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河中石獸教案4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河中石獸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河中石獸教案4篇

河中石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心內容,把握課文所闡述的事理。

2、分清層次,理解層與層之間的聯繫。

河中石獸

一、導入新課

二、作者簡介

三、理解課文

四、評價賞析

五、謀篇立意

六、寫作特色

導入:這篇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廟靠近河,廟門倒塌之後,門旁的兩隻石獅也掉到了河裏。後來要修廟,決定要把石獅打撈上來。有人說,到下游去找,因爲石獅被水沖走了,結果在下游沒找到。一個讀書人說,石獅肯定沉到沙泥裏去了,因爲石頭重,沙泥輕,結果在廟前的沙泥裏也沒找到。一個老水手最後說,這兩個石獅在上游,結果果然在上游打撈到了。怎麼會到上游去呢?閱讀完課文後我們便知道了。

作者簡介:紀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學識淵博,自幼聰慧過人,再加之後來對人情事故之通達,24歲便中進士,31歲成爲翰林院大學士。他爲人爲官剛直不阿,機智善辯,其淵博學識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賞識,成爲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其作品涉獵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地理等各個領域。

他的作品記錄很多親身經歷,詳述一切他認爲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對所敘內容常常加以譏諷和評論。本文選自他的文言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

河中石獸

滄州南,一寺臨河千,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爲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衆服爲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河中石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2.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3.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1)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2)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課時劃分

二課時

教學投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熟讀課文,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圮(pǐ)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齧(niè) 溯(sù) 歟(yù)

2.查字典,看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語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爲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三、正課

1.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作者紀的,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料妖怪鬼狐爲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2. 朗讀課文。

3. 就課文不理解的詞語質疑。現在小組內質疑小組不有解決的交全班討論。

四、課堂小結

1. 古今異義

井:古義:一起 二石獸並沉焉。 今義:

並列 閱:古義:代詞 這 是非木柿 今義:閱讀

是:古義:經歷 閱十餘 今義:判斷詞 是

蓋:古義:發語詞 蓋石性堅重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義:只 但矢其一 今義:錶轉折 但是,卻

2. 一詞多義

去:豈有爲暴漲攜之去 離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離

爲: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被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爲坎穴 成爲 橘生於淮南則爲橘 是 爲其來也 在

3.詞性活用 棹 名詞用爲動詞 划船

4.漢字能假 同“癲”,瘋

五、佈置作業

1. 完成課後理解與探究第三題。

2. 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 朗讀課文,複習上節課內容。

2. 思考文中尋找石獸的幾種方法,有條件的同學製作相關演示課件。

3. 就課文不理解出質疑。

二、導語

上節課我們解決了課文中的字詞,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課文內容。

三、正課

1. 朗讀課文。

2. 質疑: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 討論並歸納: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裏,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3. 質疑: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些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討論並歸納:(1) 寺僧以爲石獸被水衝到下游支了,劃小船,拖着鐵鈀,尋找了十多裏,沒有找着。 (2) 講學家認爲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有在沙裏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認爲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爲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深到石頭一磁的時候,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應該到上游去找。(4) 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物,認爲要到下游找,結果找不到:講學家按照石重沙鬆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夠根據他幾十年的實際經驗,到上游找,結果找到了。這說明主觀推理是靠不住的,實踐出真知。

4. 質疑: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討論並歸納:可分四層: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着;第二層:講學家認爲石頭埋在沙裏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5. 質疑:爲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方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討論並歸納: 第一種 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第二種 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第三種 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6. 質疑:這個故事說有了一個什麼道理?

討論並歸納,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四、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尋找倒塌的河裏的石獸的故事,說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據主鳳推理,實踐出真知。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理解與探究一、二題。 2. 選項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河中石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2.能力目標: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標:積累文言詞彙,理解作者意圖。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熟讀課文,讀準下列字的讀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柿(fèi)

湮(yān) 齧(niè) 溯(sù) 歟(yù)

2.查字典,看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語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爲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三、正課

1.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作者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料妖怪鬼狐爲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2.朗讀課文。

3.就課文不理解的詞語質疑。全班討論。

四、課堂小結

1.古今異義。

井:古義:一起二石獸並沉焉。今義:並列。

閱:古義:經歷,閱十餘。今義:閱讀。

是:古義:代詞。今義:判斷詞是。

蓋:古義:發語。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義:只,但矢其一。今義:錶轉折但是,卻。

