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1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俗語說的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付出,哪有收穫。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用他充滿智慧的筆描寫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個人與社會變革的衝突,展示了普通人在歷史中所走過的道路。雖然人物的命運各有不同,但我們可以看到,有理想,有追求,並努力爲夢想而奮鬥的人中將獲得回報。

小說主人公孫少平出生在一個貧困農民家庭,他的哥哥孫少安和爸爸孫玉厚四處賺錢,勉強讓孫少平和妹妹孫蘭香上了學。幾年後,孫少平讀完高中後便去黃原打工去了。後來在一次事故中,孫少平爲了救護徒弟受了重傷,但孫少平並沒有被不幸壓垮,從醫院出來後,他又充滿信心地回到工作崗位上去。

對於我們這些青少年來說,上世紀50年代的生活是很難想象的。我們現在的安居樂業是靠幾代人的努力才換來的。只有付出纔有收穫,人人都不可能不勞而獲。這就是我從這本書中悟出的道理。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2

人的一生就像這本書一樣,不在於結局如何而在於過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該象主人公孫少平那樣對生活從來不低頭,不斷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命運的道路上走出一種讓所有人都爲之嘆服的人生之路。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喧囂浮躁,充滿誘惑的時代,我們每個人也都懷揣着夢想追求着自己的快樂生活,而快樂與否往往在於自己的一念之間。人應該活得樂觀,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要用更廣闊的眼界去審視我們周圍的世界,這樣才能不至於將自己囚於一個狹小的範圍,人生纔是更加充實的。這樣對人生才能更有獨特的理解,也才能豁出自己的個性來。也許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會遇到許多瑣碎的事,不公平的事,可是隻要我們學會適應,學會改變,學會選擇與放棄,學會善待自己,那麼我們就會從中體會到快樂,所謂日升日落,愁也一天,樂也一天,爲何不歡歡喜喜地去面對每一天呢!

希望我對《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能讓大家以一種愉快地心情去面對今後的生活,即使有苦難來臨,我們也要支撐起自己弱小的雙臂去迎接,即使跌倒了,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後悔,畢竟這就是人生,畢竟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我們都在期盼一個美好的明天。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3

讀過《平凡的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孫少平這個人,我也不例外。而孫少平的堅強、愛家,更是感動了讀過這本書的所有人。

孫少平出生在一個貧困,而且人口還非常多的一個家庭裏,一家人供着他和他的妹妹上學。孫少平上完了高中就回家幹事了,因爲他想要幫父親分擔一點重活。他當過小工、當過教師、還當過煤礦工人,而且當煤礦工人的時候爲了救人甚至受傷。可見,他爲這個大家庭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孫少平有一個已經分了家的哥哥,還有一個需要自己養着的妹妹,孫少平是家中的主力,是家中的頂樑柱,他已經把所有的精神放在整個家庭上,而家裏也靠着他自己呀。

孫少平在生活中,是一個家庭中的強者,是一個不畏艱難的勇者,他這樣幫助着家庭,只是爲了讓家裏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幫助妹妹完成學業。作爲一個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的目標不就是那樣嗎?

所以,我們要先好好學習然後再去努力工作,把自己的家人的生活質量提高,再去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4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著名作家矛盾先生大病不起,自知命不久矣。向中國作家協會致信:用自己一生的稿費建一個基金會,獎勵每年的優秀長篇小說。最近我看了一本小說,叫《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它是獲得第3屆矛盾文學獎的一部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陝北民家小子孫少平出大城市闖蕩江湖的勵志故事,漫漫人生路輾轉周折,酸甜苦辣,孫少平都嘗上了。《平凡的世界》使我受用不盡,使我置身於那種境界裏。我們這些城市裏的孩子怎懂得那番滋味!讀了這本書,什麼坎坷辛苦我都體會到了,人在困境中的那份堅強的毅力,更使我刻骨銘心。掩卷深思,浮浮沉沉的人生彷彿一場征戰,途中有一道道關卡等你逾越,重重困難等你克服。

《平凡的世界》使我受益匪淺。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5

《平凡的的世界》這本書我已經讀完了,我懂得了一些東西。

在世界上!人要爲家庭或社會做些貢獻,例如孫玉厚老漢的一家,大兒子發財了,二兒子在煤窯工作,一家人由貧困變成了富有,雖然沒有多福,但是我聽佩服他們的,特別是孫少安,他娶來了一個好老婆,小兩口日子過得幸福美滿,在他們的磚窯困難的時候,總是他老婆給他出主意,幫他翻身。

還有少平,他真的很可憐,在煤窯工作——雖然那個地方很危險,但是他卻堅持着,他在高中時,認識了一個女孩——田曉霞,當他們在熱戀之中時突然一個不幸的消息,南方發洪水,田曉霞記者去那裏報道了,結果爲救一個女孩犧牲了……

其實,在那個艱苦的地方,能生活下來,真的很厲害,我很佩服他的,可是,當我讀到田曉霞犧牲的時候,我的心裏真的很……

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至少我們還有夢……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6

生活是一半回憶一半繼續,看完《平凡的世界》,我感慨良多:

