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教學設計3篇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滕王閣序》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滕王閣序》教學設計3篇

《滕王閣序》教學設計篇1

教學設想

關於文言文閱讀,《大綱》的要求爲:“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爲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

對於文學作品的學習,應立足於文本,引導學生紮紮實實的閱讀鑑賞,而不應把“外圍戰”作爲重頭戲。甚至架空分析,失去語文課的根基。而應迴歸文本,堅持語文本色。

這是一篇美文,在唐代就已膾炙人口,被認爲是“當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達到了內容與語言雙贏的千古絕唱。在本節課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言,從內容和寫法上去分析品味,感受語言之美。再通過語言的仿寫練習,有意識地強化學生運用優美且凝練的文辭來表達心志。

教學目標

1.學會有感情地誦讀課文,體味作者表達的情感。

2.初步鑑賞千古名句,培養理解感悟的能力。

3.通過語言的仿寫練習,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滕王閣序》在唐代已膾炙人口,被認爲“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今天就讓我們再次感受這一千古絕唱。(明確本節課重點)

二.誦讀課文

這麼一篇傳世之作,需要我們細細品味,美讀文章。就讓我們伴隨着優美的音樂,老師和幾位同學一起共同配樂誦讀課文。

三.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

1.有人曾經評價《滕王閣序》:它“是一曲音韻和諧的天籟,是一幅畫工精美的長卷”。

老師在課前已經佈置了預習作業,你最欣賞文中哪些語言,從內容和寫法方面進行賞析。(小組交流)

2.我們一起來分享,感受王勃語言的魅力。

要求:讀出你選擇的語句。串譯。你的評析(從內容、寫法方面)。

(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點評,學生隨時有感情的讀課文。)

板書:

形式美

音樂美

繪畫美

內容方面:意象、意境

藝術手法:修辭(比喻、比擬、誇張、用典、對偶、反問等)、煉字、色彩變化、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襯托、白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融情於景)

必要時補充:大家看看這三對兒對偶句一樣麼?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對偶的形式:a.正對(上下旬在意義上相近或相似的對偶形式)如:“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b.反對(上下旬在意義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如:“孟嘗高潔”“阮籍猖狂”

c.流水對(上下旬在意義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如:“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對偶關係:句與句對偶。本身之中又有些詞或詞組也是對偶,這叫做“當句對”。)

作用:表意凝練,講究字的平仄關係,所以聲調讀起來十分和諧,富於音樂美。

3.《滕王閣序》的美不僅在於體現了王勃希望與失望、追求與痛苦的複雜的人生情感,更在於文中大量精妙的語言,文中旬句是經典之言。我們不再一一分析了。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再來感受文章之美。飽含深情地全班齊讀課文。

四.仿寫拓展練習

仿照文中的對仗形式,請以文中的一段爲寫作內容,或評點,或感受,寫一副對聯。

五.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滕王閣序》這篇散文之所以成爲千古絕唱,正是因爲,王勃運用了極其華美的文辭,描繪了雄偉壯麗的景緻,而且抒情真摯委婉,抒發作者高沽且堅定的心志。這節課我們選擇了你最欣賞的語言進行了賞析,感受了文章的音樂美與繪畫美。在平時語言表達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地運用優美且凝練的文辭來表達我們的心志,我們的文字也會有大家的風範。

學生談學習感受:

楊繼暉:通過對《滕王閣序》的學習,我瞭解到王勃是個很有才華卻懷才不遇的人,他雖然生活困頓但依然不放棄希望和堅定的志向。這爲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在課堂的學習中,我已經學會了從句子中找出運用的手法、感悟意境獨立地分析一個句子。在我分析“老當益壯,寧移自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句話時,老師讓我反覆讀、反覆體會,開始總是讀不好,老師就提示我根據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哪裏應該重讀。我又試了試,果真很好。從文章中,我還學到了“四六文”是個怎麼回事兒。更爲高興的是,我還學到了如何寫對聯,知道了寫對聯的一些基本格式和規定,寫出了一個自認爲挺好的對聯。總之,這節課我的收穫很大。