河中石獸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學習要點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課時安排: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一、學生展示

(一)課前三分鐘演講。

(二)白板展示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並抄寫詞語。

圮(pǐ)募(mù) 棹(zhào) 柿(fèi) 湮(yān)沒 齧(niè)齒

溯(sù)流 歟(yù) 曳(yè) 鐵鈀(pá) 臆(yì)斷

2、詞語解釋

曳鐵鈀(“鈀”通“耙”,平整土地用的農具)

二石獸並沉焉( 並:一起)

閱十餘歲 ( 閱:經歷 )

蓋石性堅重 ( 蓋:句首發語詞 )

但知其一 ( 但:只)

是非木杮 ( 是:代詞,這)

求之下流,固傎( 固:副詞,本來 )

爾輩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 )

豈能爲暴漲攜之去(爲:介詞,被)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爲坎穴(爲:動詞, 成爲)

衆服爲確論(爲:動詞,是)

一老河兵聞之 (之:代詞,指”“求之地中” 這種觀點)

其反激之力 (之:結構助詞,的)

3、譯句。

(1)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

(2)爾輩不能究物理。

(3)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

4、文學常識及背景

作者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料妖怪鬼狐爲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5、通過預習,你知道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嗎?

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裏,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二、課堂提升

1、導入語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爲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2、朗讀課文。個別學生讀或者集體讀。

3、看課文註釋,試譯課文。疏通重點句子的含義。

就課文不理解的句子質疑,小組內討論解決。師生共同討論。

文言現象總結:

●通假字

曳鐵鈀 (“鈀”通“耙”,平整土地用的農具)

不亦顛乎 (“顛”同“癲”,瘋狂)

●古今異義

二石獸並沉焉 ( 並,古義:一起 ;今義:並列 )

閱十餘歲 ( 閱,古義:經歷; 今義:閱讀 )

蓋石性堅重 ( 蓋,古義:句首發語詞 ;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 但,古義:只 ; 今義:錶轉折 但是,卻 )

是非木杮 ( 是,古義:代詞,這 ;今義:判斷動詞,是 )

求之下流,固傎( 固,古義:副詞,本來;今義:堅固 )

爾輩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義:事物的道理;今義:物理學 )

●一詞多義

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介詞,被)

爲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爲坎穴 (動詞,成爲)

衆服爲確論 (動詞,是)

之 一老河兵聞之 (代詞,指”“求之地中” 這種觀點)

其反激之力 (結構助詞,的)

●詞類活用

棹數小舟 (名詞用爲動詞 ,划船)

暴漲 (動詞用作名詞,洪水)

●句式

被動句 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爲……,表被動,可譯爲“被”)

倒裝句 當求之於上流 (狀語後置,狀語“於上流”放在動詞“求”的後面)

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得”的後面省略了賓語“之”)

4、質疑: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討論並歸納:可分四層: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着;

第二層:講學家認爲石頭埋在沙裏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三、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學習要點:1、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學生展示

1、朗讀課文,複習上節課內容。

2、學生講析《課時練》基礎習題。(P87-88)

二、課堂提升

1、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些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討論並歸納:

(1) 寺僧以爲石獸被水衝到下游支了,劃小船,拖着鐵鈀,尋找了十多裏,沒有找着。

(2) 講學家認爲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有在沙裏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認爲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爲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深到石頭一磁的時候,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應該到上游去找。

(4) 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物,認爲要到下游找,結果找不到:講學家按照石重沙鬆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夠根據他幾十年的實際經驗,到上游找,結果找到了。 這說明主觀推理是靠不住的,實踐出真知。

2、 質疑:爲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方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討論並歸納:

第一種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

第二種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

第三種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3、質疑:這個故事說有了一個什麼道理?

討論並歸納,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三、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卻主觀臆斷,以致犯下錯誤或鬧出笑話的事例?與同學交流這類小故事。

刻舟求劍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四、佈置作業。

編寫人:張聰

教學反思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2

《河中石獸》教案

一、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3. 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

1. 重點 :

(1)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刻舟求劍”的故事嗎?(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裏。他急忙在船邊上用刀在掉下劍的地方做了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到達目的地後停了下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跳到水裏尋找劍。)同學們,這個楚國人按照這種方法能找到自己的劍嗎?(不能!)他要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劍呢?(馬上從劍掉下去的地方跳到水裏尋找。)那如果是一尊很大的石獸掉到水裏,過了十多年後,我們應該去哪裏尋找這尊石獸呢?(石獸掉下去的地方?下游?上游?)如果想知道正確的答案,就一起來認真學習《河中石獸》這篇文章吧!

