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平凡的世界》一本看似平凡的書籍,但是就是這本書對我影響巨大。是她,讓我再次以“平庸”的眼光看世界;是她,使我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是她,讓我再次以平凡的眼光看待自己。也許你現在雲裏霧裏,不過此書確實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

記得書上有這麼一句話“最平常的一件事都可以顯示一個人人格的偉大”。其實我算是一個注意細節的男生,雖然有時候說話大大咧咧,但是我特別會觀察別人的細微表情變化,並盡力採取措施處理它。沒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過我是這樣來看這段話的。任何性格都是雙面性的,永遠不要輕視任何一種性格,萬萬不可鄙夷我們的出身,他帶給我們的財富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最平常的一件事都可以顯示一個人人格的偉大。記得有那麼一件事,文中貧窮的主人公讀初中時喜歡一女生,但女生喜歡校長的兒子,主人公的哥們很傷心,替他揍了那個校長的兒子,當時所有人都會覺得他會告訴校長,並把主人公他們開除,聯繫下當時中國70年代的社會背景,當然還包過這件事中的錯綜複雜。出人意料的是,那位作風囂張的公子哥並未把這件事告訴學校,主人公也躲過一劫。這就是魄力,因爲當時我也沒想到,也許你會覺得可能公子哥怕被打,不是這樣,這就是那位公子哥的思維方式,作風高調但內心細緻緊密,而且能忍,這就是大將風範。在我經歷的生活領域中有那麼一個人,平時生活特別節儉,他一個同學過生日,送禮物的話估計也會就表表心意,大家都覺得他估計也就不送禮物(因爲以往都是這樣,過生日的人做東,其他人負責吃飯就行),或者在路邊隨便買點東西當做禮物,畢竟禮輕情意重嘛;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花了很大心思去準備那份禮物,也花了很大一筆錢(相當於他一個月生活費的四分之一),誰也沒有想到,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從此,我對他更是刮目相看。相信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我的感悟,畢竟大家也不懂他們之間的種種,但可以確定的是他想做他同學永遠的好朋友,僅此而已,僅是朋友,沒有任何“邪惡”的目的。自那以後,他們的關係更進一層。很簡單的一件事,所有人也就很快忘卻,但自那以後,他在我心中的人格瞬間巨大化了。我認爲那得需要多大的魄力才能夠想到並且做到。那句話確確實實對我看待人生產生了顯著的良性變化。

當然不僅僅是一句話對我印象深刻,此書帶給我的正能量無窮,不管是情節的跌宕還是人物所呈現出來的真善美,都令我驚歎,感嘆作者路遙的文學功底,使我不自覺地就看了他的其他鉅作。文中主人公孫少平來自貧困的農村,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對待人生的“真”,雖然最後沒有成就像讀者期待的那樣的一番事業,成爲一個成功人士,然而那僅僅是讀者的需求,我認爲主人公已經成爲成功了,即使最終仍是一個煤礦工人但他無怨無悔,通過自己的奮鬥,敢於無視在列車上對他異樣眼光的人羣,面對人羣赤裸裸的歧視時仍舊笑看人生。

在我心中有一股“孫少平精神”,他奮鬥不息,堅韌不拔,始終堅守着勞動使自己變得強大的信念,對待感情更是透徹,面對已經大學畢業始終暗戀着他的鄰家女孩的直接的表白,他毅然拒絕,而更願接受已故大哥的遺孀,他懂得自己不能給予別人幸福就不要輕易接受,這是一種高度的人生責任感。對待愛情,他知道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條件去尋找終生伴侶;對待友情,他知道只有自己誠心待人,別人纔有可能對自己以誠相待:面對挫折,他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看待人情世故,他知道凡事不是一成不變的,包括人的關係……這就是孫少平,一個猶如螻蟻之輩極其平凡的普通人,當你慢慢讀懂他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你自己是多麼悲哀,多麼地平庸。面對愛情,你只圖自我私慾;面對親情,只是毫無羞恥索取,從未真正地去將親情魅力巨大化;對待友情,愚昧地不敢去接受,很多時候只是毫無止境去質疑,有時候更是以小人之心地度量自己的朋友,沒有朋友,何來兄弟,可悲啊可嘆啊!