周易豪:選修Ⅲ中的《滕王閣序》總算是學完了。說實話,剛開始老師讓我們預習的時候,我很是撓頭。讀完文章一遍之後幾乎一句沒懂,從來沒讀過一篇註釋比原文還要多的文章。後來,經過看文下的註釋和查閱資料,終於大體上弄清了文意,瞭解了作者在各段落中要表達的內容。當然,還有一些句子不是很清楚,我就帶着問題進入了課堂學習。這也是老師從開始教我們起就一直說的。在對課文預習時,能夠發現自己有哪些理解上的問題;在課堂的學習中,要能夠通過和同學或和老師間交流解決自己的問題;上完課後還能再生髮新的問題,以便在課下自己查資料繼續探究。總之,和原來的語文課相比,在新課改後,多了很多我們自主學習的時間,老師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多探究的方向,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特別好。

教學評析

文言文教學容易走向兩個極端,或者側重字詞的教學,從而忽視“文”的教學;或者側重文章的分析,而字詞的落實又不夠。許多老師在這個兩難問題面前,舉步踟躕,不知所措。尤其是面對《滕王閣序》這樣難懂難讀的文章,就更是感覺到困難。王琳琳老師的《滕王閣序》這節課,或許在這些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第一,她注意尊重學生主體性,有效地開發課程資源,尤其重視對學生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王老師在開發學習資源方面安排了兩個學習環節,一是利用小卡片引導學生賞析名旬,一是利用小卡片讓學生寫對聯,進一步賞析文章。這裏的小卡片,有兩個作用,一是幫助學生挑選語句,以作賞析;二是用寫對聯的形式,既鍛鍊寫,又檢查學生是否讀得深入。開發小卡片這個學習資源,既能鍛鍊寫作,又能深入地推進閱讀,具有一石二鳥的功效。關鍵的是,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堂上,學生表現出了很好的眼光,挑出來的名句幾乎跟老師的預設一致,寫出來的對聯也基本上符合要求。個別不合理的地方,老師帶着學生一一地進行了糾正,糾正也是很有效的。這說明,課堂教學只要是注意調動學生

的積極性,尊重他們的學習,讓他們感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他們就一定會認真地學,主動地學。

在寫對聯這個環節上,王老師沒有先人爲主地講解寫作要求,而是用自己的示範寫作作爲指導,這樣就避免了枯燥的講解,老師有效的寫作示範,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自在。在整個品讀環節上,王老師也都避開枯燥地講解,而是親自讀一讀,寫一寫,以自己的讀和寫帶動學生去讀,去寫,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第二,她注意將誦讀和品讀有機結合起來。講授《滕王閣序》,毫無疑問,要認真指導學生誦讀,因爲這是一篇駢體文,語句整齊,音韻鏗鏘,非常適合朗誦;但光有誦讀又是不夠的,還必須帶着學生對文章的思想情感進行深入品讀。王老師的課就是這樣設計的。一方面,老師示範誦讀,另一方面,老師帶着學生誦讀;在此基礎上,老師又和學生合作誦讀。在強調整體誦讀的基礎上,王老師還強調個別重點語句的誦讀。多種誦讀並行推進,不僅有利於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而且也有利於深入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既相得益彰,又恰到好處。尤其是老師的教讀、帶讀、範讀,很規範,有很好的示範作用。

朱自清先生曾經說過,好的詩詞,不僅要誦讀,還要注意品讀。這個說法同樣適用於今天的文言文教學。如果只是帶着學生誦讀,即便是讀得很細緻,很動人,學生的體味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體驗的層面。爲了達到深入閱讀的目的,還必須引導學生深入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層面。王老師選擇從語言美的角度進行品讀,這無疑是一個聰明的做法。這不僅可以抓住駢體文的寫作特點,而且也能做到上課時舉重若輕,給教學留下很大的發揮空間。而且,讓學生自己選擇最欣賞的語言做賞析,能照顧到學生個性化的差異,讓學生學得很有樂趣。誦讀和品讀相結合,既讓學生學習了誦讀,也讓學生懂得了怎樣去品讀,既紮實,又討巧,效果很好。