(二)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作者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遣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該書是紀曉嵐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爲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三)掃清文字障礙,順暢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範讀

2.明確重難點字的`讀音

幹(gān)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曳(yè) 杮(fèi)

湮(yān) 齧(niè) 溯(sù) 歟(yú)

3.學生集體朗讀課文,落實字音。

(四)理解文句意思,整體感知課文

小組合作學習,藉助註釋和詞典翻譯課文。學生邊讀邊譯,劃出疑難地方。教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五)作業:

完成本課練習題(課前將以下內容印發好,上課發給學生。)

第27課《河中石獸》練習題

一、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 古今異義

① 二石獸並沉焉 (古義:一起 今義:並列)

② 閱十餘歲 (古義:經歷 今義:閱讀)

③ 是非木柿 (古義:代詞,這 今義:判斷詞,是 )

④ 蓋石性堅重 (古義:發語詞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⑤ 但知其一 (古義:僅僅,只 今義:錶轉折 但是,卻)

⑥ 爾輩不能究物理 (古義:客觀事物的道理、規律 今義:一門學科)

2. 一詞多義

一老訶兵聞之 (講學者的觀點)

其反激之力 ( 助詞,的)

如是再齧 (像)

如其言 (按照)

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被)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爲坎穴 (成爲)

衆服爲確論 (認爲)

3.詞性活用

① 棹數小舟 (名詞用作動詞,划船)

② 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動詞用作名詞,洪水)

4.通假字

曳鐵鈀 (“鈀”通“耙”,平整土地用的農具)

二、特殊句式翻譯

1.反問句——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怎麼能被洪水攜帶走呢?)

2.疑問句——可據理臆斷歟?

(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第2課時

(一)檢查上節課練習題的完成情況

採用PPT或小黑板的形式公佈答案,以節省時間。

(二)朗讀導入

集體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準確斷句。

(三)合作探究

PPT或小黑板出示本課須探究的題目,小組合作學習。

1.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明確: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裏,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2.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些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明確:三位,他們分別是寺僧、講學家與老河兵。

⑴寺僧以爲石獸被水衝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衝擊力,將隨水流而下。

⑵講學家認爲石獸在下沉處深埋,因爲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有在沙裏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⑶老河兵認爲石獸已逆流而上,因爲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爲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

3. 誰的方法是正確的?爲什麼?

明確: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確的。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理,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講學家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的作用;而老河兵有實踐經驗,綜合考慮了石獸、泥沙與流水的關係,符合物理學上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4.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四)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敘述找寺廟石獸一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主觀臆斷,而應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五)拓展閱讀

《冬夜讀書示子聿》——(南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詩意:古人做學問總是不遺餘力的,即使這樣,也是從年輕開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斷努力,直至老年方纔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最終要想認識事物或事理的本質,還必須自己親身的實踐。

(六)作業

1. 完成課後理解與探究一、二題。

2. 背誦課文

《河中石獸》預習學案6

課前預習:

知識鏈接:作者簡介:紀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學識淵博,自幼聰慧過人,再加之後來對人情事故之通達,24歲便中進士,31歲成爲翰林院大學士。他爲人爲官剛直不阿,機智善辯,其淵博學識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賞識,成爲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其作品涉獵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地理等各個領域。

他的作品記錄很多親身經歷,詳述一切他認爲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對所敘內容常常加以譏諷和評論。

本文選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該書主要記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關於考據的文字。

1.爲下列加點字注音

圮( )於河 募( )金重修 棹( )數小舟 曳鐵鈀( )

木柿( ) 湮( )沒 齧( )沙 溯( ) 歟( )

2. 本文作者 ,字 ,是 朝的 、 家,也是《 》的總篡官。

3.本文選自《 》 一書,這是一部 小說,全書主要記述 ,其中也有不少 。

4.用文中的句子寫出本文的主旨

6.翻譯下列句子

山門圮於河 譯:

二石獸並沉焉 譯:

爾輩不能究物理。譯:

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譯:

遂反溯流逆上矣 譯:

課堂思辨:

一、檢查預習

二、導入新課

三、熟讀課文(抽讀、齊讀等方式)

四、小組合作翻譯課文

1.結合課下註解弄懂課文意思 2.小組內互相釋疑 3.小組內串譯課文

五、課堂探究

1. 課文說了一件什麼事?

