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思考作文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考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思考作文四篇

思考作文 篇1

今天,我們班發生了一件怪事,後面的垃圾桶發現一個“豆漿杯”。要知道我們是不可以帶吃的去學校的,那這到底是從哪來的呢?是誰帶來的呢?它像一個“炸彈”在小四班炸開了鍋!

同學間都問開了,也沒有人承認是自己帶來的。這次徐老師沒有溫聲細語地說了,而是一本正經地質問起來,但最終還是沒有人站起來。這讓徐老師十分氣憤,她說做錯事沒有關係,我們可以認識錯誤及時改正,但是做錯事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這讓她很傷心。

俗話說: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得,能服於人。因爲一點點的批評而“丟”了誠信,那是多麼因小失大呀!就像列寧,小時侯他去姑姑家作客,一不留神打碎了花瓶,起先他怕責備不敢在大人的詢問下主動承認,可是回家後他的內心深處充滿了羞愧感,似乎是良心在折磨着他。後來他媽媽的開導下,他鼓起勇氣寫信給姑姑承認自己的錯誤,最終得到了姑姑的原諒。列寧媽媽教育他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敢作敢當。今後我們在生活中更應該如此。希望這位同學能鼓起勇氣,向徐老師承認錯誤,並且改正錯誤,我相信,即使我們班爲此扣了分,同學們還是會原諒他的。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一輩子做錯事。相信明天那位同學一定能主動找徐老師去承認錯誤,徐老師也一定會給他一個大大的微笑!

思考作文 篇2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經歷許許多多的事情,我也不例外。我的成長既有歡聲笑語,也有失落悲傷。可對我留有深刻印象的還是那次吃火鍋發生的事。

那天,陽光明媚,空氣新鮮,爸爸說要帶我去吃火鍋,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們來到火鍋店,找了一個位置坐下來,接着叫來服務生點單。他問:“兩位吃辣的,還是不辣的?”爸爸說:“不辣的。”他又問:“需要喝飲料嗎?”“不需要。”爸爸回答,“一瓶水就行。”

我開始打量那位服務生,大眼睛,高鼻樑,小嘴巴,頭髮短得好像沒有似的。他聽完後,就跑去拿碗筷,又端來兩個鍋和一瓶礦泉水。我看着轉盤上的菜,饞得口水直流三千尺。轉盤上有火腿腸、花菜、土豆、蛋、木耳、牛肉……我們開始吃了。一會兒爸爸從衛生間回來對我說:“其實那個礦泉水店裏有免費的,不需要買的。那位服務生不應該叫我們買。”我聽了,很生氣,對爸爸說:“既然他讓我們多付錢,我就把盤子藏起來,這樣他就不知道我們吃了多少。”爸爸不同意。我又說:“那我把油倒在桌子,讓他來收拾。”爸爸搖搖頭說:“咱們都不能這樣做。他既然錯了,我們就不能像他那樣繼續錯下去。而且那個服務生這麼小就在外面打工,很不容易的。”我聽了爸爸的話,點點頭同意了。

然後,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要學會寬容,懂得理解別人。別人錯了,你不能跟着錯。”

爸爸的話讓我有點不好意思,我決定把爸爸的話銘記在心,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寬容的人。

回家後,我把在火鍋店發生的這件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皺着眉頭說:“孩子,其實媽媽覺得你們今天這件事處理得不是很好。雖然我們不能用錯誤去懲罰錯誤,但是如果我們不給那位服務生提個醒,下次他還會欺騙其他顧客。”

晚上,我躺在牀上難以入睡。白天發生的一幕似乎又浮現在眼前,耳旁響起爸爸媽媽的話,我認真地思考着思考着……我明白了,爸爸是告訴我做人要學會寬容,媽媽是教育我做人還要明辨是非……

