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問題與答案

一、 疏通文意

《陋室銘》問題與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 )是陋室,惟( )吾德馨( )。苔痕上( )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 )儒( ),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 )素琴( ),閱金經。無絲竹( )之亂( )耳,無案牘( )之勞( )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

二、作者簡介

1、劉禹錫,字______,是____代詩人、哲學家進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_______家。曾參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對宦官和藩鎮勢力,多次被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著有《劉賓客集》。《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我們還學過他的有:《 》本文選自《 》。本文是他在被貶爲地方官時寫的。

2.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就是簡陋的房子。“陋室銘”的意思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據說是劉禹錫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時修建的。一正房,兩廂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書“陋室銘”三個字,現在安徽和縣仍保存着。

3.銘,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後來發展爲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三、小結

1、字音字形:德

2、詞類活用的有:名,勞,上,亂

3、重點句子翻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何陋之有

四、理解性背默

1、“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與“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

2、描寫“陋室”環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

4、 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境:

5、 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6、 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7、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五、要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銘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明確:採用比喻和類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靈。)

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2、“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什麼?“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麼?

前二句類比'陋室',後兩句暗喻自己。

3、“斯是陋堂,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爲陋室增光添採。

4、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作者的“惟吾德馨”的(本文從幾個層面來展現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周圍景色:“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寫環境清幽寧靜(環境幽雅);

往來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與人交往高雅脫俗(交往高雅);

生活內容:“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室內活動歡暢無虞(興趣高雅)

5、銘文最後一句引用孔子的話,有什麼作用呢?

討論明確: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賢自喻,表現了高雅的志趣。

6、作者在首尾分別運用了比喻和類比手法,其意圖是爲了強調什麼?

答:強調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遠。

7、本文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節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8、“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爲,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裏,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9、小結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爲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景:優美的自然環境 “上”、“入”——以靜爲動

德馨 友:學問淵博的來客 主人:具有高雅脫俗的情懷 “陋室不陋”的原因:趣:恬然自適的生活 主人:安貧樂道的情趣、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託物言志 借陋室以言志,表現自己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

內容解析概括

陋室銘

劉禹錫

山水 比興引陋室 —馨 對偶 擬人描環境——青

襯托 對仗誇朋友——雅 虛實 對比話生活——靜

類比 暗含立志向——高 引經據典表態度——樂

第二篇《陋室銘》

一、劉禹錫憤寫《陋室銘》 劉禹錫因爲熱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了當朝的權貴寵臣,被貶到今天的安徽和縣當通判。和縣唐時稱和州,和州的知府姓策,策知州是個見利忘義、妒賢嫉能的小人。他看到劉禹錫得罪了不少權臣,又不得勢,就有意給他小鞋穿。按照當時的規定,通判應該住衙門裏三間三廈的屋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門給了劉禹錫三間小屋。這三間小屋面臨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劉禹錫反倒十分高興,並欣然在自己的房門上懸掛了這樣一幅對聯:

“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不僅抒發了自己對這三間小屋的喜愛,也表明了自己的心志。這舉動可氣壞了策知州,他命令衙門的書丞將劉禹錫的房子由城南門調到城北門,面積由三間減小到一間半,想看看他如何再觀白帆。這一間半小屋位於德勝河的邊上,附近是一排排楊柳。劉禹錫看到這些景色,欣然命筆,又寫了這樣一幅對聯:

“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

仍舊在這一間半小屋裏讀他的詩,寫他的文。策知州見劉禹錫仍不買他的賬,連肺都快要氣炸了。他和書丞商量了好久,便又在城中爲劉禹錫選了一間僅能容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逼他搬家。

半年時光,搬了三次家,劉禹錫想,這狗官也實在太不像話了,想作弄我,我偏不買你的賬,你要我愁,我偏樂,於是,就提筆寫下了這篇《陋室銘》。劉禹錫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潔之意,實在難能可貴。

二、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⑴(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⑵( )。斯⑶( )是陋室,惟⑷( )吾德馨⑸( )。苔痕上⑹( ) 階綠,草色入簾青⑺( )。談笑有鴻儒⑻( ),往來無白丁⑼( )。可以調⑽( )素琴⑾ ( ),閱金經。無絲竹⑿( )之亂耳( )⒀,無案牘⒁( )之勞形⒂(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⒃?”