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裏,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1、 故事中主要說了哪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下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對於河中石獸的位置:

寺僧判斷其在 ,

依據是 ;

講學家判斷其在 ;

理由是 ;

老河兵則判斷其在 ,

是因爲 。

3、文中兩次寫道了笑:“講學家聞之笑之”、“老河兵聞之又笑之”,這兩次“笑”各有什麼含義?

講學家的“笑”:

老河兵的“笑”:

4、文中寺僧、講學家、老河兵各自表現出的性格特徵是什麼?

寺僧:

講學家:

老河兵:

5、老河兵的判斷爲什麼是正確的?

6、作者由此得出了什麼結論?怎樣理解這句話?

7、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四段: 。

分段:

第一部分( 段 — 段):寫

這部分以 (填表達方式)爲主。

第二部分( 段): 。

這部分以 爲主。

8、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 ,而要 。

當堂鞏固:1、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是非木柿 如是再齧 B、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後特徵爲洛陽令

C、一老河兵聞之 當求之於上流 D、山門圮於河 果得於數裏外

2、聯繫上下文,說說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

1)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 2)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3)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4)一老河兵聞之

5)至石之半 6)求之下流,固顛

7)然則天下之事……

3、對下列句子翻譯不當的一項是 ( )

A.尋十餘里,無跡。(尋找了十多裏,也沒有石獸的蹤跡。)

B.衆服爲確論。(衆人佩服他的話,認爲是正確的判斷。)

C.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按照老水手的說法去找,果然找到石獸在幾裏外的上游。)D.竟不可得。(居然沒有找到。)

4、閱讀:1.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2.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爲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衆服爲確論。3.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

4.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用自己的話寫出下列代詞指代的內容

⑴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 “之”指代

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之”指代

2.講學家和老河兵都說到了“石性堅重,沙性鬆浮”,但他們對沉在河中的石獸作出的結論是完全不同的。講學家據此得出的最終結論是___________(A、爾輩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豈能爲暴漲攜之去?C、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老河兵的最終結論則爲_________(A、水不能衝石;B、再轉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擲坎穴中)。

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注音或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山門圮於河(倒塌) B.棹數小舟(划船)

C、不亦顛乎(顛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一種見解是從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認爲應在石獸落水處尋找石獸。

B、一種見解是從水暴漲衝擊石獸而走作分析,認爲應該到河的下游去尋找石獸。

C、一種見解是從石性、沙性和水衝擊角度作綜合分析,認爲應到獸落水的上游去尋石獸。D、三種見解都是正確的,只不過實踐更重要。

質疑反思:

總結點評:

家長簽名:

文言文閱讀(12分)

河中石獸

①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爲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爲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衆服爲確論。

③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爲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④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⑴一寺臨河干( ) ⑵山門圮於河( )

⑶閱十餘歲( ) ⑷但知其一( )

13.指出下面加點詞語的古今異義。(4分)

⑴如是再齧 古義:( ) 今義:()

⑵爾輩不能究物理 古義:( ) 今義:(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聞之笑曰 B.當求之於上流

C.一老河兵聞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是非木柿,豈能爲暴漲攜之去?

翻譯

⑵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翻譯

16.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2分)

答案:

(二)12.⑴靠近 ⑵倒塌 ⑶經歷 ⑷只

13.⑴這樣 判斷動詞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學

14.D

15.⑴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河水沖走呢?

⑵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一點道理就可以主觀臆斷嗎?

16.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河中石獸》表格式教案11

課 題

河中石獸(初案)

年 級

七年級

學 科

語文

主 備 人

饒曉月

審覈時間

20xx.12.1

參與人員

藍永亮、王國芳、紀慧敏、夏慧慧、李慧、翁飛雪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歸納課文的中心意思

2、藉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 語句的意思。

3、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思路,歸納課文的中心意思

一、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這幅圖片是清代學者的書房,取名“閱微草堂”知道這位學者?

