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老人與海的讀後感範文400字(通用6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有關老人與海的讀後感範文400字(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老人與海的讀後感範文400字(通用6篇)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1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老人與海》。文中的桑提亞哥的“硬漢”形象使我敬佩。

桑提亞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不會放棄,他這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讓我們欽佩不已。面對桑提亞哥的這種性格,我真的是太渺小了,因爲我難題想不出來了,就會煩躁,生氣、放棄,而不像桑提亞哥那樣不放棄,堅持下去。

有一次,我在家裏閒得沒事做,就想起了縫沙包,我連忙去拿針和線,開始縫了起來。縫着縫着,我的手指突然一痛,我一看,是手指被扎破了,我不耐煩了生氣的把針和線扔到一邊兒,大聲說:“我不做了。”我坐到寫字檯前,把語文書拿了起來,翻到《老人與海》時,我讀了讀,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道路漫長、艱難,充滿坎坷,但只要以一顆自信的心去勇敢地迎接挑戰,就一定能勝利。我想了想,就把針和線拿了起來,繼續縫起來,不一會兒就縫好了,雖然縫的不怎麼好,但是也成功了。

這篇課文讓我深受啓發: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挫折,都不要輕易放棄,要以一顆自信的心面對挑戰,就一定能成功!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2

今天,我要向大家交流的一本書是《老人與海》。它是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的著名美國作家海明威所寫。

《老人與海》講述了以爲老人去遠海打魚,捕獲了一條大魚,然而因爲這條大魚的血腥味引來了一羣又一羣鯊魚。儘管老人拼命反抗但最後鯊魚還是把老人捕的魚都吃掉了,僅剩下一副大魚的骨架。

讀完《老人與海》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要數老人說的.那句話——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可以被殺死,但不能被打敗。馬克思曾經說過,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歌德也說過,一直堅強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塊一樣任意揉捏。德國著名的鋼琴家貝多芬,他在25歲時發現自己的聽力漸漸減弱,到45歲完全失聰,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堅強地演奏出了許多著名的曲子。這就是堅強。

可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堅強的呢?堅強不是嘴上說,而是用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在別人眼裏,老人可能是一個一無所有倒黴的失敗者——因爲他只拿到了一副骨架。可是在我眼中,他卻是一個偉大的成功者。他去努力奮鬥,不管有沒有成功,他都是一個勝利者。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3

寒假裏,我讀了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這本小說。它主要講了老漁夫聖地亞哥在海上捕魚,剛開始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起初有個叫曼諾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沒有釣到魚,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條船上去了。因爲他們認爲孩子跟着老人不會交好運。第八十五天,老人一清早就把船劃出很遠,他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向還大的槍魚。老人和這條魚周旋了兩天,終於叉中了它。但受傷的魚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血腥的蹤跡,引來了無數鯊魚的爭搶。老人奮力與鯊魚搏鬥,但回到海港時,槍魚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筋疲力盡地一頭栽倒在了陸地上。

讀這本書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了。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不少:一個完美的人的象徵着堅強、寬厚、仁慈、充滿愛心。即使在人生的角鬥場上失敗了,但在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時,他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他是精神上的最強者,正所謂“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由此,我想到自己平時,一遇到困難,就不想面對,就想着讓爸爸媽媽來幫忙解決,我爲此感到汗顏。雖然現在我已經讀完了這本書,但我還是久久不想從書海里出來!這真是一本震撼心靈的書!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4

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我就明白了一個大道理。

故事講了一位老人他雖然年紀很大,卻一直起早貪黑地捕魚。他有一個朋友,是個男孩子。每天,他們都天還沒亮就到海上去捕魚。可是,他們在海上待了40天,一條魚都沒抓到。孩子的父母只好把孩子送到另一條船上,於是,老人每天孤身一人在海上捕魚。又過了44天,他還沒有捕到一條魚。大家都嘲笑他。可是,老人知道他一定會捕到大魚的。

終於,在他出海的第85天時,一隻足足有1000多斤重的大馬林魚上鉤了,老人根本拉不住。於是,大馬林魚拉着老人和船在大海上游了進三天三夜,最後,老人憑藉豐富的經驗獲得了勝利。可是,在回家的途中,幾條大鯊魚盯上了那條大馬林魚。當老人把它們一一趕走,回到家鄉時,那條大馬林魚成了一副白骨。老人意識到自己失敗了,就決定再次出海捕魚······

這本書的大道理是:“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再大的挫折,只要心中有必勝的信念,最終都會獲得勝利。所以,遇到挫折不要灰心、不要絕望,因爲我們不能被自己打敗。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5

今天我們學習了《老人與海鷗》,我學到人與動物之間也是可以相處的像親人一樣。

文中的老人(吳慶恆)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的多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吳慶恆老人生活簡樸,穿着單調。一到冬天他就步行二十餘里路,只爲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玩遊戲。

吳慶恆老人每一個月只有300元的退休金,而他要用其中的一半還多的錢給海鷗們買餅乾,自己卻捨不得花,身上只有一盒兩角錢的“金沙江”香菸。

從這段文字中我體會到:老人是多麼地喜愛海鷗啊!

吳慶恆老人去世後,海鷗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然後紛紛落到老人遺像前,站成兩行,肅立不動。當遺像被收起時,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向遺像撲過去。

讀到這裏,我感受到:海鷗是多麼渴望讓老人回來啊!

吳慶恆老人爲自己想得少,爲海鷗想的多,最終得到了海鷗的瞻仰與懷念。這是海鷗對老人最真誠的回報啊!

可見: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動物之間,只要真情付出,都會獲得珍貴的情誼。都可以相處的像親人一樣。

如果人人都能像吳慶恆老人一樣,保護動物,那麼世界上的動物就不會面臨滅絕的危機!

老人與海的讀後感6

今天我們學習了《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給我了很大的觸動。

課文講述了:“我”和朋友來到翠湖,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給海鷗餵食。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來,每到冬天,老人走二十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爲了給海鷗送食物,與海鷗相依相隨。後來老人去世了,海鷗來追悼他。

我想我們應該關心動物,學習老人高當的精神。文中的老人平時省吃簡用,卻每天喂海鷗、給海鷗起名字,對海鷗有無微不致的關心,才使得後來老人去世後,許多海鷗都來追悼、懷念他。而現實生活中,不僅沒有人關心動物,有的甚至想捕殺、吃掉珍貴的野生動物,令人十分痛恨。

有一次,放學後,我看見一些同學爬上樹,準備掏鳥窩。我看了看,便離開了。現在一想,真是後悔極了,如果及時阻止,一個鮮活的生命,也不會無辜死去。

正因爲我們關心動物的意識淡薄,所以纔會發生一劇劇慘案,我認爲我們老應當學習老人的精神,學習老人那種關心動物、無私奉獻的精神,使人與動物更加和睦,更加的有愛。

動物雖然不會人語,但他也是有感情的。它們也懂得感恩人們。老人與海鷗的故事一直激勵着我們:要與動物和諧共處,要關心每一個生命。關愛每一個動物也是關愛我們共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