年輕就會犯錯,知錯能改就好。一切都不晚,相信這本書帶給我的財富會使我一生受用不盡!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萬夫不當,氣衝霄漢,威震天下是英雄本色;大喜大悲,愛恨情仇,愈戰愈勇纔是生活本身。

《平凡的世界》是怎樣的一個世界?是改革時代的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圖景;是蕩氣迴腸的愛情史詩;或是孫氏兄弟不甘爲命運的玩偶而自強不息的主旋律。。。。。。我想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而我爲之深深折服的是孫氏兄弟默默承受人生的苦難,在痛苦和平凡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感受到生命的自強不息。

正如我們現在處於這個平凡的世界,個人,或是集體都顯得那麼渺小,微不足道。好像我現在日復一日,過着看似單調的工作。大家,你們覺的收費站單調嗎?每天的生活生活是這樣停止不前嗎?每天該如何存在,自己的人生該有怎樣的意義。不停的問自己,這樣做有價值嗎?或許可能覺得這樣的生活和我們這樣的年齡不符。想象的青春是自由,奔放,勇敢的。在藍天下追逐夢想,在海浪中勇往直前。我期許着,渴望着有這樣的青春,內心涌動着,久久不平靜。

但是當我翻開書,我看到這樣的畫面。身上永遠穿這一件破爛的粗布小褂,外衣搭在肩頭,吸着自己卷的旱菸,獨自走在公路上。二十三歲的孫少安的青春就在這黃土地裏度過,他甚至沒吃過一頓飽飯。痛苦,煩惱,迷茫他的內心像洪水一般的泛濫。但是他不曾低頭,領着大家開荒地,建磚窯。其實爲的就是一頓飽飯。那身破衣服不知被汗水浸透了幾遍,雙肩被鋤頭磨出多厚的繭,當眼神裏閃現的永遠是希望。青春可以是這樣,是踏實,勤奮,責任。

再讀孫少平,很多人不解爲什麼少平堅持做一個煤礦工人,其實他是不甘於平凡的,走出村子,嚮往更好的生活。但是他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我,做到最後,他的堅持使他成爲一名工人。他開始是自卑的,他只希望也能和別人一樣領到乙類的飯菜,希望有個白饃或是黃饃,只是想要一份尊嚴。那種戰勝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現出的自卑裏的堅強讓我敬畏。青春可以是平凡的,可以是堅強的,可以是腳踏實地的。

對,生活是平凡的,但是我想說平凡不等於平庸,也許一輩子就是一個普通人,但要做一個不平庸的人。活着不只是爲了活着,最平凡的人也得爲他所處的世界而戰鬥。我的工作,我的青春在別人看來是平凡,但這也是我自己爭取而來,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纔是青春的本色,是生活的價值。

或許在得到司機的一個微笑,解決一次道路障礙後的欣慰,看到暢通的大路,這纔是我的生活價值。

青春炙熱的漿汁停止了奔發,取而代之的是肅穆山崗。

在平凡的人生當中,你回過頭來看,想讓你的每一步都是詩句的話,就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

或許現在你爲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而無奈,而煩惱。難道你們會因此放棄生活,放棄夢想嗎?去抱怨現在所處的環境,慵懶的,甚至不負責任的生活。孫少平從黃土地到黑煤礦,看似沒什麼改變,但他得到他想要的生活。當一個攬工漢,所處的環境和咱們單位提供的環境有天壤之別,可他從未抱怨過,他努力去縮小和女朋友之間的差距,勤奮的活着,有責任的活着。

生活其實就這樣,單調,瑣碎,重複,但我們必須有最尊嚴的活着,有責任的活着。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生活其實也可以是彩色的。因爲充實,內心安穩。