二、自學指導、合作探究。

(一)展示預習成果

1、作者簡介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遣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2、做“導學案”“基礎達標”1——3題

(一)做完後,學生展示,先答答案,然後說原因,要規範完整

(二)讀課文。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2、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朗讀課文。(三)藉助註釋和詞典翻譯課文。(四)合作探究

1、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2、故事中主要出現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對事情的看法如何?3、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4、總結四種尋找石獸的方法。5、爲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三、大組彙報,教師點撥。

1、2題略

3、可分五層:一頭一尾,中間三層。開頭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第一種尋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種不同的尋找方法;最後,由事而理,點明遇事不能“據理臆斷”。

4、四種:一在河中原地尋找兩個石獸,理由原地是石獸沉落的地點;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認爲石獸會順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輕,石獸會漸沉漸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於河水衝激,石獸反而會溯流而上。

5、第一種沒考慮流水、石獸、泥沙的關係。第二種只考慮了流水,沒考慮石獸、泥沙。第三種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第四種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確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歸納本文中心: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常情主觀作出判斷。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做導學案拓展 練習題。

五、課堂小結,單元迴歸。

教學參考:河中石獸究竟到哪裏去了?

河中石獸究竟到哪裏去了?

清朝紀曉嵐的《河中石獸》是一篇著名的文章,文章記載了一個故事,一個廟門外的兩隻石獸連同山門一起落到河裏,十多年後,廟裏的和尚要重修山門,就到河裏尋找石獸,始終沒有找到。後來經一位老河兵的指點,在上游數裏處找到了石獸。對石獸不是沉在原處,也不是被水衝到下游,而是跑到河流的上游的原因,老河兵給出的解釋是,石頭又硬又重,河沙又鬆又輕,水衝不走石頭,它衝在石頭上反激過來,一定會衝激石頭下面的沙子,形成坑穴。越衝越深,衝到石頭底部一半的時候,石頭一定會倒在坑穴裏。像這樣,水再衝激石頭底部的沙子,石頭再倒在坑穴裏,不斷地反覆,石頭就逆流而上了。

對老河兵這樣的解釋,沒有人提出過懷疑。

好多年前,我爲了幫助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備課,爲她設計了一個教案,用一個自己設計的簡易教具,模擬河水衝激河沙,想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石頭怎樣一點一點地往上游“走”的情景。我和這位老師來到操場的沙坑旁,找來了一塊有點像石獸的磚頭(石獸的形狀不是圓球形,也不是圓柱形的),放在沙子上,用手模擬水衝激,掏空磚頭底部的沙子,想看到磚頭翻倒在沙坑裏的情景。這時,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沙子掏到磚頭底部一半的時候,它不是往前翻倒在沙坑裏,而是斜斜地滑了下去,再掏空磚頭底部的沙子,磚頭還是向下滑,越滑越深,一點也沒有老河兵所說的石頭往前倒在坑穴裏的意思。

這個 “實驗” 出乎意料的結果引起了我的思索。石頭爲什麼不會翻倒在沙坑裏,而是滑落下去?仔細一想,恍然大悟,石頭要翻倒在沙坑裏,需要有一個從後面往前的推力,可是實際情況是,這樣一個從後往前的推力是不存在的,所以,石頭不可能往前翻倒在沙坑裏,只會向下滑動,更深地陷入沙子裏。

我又猜想,如果石頭是圓球形的,或者是圓柱形的,會不會出現老河兵說的情形呢?圓柱形的石頭是會滾動的,但是,按上面所說的方法去試驗,隨着水流把石頭底下的沙子沖走,石頭朝前滾動的同時,也往下滾動,這樣石頭越滾越前,越滾越深,等到石頭的一半陷入沙中的時候,就再也不可能出現水沖走石頭底部的沙子,石頭再向前滾動的情況了。如果上面的猜想是正確的話,那麼,石頭向前滾動最多是這個圓柱形石頭半徑的距離,根本不可能滾到距離石頭落水處向上遊方向數裏的距離。如果是個圓球形的石頭落到水裏,那就根本不可能出現水流衝激石頭底部的情況,水流衝到石頭上,因爲石頭是圓球形的,所以水都從石頭的兩旁流走,不會出現流水反激回去的現象。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猜想和推理,但是,我相信,這些猜想和推理是正確的。由此判斷,紀曉嵐的《河中石獸》中所記載的故事,缺乏真實性。

《塞翁失馬》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冊書的最後一課《塞翁失馬》。這一節課我收穫了很多。

