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古詩意思

望廬山瀑布》,以誇張的畫風重現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觀,讓寶寶在和卡通人物一起朗誦的同時,感受自然風景之美。下面給大家分享《望廬山瀑布》的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

望廬山瀑布古詩意思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峯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爲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賞析一:

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星羅棋佈着各種神奇美麗的景觀。千百年來,無數詩人用熱情的詩筆描繪她們,謳歌她們,給我們留下了一大批吟詠祖國名山勝水的文學瑰寶。我們熱愛祖國的深情,有相當一部分是被這些精彩的詩篇喚起和強化了的。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七絕名作《望廬山瀑布》,就是這樣一首千古絕唱。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遊”,中年在廬山隱居過一段時間。這首詩,寫的便是廬山的香爐峯瀑布。

起句用漸引法,未寫瀑布,先寫瀑布所處的環境。香爐峯,因山峯尖圓,形似古代的.博山香爐而得名。太陽照耀着香爐峯,白色的山嵐被染成了紫色。由於句格的限制,無法照實直說“日照香爐峯”,只能略去“峯”字。但一字之省,卻獲得了奇特的藝術效果:在陽光的作用下,一尊碩大無朋的“香爐”竟冉冉升騰起縷縷紫色的煙氣!紫煙、紫氣,在古人心目中,是仙氣,是瑞氣,何等壯麗,何等祥和!落筆不凡,先聲奪人。而這紫煙、紫氣,多半是由瀑布的水汽所構成。因此,雖未直接寫瀑布,而瀑布已隱於其中。

次句步入正題。“遙看”繳出題中那個“望”字。“掛前川”,有人直譯爲“掛在前方的河面上”,但按常理,應該說瀑布“掛在前方的峯面上”纔對。於是又有人演繹爲“掛在前方的山川間”。但原詩只說“前川”,並未提到“前山”!因此,這兩種理解都不合適。筆者以爲,此句不能用散文句法讀,它是典型的詩的語言,應解讀爲前方的瀑布是“掛”着的“川”。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清水》篇曰“瀑布乘巖,懸河注壑”,稱“瀑布”爲“懸河”,“懸”者“掛”也,“河”者“川”也,可見李白詩實有所本。一“掛”字煉得極好,再沒有第二個字能比它更形象,更生動,更貼切!

第三句,進一步寫出瀑布的速度、力量與氣勢,真神來之筆!“三千尺”是文學誇張,極言其高其長。就物理世界而言,任何一條瀑布都不可能有這樣大的落差;但在文學世界,非如此不足以蔚爲壯觀,震撼讀者。這便是文學的魅力所在。

末句馳騁想象,將瀑布比作從天而降的銀河。“銀河”不是河,是無數星辰因密集排列而形成的一條光帶。但古人既擬之以“河”,正不妨沿着這一思路繼續作形象思維:是河便有水,那便是瀑布的源頭了。“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層,故稱。當我們還沉醉在那壯美的詩境裏流連忘返,詩人已爲他的傑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李白之前,對於瀑布的文學描寫,還從來沒有過這樣夢幻般的藝術構思!身在人間,想落天外。其詩每每能憑藉天才的創造力,溝通天人兩界,李太白真不愧爲“詩仙”!

賞析二:

《望廬山瀑布》詩中有奇特的誇張、飛騰的想象的妙用;有磅礴的氣勢、壯觀的畫面的勾勒;有高遠的意境、雄奇的景界的展示……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絕。教學時,教師可根據詩的特點,運用通感手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步入詩的意境,領略大自然的壯觀奇景和詩人發自肺腑的感受。

1、從視覺方面感知色彩鮮明的靜態畫面:紅日高照,奇峯披翠,紫煙繚繞,瀑布高懸,飛花碎玉;在陽光的照耀下,赤橙黃綠青藍紫諸色交織融匯,多姿多彩盡鋪山間;光與色的互相輝映,色與景的和諧搭配,使畫面格外明麗,秀色可人。

2、從聽覺方面感受廬山瀑布飛流衝撞的赫赫聲勢的動感畫面:銀瀑飛泄,氣勢涌動,如雷貫耳,令人驚歎。

3、從嗅覺方面品位廬山香爐峯景象的奇特:豔陽下,雲遮霧繞的香爐峯瀰漫着紫色的煙霧,宛如一座巨大的香爐升騰着燎人的香氣,叫人心醉。雙關手法的運用,把香爐峯奇特的景象刻畫得惟妙惟肖,使人歎服。

4、從空間方面拓展想象:高峯聳立,直插藍天,生機勃勃的綠葉似翡翠,如寶石點綴在天幕;瀑流飛動,上接九重天際,下連滔滔碧水,天、水、山、川渾然一體,無比高遠廣闊。

5、體會詩人留戀往返於廬山的感受:麗日之下,層巒疊翠的香爐峯雲遮霧騰,宛如香爐紫煙嫋嫋,令人賞心悅目;在這美如畫卷的香爐峯下,心中的雜念一掃而光。遠遠望去,那神奇的瀑布像一幅巨大無比的白鏈懸掛在山前的河流上,那飛瀉奔流的非凡氣勢,真讓人懷疑是九天上的銀河墜落人間。一派何等雄奇、高遠的境界!眼前的一切,難道不使人感受到大自然永不枯竭的勃勃生機和青春活力?不涌動着對祖國有這樣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的熾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