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生存作文彙編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存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生存作文彙編九篇

生存作文 篇1

今天我們第一次上生存教育課,所以我非常興奮。 下午大家充滿激動的心坐上了公交車。四(1)班分成男生一組和女生一組,我在男生組。我們在公交車上滔滔不絕,一下子黃宇琪說:“這裏就是我拍成長記錄冊上照片的地方。”一句接一句真是熱鬧非凡。不一會兒,就到了。

我們一進娃哈哈小學就覺得這個學校好大,然後我們跟着黃老師走到了游泳池的大門口,這一路上我覺得這裏的環境衛生非常的好,沒有一點兒紙屑。突然走出了一位老師,跟大家宣佈了一下游泳規則後我們走進更衣室,換好泳衣,準備開始游泳了。

那裏分三種泳帽:白色,彩色和藍色。白色代表的是可以遊50米的同學,彩色和藍色代表的是下水玩過但只會遊一點點的同學。大家各就各位後,我發現大部分還是藍色和彩色的。我們戴着白色帽子的可以先下水游泳,戴着藍色和彩色的同學必須先練習游泳的基本動作。老師說;“游到那條白線,碰一下,鑽過那條彩色護欄游回到這根黑線,就可以在裏面休息。”我努力地游到了黑線,但總感覺自己遊地不好。但黃老師卻在一旁鼓勵我說:“範舒怡,你遊地很好。”我心想:“真的嗎?”。我們一次又一次的來回遊,累得我氣喘吁吁,可是我還是堅持下去了。

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呀!我們結束了游泳,洗完澡換好衣服出去準備聽老師講課。

生存教育課上,我認真地聽老師講課。她說了一些災難,比如說地震,颱風,海嘯等等,老師還給我們看了一段日本海嘯的視頻,大自然的力量太大了,人在災難面前沒有一點反抗力。接着老師教我們一些自我防身術,譬如說有人拉着你的手不放,你就可以通過翻拳法逃脫。

在哇哈哈小學呆了整個下午,我們才做公交車回到學校。這一天,我體會了很多也瞭解了非常多的知識。

生存作文 篇2

那是一隻出生不久的信天翁,在巢穴裏等着母親捕獲回來。他總是見母親衝進風暴中,頂着風暴的摧殘艱難捕獵,最後滿身疲憊着收穫歸來。

他也只見母親在風暴中抗爭,從未見過母親飛到風暴的那邊去。那時他就在想:在風暴的那邊,是什麼呢?

過了一段時間,他能飛了,便滿懷期待地去感受飛翔的快樂。湛藍的海水在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平靜,輕微的海風拂動起點點波浪。他靠着近三米的巨翅在空中飛速滑翔,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突然的,他一個俯衝,用堅硬有力的喙,輕易捕到一條魚,這樣又重複了許多次,他吃飽了。本想飛到更遠的地方,看那裏是什麼樣的,但他更想回巢告訴母親這一好消息,便自豪地揮動着雙翅回去了。

沒多久,一場猛烈的暴風雨來了,夾雪裹電、大雨滂沱、風力巨大,颳得海浪滔天。

母親說:“走吧!孩子,咱們去搏擊風暴。”

看着眼前這呼嘯而來的暴風,他有些膽怯了,但拼搏是他們信天翁的天性,再加上他也想考驗一下自己的力量,就鼓起勇氣衝去了。

以往平靜的海面在風暴的召喚下終於露出兇惡本性。他靠着巨翅貼近水面滑翔,希望找到獵物,更要時時堤防一個個鋪天蓋地的海浪。冷不防,他被一個巨浪擊中,海浪把他深深拉入海里。他拼命振動那雙翅膀,身體也極力往上躥,好不容易纔掙扎出水面,隨之而來的巨大風力又把他刮退了好遠。

生存作文 篇3

星期二上午,我們上了兩節很有意義的生存訓練課。

第一節是游泳課。我們來到了泳池。教練指導我們,先從下水憋氣開始。從小就膽小怕水的我,從來不敢把頭埋進水裏。看着同學們一個個像天鵝飲水一樣把頭埋進水裏,我心裏又驚又怕。“付羽萱,趕緊憋氣啊!”老師的催促聲激勵了我,我大着膽子,緊閉眼睛,把頭埋進了水裏,結果陣陣充滿腥味的水涌進了鼻孔,我被嗆得大聲咳嗽,難受極了。稍作休息,吸取了經驗的我先屏住呼吸,再慢慢把頭浸入水中……整個世界安靜了許多,岸邊的嘈雜聲變得虛無縹緲。三秒,五秒,十秒……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居然能在水下憋氣十八秒!

