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細節教學的作文

敢於在中學語文教學領域領導創新,《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於2003年1、2期合刊刊登了這樣一道作文材料,請學生和專家一起深思當前的語文教育現象。

重視細節教學的作文

“一位臺灣作家寫道:初夏的日子,陽光改變了空氣的氣味。大陸評論家讚揚說,這樣寫得好,用的是美文筆法,善用通感,講究煉字,刻苦經營。我看了不禁啞然失笑,因爲我女兒4歲時就通感過。晚上睡覺時女兒說:媽媽,我喜歡曬過的被子,裏面有太陽的味道。平心而論,我覺得女兒的話比那個散文家更生動些。記得一位大畫家說過,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不知什麼緣故,有不少孩子長大後反而變愚蠢了。”

決非巧合,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王培元在中語會會刊《語文教學通訊》初中版2003年7、8期合刊上撰文,也就相同的話題發出感嘆《“小仙女”哪兒去了》。作者先介紹了女兒2歲半時的一名妙語:我是從花裏來的,我是小仙女。文章說從女兒一歲多一點開始,爸爸媽媽就經常繪聲繪色、聲情並茂地給她講童話、神話故事,女兒就用稚拙的意識和想象力,無拘無束地、自由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想象世界,所以有絕佳“鎮”人的表現。作者接着遺憾地對比了女兒今天的表現,“她的作文沒有她2歲半的那次那麼出色了”,“女兒童稚的才華的光輝,只在孩提時代閃耀了一下,便像閃電一樣消失了。”作者指責了現今語文教育的弊端。

也是平心而論,幼兒妙語光輝如流星一般瞬息即逝的現象不是當今時代的特產。收入初中教材的王安石名作《傷仲永》不早就記載並批評過嗎?不同的是,方仲永“泯然衆人”罪歸其父停其教育,仲永的悲劇因輟學而致。而當代無數的仲永雖不落致成常人的地步,但其語文上星光短暫的遺憾卻毫無疑問是語文教育造成的。惡劣到遭專家們異口同聲的指斥,我們的語文教育是該徹底改了!

比較專家之幼兒和臺灣作家得出妙句,他們有相同之處,一是抓住了細節,二是運用了修辭。我們不能說前者一出生就會如何修辭,他(她)表達自己感受到的細節,用自己簡單的詞句很直接地說了出來。而臺灣作家抓住細節,調用了儲藏豐富的詞彙,用了創作學上修辭的技巧。前者妙語是無意識行爲的結果,後者佳句是有意識創造的成果。在幼兒成長的路上,我們爲什麼不能把無意識行爲變成有意識創造?抓細節是創造的基礎,我們是怎樣把幼兒善抓細節的長處變成不足,把幼兒妙語的靈感變成遲頓的呢?

確實該檢討小學、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

從字詞句到篇的表達,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幼兒善抓細節,小學、初中鞏固並逐漸提升爲理性表達,也是學生認知發展的要求。問題是,教材缺少細節教學的強調和引導,教師把細節鞏固當作一般常識而忽視,導致學生淡忘常識並弱化着抓細節的思維能力。丟掉抓細節這個基礎,“進行工具性、知識性和政治性的灌輸與教訓……文學與詩意光輝的暗淡,想象的翅膀的折斷,創造的智慧的夭折,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王培元)到頭來,學生只剩言不由衷的所謂理性表達,有如牆上貼滿了標語,那花花綠綠終究是別人的。

且看2000年9月實行的初中語文新教材,作文單元共42個,無一篇指導文涉及細節教學。

再看《語文教學通訊》初中版2003年7、8期合刊。爲總結經驗,它以專集形式刊登了2000版新教材首輪使用中一線教師摸索出來的“作文教學特色方案”。遺憾的是,合刊上有關細節教學的獲獎作僅3篇。在獲獎最高、獲一等獎最多並刊發的36篇自由設計中,探討作文立意、選材的達20篇。教材的執行者、教學理論的研究者又如何對待細節教學,即可見一斑。

立意深刻,選材廣泛是大語文對新中學生的`要求。高立意、廣選材本不排斥細節教學。但就是在強調立意與選材中,從教學理論的研究者到教材的編寫者,從教材編寫者到一線教師,又從一線教師的實踐上升到教學理論的研究,這個循環的每個鏈節都多多少少地輕視或忽視細節教學的延續、細節思維能力的鞏固和提高,做着許多捨本求末,建造空中樓閣的無用功:抓不着有力的細節,用修辭裝點誰?不以細節和具體內容做支撐,高深的理論如何站得住腳?

把視線投向競爭和淘汰更爲激烈、殘酷的大社會,筆者曾有幸讀到以細節爲話題的兩篇佳作。《細節決定成敗》(餘明陽)爲企業家的經營行爲開藥方,結論:“細節是一種動力”,“細節是一種精神”,“細節是一種創造”,“在市場中取勝的企業,必定是細節非常成功的企業。未來的競爭將是細節的競爭。”《向日本人學精細》(《環球時報》2002年10月24日第9版,何崇元)“說到的都是一些小事”,但這些小事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使生活環境大改觀,提高了整個日本社會的生存質量。由此不是可以得出細節教學新的意義嗎?

請重視細節教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