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美文美段

美國小說家海明威在1952年的時候創作《老人與海》,他在《老人與海》塑造的硬漢形象更是影響了歐美文學。

老人與海美文美段

老人的陋屋空空如也,老人與小孩說着晚上的飯菜(其實並不存在),談着喜愛的棒球隊,將對話日復一日繼續下去。曼諾林照顧着老人,爲他買來便餐,準備好明日用的魚餌。老人睡了,他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老夢見狂風巨浪、大魚、搏鬥之類的事,而是夢見異域他鄉和沙灘上的頑皮可愛的獅子。

這是老人沒打到魚以來的第85天出海了。天氣晴朗,海面平靜。他向遠海劃去,決心衝破黴運,捕一條大魚。他一面划船,一面與大海、魚、海鳥交談,自孩子曼諾林離開他以後,他便養成了這種自言自語的習慣。

漁民桑提阿果老了,運氣也糟透了。84天以來,他天天出海,卻又天天空船而歸,連他的帆看上去都像是一面“標誌着老打敗仗的旗子”。他的老伴死了,以前跟他打魚的小孩曼諾林也在父母的強迫下,到其他船幫忙去了。但曼諾林很尊重老人,每見老頭回來,總要走下岸去,幫他收拾釣絲、魚鉤、魚叉什麼的。

第三天,魚開始打轉兒,這是較量即將結束的跡象。魚露出水面,老人努力將它拽近些,再拽近些。他忍住一切疼痛,使出全身力氣,將魚叉乾淨利落地扎進魚腰。大魚很快在掙扎中死去,老人將它捆在船邊,開始返航。

可是,老人的麻煩並未結束。死魚的血招來了鯊魚。它們循着航線游來,大口大口地咬掉魚肉。老人成功地殺死了一條鯊魚,但鯊魚下沉時也帶走了魚叉,不得已,老人只好湊合着用刀子、棍子、船舵與鯊魚們搏鬥。當半夜小船駛進港時,晝夜的搏鬥已使老人筋疲力竭了。那條大魚也已殘缺不全,它的美麗和它那貴重的魚肉都已不復存在。

他感到釣竿動了。他覺得在下面100尋深處,一條馬林魚正吃着鉤尖上的沙丁魚。他拉拉釣絲,知道魚很大。魚很聰明,上鉤後並不驚惶失措猛拉猛扯,它只是拉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緩緩游去。整個白天在奇怪的旅行中度過了。老人拉着釣絲的肩痠痛異常。此時,他多渴望孩子仍舊留在他身邊,那就能搭一把手了。同時,他對魚也產生了奇怪的感情,他欣賞魚的勇氣和聰明。夜裏,老人很疲乏,他希望自己能睡上一會兒。第二天,老人除了深深的疲憊外,左手又開始抽筋,而且痛得厲害。他終於看見了浮出海面的魚,它比小船還長,非常漂亮。午後,抽筋停止了,老人吃了點生魚,爲即將到來的抗衡積蓄能量。夜裏,老人的手在魚的又拉又跳中,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知識擴展:老人與海讀後感

《老人與海》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這是一則多層次的寓言。儘管海明威自己說:“沒有什麼象徵主義東西。大海就是大海,老人就是老人。男孩就是男孩,魚就是魚。鯊魚就是鯊魚……人們說什麼象徵主義,全是胡說。”但他又說過:“我試圖描寫一個真實的老人,一個真實的男孩,真實的大海,一條真實的魚和許多條真實的鯊魚。然而,如果我能夠寫的足夠逼真的話,他們也能代表許多其它事物。”不誇張地說,作者幾乎做到了渾然一體,天衣無縫的地步。

而就以上所說的象徵主義問題,大家接受和了解最多的應該就是這個故事關於人與命運的象徵。老人和大魚搏鬥,和鯊魚搏鬥,也即是和生活中的一切挫折搏鬥。老人英勇無畏的形象在作者筆下熠熠發光,而這部作品也就成了一去英雄主義讚歌。“然而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小說中老漁夫的這句話道出了本書的主題,我想也是作者冀望你我的最大收穫。

生活的荊棘密佈,困難重重讓多少人遍體鱗傷,讓多少人止步不前,讓多少人唏噓不已。還好,彌足珍貴的.是,有《老人與海》這樣的傳世經典陪伴着我們;還好,生活的舞臺上依然不乏有“老人與海”這樣的節目在上演。

無怪乎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安東尼•伯吉斯會說“這個樸素的故事裏充滿了並非故意賣弄的寓意……作爲一篇乾淨利落的陳述性散文,它在海明威的全部作品中都是無與倫比的。每一個詞都有它的作用,沒有一個詞是多餘的。”這話似乎並不言過其實。而海明威也終於因爲此書獲得了一九五四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當我讀完這部小說,晃入腦海的是一句話,“所有物質的東西,包括人在內,都是註定要毀滅的,只有人的行動,和對行動的記憶纔是永存的。”如果,海明威還能聽到讀者的心聲的話,我想,他會聽到無數這樣的聲音:“感謝您的《老人與海》,它的存在,不知濡染了多少人類的靈魂。”

可惜的是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這個通過《老人與海》告訴我們要奮鬥,要堅強,要不屈的作家卻選擇了倦然辭世,況且還是自殺。我不得不說這是作者及其《老人與海》和我們開的一個巨大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