這節課我還是按着以往的教學程式來進行。首先讀每日名言:人不是因爲看到而相信,而是相信了纔看到。人總是按着自己的思想去行動。我覺得這句話學生能理解的很不錯。但是幾個程度好的學生他們的理解都不太貼邊。我突然意識到昨天我們所學的《智子疑鄰》學生並沒有理解。於是我舉了個例子:假如站在我面前有兩個學生一個是甲一個是丙。我比較喜歡甲,但是丙每天都會給我一些糖吃。而甲只是每天都是對我微笑給我鼓勵。無論丙怎麼給我好吃的。我對他都是視而不見,在我的心裏沒有一絲的溫暖感動而言。雖然甲什麼都不給我,但是我在內心裏就是覺得甲很好,所以我對甲總是充滿了真誠,總是很在意,對他噓寒問暖。而無論丙如何努力,我在內心裏就是不接受他。回到這個句子當中,對於丙來說,雖然他一直努力去做,希望引導我的感動,我的關注,但是在我的眼裏就是看不到,而不相信他對我是真誠的。而不相信他的出現能給我帶來多少快樂。而甲雖然沒有做什麼,但是我卻感受到他對我的真誠,而感受到一種力量。所以我看到他的存在。所以我纔會走近甲,而遠離丙。經過舉這個例子,同學們終於有點醒悟了。通過這句話的理解,我發現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很差,或着說學生的理解能力太差。

然後我們開始學習《塞翁失馬》,我找同學們逐字的翻譯,然後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翻譯整句話。這樣學生即能掌握一些實詞的用法及意義。還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一節課很快就講完了。

我覺得學生應理解的很好了。但是當我批昨天留的作文時,我突然意識到雖然我昨天講了好幾個寓言故事。但是真正能聽懂並且理解其內在意義的學生比較少。大部分學生就是把故事又講了一遍,至於感悟談得太少了。不會聯繫實際,所以我在想,每天我都學生進行一些拓展,或許我講給的只是少數人學生,大部分學生還是不能很好的理解,我這種拓展到底有沒有什麼意義。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來說,我這樣做對他們的成長應是非常有意的,因爲有利於他們能力的提升,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可能來說是比較難的。但是隻爲他們的不理解而放棄拓展那麼就會沒有優秀學生了。或許不是學生的能力太差,也許我所講的內容太難理解,或許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行,還是沒有讓大多數學生去接受,我要慢慢的去探究到問題到底是出現在哪裏,看似喧鬧的課堂,我的學生到底能學到多少。

爲了應對期末考試,我想我還是應以基礎知識爲主,程度好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尤其是語文學科我應照顧的是大多數學生。不能把太多的學生甩掉。這節課給我的期末複習指引了方向,必需抓住基礎而且複習的速度要適度。讓學生會了纔是我的真正目的。

我們老師設計教學內容時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否則很收到好的效果。

《河中石獸》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是教材中新加的一篇文章,讓學生去預習,程度好的學生告訴我,他們讀不懂,也能理解對於初一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原是高中練習冊所選的習題,可見,這篇文章的難度。

我在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後,我改變了我的教學策略,我原打算讓學生合作來學習這篇文章。一個學生讀,另一個學生結合課下註解進行翻譯。但是看來是不行的,一是由生生合作變成了師生合作。我帶着大家逐字逐句的翻譯,當然是結合課下註解,學生知道由他們說,他們不會的由我來引導他們。這樣一節課下來,領着學生讀翻譯背誦,感覺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中下等學生都能跟着思路走。並且能夠記一些知識點。看來這種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在做練習的時候,我採取的是小組競賽形式,同學們充滿了鬥志,通過檢驗學生掌握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通過這篇文言文教學使我明白,對於難度比較大的文章,老師還是要領着學生藉助課下註解,逐字逐句的翻譯的,這樣學生掌握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學生自己動了腦,然後老師又引導他們進行自己總結,應該說課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對於簡單的文言文教學,老師可以學生合作,老師引導幫助他們完成。

在帶領學生翻譯完之後,引導學生思索這篇文章圍繞着什麼寫了什麼,作者要表達什麼思想。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但是我發現學生說全的很少,這樣我領着學生看文章的標題,標題告訴我們這篇文章要寫什麼,在寫的過程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最後作者通過他們的事情想要告訴我們讀者什麼觀點。經過我幫助學生一步步的梳理,同學們終於概括了出文章所寫的內容,但是作者藉此要表達什麼思想呢,學生還是茫然,最後我引導孩子本文的表達方式有哪幾種,最後引導學生找出本篇文章議論的句子,探究文章的主旨。自我感覺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效果還可以的。

通過本節課,我明白,要想取得好得教學效果,教師必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依據學情選擇教學方法然後,創設好的教學氛圍,學生學習得開心,教學效率自然就高了,老師一定要敢於創新,這樣你的學生纔會敢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