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話中秋古詩譯作兩相宜

水調歌頭話中秋,古詩譯作兩相宜

水調歌頭話中秋古詩譯作兩相宜

中秋時節,說起中秋詩詞,小編相信很多人腦海中首先會浮現出的會是宋代詩人蘇軾的名作《水調歌頭》。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曾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着人生的意義。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尋味。而且,由這首詞所譜寫的歌曲也早已廣爲傳唱,鄧麗君、王菲這些流行樂壇天后們的演繹讓這首詞更深入人心。今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看這首詞的兩個英譯版吧。分別是許淵衝先生以及林語堂先生的譯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醉詩詞】宋代六首水調歌頭,完爆中秋喜憂樂愁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和董彌大中秋

朱敦儒

偏賞中秋月,從古到如今。金風玉露相間,別做一般清。是處簾櫳爭卷,誰家管絃不動,樂世足歡情。莫指關山路,空使翠蛾顰。

水精盤,鱸魚膾,點新橙。鵝黃酒暖,纖手傳杯任頻斟。須惜曉參橫後,直到來年今夕,十二數虧盈。未必來年看,得似此回明。

水調歌頭·中秋

趙長卿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_娥此際、底事越樣好精神。已是天高氣肅,那是清風灑灑,萬里沒纖雲。把酒臨風飲,酒面起紅鱗。

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從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紛紛。我爲桂花拚醉,明日扶頭不起,顛倒白綸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傾盆。

水調歌頭·中秋

姚述堯

碧落暮雲卷,玉宇靜無塵。寶階露滴仙掌,秋氣正平分。冷浸銀河清澈,光射珠躔明滅,素女擁冰輪。今夕桂華滿,疑是別乾坤。

對清影,凌灝氣,沃芳尊。憑高凝望,萬里城闕盡鋪銀。偏照長門離恨,更攬西園詩思,何處不關情。此景年年好,莫惜醉歸頻。

水調歌頭·桂林中秋

張孝祥

今夕復何夕,此地過中秋。嘗心亭上喚客,追憶去年遊。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頭。玉界擁銀闕,珠箔卷瓊鉤。

馭風去,忽吹到,嶺邊州。去年明月依舊,還照我登樓。樓下水明沙靜,樓外參橫鬥轉,搔首思悠悠。老子興不淺,聊復此淹留。

水調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

張元幹

閏餘有何好,一歲兩中秋。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遊。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

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遐想薌林風味,甕裏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水調歌頭賞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詩詞賞析

原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事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代表作,倍受後人的讚譽和喜歡。是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傳世詞篇。一零七六年蘇軾貶官密州,時年四十一歲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時值中秋佳節,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內心頗感憂鬱,情緒低沉,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詞。其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裏,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的想象,在一種極富神祕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上片一開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脫化而來的。“舉着酒杯詢問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時有的”?此句充分顯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隱藏着內心對人生的痛惜和傷悲。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問的內容,把對於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裏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乘風回到月宮,又怕那裏的淒涼,受不住那兒的寒冷,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這裏表達了詞人“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風歸去”說明詞人對世間不滿,“歸”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來住在月宮裏只是暫住人間罷了。一“欲”一“恐”顯露了詞人千思萬慮的`思想矛盾。真可謂“奇逸之筆”。“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上緊密相接,寫詞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隨人舞動,天上雖有瓊樓玉宇也難比人間的幸福美好。這裏由脫塵入聖一下子轉爲喜歡人間生活,起伏跌宕,寫的出神入化。 詞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宮裏去,脫離曾讓他無限煩惱的人間,但是詞人終究是現實的,對人生是熱愛的,因此,親手抹去了這種虛無的畫景。

下片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硃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找着屋裏失眠的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爲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於是詩人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爲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爲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地表達了對於不幸分離的人們的同情。詞人思想是豁達的,他需要自我解脫,所以他一質問的語氣發泄佳節思親的情感。接着,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爲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世間總有悲、歡、離、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這些自古以來都是難以周全圓滿的。此句流露出了詞人悟透人生的灑脫和曠達的性格,也是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感嘆,這裏以大開大合之筆從人生寫到自然,將各種生活加以提煉和概括,包含了無數的痛苦、歡樂的人生經驗。結束句“但願人長九,千里共嬋娟。”只希望人們能夠永遠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賞天上的明月。這裏是對遠方親人的懷念,也是一種祝福。 全詞情感放縱奔騰,跌宕有致,結構嚴謹,脈絡分明,情景交融,緊緊圍繞“月”字展開,忽上忽小,一會離塵,一會入世,語句精練自然,顯示了詞人高超的語言能力及浪漫灑脫超逸的詞風。

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認爲這是寫中秋最好的一首詞,此說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着人生的意義。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尋味。它的意境光闊,胸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一種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