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采薇註釋及賞析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詩經采薇註釋及賞析,我們來看看下文。

詩經采薇註釋及賞析

文章摘要:《采薇》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飢。所以這隨手拈來的起興之句,雖是口頭語、眼前景,卻反映了戍邊士卒生活的艱苦。邊關士卒的“采薇”,與家鄉女子的“采蘩”、“採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僅艱苦,而且漫長。…

【編者按】《采薇》是一首寫一位被遣戍邊的兵士從出征到回家的詩歌。這是一首戰場上的生存體驗的讚歌,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徵人的內心世界。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啓用,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啓用。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局?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註釋】

薇:野菜名,現在叫野豌豆苗。

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句末助詞。

曰:句首、句中助詞,無實意。

莫:通“暮”,也讀作“暮”。本文指年末。

靡(mǐ):室靡家,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無。室,與“家”義同。

不遑(huáng):不暇。遑,閒暇。

啓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啓,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兩膝着席,危坐時腰部伸直,臀部與足離開;安坐時臀部貼在足跟上。

玁(xiǎn)狁(yǔn):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

柔:柔嫩。“柔”比“作”更進一步生長。指剛長出來的薇菜柔嫩的樣子。

烈烈:熾烈,形容憂心如焚。

載(zài)飢載渴:則飢則渴、又飢又渴。載……載……,即又……又……。

戍(shù):防守,這裏指防守的地點。

聘(pìn):問,謂問候。

剛:堅硬。

陽:農曆十月,小陽春季節。今猶言“十月小陽春”。

靡:無。

盬(gǔ):止息,了結。

啓處:休整,休息。

孔:甚,很。

疚:病,苦痛。

我行不來:我出征以來從未有人來慰問。來,通“勑”,慰勉。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那盛開着的是什麼花?是棠梨花。爾,通“薾”,花盛開的樣子。常,棠梨。

路:假作“輅”,大車。斯何,猶言維何。

文章摘要:《采薇》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飢。所以這隨手拈來的起興之句,雖是口頭語、眼前景,卻反映了戍邊士卒生活的艱苦。邊關士卒的“采薇”,與家鄉女子的“采蘩”、“採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僅艱苦,而且漫長。…

君子:指將帥。

小人:指士兵。

戎(róng):車,兵車。

四牡業業:駕兵車的四匹雄馬高大雄壯。業業,高大雄壯的樣子。

定居:猶言安居。

捷:勝利。謂接戰、交戰。一說,捷,邪出,指改道行軍。三捷,一月多次行軍。

騤(kuí):雄強,威武。這裏的騤騤是指馬強壯的意思。

腓(féi):庇護,掩護。

翼翼:整齊的樣子。謂馬訓練有素。

弭(mǐ):弓的一種,其兩端飾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裝飾弓端的弭。魚服,魚皮製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備。

棘(jí):急。孔棘,很緊急。

昔:從前,文中指出徵時。

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思:用在句末,沒有實在意義 雨:音同玉,爲 “下” 的意思。

霏(fēi)霏:雪花紛落的樣子。

遲遲:遲緩的樣子。

往:當初從軍。

【譯文】

薇菜採了又採,薇菜冒出了芽尖。說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爲了和獫狁打仗。 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爲了和玁狁打仗。

薇菜採了又採,薇菜多麼鮮嫩。說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麼憂悶。憂悶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燒,飢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方還不安定,沒有人可委託去打聽家裏的消息。

薇菜採了又採,薇菜已經又老又硬。說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陽春。徵役沒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麼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開着的是什麼花?是棠棣花。那駛過的`是什麼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從乘。兵車已經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裏敢安然住下?一個月就多次打勝仗。

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嫺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玁狁之難很緊急啊。

想起我離家的時候,楊柳依依隨風飄飛。如今我在歸鄉的途中,紛紛揚揚的雪花漫天。路途泥濘步履艱難,飢渴交加滿身疲憊。我的心是多麼淒涼悲傷,滿心的傷痛又有誰能體會!

【賞析】

《采薇》是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歸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作的詩,詩中敘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

詩的前三章採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抒發思家歸盼之情;而隨着時間的一推再推移,這種心情越發急切難忍。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飢。所以這隨手拈來的起興之句,雖是口頭語、眼前景,卻反映了戍邊士卒生活的艱苦。邊關士卒的“采薇”,與家鄉女子的“采蘩”、“採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僅艱苦,而且漫長。

後四句作了層層說明:遠離家園,是因爲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爲戰事頻頻;無暇休整,是因爲王差無窮。其根本原因,則是“玁狁之故”。《漢書●匈奴傳》說:“(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云云。”這可看作是《采薇》寫作的時代背景。

全篇的感情基調是悲傷的家園之思。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 關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現也不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嘆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於忍受比傷和痛苦、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無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願,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嚮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