三、釋義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臥龍崗中隱居躬耕。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楊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爲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出仕前曾隱居南陽郡隆中山中。楊雄,字子云,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

(1)名:著名,有名。(2)靈:靈異,神奇,有靈氣的意思

(3)。斯:這。是:判斷動詞。陋室:簡陋的屋子。

(4)惟:只有。 (5)惟吾德馨:但由於我的美德,也能使它聲名遠揚。德馨:品德高尚。馨,香味,古代用來形容品德高尚的人。吾,我,這裏指作者。

(6)上:方位名詞用作動詞,長上。

〔7〕連片的青苔蔓延上臺階,階上一片碧綠,簾內滿目青蔥。

(8)鴻儒:大儒,博學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9)白丁:原指平民百姓,這裏指沒有學問的人。

(10)調(tiá)素琴:調弄(彈奏)。(11)素琴,不加裝飾的。

金經:泛指佛經。

(12)絲竹: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這裏指奏樂的聲音。 (13)亂耳:擾亂耳朵。 (14)案牘(dú):官府的公文。 (15)勞形:勞碌身心。形,形體、身體。勞,使……勞累。

(16)何陋之有:有什麼簡陋的呢?之,表賓語提前。全句意爲“有何陋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爲,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裏,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五 譯文:

山不在於高不高,有了仙人就能夠遠近聞名。水不在乎深不深,有了蛟龍就成爲靈異的水了。這是簡陋的居室,只是我品德高尚純潔就不感到它簡陋了。連片的青苔蔓延上臺階,階上一片碧綠,簾內滿目青蔥。來到室內談笑的都是些學識淵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沒有淺薄的庸人。可以在陋室調撥彈奏未加裝飾的古琴,閱讀吟誦泥金抄寫的佛經。沒有衆多琴瑟、簫管的樂音攪擾兩耳,沒有繁雜的官府文書使身體勞累。這正如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六、作者及主題:

《陋室銘》,唐代文學家劉禹錫著,

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

七、分析課文:(1)提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明確: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2)提問: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深刻含義是什麼?

明確:"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於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於人的品德增光添採。

(3)提問:“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麼?

明確: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境。

(4)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麼?

明確: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5)提問:"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麼?

明確: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6)提問:"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兩句寫什麼?

明確: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7)提問:"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麼?

明確: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3、小結課文

(1)結構

第一層(1—3)句:點出主旨。

第二層(4—7)句:具體描寫陋室環境的清幽,往來人物的博學和主人生活的高雅,表達了作者清高脫俗、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第三層(最後兩句):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

(2)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課文通過對陋室和陋室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 願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課文采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借陋室表達自已高尚的道德情操,全文以“德馨”兩字爲綱領,處處緊扣“德馨”,突出“德馨”。

八、【同步達綱練習】

一、選擇題

1.找出各組中注音有錯的一項,將序號填在括號內。

(1)A.陋室(lu) B.德馨(xīng) C.調素琴(tiá) ( )

(2)A.鴻儒(hóng) B.案牘(dú) C.西蜀(shǖ) ( )

(3)A.諸葛亮(gé) B.囁嚅(rú) C.磐石(pán) ( )

2.加粗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調素琴(彈)無絲竹之亂耳(奏樂的聲音)有仙則名(著名,出名)

B.無案犢之勞形(勞累)山不在高(在於)往來無白丁(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C.孔子云(說)談笑有鴻儒(大)惟吾德馨(香氣)

D.有龍則靈(靈驗,神奇)斯是陋室(這)閱金經(佛經)

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 )

例句:無絲竹之亂耳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無案牘之勞形

C.春冬之時 D.觀之正濃

二、翻譯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佳句默寫

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草色入簾青。 4.__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

四、閱讀《陋室銘》,回答文後問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列舉你所知道的含文體標誌的題目。(不少於兩個)

2.寫出本文的中心句。

3.寫山水對寫陋室有何作用?

