對您說____”爲題目,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思念關心之情。把詩人的思鄉,思親人的感情潛移默化的學生自己身上,從而讓他們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愛的偉大、無私。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習的古詩,都是寫出了詩人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感情。同時在教學時也正是中秋節過後,學生對於過節的氣氛,家人團聚的幸福感都有所體驗,這樣對於課堂的教學,體會當時詩人的心情就有很大的幫助。

在教學這兩首古詩的時候,課堂中我注重把握詩的意境和情感,讓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詩意,加以引導。例如在教學第一首古詩《夜書所見》的時候,對於第一句詩句的教學,我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想想當時詩人所想,所感。課堂中通過我的教學語言,給學生創設情境,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冷,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一個人在外地的詩人,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會想到感覺很孤單,想家裏的親人等等,通過這樣的想象很好的讓學生體會了詩人當時寫下這首詩時的感受,體會了詩人的真實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