生活就是孫少安活得真實、堅韌、光景再怎樣的爛包都要頑強的繼續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堅強、智慧改變那爛包的光景。

生活就是孫少平,即使命運再不公平,即使吃的再差的丙飯,物質上的匱乏不能讓一個自尊少年的心迷失方向,信念、理想就是他茫茫人生路上的指南針,指引着他敦促着他鼓舞着他,讓人們明白精神上的收穫纔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生活就是田潤葉,有着對愛情的執着追求,雖然結果是那樣的悽美,但是依然可以帶着回憶繼續生活。

生活就是田曉霞,熱尼亞魯·勉採娃一樣一個對信念忠貞不渝的、勇敢的姑娘,一個笑容如朝霞,開朗善良正直無私的姑娘,像高爾基書中的海燕,無論面對咆哮的海浪還是無情的海風,總是高昂的迎接暴風雨的來臨。

生活更是雙水村的那條東啦河,涓涓不息,靜靜流淌。一代一代的人沿着它走過,樂此不倦的把所有的喜怒哀樂全都注入於此。它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變遷,更見證了許多有理想有目標的青年的成長,他們所付出的血汗和淚水都隨着東啦河悄悄流過。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7

這個寒假,我除了要完成寒假作業外,我讀了一本書,名字是《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原名王衛國,1949年生人,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的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因家貧,在他七歲時,父母把他過繼給了延川縣農村的伯父。他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

在這期間,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的一所小學教書一個。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編輯。他先後編寫了《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1988年完成了百萬字的長編鉅著《平凡的世界》。並在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1992年路遙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知道我爲什麼記的這麼清楚嗎?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恰巧居住在路遙的家鄉,看到了那裏風土人情,爲我讀懂這本書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8

姑且認爲“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濺了他一臉菜湯。他閉住眼,緊接着,就見兩顆淚珠慢慢地從臉頰上滑落下來——唉,我們姑且就認爲這是他眼中濺進了辣子湯吧!”

“姑且認爲”。哪個人在第一次眼睛進了辣子湯時能不聲不響呢?也許那兩顆淚珠裏包含着別的東西吧。那淚珠,還代表着窮人們的艱辛,那種淡淡的、卻又強烈的對不愁衣食住行的生活的嚮往。辣子湯進了眼睛,孫少平沒有“啊呀”的驚叫,沒有趕緊去揉眼睛,而是讓淚珠慢慢地、默默地流下來。這時,更是沒有人去關心到他,注意到他。檐水和菜湯混在一起是什麼呢?對我們來說,是髒水,是有細菌的,喝了會生病;可在孫少平眼裏,那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一頓飯,儘管可能不是飽餐,但誰也不會像他一樣對一鍋雨水有如此強烈的渴望。大概郝紅梅除外吧?

再想想“洋女生”和“富家子弟”的眼睛裏,若進了辣子湯,會怎樣呢?他們肯定會大喊大叫,讓在場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的“不幸”,然後,回家,他們可能還會跟父母“伸冤”,讓父母給他們上藥……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9

《平凡的世界》這部書的故事發生在黃土高原上的雙水村這樣的一個平凡的地方,但是在這個平凡的地方發生的不平凡的故事使我對拼搏奮鬥的精神有了新的認識。

在小說中,孫少平這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啓迪。在閱讀過程中,我認識到了他是一個歷經苦難並且不斷奮鬥的人。我從中看到了孫少平上高中勤奮學習時的情景,感受到了他回家種田時充沛的精力和建窯燒磚時的堅強的意志,還有後來去挖煤,然後再去到礦山工作。這一個個過程雖然很艱苦,但他從來沒叫過一聲苦,他只是依靠着自己內心的強大的力量,默默努力,頑強拼搏,不斷向前,度過了生活中的種種磨難。

我們每個人的命運註定是不相同的,但是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平凡的世界》這部書讓我懂得了:即使自己的命運遠遠不如他人,不論前進過程中的道路是多麼的坎坷,只要不屈不撓、艱苦奮鬥、永不言棄,最終必定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10

在書中,作者路遙把苦難轉化爲一種前行的精神動力。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

每個人都有理想,每個人的理想也都各有不同,但大多數人追求的無非名利權財而已。對物慾的追求是人之本性,不過在這對比下,那些以勞動證明自我價值,用讀書提升生命意義的人就更加讓人尊重。就像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孫少安是立足於鄉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鬥者;孫少平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們都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當我把書合上,當我重新審視生活,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我是如此年輕,我也不知道自己要經歷多少苦難。在黑暗中摸索或許很難,但始終會強過在熟悉的環境中墮落。我們成長,可能不會成功,但我們不會放棄追求,因爲追求會讓我們成長。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世界是許許多多平凡的人組成的,只要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擁有堅韌不拔對抗困難的精神,擁有敢於拼搏向上的熱血,擁有對真善美的追求,我們也可以創造一個不平凡的世界。世界也會因你而不平凡。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11