4.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陋室的特點。

5.作者描寫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對寫陋室有何作用?

6.“可以調素琴,閱金經”與“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都是寫室中事,寫作角度有何不同?

7.作者爲何要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8.作者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請你對這種交友之道進行辯證的分析。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一、1.(1)B (2)C (3)A 2.A 3.B

二、略三、略

四、1.捕蛇者說 西遊記 五柳先生傳 “友邦驚詫”論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以山水作類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輝。4.自然環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5.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6.前句從正面說,是實寫,表現室主人的從容雅靜;後句從反面寫,是虛寫,表現室主人對世俗生活的厭棄。7.用它們作類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8.作者講究擇友交往,重視“無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借鑑、學習,但是,作者的.這種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賞、清高孤傲的思想傾向,這一點又是不足取的。

1.本文作者 是 著名文學家。

2.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德馨( ) 苔痕( ) 鴻儒( ) 案牘( )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 )

⑵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 )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

⑷無絲竹之亂耳(絲竹: )

⑸無案牘之勞形(勞: )

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5.下列各句不屬於駢句的一項是( )

A、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6.體會下列加點詞在表情達意上的好處。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7.“銘”是 的文字,後來成爲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 。

8.課文的前兩句有什麼作用?

9.文中怎樣描寫陋室環境的?請用文中原話回答,再談自己的理解。

10.“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中提及兩個歷史人物,一是三國著名政治家蜀國的 ,一是西漢時的文學家 。

11.文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12.與下面一段話銜接準確得體的一句話是( )

崇山峻嶺,比起人來,山總是高大、雄偉的--人站在它面前不過是粒芝麻兒。但人總是踩山於腳下,哪怕它是萬山之王--珠穆朗瑪峯。人爲攀登而欣喜。 。

A、山,卻緘默不語--它用自己的筋骨,證明着自己的偉大。

B、山,卻冥然不覺--沒有靈性的高大,不過是一堆土石。

C、山,卻欣喜萬分--它爲人的攀登作出貢獻而自豪。

D、山,卻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遠征不服自己。

13.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題:

⑴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

⑵作者認爲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麼?

14.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15.譯句: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⑵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6.下面對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現出對仙人生活的羨慕和追求。

B、表達了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C、表現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賢自比的態度。

17.開頭二十四字,實寫的是 ,虛寫的是 。虛寫是爲了引出實寫中的 二字點題,這裏寫山寫水,是爲了與 進行類比,寫仙寫龍,是爲了與 進行類比,以表現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18.下列說法有誤的項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類比,“山”和“水”其實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靜的氣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虛寫,反映了室主人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D、⑧句以古廬、亭作類比說明陋室不陋,也表達了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意思。

《陋室銘》答案

1.劉禹錫;唐朝 2.略 3.⑴著名,出名⑵靈異,有了靈氣⑶品德高尚⑷這裏指奏樂的聲音⑸使……勞累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D 6.“上”這裏是“長上”的意思,動詞;“入”在這裏是動詞,“映入”的意思,兩字生動傳神,化靜爲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的喜愛之情。(意近即可) 7.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用韻 8.寫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是設喻引題,頌揚陋室。 9.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蘚青草,登階入室,並無荒蕪之感,倒有一股生氣。 10.諸葛亮;楊雄 11.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2.B 13.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⑵惟吾德馨。 14.D 15.略 16.A 17.山、水;仙、龍;德馨;陋室;作者 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