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優秀賞析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 這是流行歌曲裏寫給曹操的兩句歌詞,由羅貫中《三國演義》裏的“奸雄”到京劇舞臺上白臉“奸臣”再到這裏的“英雄”,曹操可謂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然而,在文學史上,曹操才華橫溢,給後人留下很多上乘之作。上高中時,我就學習過他的《短歌行》,現在重讀經典,心中似升騰起萬丈豪情,一股英雄氣讓我有了鑑賞的衝動。

《短歌行》共128個字,“憂”字出現三次,成爲貫穿全詩的詩眼,也是曹操英雄氣概的最好體現,“憂思”中,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飽經憂患、真誠懇切的老者形象,盡顯明主風度,全然沒有了戰場上硝煙的味道,也沒有了軍事裏奸詐的陰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實意”的胸懷。

第一段兩個“憂”,“憂思難忘。何以解憂”一前一後,再加上“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慨,再加上“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形象比喻,給全詩奠定了一種悲涼的氣氛。然而這一悲涼,不是“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及時行樂的思想,不是“不知老之將至”的消極嗟嘆,他對漢末“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現實擔憂, 他又看到晨風吹乾的露水,想到人生短暫,想到時間緊迫,他的'“人生幾何”的慨嘆,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積極態度,這一“人生幾何”之“憂”不能不說是渴望建功立業的老者發自心底的最良心的吶喊,怎能不對這種英雄之氣油然而生敬意。

當時,各據一方的軍閥爲了發展自己的勢力,都在用盡一切辦法網羅人才。曹操是一個草莽英雄,他沒有顯赫的身世,不象袁氏出生名門望族,也不像孫氏一家出身世家,更沒有劉備的整日掛在嘴邊的那麼一點點的皇室血統,曹操雖然擁有諸多的謀士猛將,但爲了完成統一天下的宏偉功業,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這裏。接下去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彷彿是隨口吟詠《詩經》中的名句一般,如女子對待情人般癡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只因爲你的緣故,讓我渴念到如今,又進一步明誓自己心思。“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先起興,“野鹿呦呦呦呦地叫,歡快地吃着野地裏的艾蒿”再表心情,“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我的尊貴的客人啊,你要到來,我一定在席間彈起琴瑟,吹起笙樂歡迎你。這一“求賢若渴”之“憂”不能不說是渴望大展宏圖的老者對待賢才的最深沉的期待,又怎能不被這種真誠渴求之心所打動。

第二段一個“憂”,“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而接下來的四句,同樣用到了比喻的修辭。“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月”,比喻人才。“掇”,拾取,摘取。意思是:賢才有如天上的明月,我什麼時候才能摘取呢?“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由於求才不得,內心不禁產生憂愁,這種憂愁無法排解。想想此時曹操已53歲高齡,他率大軍南下,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勢力。看着皎月當空,以“欲上青天攬明月”之心求賢,然而賢才什麼時候可以得到啊?這一“賢才難得”之“憂”不能不說是一位明主對良臣的呼喚?看看接下來的語句,你能想象出來詩人心情。“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此時,詩人將感情推向了高潮,一切進行了小說般虛構境界。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枉駕來訪。主客久別重逢,歡快暢談,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誼。他想象着與賢才歡飲暢談的情景,愛賢之情也油然而生。前四句,表明求賢不得的苦悶和憂思;後四句,描寫賢才既得,喜不自勝,歡樂無窮的情景。詩人在求賢過程中既喜又憂的曲折心情,通過一唱三嘆,吞吐往復的手法,以鮮明的形象表現出來了。不是英雄,就沒有這種打江山的抱負,不是英雄,就沒有這種求賢才的熱情。

這種抱負,最後終於從“天下歸心”中得以體會。“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最後四句詩,“匝”,周,圈。意思是:明月朗朗星星稀,烏鴉向南高高飛。繞樹飛了多少圈,不知哪根樹枝可棲息。這四句是說那些賢才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無所適從,不知道投靠到誰的門下。詩人希望他們不再猶豫,趕緊到自己這邊來,以烏鵲擇木而棲比喻賢才的徘徊歧路。這一“賢才前途”之“憂” 不能不說是一位明主對良臣的前途的擔憂。

接着作者把這種擔憂具體話,用心來證明,“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衆;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廣納天下賢才的心願和胸襟,當然也是希望人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借用典故,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說他“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看那周公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能心悅誠服地來歸順,自己願意像周公那樣,虛心接受天下賢人志士,希望賢才全部歸己,幫助自己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宏圖大願。這幾句畫龍點睛,點明瞭全文的主旨,將文章推入高潮。這一“統一天下”之“憂”不能不說是一位明主渴望賢才的坦蕩胸襟。到此,讀者已被他的真誠與豪爽所折服。而這最後一“憂”纔是籠罩全篇的憂思“人生苦短”之憂、“求賢不得”之憂皆由它而來。

由此,我們讀懂了曹操。實現統一大志,是曹操畢生的奮鬥目標。而眼前,赤壁之戰前景未卜,作爲一個深謀遠慮、渴望建功立業的將領,他能不產生這樣的憂思嗎?願學大海納百川,願學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還不是爲了實現心中的宏願?詩中,他向世人證明着自己的廣博胸襟,有容乃大,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各位賢才,還猶豫什麼呢?他的憂患意識愈強,更看出他的只爭朝夕,他的惜時如金,他的心情是多麼地迫切,全詩的出這種大氣磅礴之勢,這種慷慨激昂的英雄之氣,正是靠“憂”字傳達。所以,曹操之“憂思”,洋溢着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盪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給人以鼓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