來吧,讓我們活着,有尊嚴的好好活着。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敦厚踏實的黃土地孕育了生活在此的一代代的人。他們天性樸實,安於本分,他們率真坦誠,直爽實在,他們埋頭苦幹,辛勤勞作。黃土地養育了他們,而黃土地也禁錮了他們,黃土給予他們豐收,黃土也給他們旱澇災禍。

懷着一顆誠摯的重新讀完《平凡的世界》,不禁讓我感慨頗深。

全書鴻篇鉅製,以孫,田,金,三家兩代人爲主線,展示了從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黃土高原上的變化,尤其是農村的變革。既寫了政治方面,在黨的左傾路線下,農村基層政治組織僵化,也有經濟方面,農民在改革開放後,各自探尋致富之路,也有愛情方面,不同背景的青年對愛情的追求。

主人公孫少平在高中畢業後便回家務農,目睹家鄉人們的落後愚昧,物質精神文化極度匱乏,理想與現實的反差,種種矛盾在他心中糾結鬥爭。最終他決心出去闖蕩,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做過民工,小工,煤礦工人,在經歷種種磨難後仍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的精神的追求。雖然最後爲救自己的工友而身體受損,他仍對未來充滿信心。

書中在許多方面都很能給人深刻啓示。給我感受最深的便是田潤葉,田曉霞,秀蓮幾個女子對待愛情的方式。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平凡的世界》,一部充滿泥土氣息的鄉村小說,沒有曲折動人、婉轉哀怨的故事情節,沒有感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只是路遙編織的《平凡的世界》裏一羣平凡人物的平凡故事,可我卻在這平凡的人羣中找到了讓我久久不能自已的感動。在無言的哽咽中,在無聲的感動中,在不知不覺沿面而下的淚珠中,內心涌動着悲憫、感動、傷感、幸福、嗟嘆交錯的複雜情感,我讀完了。

打開書,路遙把我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了我曾生活過的那片土地、那個村莊、還有一個農村的孩子爲了改變命運而走過的艱難旅程,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凍瞭解、解了又凍的土地,靜靜流淌着的冬拉河水,炊煙四起的村莊,村裏人的家長裏短,莊稼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那穿着寒酸、面黃肌瘦、每日裏只在無人注意的時候悄悄啃食饅頭、內心強忍着因貧困而帶來的自卑而努力學習的主人公……看到這,我的心被刺痛,我分不清這是我還是小說中的人,一種強烈的共鳴把我一度拉回到了那少時求學的往昔記憶裏。

一直以來,想寫一些文字去懷念曾經生活的過的土地和歲月,可當我翻開小說才發現,路遙這部飽含血淚的“獻給他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的作品已經幫我做了最好的詮釋,正是作者這棲身於大地、匍匐於泥土、貼近普通勞動者的姿態,讓我再一次深入無數普通勞動者的內心,再一次以靈魂屹立於黃土上的方式體驗到了生活的真諦,也讓我再一次看到了人性的迴歸:質樸、善良、隱忍、勤勞、無瑕的愛和無悔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了卻了內心久久未曾放下的夙願,終於可以長抒一口氣。

路遙筆下的男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兄弟,在可怕的貧窮中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忍受着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摺磨,與生活做着不懈地抗爭,縱然他們在無人的黑夜裏也曾無數次仰望天空慨嘆,流着無奈的淚水,嗔怪着生活的無情,可仍然沒有忘記一個人生而有之的責任,仍與自己與生俱來的悲慘命運戰鬥,仍渴望邁出雙腳、伸開雙手去追尋和創造青春的夢想,而不是用薄脆的意志甘願被命運扼住咽喉任意擺佈。他們在無數次追求中失敗着,又在無數次的失敗中繼續前行,他們身體裏隱藏的生存的力量和不屈的靈魂讓我動容。

少安爲了家庭的老老少少,放棄讀書,常年勞作耕種,從十幾歲開始便用幼嫩的臂膀挑起生活全部的重擔,爲家庭撐起一片天空,成爲全家人的希望所在和精神支柱。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忍痛割斷與自己有着地位懸殊和不同人生道路的田潤葉青梅竹馬的感情,娶了另一位女子秀蓮爲妻,儘管無比痛苦和無奈,可生活容不得他停留片刻舔舐內心的傷口,便揚起無情地鞭子催他上路。

