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結構分析

鄉愁》中一個詩節就是一場悽美的離別,都設想自己是詩中的主角,寫一段文字把詩中離別的模糊寫清楚。

《鄉愁》結構分析

詩人以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換組織內容,抒發深深思鄉之情。

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一長大後一後來一現在,四個人生階段。

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爲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這是一種特殊的“分離”)──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

詩人爲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一現在的海峽。

小時候離家讀書,通過寫信的方式,來向母親訴說心中的思念,所以鄉愁詩小小的郵票。這思念的對象既是母親,也是故鄉。在這裏,故鄉即母親,母親即故鄉。

長大後,爲生活所驅遣而奔走他鄉,這時候,除了對母親的思念,又增加了對愛人的惦念,所以,那縷縷鄉愁,便只有寄情於那一張張來來回回的船票。

到後來,時空的隔離再也得不到溝通,一方矮矮的墳墓,把我與母親──生者與死者,永遠地隔開了!

現在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不僅把我與祖國故鄉隔開了,而且無法逾越。到這裏,詩人的鄉愁得到了昇華,由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四節詩以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換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如油畫的着色,那色彩便是鄉愁,一層層加深。

拓展閱讀:《鄉愁》教學設想

1、新課標要求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要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思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具體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師生課堂交流的平臺,創造一種寬鬆、祥和、愉快的對話氛圍,利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從而共同探疑、解疑,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個性。《鄉愁》一詩的內容不算太難懂,教學中應加強朗讀,藉助多媒體增強可感性,並在與其它鄉愁詩的比較中去體會內容、感悟鄉愁,所以本文的教學目標定位爲:

⑴通過反覆朗誦,體會詩歌的結構美和音樂美。

⑵理解獨創的意象和精巧的構思對錶達鄉愁的作用。

⑶明確祖國的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

2、教學思路定位爲:

⑴情感導入,創設情景。

⑵自讀質疑,整體感知。

⑶合作探究,品味研讀。

⑷點拔釋疑,拓展延伸。

⑸朗讀指導,比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