思考作文 篇3

作文教學其實是兩個方面,老子講的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道就是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生了個作文教學,而作文教學應該是兩條腿走路,一是規則寫作,我們或者說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二是自由寫作。自由寫作不利於教師指導,不利於學生提高,因此我們要重視規則寫作,而且事實上我們長大後每個人基本上除了文學創作外都是規則寫作。另外從作文教學的角度而言,我覺得更應該強調的是老師的指導,而不是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自由寫作。

四上教材有7次習作練習。

《習作1》:按照自己的心願創設一個節日。寫清楚創設這一節日的基本理由,想像別人會怎樣度過這一節日;

《習作2》:選擇自己最得意的一個方面,寫一寫自己的長處和才能;

《習作3》: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寫一封信,介紹家鄉獨具特色的習俗;

《習作4》:通過具體的事例,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或根據自己聽到過的聲音,寫一篇想像作文;

《習作5》:用自述的形式介紹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

《習作6》:自己設計卡通人物,並展開想像,編一個故事;

《習作7》:以已經學過的詞串爲“骨架”,增加自己的體驗與想像,試着寫一篇文章。

除了教材上這些習作,我認爲我們還要注意進行幾個指導:

一是要開展好兩三次活動,切實引導學生會寫活動、場面,點面結合把當時的情況寫具體。

二是要指導學生作文分段。

從學生平時寫作的情況看,還有上學期學生調研考試情況看四年級學生分段情況不理想。思維混亂。

三是要注意激發培養寫作興趣。

項老師給我看了一本書《我們怎樣教作文》,作者認爲從遊戲入手寫好作文,我看了啓發很大。沒有題材可寫,沒有興趣怎麼辦?你看他們:進行做鬼臉,詞語聽寫遊戲,閉眼睛摸東西猜是什麼……這些遊戲進行了,學生寫起來興致很好。我試了,最怕寫作文的也寫得不錯。四是作文指導中教師要充分注意範文的作用,小學生規則寫作時,還是建立在模仿學習的基礎上的,周益民老師就讓學生自己找幾篇相關的範文來讀,而且還要小組進行交流。五、作文教學要根據本班情況來定,教材上是這幾篇,你不一定就要按照它的寫,只要培養出興趣,提高寫作的能力就是好的,我就經常不按照它的來。我覺得有的作文安排簡直是想當然。五是要強調二次作文,我在教學中是淡化批改,強調欣賞。但也強制規定,作文不得良好就要重寫。作文批改有的老師批改細緻,在後面寫了很多的話,但是對學生的幫助怎麼樣呢?我做過調查,學生對老師作文批語看不懂,不原意看,只關注分數是佔大多數的。因此每次作文精心批改一組就已經很好了,這樣足以發現問題,進行選擇、總結問題。對講評完後不良好的可以修改重寫,也可以學習模仿別人作文再寫一篇。

四是四年級作文教學還是要注意多寫片斷,寫小練筆。

這樣既容易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老師也利於指導,收效也較快。四年級上冊教材中也多次安排了這樣的練習,我覺得應該引起大家注意。例如:第三課就有“走進秋天”的片段練習,《虎門銷煙》就有“站在林則徐塑像前”的練習,

怎麼進行片段練習:

1、和課文結合進行練筆。

這種結合課文的練筆方式很多,可以是對學習內容的再次概括,例如學習了《九寨溝》可以寫“九寨溝,你真是一個人間天堂”。可以是對人物的評價,例如學習了林則徐,可以寫你所瞭解的林則徐。可以是學習了課文後的感受,例如第一課寫感謝老師,讚美老師等。可以是學習課文後得到的啓示,例如學習了《一路花香》可以寫自己的啓示。可以是預習課文收集資料而進行的片段練習。還可以純粹對課文優美句段進行仿寫。