此起彼伏的生活磨難接踵而至,他也曾動搖過,也曾懷疑過活着的價值和生存的意義,也曾坐在山坡上望着冬拉河的河水發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改變生而貧窮的命運,更不知道埋葬在這窮鄉僻壤裏的苦難生活何時纔是盡頭,一個被生活的重負壓的喘不過來氣的漢子,在夜色中的無人地帶抱着老槐樹失聲痛哭,這時候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懦弱的靈魂,而是一個熱血男兒和激情小夥面對生活的無情摧殘時無言的發泄!哭過痛過,擦乾眼淚,依然前行,這就是堅強的少安!因爲雙水村那溫暖而熟悉的燈光總在不遠處閃着令他抗拒不了的光芒,而光芒裏有生病的奶奶,上學的弟弟妹妹,還有父母那期待的眼神。

從田間勞作到縣城做苦力,再到辦磚窯廠收穫第一桶金,又到燒磚失敗負債累累、再到四處貸款重辦磚窯廠獲得成功,十幾年的時間,一個農村的青年小夥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煎熬和辛酸,難怪人們常說:一個農村人只有花20年的時間拼搏才能獲取和城裏人一起喝咖啡的機會!白天是身體的超負荷勞動,夜晚並不是酣然睡去,而是因對生活的拷問、對未來的憂慮和憧憬難以入睡,因爲不甘於現狀,所以纔會如此飽受煎熬,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越是清醒的靈魂越是孤獨無助!值得慶幸的是,妻子秀蓮溫暖的胸懷和無言的慰藉給了他無窮的力量和勇氣,讓他一次次退回到嬰兒的狀態將頭深深地埋在妻子的懷裏尋找着無聲的安慰,在他的眼淚浸溼秀蓮的衣服時,心裏那無處訴說的痛便少了很多。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皮鞭的鞭笞下,少安愈發成熟和堅韌,他和秀蓮相互攙扶走過了多少風雨,最終這相濡以沫的情感填補了他那曾因失去潤葉而傷痕累累的心,也支撐他在生活的路上看到了久違的彩虹。

開在苦難土壤裏的幸福之花也許顯得更加的彌足珍貴,生活終於沒有辜負這個在泥土裏摸爬滾打的小夥,看到這,我的'心裏滿是欣慰、滿足,分不清是在感激生活還是在感激路遙的故事情節編排,儘管那是在剛剛復甦的中國西北大地,此時此地,雖歲月流轉,早已易了容顏,可我始終堅信:生活永遠不會辜負苦心追求的人!

是的,平凡鑄就不朽,生活之樹常青!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

前前後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平凡的世界》。故事並未因此結束,因爲那些鮮活的人物,依舊在他們的世界裏繼續生活着。

全書沒有什麼華麗優美的語言,文字簡單到通俗易懂。看起來只是真實生活的寫照。作者通過一個個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來反映社會的人生百態。相信真正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能夠深刻地體會其中滋味。就我而言,小時候在鄉下外婆家裏度過了五年時光。文中的土炕,菜地,棗樹等等,對我來說是那麼熟悉而遙遠。農民的艱辛,受生活所迫的從不曾舒展的眉頭,太過真實。真實得不像是文學作品。你甚至會覺得,那些人物就是你的鄰居。

總的來說,書中所寫的未來是光明的,可又有種淡淡的哀傷。生活漸漸步入正軌,這是喜劇層面。悲劇因素也有。曉霞的離開自不必說,所有人都感到遺憾。我甚至覺得路遙是故意這樣安排的。以少平與曉霞的身份懸殊,他們幾乎不可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唯一可以真實的,就是讓時光戛然而止,她永遠是年輕時的模樣,他們永遠是那時的甜蜜。與其讓故事落於俗套,不如就此定格。秀蓮因長期操勞確診癌症,這是可以想象來的,整日處於糟糕的環境中想健康都難。只是爲什麼偏偏是她,這點作者並未交待。悲喜交加,纔是生活。