然後是理論課。老師說:“這節課我們將學習如果逃脫。”第一關是地震逃生。首先判斷要逃生還是要躲避。低樓層的同學直接走樓梯逃生;高樓層的同學最佳的辦法是在家中躲避,比如躲在結實的桌子下,用枕頭護住頭,手抓住桌子腿,來抵禦地震產生的劇烈震動。

第二關,遇到歹徒該如何逃生?假設我們全班同學碰到了兇狠的歹徒,大家應該往開闊的方向分散逃離,並尋找安全的地方躲避,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跟歹徒正面衝突;如果實在不行,纔可以用機智的手法跟歹徒周旋。

生存訓練課真的太有用了,它能教會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生存作文 篇4

白日的忙碌,夜晚的瘋狂。這個世界衝消去安然,展示着它的紙醉金迷。沉醉,閉目,墮落似乎已成爲人類生存的主旋律。

天,哭泣着,臉上淡淡的藍暈不復存在,印堂發黑,雨水濺落人間,乞求着衆生恢復原生態。可惜他的哭喊聲再大又能如何,怎可比得過那隨意調動音節的音響呢!只不過是無用功罷了.

電吧,靜吧,酒吧,夜吧……

各類音樂從吧中溢出,原先美妙,動感,受人追捧的歌喉在這一瞬間也只能用嘈雜來描述了。耳邊充斥着混亂的聲響,任誰聽了都會皺起眉頭。然,這也只是一閃而逝的反感而已,無論再討厭,感到煩心,也沒有人去想過改變。搖頭,默嘆:縱容吧!這放肆的青春。

今天的玩樂,明天的舞會,第三天的購物,第四天的約會……整個世界只剩下了享樂,貪圖的享受那表面的甜蜜歡樂。似幸似悲,未可知也。

風靜了,海面波瀾未起,偶爾有幾隻嬌小潔白的海鷗掠過海平面。夕陽西下,細沙輕柔的撫慰着腳丫,悠閒的漫步在金黃柔軟的沙灘上,太陽染紅了天邊的雲彩,像一帛華麗的綢緞。世界似乎終於寧靜。

可遙望離海邊數十里地的繁華都市,剛纔所感受到的風平浪靜,安詳世界似乎又只是一場優美的幻覺盛宴。

或許鬧與靜本身就是共存的吧!鬧的人只能沉迷現狀,終日混混噩噩的,迷茫的瞭解了一生。只有靜的人,纔會有高遠的眼光,看向未來,創造出自己的時代。

生存作文 篇5

法國人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旨在感嘆生活的美好。可生活不盡然是美好的,因爲生活是不公平的。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印證着生活的不公。有的人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錦衣玉食,備受寵愛;有的人則出生低微,一衣一食皆來之不易。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世背景。面對這樣的不公平,有人豔羨嫉妒,怨聲載道,孰不知在抱怨聲中又錯過了一個個公平的機會。

《權利法案》上所說的:“人人生而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和權力上的平等,因而家境的不公絕不是個人成敗的決定因素。比爾蓋茨說過:你所遇到的困境並不是你父親造成的。我們沒資格抱怨父母。

面對生活的不公平,我們只能適應它。因爲從生物學角度上來說,是環境選擇了我們,若想在一個環境中生存下去,具備順應周遭環境能力是必備條件。但這僅僅是生存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我們還需在生存鬥爭中勝出。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是生存鬥爭的內在規則。你的學校或許不分優等生和劣等生,但現實的社會不是如此。在學校這個狹隘的封閉的小圈子裏,或許你不會被劃分爲三六九等,於是某些學生們便習慣了安於現狀,刻意逃避自身的不足,任憑自己沉湎於暫時的假象。

誠然,學習成績的好壞與人生的成敗並無必然聯繫,我們要從學習中培養的,是一種競爭意識,是一種居安思危的意識。社會的進步需要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專業人才的推動,而人較之於職位又是大大的.供過於求,因而競爭便應遠而生了。這個時候,人的地位,名望開始受人矚目,它作爲一種標誌,無形之中把人歸門別類。

這是無法改變的潮流,因而人生是一場“適者生存”的遊戲。

在人生遊戲中勝出是個艱苦卓越的奮鬥歷程。這個世界在你獲得成就之前是不會太在意你的自尊的。我們沒有權利要求每個人都尊敬自己,因爲尊敬一個人是有準則的,若想被尊崇必然要具備值得被尊崇的條件。

在我們不具備這些條件時,說的話語無足輕重,被無視被忽略是理所應當的,這個世界並不是以你爲中心的小宇宙。因而,當你感到自己的存在被人們所忽略時,不要怨天尤人,衝破逆境的唯一途徑便是積蓄自己的力量。當你的強大足以威懾衆人時,你會發現自己的支持者隊伍壯大了,你發出的聲音也將號召更多人來響應。

成爲生活的強者,在生存角逐中取勝!