第三,這節課還注意做到開發課程資源和落實文言字詞教學相結合,做到語言賞析和基礎鞏固相結合。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文言教學容易走偏的毛病,而且還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夯實字詞基礎。比如,在賞析“青雲”一詞的時候,老師既引導學生品讀感情,也注意到這個詞語的基本理解。還有,賞析“老當益壯”和“窮且益堅”的時候,老師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對這個“窮”字的理解。在這節課上,字詞句的落實是隨文進行的,很巧妙。這是我們從事文言文教學一定要注意的。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意開發學生資源,注意誦讀教學和品讀教學相結合,注意開發課程資源和抓基礎落實相結合,這或許是王老師這節課成功的幾個要素,但深入地想一想,這又何嘗不是較難的文言文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

《滕王閣序》教學設計篇2

教學理念

我覺得,作爲一名語文教師,不光要教書,更要育人。要以塑造美好的心靈爲己任,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德育因素,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達到這一目的,絕不可枯燥生硬地說教,而要發揮語文的學科優勢,注重審美教育,通過感受鑑賞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和感染。

同時,語文課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方法,由課內向課外遷移,由閱讀向寫作遷移。

教材分析

《滕王閣序》是一篇美文,而三、四、五段又是這篇文章中最爲精彩的地方,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絕佳材料。

《滕王閣序》寫景頗爲精彩,其中第三自然段寫登臨之所見,一句一景,將人煙繁盛、祥和富庶的江南風物與秋高氣爽、人鳥共樂的山川描摹得神采飛揚,尤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爲最,文章極富意境之美。

《滕王閣序》是一篇駢體文,句式錯落,節奏分明,全篇使用對偶,平仄相對,抑揚頓挫,富有音樂美。而且,文采華麗,講求藻飾。文章極富文字之美。

《滕王閣序》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以古比今,步步遞進,緊扣題旨,首尾連貫,一氣呵成,無懈可擊。文章極富章法之美。

《滕王閣序》是一篇登臨之作,它不同於其他的或借古詠懷、或念遠懷人的幽思之作,字裏行間裏滲透了王勃的喜怒哀樂,展現了王勃豐富而高尚的思想情操。他自信自尊、謙遜得體、熱愛生活、面對挫折,雖有消沉,但更多地表現了“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理想的人格境界,這種樂觀曠達的情懷尤其令人敬佩。文章極富情操之美。

這四美之中,情辭並茂是本文流傳久遠的根本原因。抓住王勃的情感變化,以此爲課文切入點,分析作者如何用多種方式抒發感情,便抓住了這篇文章的關鍵了。

學生情況

我上課的班級的學生接受能力相對較強,但由於在年級中成績領先,不少學生身上“驕”、“嬌”二氣嚴重,討厭說教,經不起挫折。王勃“居逆境而思有爲”的樂觀精神可激勵學生自我完善、笑對人生。

在語文學習方面,部分學生害怕文言文,覺得艱深難懂,而且與現代生活相距甚遠,不合時宜,厭學情緒較濃。正可藉此文,糾正這一觀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親切感與認同感。

由於學生剛上高一,鑑賞經驗比較少,鑑賞能力不強,尤其是古詩文的鑑賞能力更是有待加強。這節課我希望在感知的基礎上,初步引導學生鑑賞,把握文章表現的情感以及抒情方式,並加以評價。

[教學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解題介紹作者疏通文意解決生字詞。

第二課時學習1、2、6、7自然段,通過誦讀,體會駢體文的特徵。

第三課時學習3、4、5自然段,體會作者複雜的情感。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體味文章寫景、敘事、抒情融爲一爐的特點。分析並學習本文的抒情方式。

2、理解作者交織於內心的希望與失望、追求與痛苦、奮進與失意的複雜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人生觀,培養學生對待挫折的正確態度。

[教學重點]

進入作者在本文中展現的內心世界,把握作者情感變化曲線,體會作者懷才不遇、憤懣悲涼而又不甘於沉淪的複雜感情。

體味文章寫景、敘事、抒情融爲一爐的特點。分析並學習本文抒情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

作者情感是如何轉折的?