少平回到了大牙灣煤礦,我不知道,他是否會一輩子都留在那裏,會不會跟惠英嫂一塊過日子,隱約覺得,他們之間已經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了。當然這僅僅是猜想。一直認爲,少平最像作者本人,也許是原型也說不定。他若沒在橋頭攬過工,沒去煤礦下過井,就不可能有那樣貼切的感受。編是可以編出來的,只是但凡虛假的東西,總會有不真實的成分。

這一切未知的以後都表明,未來是不確定的,會發生什麼,你我自會經歷。不需要作者設定一個毫無懸念的結局。從這點來說,路遙無疑是聰明的。他將時間,交予每一個讀者去規劃去猜想。

你我都存在於平凡的世界中,抑或偉大,抑或渺小。輝煌與否,終是歸於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

羊肚肚子手巾喲……三道道藍,咱們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一個在那山上喲,一個在那溝。伴着這首耳熟能詳的陝北民歌,我們開始本次的內容:淺談路遙老師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文學史一部擁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初次瞭解到這部小說是初中時期,那時每天下午放學後,準時守在收音機前,聽李野莫老師的評書,我已深深被他生動的講述和故事情節所吸引。

時隔6年,我已上了大學,平凡的世界又再次以電視劇的形式出現在我的世界裏,當時我瘋狂追劇,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觀後分享會。在分享會後,我決定把小說認真地看完(以前都是走馬觀花的看)。直到今天電視劇和小說已被我刷了不止5遍,還是非常喜歡。

這部小說爲什麼非常受歡迎,從藝術方面講:它的藝術表現形式上就有三種以上,從內容方面上講:這部小說描述的是我們的真實生活,尤其是從農村長大的80後,90後,大家幾乎都可以從小說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非常貼近讀者的心靈,來完成吸引讀者。

曾經網上有一個非常火的段子:“我們在讀小說時,一直以爲自己是孫少安;可是回到生活,發現自己像孫少平;再被生活無情的摧殘之後,又覺得自己像王滿銀;最後發現自己練王滿銀都不如。”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都有各自的人生,我們應該努力爲自己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最後用電視劇中經典的對話結束。

少平:“我活着,不只是爲了活着”。

曉霞:“你跟別人不一樣,你是有另外世界的人”。

少平:“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活的不平凡”。

曉霞:“只有永不遏止的奮鬥,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謝,也是壯烈的凋謝”。

願大家以後的日子都過的不平凡,加油,少年們!!!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7

繁華的大街上的燈紅酒綠,人如潮流,車水馬龍,卻也只是夢。與其戴着生活的假面具,還不如活得樸素實在。

我很喜歡路遙作者的文集。“路遙”二字即使路途再遙遠,我也不曾想過要放棄。“平凡”帶給我們是內心的安慰,講述的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十六歲的祕密裝滿沉沉的書包;十六歲的日曆寫滿長長的思考;十六歲的眼睛飄出綠色的旋律;十六歲的心靈透出夢幻和煩惱,花季少年步入十七八歲的雨季,這纔是我們的成長的風雨。

人生的多雨期免不了有暴風巨浪。它如一條拋物線,即使站到最高點也會摔入深谷的低點,也許你會感到絕望、無助,但是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冷靜,平凡的內心世界會爲你排除萬難,走出深淵,有朝一日捲土重來。波折重重,路途坎坷並不意味你就要低頭,我始終相信我能讓世界爲我低頭。就像作者眼中的主人公孫少平一樣不曾對生活低頭,即使他很貧窮,但是他人窮志不窮,因爲他堅信既然有了生命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這樣有一個靦腆羞澀的花季少年成爲一個不卑不亢、堅毅剛強的男子漢。不惜背井離鄉謀發展,同伴的犧牲,意外的礦難讓他變得更加成熟,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正是因爲一次次殘酷使他皮開肉綻,痛不欲生。每每留下的一道痂痕也是練就了他堅不可催的意志。已經習慣了幸福的唾手可得或者是稍衆即逝。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平凡。他認爲人們眼中的幸福也只不過是一時的誘惑,根本不值得去浪費自己的人生。