生存作文 篇6

上週黃老師跟我們說:“去娃哈哈小學上生存訓練課,就是學游泳和教你怎麼應付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求生技能,學會保護自己”。這時,我們全班歡呼起來,當時我們的心情非常激動,很興奮。

很快到了週一,也就是9月9日。早上我們一來到學校就開始討論這個熱門的話題:你游泳鏡是什麼顏色的?你游泳衣是什麼樣子的?你帶了幾條毛巾等等這些聊不完的話題。時間過得很快,到了中午吃好午飯,公交車就開到校門口來接我們了。上車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我們一進大門就驚歎着說:“娃哈哈小學真大呀!”接着我們了來到了游泳館,換好衣服站在墊子上。教練先教我們做了熱身運動,接着一個一個都下水去了。教練先教我們憋氣、放鬆、把身體浮在水面上,接着教我們學了自由泳,這樣來回遊我慢慢的掌握到了竅門,覺得游泳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的游泳課結束了,車來接我們了。今天雖然很累,但是我又掌握了一項新的生活技能。

生存作文 篇7

什麼是路?就是從荒蕪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的一條道路!”的確,在原本沒路的地方,你要自己踏出一條新的路來。

海底世界的章魚,在遇到敵人攻擊時,便會從身體裏分泌出沫液來抵禦敵人,當敵人依舊窮追不捨時,它爲了脫身,只能忍痛割愛,舍掉自己的一隻觸角,血淋淋地逃脫……金魚原本生活在浩瀚的大海,可是它不幸被人們掠去,“囚禁”在狹小的魚缸裏。開始,它連轉身的權利也沒有,因爲它的身體太大,爲了生存,它被迫縮身,經過多年的努力,它的身子變小了,能在狹小的魚缸自由地遊動……你一定會驚訝,現在這樣活潑、自由的金魚過去竟經歷了那麼多。

剛纔我說到了章魚和金魚,我希望你也能想到人類。人生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挫折無處不在,無法避免,但你可以去征服周邊的一切,而這主要取決於你是願意做被沸水煮熟後軟弱的胡蘿蔔,還是變得堅硬的雞蛋,或者是改變水的咖啡豆!

桑蘭,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她曾在第八屆全運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她在一次國際比賽中意外受傷致殘,但她身殘志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繼續參加各種體育運動,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以微笑面對一切困難。一次與北京大學生座談時,作爲優秀殘疾青年的桑蘭坐在輪椅上激動地說:“我參加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演出,我找到了比拿世界冠軍更美好的夢……”

殘疾後的桑蘭積極調整心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霍金被稱爲“輪椅上的科學巨人”,他在21歲時,被診斷出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這是醫學史上罕見的病,醫生們也束手無策,並推測這種病只能活3至5年。然而霍金並沒有被擊垮,他用僅有能活動的三根手指在鍵盤上打字,長期致力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艱辛,一部科普著作《時間簡史》赫然出世,在全球發行。別人在讚美,在驚歎,他卻一頭扎進浩瀚的宇宙,對它進行美妙地思考。他的不屈在改變着他的命運和處境,他的執着對抗着人生對他的挑戰。霍金與疾病搏鬥,在沒被挫折打倒的情況下,他征服了挫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一個人處在逆境中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直面困難。不知,你是選擇做沸水煮熟後軟弱的胡蘿蔔,還是選擇做變得堅硬的雞蛋,或者是做改變水的咖啡豆?

生存作文 篇8

說是有一名我們的德國留學生,畢業時成績優異得很,高材生嘛,理所當然地留在德國四處求職。拜訪過很多家大公司,全都被拒絕,搞得他很傷心,很惱火,又沒有別的辦法,總不能讓肚皮餓着吧?狠狠心咬咬牙,收起高材生的架子,選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職,心想,無論如何這次再也不會被有眼無珠的德國佬趕出門啦!

結果呢?

小公司雖然小,仍然和大公司一樣很有禮貌地拒絕了他。

高材生忍無可忍,終於拍案而起:“你們這是種族歧視!我要控.....”

對方沒有讓他把話說完,低聲告訴他:“先生,請不要大聲說話,我們去另外的房間談談好嗎?”

他們走進無人的房間,德國佬請憤怒的留學生坐下,爲他送上一杯茶水,然後從檔案袋裏抽出一張紙,放在他面前。留學生拿起看了看,是一份記錄,記錄在案他乘坐公共汽車曾經被抓住過去了次逃票。他很驚訝,也更加氣憤:原來就是因爲這麼點雞毛蒜皮的事,小題大作!

