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尾巴作文2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春尾巴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青春尾巴作文2篇

青春尾巴作文1

驀然回首,三年時光如白駒過隙,位於南國鬧市中的師院,可謂是使我靈魂得以淨化的第二個樂土。

高考之後遠赴他鄉求學,此後多方輾轉,客居南方至今已漸有十年矣。20xx年陽曆新年伊始,彼時的我如同大多數本科畢業後投入社會中的新人一樣,歷經兩年風雨,卻依然身處社會染缸中掙扎求存,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工作的壓力都使我不堪重負,輾轉反側深思熟慮之下,毅然揹負了工作和家庭的壓力奔赴了考研的隊伍,皇天不負,終得償所願。於我來說,這三年的時間,仿似我向命運偷來的一般,彌足珍貴。

師院位於廣西首府繁華之地,於鬧中取靜:春有紫荊鋪成燦爛煙霞,悽迷如畫;夏有芒果枝頭惹人生津,亦園亦家;秋來多雨,侵潤皴染得似一副寫意之卷;冬日陽光流瀉,玉蘭幽芳之中自有一番倦懶嬌憨之態。我從來都不知道,曾經感覺印象中的蠻荒之地,可以美得這般驚心動魄。沒有繁華都市的浮日喧囂,相較於雲南西藏的原始野性更少了一分粗獷,在這裏談四季似乎都帶了點玩笑的味道,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地方,成全瞭如今的我。

豐子愷曾說:“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對於這個“漸”字的理解,最爲確切的莫過於時間。於時間面前,所有的一切都顯得渺小而卑微,沒有人能夠敵得過這個強大的操手。

走了,過了,回頭了,了悟了,才發現“漸”的過程中原來有這般多的複雜的情緒紛擾,一點一滴的堆積之後,實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時空錯亂。於我而言,前二十五年的記憶,在這個“漸”字背後似乎太過於平順,或者說太多被動的承受,怎麼走過,想來記憶總有一點缺失。只有這三年,似乎每一天,我都在真切地感受這個“漸”。也終於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在這個動量的背後總有那麼一個推手來操縱這個“漸”——一個契機,恰當的時間,沒有因由的因緣際會,便足以實現戲劇性的逆轉。

我開始相信命運,相信人跟人的緣分或許冥冥之中皆有定數,在什麼樣的時間,遇到什麼樣的人,決定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便成就一個何種不同的我。也終於明瞭,原來生活可以是這樣的:一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修行,一種動如脫兔、靜若處子的處世,一種化萬物與我而爲一的存在,一種“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的達觀,抱着這樣一種態度,生活原來可以這般多姿多彩。

年小的時候,總覺得可以肆意揮霍的東西很多,始有了一切隨心的灑脫;稍稍歷了些人事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舍與得總是成正比的,纔講了一個萬事隨緣;等到可以參悟一些世情之後,才明白心中一些期望並不能萬無一失的等價交換,方做了一種皆隨勢走的選擇。這麼一講,想來有些悲觀,不過可喜的是,尚有選項可選。有悔有驚,攜喜摻悲,憂怖有歷,知樂方嗔,這樣的人生,纔是真實的造化。感謝命運,在將近而立之年,賦予我如此這般的泰然。

走了大半個中國,是我這前二十幾年最大的收穫;有一羣摯友知交相伴,是我這一生最爲得意之碩果。如今離別,真是應了戲文裏的那句“曾經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着別離杯,眼擱着別離淚,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捨不得”。我寧願相信,所有的離別,都是爲了成全多年以後的久別重逢。

感謝這三年的光陰,讓我成爲一個不同於過去的我。

再見,我的青春的尾巴。

青春尾巴作文2

“啪嗒啪嗒”,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之中,連綿不絕的鍵盤敲擊聲成了主旋律。明子雙眼佈滿血絲,眼瞼發青,目光卻一刻也未離開過電腦屏幕上激烈的戰況。

時間逐漸流逝,直至闖關通過的提示框彈出,明子的神色才放鬆下來,揉了揉酸澀的雙眼,臉上露出疲憊而滿足的神色。“三十分零一秒,不錯的成績。”眼角瞥過屏幕右下角,正好是0:00。驀地,他一拍大腿,明日便要上課了,而他至今還有一篇作文未完成。作文的話題,是“初三生活”。明子鋪開作文紙,手握着筆,冥思苦想着,目光投在窗外的一片黑暗之中。這一路段的路燈都沒有亮,明子伊始並不習慣,後來卻慢慢的覺得沒有路燈刺目的橘色光線,皓月星輝清晰可見,這樣,很好。

筆桿在手指間轉了幾轉,明子思考了半晌都沒有思緒,落筆維艱。他長相平凡,成績中等,家境一般,沒有“天之驕子”們的.勤奮進取,亦不至於像“墮落天使”們那般完全將自己拋棄,每日按着固定的軌道,在老師面前裝乖學生,交得清作業,真正的心魂,卻只叫那網絡遊戲攝了去。他能清楚記得自己刷過那些副本,何時獲得過一套極品裝備。現實中的一切,反而記不清楚了。

原來,初三年已經過了一半了。他模模糊糊還記得班會課上班主任恨鐵不成鋼的一遍遍的強調着中考的到來,而他處於半夢半醒之間,隨着同學無意識地附和着“是”,腦中盤旋着的卻是晚上組隊刷副本之事;他模模糊糊還記得半晌“天之驕子”們追着老師請教問題的背影,他趴在桌上一面心裏不屑,卻有一面算計着明天向他們“參考借鑑”一下作業。

他習慣性的咬着筆頭,,小學時候養成的壞習慣至今也未能改掉。初三以來這半年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也並非沒有,卻不在學校之中。記憶猶深的是極爲疼愛他的太爺爺的葬禮。他站在火葬爐前,看着天月的火舌流不出淚,只是出汗,手心,額頭及後背都被汗水濡溼,火苗的熱浪撲面而來,汗液的溫度卻直教他冷到心底。他心裏清楚那個住着柺杖卻怎麼也走不穩的老人永遠的走了。他可以嫌他老,嫌他不愛乾淨,嫌他乾癟的嘴只會來來去去重複着“名字真聰明”“明子要好好讀書”之類的話,嫌他。只是當這位老人真正離開時,他才發現自己即使在不耐煩,但心裏始終是愛着這個老人的,血濃於水的親情難以分割。

窗外,月涼如水,夜色如墨,彷彿這世間除了孤寂,唯有孤寂。電腦因許久未動,屏幕已暗了下來,只有一個“Windows”的標誌在屏幕上移動,撞到邊緣處又反彈回來,光線透到他的臉上,明滅不定。明子長嘆了一口氣,十六年,在他不經意間,很多東西已經錯過了。就像,他白白浪費的十六年光陰不會再回來了,就像,他早已習慣卻不知珍惜的關懷與呼喚隨着老人的去世而不復存在,就像。他還要失去更多嗎?

不了,他再也不想錯失任何東西。

鄭重的關上電腦,蓋上許久未蓋的幕布,明子端正的坐着,筆尖在作文之上重重落下:“我,想抓住青春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