現實生活喧囂浮躁,形形色色的誘惑甚至可以毀掉人的一生。你無法改變世界的繁雜,唯有你去適應這複雜的世界而不是想方設法讓世界適應你,不被瑣碎所幹擾,不被命運所打倒。如果你無法做到,那麼你的人生還沒開始就已經輸了。

笑一笑十年少,愁也一天,笑也一天,何必執意跟生活過不去?何必讓自己有太多的負面情緒?畢竟人生只有那麼短暫,更何況曇花一現也拼命抓住稍縱即逝的那一瞬間,不留一絲遺憾。

“人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勇敢地向夢想闖一闖,無論是給自己灌心靈雞湯也好,還是放開胸襟大哭一場,務必要自己堅強起來,我始終堅信海子的一句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命運的歸宿也會在此爲你等待。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

第一次打工的少平,被親戚羞辱,驅趕出門之後,他的內心很受感觸,:“少平想起他做活的那家人,對他的情義。他第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人和人之間的友愛並不在於是否是親戚。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這兩個字,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成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朋友對你真誠。見鬼去吧,親戚。。。。。。”四娃子對這段話,深有體會,尤其是生活在底層的勞動人民,清楚地知道一句話:窮人沒有個富親戚。但是達官貴人們朋友卻是多於牛毛。是啊,貴人門前,絡繹不絕,踩塌門檻,窮人門前,門可羅雀,死氣沉沉。那些在小時候,說起哪個富豪親戚時,那種無知的自豪,到逐漸長大,才明白,親戚,往往是現實而陌生的。親戚,這個只因爲有點親屬血緣關係綁定出來的衍生物,如若你是貧窮人家,去走動富豪親戚,人家會覺得你是否有求人家,外人看來,你是否攀附人家。富豪親戚,又不想落得富得出油,吝嗇不願幫扶的話語,況且,所交之友都是達官貴人,一個農民貧困潦倒,經常上門,也難免出洋相,壞了家風,索性也走的疏遠些。窮人這邊卻自以爲是地,以爲親戚念及情義,會互相幫扶,可以沾光,直到碰到一鼻子灰,惱羞成怒,反而破口大罵,親戚的種種不仁不義,似乎親戚不幫忙就該天打雷劈。

那些無知的孩子啊,長大之後,有事需要幫忙的,也是找那些玩的交心的朋友,親戚,此刻,顯得異常的陌生。四娃子,小時候每年元宵上演的黃梅戲:“沒錢叫三斤狗,有錢叫三伯公,”那個時候,不懂的什麼意思,慢慢長大,才明白,這叫世態炎涼,叫現實,也叫弱肉強食的社會。可是這些東西,從遠古時代到至今,這些微妙的“規定”在每個人心裏自覺地遵守起來。懷有大志的人們,立志一定要出人頭地,風風光光地讓貴族親戚看得起,殊不知,這些也是自己和自己鬥氣的做法罷了,只要活的舒服自在,過好自己的光景,無須去和別人對比,四娃子一個朋友對她說過一句話,“我立志出人頭地,並不是因爲我虛榮,而是我不想被虛榮者心態的人說。

娃子,這個坎坎坷坷,一路走來的農村鄉娃,都說農村家的娃早當家,是的,她的心智,比那些城市中的同學,要成熟高一個leve,她清楚地知道,很多生意在應酬裏紅燈酒綠,很多交情要在聚會裏觥籌交錯,很多關係要在黑暗中大禮相送。她都明白,卻學不會這些功夫,更或者說,還沒有那個能力。平凡,不代表平庸,簡單不代表隨便,在她的世界,不想隨潑逐流,只有你需求的東西越簡單,你的世界才越平和。而平靜來自內心,無須向外而求。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9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已交得好運,但是,命運無常,沒有人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可以做的只有把握當下。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親眼目睹了命運的跌宕起伏,有些事情發生的太突然,沒有絲毫徵兆,正如書中所說:“沒有永恆的幸福,也沒有永恆的悲痛。”的確,任何幸福與悲痛都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就像一朵花會綻放也會凋零,周而復始。但是沒有人知道它會何時凋謝,也許它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可轉眼間的一場夜風將它吹的支離破碎,早晨再來看時,只剩下幾片花瓣孤獨的搖曳。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要想使明天不留遺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今天。

