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水調歌頭》教案設計

1、通過反覆朗讀,感受詞的內容,熟讀成誦。

2、學會在品讀重要詞句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在想象與拓展中,感受詞作的意境。

3、體會作品表達的人生哲理, 獲得樂觀、豁達的人生思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前:《但願人長久》的伴奏音樂中進入課堂準備,創設課堂古典的情境氛圍。)

有人說,中國人隨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詩集,抖一抖,叮叮噹噹地會掉下好多“月”字來,開個月餅店不成問題。說得很有道理,於是千里嬋娟是月,雲破弄影是月,蘆花深處是月,小樓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

那麼請大家回憶,在我們背過的詩詞中,有哪些是描寫月亮(師生一起舉例總結) 寫這些詩句的詩人,常通過月亮或月光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思念、苦悶、孤獨、惆悵等)。

今天,我們走進宋朝著名詩人蘇軾的詠月名篇《水調歌頭》,看看他的.感受如何。

1:課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2:簡介作者。

二:誦讀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得流暢,讀準字音和節奏

(選配古箏曲目《春江花月夜》,以及投影字音內容)

2、聽配樂範讀,學生小聲跟讀,然後,全班模仿配樂範讀有感情大聲跟讀,要求讀出味道與感覺來。

3、男生配樂朗讀上闕,女生配樂朗讀下闕。

三:賞讀詩歌

1、 內容感知:

討論: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詞的主要內容。

① 解讀小序,從“兼”字入手,讀懂懷子由的思念之情。

② 品味上闋,要點:矛盾心理:表達對“天上”的嚮往,對現實的不滿和解脫;對人間生活的熱愛(思想歸宿)。

③ 品味下闋:回到現實,積極心態,互相祝福,表達對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

2、 概括總結:

① 上下闕的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內容是怎樣聯繫起來的?(提示:古代詩詞常常先寫景,後抒情)

情感:(苦悶——矛盾——豁達——祝願)

上闋: 飲酒問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闋: 難眠懷弟----------------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襟和對親人的思念。

3、細膩品味

現在請大家飽含感情地朗讀一遍。這首詞你最喜歡哪幾句?爲什麼?

(欣賞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 走進音樂,鄧麗君的《但願人長久》,再創情境。

四:延伸拓展

1、回憶自己曾經遭遇過的不如意的事情,用簡潔的語言把事情的經過以及自己當時真實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今後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將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學習了這首詞後,從中受到了哪些啓發呢?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時常會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我們怎麼去迎接生活的挑戰呢?我們應該是:失意時,莫傷悲;苦悶時,莫彷徨;失敗時,莫氣餒。正視失敗,迎接挑戰,我們的人生,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