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留守人羣的思考作文

三十年改革開放,三十年曆史煙雲。

對農村留守人羣的思考作文

中國人邁着堅實的步伐,從食不果腹到大國崛起,從傳統的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高歌猛進。“八千里路雲和月”,由孱弱到強盛,由動盪倒退到國泰民安,中國人有着自己的發展智慧,眼光內斂而銳利。在這三十年的風雨兼程中,有過道路的曲折難行,有過革新的陣痛,有過思潮的較量,有過苦悶的彷徨,只是樂觀、豁達、進取、堅韌、永不言敗的民族精神支柱,承載着改革開放這艘新世紀的航船一路向前。

城市和農村,是改革開放的兩個車輪。城市精英薈萃,社會資源集中豐富,是改革開放發展的龍頭,引領在前;農村聚集了大量的勞動力,土地廣袤,是改革開放強有力的推手。從上世紀90年代起,數以萬計的農民開始向東部沿海、城市遷徙。規模之大,場面之恢弘,實屬中國曆代人口遷徙,乃至世界人口遷徙的奇觀,中國城鎮化由此吹響號角。這羣離開土地南下的農民,被稱之爲“農民工”。第一代農民工,多是獨行俠,或是夫妻攜手闖蕩。孩子、老人、婦女依然留守農村,“空巢”由此出現——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毋庸置疑,農民工的出現是中國改革開放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中國社會化轉型的必然,在城鎮化建設和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舉足重輕的作用。這隻勞動力大軍揮師南下,進工廠、建高樓、做保姆、搞環衛,凡是需要勞動力的地方,他們義不容辭,爲國家建設貢獻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正是由於大批青壯年隻身外出外出,兒童、婦女、留守老人逐漸凸顯了“空巢”、“留守”這一中國式農村現象,同時也逐漸演變成一個社會問題。

首先是留守兒童,由於父親或父母親離家出走,他們被託付給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朋友照顧,或自己獨自生活,這樣極易造成他們親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性格孤僻、自我封閉、心理失衡等。留守兒童殺人慘案、溺水案、傷害事故、涉毒涉黑等報道屢屢見諸報端,他們道德失範的拒絕被拋棄的掙扎,不能不讓我們深感憂慮和反思。儘管政府、社會各界和學校都在苦苦尋求解決辦法,但父母的親情陪伴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我們誰能替代?

其次,“空巢”老人的生活窘境,更多讓我們唏噓。他們年老力衰,卻要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他們自己生活都需要照顧,卻要照顧孫子、孫女;老年的落寞,固守家園的情感孤獨,讓他們形單影隻,親情的慰藉甚至超過對生活的需求。他們默默地承擔着一切——繁重的勞作,照顧孫子女的重任,獨自承受的落寞。

獨撐一片天的留守婦女,依然有着難以訴說的艱辛和苦楚。她們幹農活家務,家裏缺少了主要勞動力——老的老、小的小,自然成了農活家務的主要承擔者,同時還要擔護起子女的監管和教育。其實這些都不算什麼,多一份艱辛,多一份擔當,她們能承受,但情感和性的需求,能暖她們心窩的“水壺”,在寂寞長夜又向誰去訴說?困惑的留守婦女,紅杏出牆的她們,除了遭受譴責、拋棄、流言的攻擊,誰又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深處,關心她們真實的生存處境?誰又給她們一條健康的、不悖人倫卻又符合人性需求的活路?

三十年改革的成就,城市——高樓林立,寬闊平坦的柏油大道車水馬龍,商場裏的物品琳琅滿目,城裏人錢袋鼓脹,生活富足;農村——發展迅猛,青磚綠瓦,穀物豐收,鄉鎮街道新房突兀,老百姓也跳起了城裏人的壩壩舞。國家強盛了,一洗曾經貧窮落後捱打的屈辱,人民安居樂業,用勤勞的雙手繼續創造嶄新的生活。是改革給了我們國家發展的動力,是改革讓我們向大國崛起,是改革讓我們老百姓有了對明天更美好的描繪。但放眼未來的眼光又讓我們俯下身來,去關注這樣一羣人的生存困境——留守的老人、婦女和兒童,因爲他們是我們的父親母親、妻子和孩子,因爲他們在爲我們無聲的默默地堅守家園,所以他們需要我們的愛、呵護和理解。請多給他們一縷親情的陽光,多給他們一點虛寒的問候,多給他們一點寬容的理解,多給他們一點愛的撫慰,這樣“留守”着親情、關愛、情感,世界便少了一份荒涼,多了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