如今我們提倡做長遠計劃,反對急功近利,這固然是正確的,但是在做長遠計劃的同時一定不能忽視當前的現狀,今天比明天更重要,只有能很好的把握今天的人,才能更好的利用明天。我們在爲未來做準備的同時也要關注今天的發展。

在當今這個信息發達,資源共享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爲萬衆矚目的對象,而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有可能一落千丈。李嘉誠說過:“如果一切有機會從頭再來,我的命運會如何不同?人生充滿着很多‘如果’,轉折點比比皆是,往往不由我們控制。因爲命運還沒有給我另類的選擇,我成就今日的我。”我們不應該爲失去的機會悲痛惋惜,也不應該盲目等待未來的機遇,而應將目光着眼於當下,努力發現,創造機遇,雖然“轉折點比比皆是”,但是能把握住“轉折點”的人卻少之有少。

命運無常,把握當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成天擔憂未來,今天你的一舉一動都影響着明天的好壞,只有抓住今天的人,纔會變得更加優秀。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

要努力,不是爲了要感動誰,也不是要做給哪個人看,而是要讓自己隨時有能力跳出自己厭惡的圈子,並擁有選擇的權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我眼中的平凡的人並不是渺小、脆弱的人,而是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自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纔是真正的平凡。

《平凡的世界》這一本著作帶着我走進了平凡的世界,遇到了一些平凡的人,也發生了一些平凡的事情。一片黃土地之上,生活着社會各階層的普通人,通過痛苦、挫折、勞動、追求、愛情和社會衝突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普通人在成長路上艱難曲折的道路。

這本書中一直在敘寫着孫少平生命中一件件平凡的事,這些事或許我自己及身邊的人多多少少都經歷過一些。孫少平是一位“攬工漢”,進城拉磚,用賺來的錢建窯燒磚,因爲他追求努力,於是從攬工漢成爲了建築工人,最後又當上了煤礦工人。也因爲他不甘平凡,而盡心盡力幹活,成爲了優秀工人。雖然平凡的他在後來的工作中遭受打擊,並且禍不單行,妻子被確診爲肺癌,可他並沒有被不幸壓垮,又充滿信心與希望回到礦山工作。

我們的生活要遠比他幸運,無論從出身還是經歷。但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有時卻不能像孫少平那樣樂觀和努力,雖然他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可他卻追求着不平凡的人生。現在的社會,你不靠自己的雙手打拼是活不下來的,至少活得沒有尊嚴。書中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話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沒錯,無論什麼人,生活質量的好壞取決於自己的勞動成果,所以孫少平的勞動使自己強大的成長曆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這世上有且僅有一種成功,就是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付出自己的勞動才能收穫幸福,世上無不勞而獲的餡餅,所以勤勞和懶惰的差別就映射了以後的生活質量。我們今天的生活是由三、五年前的選擇和追求決定的,而三、五年後的生活是由今天決定的。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們將陸續迎來中考和高考,要想在這個“戰場”上贏得階段性勝利,現在的每一天便是我們“磨拳擦掌”的時候。無需抱怨學習的辛苦,競爭的殘酷,何不想想,我們能擁有這麼好的教育資源和環境,這是何等幸福?而我要與這麼多人競爭,也正是因爲我不是平庸之輩。

孫少平只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工人,卻活出了不平凡的自己,有着一個不同於尋常的人生。對啊,在這平凡世界中不管多辛苦多艱難,也應該感受生命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