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錢塘湖春行》

本詩是白居易於穆宗長慶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在他任職時,他曾寫過許多有關湖光山色的詩作,而此詩處處緊扣環境和季節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的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意象深刻,所以,也成了白居易描寫春景的代表作。下面賞析《錢塘湖春行》,歡迎閱讀了解。

讚美春天的美麗景色,是古詩詞的重要主題之一;歌詠山川河流,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是詩人筆下的常寫之作。但是將兩者融合到一起,既描寫名山大川的秀麗風光,也能從細緻入微的一花一草入手,繪製出一幅逼真磅礴的山川春景圖,這樣的作品就比較少見。而收錄於蘇教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的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就是這樣一篇佳作。此文作者對春天裏的一景一物都進行極爲細緻的觀察,更飽含氣吞山河的胸襟。至美的西湖美景,至真的性格情懷,在這樣一首七言律詩裏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 至美的西湖

西湖——中國美景絕佳處,在古典詩詞中頻頻出現,更是以其柔婉清麗的特色馳名中外。一灣美麗的湖水上演着無數感人的故事。既有范蠡西施西湖泛舟,又有許仙白娘子斷橋相會。這樣一個青山環繞獨特美麗的湖景,該如何描寫才能凸顯其美?不說那兩岸沙堤上嫩柳梧桐抽枝展芽,也不說那青山巍巍水光一色,光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倒映着湖心島裏的八角小亭就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所以,要想將這所有景色融入到一首詩中,這就需要很深的文學和詩詞功底。讓我們來體會白居易採用的獨特寫景技法。

開篇兩句由湖上春色寫起。詩人先點明大的環境,然後才描寫春景。“孤山寺”“賈亭”“水面”“雲腳”這些大的景物就粗線條地把詩人所在的場景勾勒出來。而“北”“西”給人一種方向,這種方向感將景物在畫圖中安放得錯落有致,且凸顯“孤山寺”“賈亭”西湖的名勝古蹟特色。“雲腳低”展示春天裏湖水上漲,舒捲的白雲和碧波盪漾的湖面融合在一起的獨特畫面。大的場景勾勒完後,就要用細緻的工筆來繪畫小景物,頷聯就是這樣。着重描繪了西湖早春的典型景物,詩人用“幾處”“誰家”而不是“處處”“家家”來形容早鶯和燕子,更加符合當時的時令,突出了早春的特點。“爭暖樹”“啄新泥”賦予這幅早春之圖以動感,將春天的生機與活力體現得完美真切。

美景需要遊人的點綴,自然而然遊人的身影就顯露出來。“亂花”點明花蕾剛剛綻放,但還不是很繁盛。但“漸欲”告訴我們,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盛大場面即將到來。緊接着引用了唐朝的西湖騎馬春遊的風俗,“沒馬蹄”形容嫩綠的淺草,將眼前的初春景色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到這裏,詩人以巧妙的構思和精巧的'佈局,以景開始又以景結束,用白描的手法將衆多景物寫入詩內,層次清晰。一幅清新雋永的西湖春景圖就真切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詩人處處流露出對西湖的熱愛,直到最後一句直抒胸懷。

景色由湖裏轉到岸上,由白沙堤結尾。“蘇堤春曉”是西湖十大美景之首,“蘇堤”是西湖美景的標誌和代表。用“最愛”兩字極盡熱愛讚美之意,那種流連忘返,陶醉在西湖美景中的感覺。“行不足”怎樣也看不夠這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寓情於景的同時,着力描繪湖上岸邊的蓬勃景色,體現出了詩人的喜悅。語言平淡淺顯,清新亮麗,自然雋永,遣詞造句也別具匠心。

二、 至真的情懷

《錢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在仕途不得意之時,被罷官貶謫到了杭州。仕途的不得意讓其內心平增了幾分抑鬱和惆悵。

但是知識淵博,縱觀古今的詩人們不會因一時的不得意而沉落頹廢,而是及時轉移注意力,迅速從世俗的羈絆中解脫出來,縱情山水,瀏覽名山大川。白居易更是完全陶醉於西湖的美景中,完全看不到世俗的任何煩惱。在生機蓬勃的春天裏,看着萬物復甦,自己內心也深受感染,情感完全被眼前的事物所打動。

如果在詩中一味空泛地表達自己的感情,不免顯得有些矯揉造作,而若通過描寫景物或者記述事情,就能讓情感流露得更自然,從而達到想要表達的程度。所以詩人寫詩抒情,大多是寓情於景或者寓情於物。這樣情景交融,將情感賦予到每樣事物中,那麼感染力就會不斷地積累,由量變到質變,到最後如火山噴發,勢不可擋。所以至真的感情就恰到好處地顯現了。

西湖到底有多美,引起無數人遐想和猜測。那一段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的詩詞歌賦,以及雷峯塔、靈隱寺、斷橋等等建築,共同構成了杭州古鎮的西湖文化。這些獨具魅力的文化,不單單基於西湖的“十大美景”的精緻美麗,更是因爲賦予這些美景的人文情懷。同時,古詩又是中國特有的文學樣式,美景通過詩詞這個載體,融入了詩人獨特的至深情感,就書寫出了中華文化的絢麗篇章。也就是文人賦予了詩詞靈魂,一首首小詩才如一朵朵盛開的花朵一樣,散發着縷縷清香,漂越千古,時至今日仍能感動我們!讓我們不得不對作者將美景和情感融合的技法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