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另一種態度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的另一種態度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的另一種態度作文

老屋很久沒去了,這天我回了一次。

老屋所在的小區正在全面粉刷,那種青瓦灰色和白色相間的外牆,讓還沒有粉刷完畢的小區陡增幾分姿色。青瓦灰色和白色相間是我們這個城市的代表色,很多年前我第一眼看到連成片的這些城市建築,就熱愛上了這個城市。

車停樓下路邊,隔着車窗我看到一位中年女人彎腰認真的翻着垃圾筒,我心裏不由的反感起來。有些人,明明手腳健全,卻不熱衷於流汗掙錢,一天數次圍着幾十個散發惡臭的垃圾筒,翻撿人們丟棄的瓶子硬紙盒等物然後拿到回收站換那麼幾個小錢,難道他們不覺尷尬?估計他們也會不自在,因爲翻撿垃圾筒的人,他們多數戴着帽沿很大的帽子,低眉凝目的依着路邊快速的行走。

“媽媽。”我這才注意到垃圾筒另一側還有個小小的女孩子。她的身高不及垃圾筒,正踮着腳伸着小小的胳膊自豪的向她的母親遞過去一隻紙盒兒。

中年女人察覺車內有人注視着她,她試圖看清車內,於是她向前走兩步又退縮,她小心的牽着孩子靠着路邊,一副避車三分的樣子,彷彿只有我先離開了她才能繼續趕路。

中午女人穿着物業統一的工作服,就是一件男女不分統一的藍色上衣。女人年齡估計四十多,可是孩子只有六七歲。孩子不合時宜的穿着一件皺皺的長袖小格襯衫,襯衫外面居然套着短袖灰色毛衣。孩子的打扮讓我愕然,我斷定孩子的衣着可能是母親垃圾筒內撿來然後洗洗晾晾就套在了孩子身上。

我想到我的孩子,那個成天叫囂着要買漂亮衣裙的野蠻公主。女兒的衣物隔年就不穿了,摺疊整齊緊緊塞滿一個衣廚。

中午女人牽着孩子依然路邊等着我先過去,我下車。女人驚異的擡起頭。可能她正想着以爲你要走呢,所以我和孩子只能靠在路邊等着讓你先走,我們才能走,原來你要下車。孩子看見我害羞的躲到母親身後。女人目送我走過去,她還沒有馬上離開的意思,依然小心的避在路邊。我折轉身:“你是物業新來的?”女人慌忙回答:“是的,我負責掃掃路面。”“孩子是你家的吧,明天我帶我女兒的衣服給你,要嗎?”女人驚喜的`:“當然當然了,我家這個孩子從小沒買過衣服,都是穿別人送的,她不生病,很好養活。嘿嘿,我看孩子在家奶奶照顧不好就帶身邊了,孩子她奶奶年紀老大……”我走了好遠,依然聽到那個女人激動的說了好多。

在老屋呆了一會兒,我就改變主意不想把衣物送給翻撿垃圾的女人了。我回想着剛纔她驚喜中說着的幾句話,似是非常僥倖的炫耀那個孩子從來不需要添置衣服,反正總有別人把穿不完的衣物送給他們。女人的意思就是孩子不需要父母額外花費鈔票,她翻翻垃圾筒掃掃馬路一月掙上幾百塊錢足夠了,女人有種安於現狀的坦然,她並不想爲了改善孩子的生活現狀再加把力。我覺得女人正是這樣想,我爲她的不求上進有些生氣。

第二天,跟着後面的很多天,我經過那兒遇上女人,都不再理她。倒是那個孩子異常期待的等我會從車裏拎出漂亮的衣物來。當然孩子每回都是失望的。

就在我隨口一個承諾已全然忘記時,昨夜它就頑固的重回我的腦海,並且讓我決定第二天就把女兒七成新的去年衣物,送給那個孩子。

我平時居住的樓下,有個美麗的花園。夜夜飯後,我都會去散步走幾圈。公園涌進許多別的小區的老頭老太太們,他們陣勢洪大的排着隊大踏步猛跑幾圈出出汗,然後打開他們自帶的錄音機,起勁的跳着恰恰舞。偶爾我會擠在他們中間,跟着他們一起樂上一回。今晚的空氣很悶,我無聊的甩着胳膊看看來往的人。這時有人和我打着招呼,她是老屋那邊一個物業管理員,看得出她剛洗了頭髮,正不斷的用手捋着溼乎乎的長髮。於是我們說起那個翻撿垃圾筒的女人。

“哦,你說的是她?”長頭髮說。“那個小孩子不是她的啦,她已經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讀大學,二兒子念高中。她老公是小木匠,供養兩個兒子讀書很吃力,他們原來日子就不寬裕,誰知道幾年前趕集,她又抱回這個孩子。”我說既然條件不充裕她爲什麼要抱回那個孩子?長頭髮說:“她那時去趕集,去的時候就看到許多人圍着這個孩子,趕完集回來,這個孩子還在那兒哭,當時這個孩子已經哭得不行了。她和這孩子有緣分,別人都沒抱回家,就她抱回家了。她說要是孩子餓死太可憐。這一抱回來倒好,日子更難過。”“還好,這孩子跟着她來城裏打工後,總有好心的業主給她衣服,不要太多開銷。她白天物業掃掃路面,抽空就翻翻垃圾筒,聽說一天能撿好幾塊錢,至少孩子每天吃個冰棍的錢就有了。以前小區有三個撿垃圾筒的,後來這個女人來了,大家知道她的情況,竟然讓給她,原來那些人都不來了。”可能這天快下雨了,我悶熱得額角滲出汗。

現在,女兒的衣物已翻撿好整整塞了一個大包,中間有幾件是嶄新的女兒買回又嫌不漂亮的衣裙。我在想,那個孩子看到這麼多衣服,又會衝我咧着嘴笑了。想到這兒我竟孩子似的一個人傻笑起來。

一個因收養棄嬰生活更加窘迫的女人,教會我原來我們的生活,還有另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