如果你是一個農民子弟,無論你是什麼身份,沒有認真讀過這本書會讓人感到慚愧!看《平凡的世界》到深夜,故事情節鮮明動人。

它用一件件真實的事例講述着七八十年代中國土地上勞苦善良的陝西農民。作者將那個年代農村發生的巨大的歷史性的變化用影視屏幕表現出來,是在用心的描述那個年代,真正的讓我感受到了純真與樸實,讓我理解透了真善美。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而正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平凡的世界,看似虛無縹緲卻又讓人看見一幕幕不容置疑的真切。

劇中一個懷着自尊、帶着熱情、但又沉默的鄉下孩子,給我深深的上了一課,他任憑生活怎樣無情,現實怎樣殘酷,不屈不撓,最終走向成功。

而我們作爲新世紀的青年,本應打拼的年紀卻選擇了躺在牀上玩手機的安逸。看了電視劇後深有感悟,甚至改變了我內心的一些想法。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一下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能在這迷茫的社會找清前進的方向。我非常喜歡劇中田福軍的一句話:第二天天一亮,一切都是新的。

是的,我們應該醒來,我們應該努力與奮鬥。不至於等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12

《平凡的世界》描繪的是時代變革大幕下陝北一代平凡人的命運走向,在他們平凡的人生經歷中,卻透着一股震撼人心的不平凡。

他們的不平凡,更在於苦難中不向命運低頭。孫玉厚家雖是窮得揭不開鍋,可他們仍是對生活充滿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現狀,尋找出路。是少平輟學後在礦上實現自己的價值,亦是少安與秀蓮爲生計的努力奮鬥。不管生活如何困苦,他們都用自己的雙手去構築未來。

他們的不平凡,在於對愛情的執着追求。那個時代的少男少女,也許會因爲成分與家庭條件無法終成眷屬,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自由與幸福的嚮往。潤生雖性子柔弱,可他卻敢於衝破家人的阻撓,與郝紅梅相識相知。他們的內心是自由的,是不爲別人所支配的,是新時代開放思想的真實寫照。

他們的不平凡,在於在時代的潮流中激昂前進。少安在村中開辦磚廠是一種嘗試,曉霞奔走於改革一線是一種嘗試。他們面對時代的變遷,不固守成俗,敢於衝破原有的枷鎖,去探索一片新的天地。

中華民族就是這樣,愈是苦難,愈能迸發出驚人的力量。這種生生不息的精神傳承,在時光滌盪中,將永久的煥發光輝,激勵着我們不斷向前。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13

“雖然他在班上個子最高,但他感覺比別人低了一頭。”“最高”和“比別人低了一頭”形成鮮明對比。孫少安之所以感覺“比別人低了一頭”是因爲孫少安的貧寒家境使他感到卑微。

從“鐵勺刮盆底的撕拉聲像炸彈的爆炸聲一樣令人驚心”中的“爆炸聲”讀出:這是一種誇張的手法,其實聲音並沒有這麼大,只是因爲孫少安不想讓別人知道,嘲笑他,因爲出於驚慌和害怕,所以會覺得聲音很大。

“多麼好呀,春夜!”僅此這一句簡短的話,不僅寫出了春夜的美好和寧靜;聯繫上下文,這個“好”不光是指春夜,還指的是:葉潤姐對孫少安的厚待,使孫少安感覺到了一種美好的感受。這裏的“好”一語雙關,在以後我寫作文時也要運用這種寫作手法。

從“像瑪瑙一樣珍貴”看出:在那裏紅棗十分珍貴,說明當地十分貧窮。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14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這是一本講貧民的書。

是的,這種世界確實很平凡。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並不是講榮華富貴,而是講一個個貧窮的人從艱難的生活中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寫這部作品的作者路遙說:“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纔有可能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這句話我感覺寫得非常好。比如小說中的孫少平,他連現在的白麪饅頭都買不起。天天都吃那種既沒有營養,又難吃得很的高粱面饃。但我們不可小視他。他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刻苦學習,曾在豆大的亮光下讀書,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還有孫少平的哥哥孫少安,他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他一人把全家都養活着。他們的事情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這本書可以把你感動得淚水涌出。

這種文學價值的書,我對它的點評非常高。因爲在那樣平凡的日子裏,有這麼多貧窮的人,我們要從《平凡的世界》裏體會他們的精神。

讀《平凡的世界》(2)300字15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代表作之一,書中着重講述了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在生活中不屈不撓、努力進步的一系列事情。

看完這本書,我很受觸動。儘管他們的父親孫玉厚一直樸實勤奮,但也只能讓少平和妹妹蘭香去讀書。大哥少安很年輕就當了生產隊隊長,與潤葉的感情也因爲家中貧困和父母的不同意而告終。他與外鄉人秀蓮結婚後,攢錢辦了個磚廠,樸實的他卻又被燒磚師傅給騙了,他有悔恨,卻不曾想着放棄。他身上這種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現在的我們所缺少的,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籍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是啊,生活正是這樣。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有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支撐着你去努力生活,好好生活。

現實很殘酷,想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自我,要改掉懶散拖拉的壞毛病,歸根結底最大的對手是自己。學在苦中求,儘管學習困難也要永不言棄,要讓自己最後所得到的結果對得起自己經受的苦難。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爲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