第五段對典故的理解

教學過程

[步驟一:導語]

《滕王閣序》是一篇美文,在唐代就已膾炙人口,被認爲是“當垂不朽”的天才之作,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三、四、五段又是這篇文章中最爲精彩的地方,神韻雋永,美不勝收。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篇美文,走進王勃的內心世界。

[設計說明]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做好上課的心理準備和情緒準備。

[步驟二:學法指導]

披文以入情析情而悟道

教師解說:“道”,一爲寫作之道;一爲人生之道。

[設計說明]明確學習目的與學習方法。

[步驟三:探究]

一、整體把握

問一:快速瀏覽這三段,找出文中反映王勃情緒變化的一句話。

明確: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即,王勃的情緒是由興而悲。

[設計說明]直接切入王勃的情感變化,體現教學重難點。問題看似簡單,實則須在把握全篇的基礎上篩選信息,不容易準確回答。也藉此題檢查預習。

問二:想想看,王勃因爲什麼而興致高昂呢?

明確:所見之景,宴會盛事

(放幻燈片投影)

人煙繁盛、祥和富庶的江南

秋高氣爽、人鳥共樂的山川

事絃歌歡娛、勝友如雲的宴樂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同時引出第三自然段的教學。

二、學習第三段

問三:生讀第三段,放《清明上河圖》局部、自然風景等圖片,猜猜看,這和課文哪句話對應?

[設計說明]用猜謎的方式提起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將語言還原成圖片,給學生直觀感受,喚起學生對美的欣賞與讚歎之情。通過這種方式熟悉課文、理解文章意境。

問四:請想象“落霞”句,用自己的話描繪你想象的圖景,再放圖片,和自己想象的比一比,哪一幅更美?

點撥:圖片已經夠美了,仍然趕不上原文。語言文字的魅力就在於此,可以給人以無窮的想象空間。

[設計說明]練習口頭作文能力,感受漢語的豐富與生動。

問五:看到如此美景,你的心情如何?王勃又會如何呢?作者有沒有直接說出來?用的什麼方式來抒情?

明確:融情於景

[設計說明]推己及人,從學生自己的感受出發,比較親切明瞭。分析抒情方式,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從閱讀向寫作指導遷移。

請女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韻味來。

[設計說明]本段文字優美,生動,讓女生柔美的聲線來讀,感染力強。美文,是訓練美讀的好機會。

三、學習第四段

問六:作者又爲何而悲呢?

明確:爲自己的失意人生。

[設計說明]緊扣感情變化,轉換學習內容。

問七:作者用什麼方式抒情?明確:直抒胸臆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出感情。然後推薦一生讀,並說說爲什麼這麼讀。

明確:重讀“難越”“失路”“萍水”“盡”“他鄉”“不見”“何年”等詞。這些詞表現了作者懷才不遇、孤獨失意的心緒。

[設計說明]通過美讀,品味語言,感悟作者此刻孤獨悲涼的心境。

問八:作者怎樣由興致勃勃想到悲涼身世的?

明確:由宇宙的廣漠洪荒,永恆不變,聯想到人生的渺小短暫、盛衰無常。觸景生情(抒情方式)啊!

[設計說明]突破難點。這是作者情感的轉折點。搞清如何轉折,可引導學生注意閱讀時要抓住文脈,寫作時要注意起承轉合。

投影:

望長安目吳會

天高地迥

宇宙無窮南溟深北極遠

關山難越萍水相逢

濟世無路

報國無門懷帝閽不見奉宣室何年

問九:我們學過的或接觸過的詩文中,有沒有類似的聯想?

明確: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蘇軾《前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恆不變的自然與短暫多變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涼。

[設計說明]從課堂向課外延伸,豐富學生積累,豐富學生情感。

請男生讀,讀出意境來。

[設計說明]在品味、賞析後,讓學生投入情感地朗讀,可進一步喚起學生共鳴,爲王勃的遭遇慨嘆。

老師小結

行文至此,筆鋒陡轉,由前面的盛讚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轉爲慨嘆人世艱難、仕途崎嶇,大發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感慨,與前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將我們從欣賞美景引到觸摸王勃的內心世界,激發我們的思索:是什麼使得王勃走投無路?他該怎麼辦?