講述這件事的是一位知名學者,講到這裏時他說,德國抽查逃票一般被查住的機率是萬分之三,也就是說你逃一萬次票纔可能被抓住3次。

這位高材生居然被抓住3次逃票,在嚴肅嚴謹的德國人看來,大概那是永遠不可饒恕的。

當初聽見這件事時,只是想我們這位留學生不該貪小便宜以至於因小失大。直到最近,不斷聽人說起,國際經濟就是信譽經濟,似乎才明白了德國人爲什麼把那件逃票的小事看得那麼重要——一個人在三毛兩角的蠅頭小利上都靠不住,你還能指望在別的事情上可以信賴他嗎?一旦受到金錢美女誘惑你怎麼敢信任他就不能出賣你、不能出場公司的利益呢?一旦將銀行的錢借給了他你還能找到他還回來嗎?一旦簽了合同你還能相信他會不折不扣地履行嗎?

一個人的信譽、人格當然要靠自學去做,但如果全憑自覺,怕是就很難人人都自覺,其結果只能是越來越放縱,而放縱的結果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而真正自覺的人只能越來越吃虧。一味強調自覺只能說明這個社會還不成熟,還太軟弱。

還聽人說過,在新加坡機場看見過我們的同胞拿着機票沒有登上飛機,因爲有證據表明,他借閱的圖書還沒有歸還圖書館。而那些曾經在新加坡有過劣跡的,只要他還用他的真名,他就別想再踏上那片國土,因爲他從前的行徑都已經記錄在案,有關部門隨時都可以查到。

一個成熟的社會,一個有力量的社會,不但要考察每一個人,而且還要爲他們建立必要的檔案,這個必要的檔案並不是黑檔案,而是能夠向有關方面證實你的可信度的。這樣,銀行纔可以借錢給你,商人才敢跟你做生意,別人才能與你合作,公司纔好聘用你,當然你也可以分期付款購房購物......只要有證據表明你是一位信譽良好的人,信譽就是你的通行證,你就可以受人尊敬地通行於這個文明社會.

如果你不講信譽呢?只要你敢欠錢不還,或者你敢乘車逃票、撒毀合同、偷稅漏稅、化公爲私、說謊騙人,總之,只要你敢有一次不講信譽,你就會上了沒有信譽者的黑名單,你就會失去許多許多的機會,銀行當然不可能再借錢給你,再沒有人願意跟你合作,鄰居都要躲着你,哪家公司都不願僱用你,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你在這個文明社會就難以立足。

只有當這個社會不但有輿論,而且有能力懲治那些沒有信譽的人時,這個社會纔是健全的,我們也才能被人家信賴,我們才能夠真正參與到國際經濟之中去。

生存作文 篇9

有這樣一個家庭,三個孩子一個母親。每天早晨,母親開始張羅早餐店的生意,每個孩子都會帶上店裏的春捲上學。但是,春捲並不是當早餐吃的一兩個,而是孩子們的銷售來源。三個孩子有不同的銷售方法。孩子們只有十幾歲,卻承擔起自己生活的一切費用。當然,春捲並不是母親贈送的,而是他們自己用盈利買的。十幾年後,這位母親成了富豪的母親。

故事說到這,或許你會不理解這位母親的狠心,認爲她不懂什麼是母愛。但不容置疑的是,她成功了,她的孩子比她更成功。且不論這個故事的真實一性一與來源,就今天的中國家長而言,你們能做到嗎?我想,是不能。不僅家長不能,孩子也不能。多年的一愛一護,儼然讓孩子們產生了依賴。縱然學一習一成績優異,但卻喪失了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能力。中國不缺乏應試教育的產物,每年的就業難題擺在眼前。爲什麼這麼多人失業待業?不是因爲沒有知識,而是不懂生存。倘若讓現在的孩子去買一春捲,他們放不下臉面,更不懂爲什麼要這樣做。

很多家長爲了讓自己的孩子學的更好,包攬一切。孩子們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做。等到住校了,生活仍是不能自理。孩子們也因此,沒了鍛鍊的機會。學一習一固然重要,能力的培養也是不容忽視。且不說做買賣,孩子們甚至沒了獨立的能力。如今,中學生做作業,這種能力範疇之內的事,都要父母盯着。爲了應試,多少學生應有的能力喪失。大腦在進化,四肢卻在退化。

學一習一是走向成功的捷徑,也是普遍人的選擇。但走這條路的人太多了,你是否想過“這條路會有出口嗎?”這樣“擁堵”,邁向成功的也僅能是少數脫穎而出之人吧。

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他需要的不僅是強大的大腦,更需要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