2、可以是和口語交際練習結合。

3、可以與家庭、學校、班級、教師開展的小活動結合。主要是教師要做有心人,把學習生活中細小的事情加以分析思考,幫助學生積累。另外應該對學生寫作難點進行重點練習,例如對場面描寫,學生比較難寫,那老師就要有意識地多開展小競賽等活動,進行小練筆。有的時候老師要做硬性規定,例如有時我就佈置學生今天回家寫爸爸媽媽怎麼吃飯,寫晚上我們一家怎麼過等等,寫出來的東西很有意思。

五、從本冊還開始要注意指導學生怎麼修改作文。

這在練習中有體現,例如練習一就有一段話的修改,在作文指導中,我想每個老師都自己獨到的方法。但不管怎麼樣,我覺得首先要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教師應該拿出兩三個課時進行專門的指導。

思考作文 篇4

許昌之行,讓我有機會聆聽了專家的講座,還有幸觀摩了幾節來自許昌、漯河、開封等地的優質課,大開眼界,受益多多。

第一次“觀”低年級的識字課,第一次“觀”以音樂爲主線的《月光曲》,第一次“觀”充溢朗朗書聲的《觸摸春天》。幾節風格迥異的課,帶給我不同的感受,也帶給我深深的思考。該如何評價一節課?該用什麼樣眼光欣賞一節課?

呈現在我面前的這三節課,它們行雲流水的設計,跌宕起伏的教學讓我驚歎之餘,心生好奇:這樣的課是不是專家眼中的好課呢?觀課,我僅僅觀了其形,並沒有把握其中的精髓,無法清楚說出問題之所在。所以只能將我粗淺的見解和大家分享,期待得到指點。

第一節是許昌實驗小學陳泉涌老師執教的《識字2》。整節課遊戲貫穿,融入了“我會認”“我會讀”“我會說”“我會寫”等環節,將讀、說、寫等基本功訓練落到實處。特別是在“我會寫”的環節,陳老師帶着孩子觀察字形,總結方法,示範書寫,自由練寫,教學紮紮實實有序進行。一節課下來,容量不小,學生一直處在興奮的狀態,不知道這樣的教學安排是否科學?

第二節課是開封市縣街小學的王欣老師執教的《觸摸春天》。老師的基本功紮實,特別是朗讀聲情並茂。上課伊始,在簡單的交流之後,王老師範讀課文引領學生走進文中,聚焦“神奇的靈性”展開文本的學習。勾畫交流,暢談感受貫穿其中。在對重點句段進行品讀時,老師鼓勵學生聯繫生活理解“盲童”,創設情境訴說,理解“張望”,以情激情,力求讓學生讀得有滋有味。美好的想法卻遭遇了殘酷的現實。孩子沒有真正理解內容觸動心絃,而老師缺少了一些適時適當引領的機智,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一遍又一遍地讀到位,孩子們只能茫然地讀着,沒有了激情,沒有了變化。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如果能讓孩子在潛心會文中讀懂,讀透,讀出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更好?

第三節課是來自漯河源匯區實驗小學的劉珂老師執教的《月光曲》,整節課以音樂貫穿始終。開篇聆聽兩段音樂,發現不同,感受不同的旋律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引出《月光曲》的學習。中間聚焦文字,找出表現曲子的事物,圈畫表達曲子旋律和節奏變化的詞語,體會“聯想”的作用。在聆聽中欣賞《月光曲》,感受聯想的魅力,理解“觸景生情”的寫法。拓展補充《致愛麗絲》《悲愴》,一點點體驗聯想的神奇,體味蘊涵的情感,一次次訴說感受,朗讀文段,欣賞畫面、旋律、情感的變化,理解“曲爲心生”的境界。最後,熟讀成誦積累語言,學文識人,激發學生課下走進貝多芬,聆聽曲子,閱讀傳記。課已盡,曲未止,一節課下來,縈繞在耳邊的是一段段的旋律。這樣將音樂和語文融合,是否算得上是語文教學的創新,一次有益嘗試?

觀課後,一個又一個疑問困擾着我,語文應該怎麼教?我的見解對嗎?期待,在議課中解開疑惑,讓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語文,更明白地教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