[設計說明]小結王勃在文中的第一個情感轉折,引出下個學習內容。

四、學習第五段

問十:有人說:這段文字表達了王勃強顏歡笑的無奈,你認爲呢?請從文中找依據。

明確:雖有消極、怨憤,但更多的是曠達、樂觀。雖然文中用了馮唐、李廣、賈誼、梁鴻的典故自比,但作者緊接着寫道:“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表現了樂觀向上的情懷。然後連用六個典故進一步表明心志,在如此際遇下不甘沉淪,自我砥礪,實屬難得。

投影:

馮唐、李廣

自我寬解

賈誼、梁鴻

貪泉、涸轍

北海、東隅樂觀向上

孟嘗、阮籍

[設計說明]突破第二個難點,熟悉課文。把握作者第二個情感轉折。

問十一:這一段,作者抒情采用了什麼方式?

明確:借用典故。

[設計說明]突出重點,明確寫法。

[步驟四:總結]

問十二:這篇序文如果沒有四、五兩段,會不會流傳千古?

明確:文以情勝,打動讀者的不光是華麗的辭藻,更是交織於王勃內心的希望與失望、追求與痛苦、奮進與失意的複雜的思想感情。寫文章也要寫出波瀾、寫出情志。抒情一要寫出情感變化;一要注意用多種方式。

回顧板書。

樂觀曠達

景事宇宙人生

融情於景觸景生情直抒胸臆借典詠懷

[設計說明]突出本課重難點,指導寫作。

[步驟五:拓展與思考]

一、相似的性格,易生相似的際遇;相似的際遇下,易成相似的情感。同樣才華橫溢而又恃才傲物的李白被逐出長安時,在與朋友餞別的宴會上作了一首《行路難》,也成爲流傳千古的佳作。我們看看他此時的情感是怎樣的?

投影《行路難》,學生齊讀、討論。

明確:這首詩也和《滕王閣序》一樣,由宴樂想到自身的失意,感到前途茫然,再通過聯想歷史人物的際遇,結尾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振起,表現了樂觀曠達的情懷。

[設計說明]《行路難》與《滕王閣序》中表現的情感脈絡與抒情方式驚人地相似,通過類比加以印證,進一步加深學生印象,同時豐富學生積累,開闊學生眼界。

二、人生難免失意,中國歷史上許多文人都遭逢過失意,他們作出了怎樣的選擇?你如何評價?如何選擇?

學生討論,

教師點撥:屈原、蘇軾、文天祥、陶淵明、杜甫、范仲淹等等,人生選擇不一,但作爲中學生,人生旅程纔剛剛展開,應該用怎樣的態度面對將來可能出現的不如意,相信同學們會有一個正確的選擇。

[設計說明]利用文章本身蘊涵的情操之美感染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教文育人。

[作業]

1、背誦2——5自然段。

2、就文中能觸動你心靈的一句話擴展開去,寫300——500字的短文。

[設計說明]落實背誦,落實寫作訓練。寫作既可寫成寫景散文,又可寫成讀後感,自由度較高。

課後反思

高中文言文教學是一個難點。文言文反映的生活離學生生活較遠,學生普遍有畏難厭學情緒。而以往的教學又多以串講爲主,過於注重文言知識的講解(我覺得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要講求方式方法),而忽略了文言文本身蘊涵的人文價值和審美價值,弄得課堂沉悶不堪,課後學生收穫不大。這次課,我在疏通文字的基礎上,從鑑賞的角度來教文言文,課堂非常活躍,課後學生反饋很好。本來預計這節課容量很大,不容易完成教學內容,然而因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配合,所以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從作業來看,背誦和寫作情況均不錯。由此,我意識到要充分相信學生,只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積極性,使他們願意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他們的學習潛力是很大的。

《滕王閣序》教學設計篇3

教學設想:

《滕王閣序》是一篇抒情散文,王勃通過它傳遞出了對命運的悲嘆,對命運的抗爭,對命運的希冀於是我在本課教學思路的設計上就抓住情感爲主要內容我計劃以文章中的六個問句爲抓手,通過反覆誦讀來引導學生體會王勃內心的複雜情感此外,寫景是本文的主要特色之一,而體味景物特色和思想情感的統一也是學習抒情散文的要實現目標之一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情感比較複雜,無法一一兼顧於是我計劃引導同學體會作者將景物描繪的如此壯美,把聚會描寫的如此盛大,其實主要是展現南昌城的政治清明和南昌百姓的安居樂業,其實就是想傳達出對都督閻公治政的讚美這樣,就和的與作者在文章最後所表達的渴望在這場盛會上遇到自己的伯樂,從而被人賞識被人推薦的心情聯繫起來了對於本文的另一大特色用典的學習,因爲課下有詳細的註解,所以我在文章的具體分析過程中就不再設置單獨的環節做重點學習了,而是通過作業設計要求同學們在課下自主學習,同時強化對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中的問句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2.指導同學們理解文章中景情關係的統一

教學重難點:

通過反覆誦讀體會王勃的複雜情感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初唐四傑之一,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位詩人他憑藉着非凡的才華以及在文風改革中突出作用,而爲世人所敬仰但是天妒英才,王勃不幸英年早逝但是王勃用《滕王閣序》爲自己的生命畫上了一個圓號,不,應該是感嘆號!因爲《滕王閣序》說迸發的是王勃生命中最後的吶喊!讓我們走進《滕王閣序》,走進王勃!

二、賞景味情

(一)《滕王閣序》中的盛會

《滕王閣序》作爲一篇序文,它當然要符合序的一些要求那麼能否請同學們說說文集詩集的序一般要寫哪些內容呢?(可以用《蘭亭集序》來引導)

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本文當中從文章開頭就開始寫這場“滕王閣盛筵”,那麼文章中哪些內容是對盛筵的直接描寫呢?

明確:從第一段到第四段的前半部分

請同學們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一下這場盛筵爲什麼會讓王勃如此難忘,讓後人無限嚮往

明確:“四美具,二難並”

誰能具體談談這“四美”、“二難”在文中是這麼體現的嗎?從整體上看作者真的只是想表現這個盛筵自身的美嗎?還是另有深意(可用柳永的《望海潮》來引導)

明確:自然美

社會美——政治清明

賓主美——安居樂業

盛筵美

(二)、《滕王閣序》中的王勃

“童子何知,躬逢勝餞”,王勃真的完全沉浸在參加這場盛會的激動與興奮中了嗎?

明確:“興盡悲來”“興”的是盛會;“悲”的是命運

但是這種悲並不是突如其來的,在文章前半部分就有所暗示,特別是在對美景的描繪中

明確:孤鴻、雁陣驚寒

這兩個意象就和盛筵的整體氛圍格格不入,因爲王勃明白自己就是那孤鴻,就是那驚雁在這場盛宴中自己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等待王勃的最終命運是什麼呢?只能是“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

那麼作者的命運爲什麼落到這樣一步田地呢?作者在文中僅僅是抒發內心的無限悲愁嗎?請同學們梳理一下文章後半部分作者的情感脈絡

明確:對情感脈絡的把握可以通過對文章中的問句來加以體味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失意之悲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無望之悲

“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無奈之悲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豪邁激越

“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堅定信念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充滿希冀

(三)、王勃的《滕王閣序》

王勃想通過這篇才華橫溢的千古奇文向我們表達什麼呢?僅僅是想表達對能參加這場盛會的幸福而激動嗎?

明確:王勃在這場盛會中只是驚鴻一瞥,相對於這美景、嘉賓、賢主、盛筵,王勃只是這宏大聚會中的那孤鶩,那驚雁在這盛大的聚會中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個人的渺小,人生的失意,但是他又不甘心屈服於命運,他要通過這篇文章來傳遞出對命運的抗爭,渴盼通過這篇文章爲自己命運的改變做最後的拼搏!

那麼王勃怎麼樣通過這篇文章來實現命運的改變呢?

明確:渴盼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楊意、鍾子期在這裏就是都督閻公,而對滕王閣盛會的讚美其實就是對都督閻公的讚美,那政治的清明、百姓的安居樂業,不正是閻公的政績所在嗎?這樣,文章中王勃對這場盛會極盡讚美之能事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除了閻公,在座的諸位都可能成爲王勃生命中的楊意、鍾子期,所以“所望於羣公”

三、作業設計

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文章中典故的含義,並且體會作者通過典故所傳遞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