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我的青春色彩的作文5篇

篇一:我的青春色彩

描寫我的青春色彩的作文5篇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畫家,在人生的白紙上塗鴉、作畫。拋開畫筆,擦亮眼睛,其實生活中處處是色彩豐富的畫。

我們學生的工作無異於讀書寫字,從中汲取知識,充實自己。看熱鬧的人只認識書中的白紙黑字和偶爾出現的圖畫,卻不知精華的所在;內行的人不僅閱讀到文字背後的內涵,而且讓自己品嚐到學習的歡樂。

語文是一本白色的書,看似清楚明白,卻難懂其中奧祕;數學是一本藍色的書,需要我們冷靜的思考;英語是本黑色的書,表面模糊,本質卻十分簡單;物理是一本綠色的書,一定要仔細琢磨……,打開書包,倒出課本,其實倒出一道彩虹,甚至比彩虹還要多姿多彩的一條通向知識的海洋的陽光大道。

學習任務繁多,難免人困馬乏,出門走走,也不失爲一條妙計。將自己融入大自然,呼吸着泥土塊味的空氣,欣賞一個比書包大得多,精彩得多的世界,真可謂身在人間勝神仙啊!

漫步在公園的小路上,徘徊於涼爽的樹蔭下,躊躇在寬闊的水塘邊,聆聽着大自然的語言,輕嗅着大自然清香,欣賞着大自然的色彩,我,也就“溶解”了。小路上白色的鵝卵石,樹蔭下青色的小草,水塘中蔚藍的天空,路上的行人,樹中的鳥羣,水裏的游魚,成了一幅幅活力無限,無拘無束的彩畫,超越了藝術大師的絕世之作。此時此刻,我願意像糖消失在水中一般爲大自然添一些滋味。可是,它不願意,它變成爲冰,讓我無法融入幾幅超凡的畫卷。這塊“冰”卻依然能我散發熱量,感染着我,讓我從頭到腳麻木。

我無法打破那寧靜的色彩,也不願破壞那個特殊的平衡,因爲我可以自由地觀察畫的組成部分,它們卻不能。彷彿一個細微的動作,便可使那衝破宇宙的和諧的力量散失於無形。

人笑着跑開了,鳥鳴着騰起了,魚也甩起水聲着翻身了。剎那間固體變成了液體,一瞬間液體又化爲氣體,極不穩定地四處擴散,遺留下我目不轉睛地癡迷於綠樹下藏着青草,碧水中映有藍天的別緻的大自然的禮物。這樣司空見慣的事組合起來,竟成就了顏色,成了那些藝術家,成就了大自然。行在畫中看畫,別有一番情趣。

顏料的色彩只是藝術家的工作,書的色彩是知識的色彩、文化色彩,而自然的色彩是生機的色彩,自由的色彩。只需要一顆充滿豐富色彩的心,那麼我的青春色彩做主。

篇二:我的青春色彩

冬去春來,冰涼的寒風逐漸褪去,代替其的,是暖和的春風。草兒再也不怕冰雪的素裹,綻放出青翠的本色;溪兒再也不怕冰凍的困擾,叮咚叮咚歡快地奔跑;花兒再也不怕冰寒的洶涌,於是就有了春天的百花爭豔。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它們在不斷的循環。

每每看到這些美妙的景色,多數人在讚歎,而我卻顰蛾。伴着時間的流失,我的青春也在逐漸消逝。如何,才能捕捉到這些快要迷逝的風景呢?多少詩人讚美青春,如白雪純潔,如夕陽燦爛,如彩虹絢麗,可我卻無法將這些潔白、浪漫、美麗載入自己的畫冊。我的青春畫冊宛如黑色。

早晨,海邊瀰漫着深深的白霧,如雲朵朵繚繞。

在海邊沙灘,和煦的海風撩起我絲絲青絲。我就靜靜地站立在這“白雲”之間,聆聽着海浪的伴奏。突然耳邊傳來孩童稚嫩的笑聲,似銀鈴般清脆。我驀然一震,呆望着前方。

在雲的另一端,跑進來了一個小女孩,眼睛彎彎的,烏黑的長髮隨風飄揚,愉悅的笑聲就是她發出的。可是陷入這白茫茫的一片,她迷惑了。

其實從她的一出現,就好像有一把古老的鑰匙,打開了我心中塵封許久的記憶盒。記憶盒裏是白白的一片,一望無際。沒了方向,心中的我就木訥的坐在那。孰不知,這一坐就是幾年。

突然,斷斷續續的抽泣聲拉回了我的思緒。女孩因爲害怕,沒了先前的愉悅,開始了哭泣。因爲不忍,我走了過去。蹲下來,輕輕地安慰着她,試圖撫平她內心的恐懼。擡手指出着迷霧的出路,她看了看,說了聲謝謝就快速奔跑過去。臨走前,還在我的臉上印下一吻。我愣了愣,緩緩撫摸着臉。

那時我笑了,是發自內心的笑。因爲我發現了迷宮的出路。緊跟上女孩的步伐,我跑出了這裏。剛出來時,心中豁然開朗。岸上的綠樹,輕輕擺動着,嬌柔的嫩綠映入眼簾。在這兒,我看到、聽到的不僅僅是女孩的歡笑,還有更多人們的笑語。朝陽已經爬上了天空,驀然回首,白霧已經淡淡散去,留下的,是我那一深一淺的腳印。

於是,我的青春擁有了潔白。

夏日的風,徐徐的來了。人們說夏是熱情的,我卻說夏是美麗的。因爲,純潔的睡蓮在此時盛開。淡黃的花蕾被雪白的花瓣所包圍,香遠益清。華麗而不庸俗,美麗而不妖豔。綻開時,就像是在水中跳着柔美的舞蹈,如從不接觸世事紅塵的仙子。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水中的波瀾牽動着她。又如水中的女神,雪白花瓣上的水珠,一顆顆安詳的躺着,欲滴可止。

她是我心中的花朵,可愛的睡蓮。

因爲她,我的青春擁有了浪漫。

秋實的果,豐碩可人。枯枝落葉落在地上,沒有聲音,緩緩的,在無人察覺之際,飄落。落紅不是無情物,我輕吟。記載着春夏的美麗,它其實擁有着最多的財富。外表雖早枯黃,但內在卻是不老的彩色。

撿起一片落葉,不願打擾了它的沉睡,我輕輕託着它。一陣風吹過,帶着它在空中飄揚。

就讓它飄落在世界的另一端,幫助那些曾經跟我一樣迷茫的人。

而我的青春畫冊,早已絢爛。

篇三:我的青春色彩

技藝再高超的畫家也無法用顏料描繪完青春所有的色彩;功底再深厚的作家也無法用文字形容盡青春所有的色彩;技術再精湛的歌唱家也無法用音樂呈現出所有青春的色彩。它,如此色彩斑斕,我只能用如此粗劣的言語,如此枯燥的文字來描繪它一絲顏色。

希望之綠

老師在黑板正中央掛上了倒計時用的板,“離中考還剩XXX天”這些子如此醒目,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震懾着我們的心。於是乎,操場上沒有了男生打球帥氣的身影,課間沒有了女生圍成一團嘰嘰喳喳的“八褂之聲“,亦沒有了課堂上呼呼的打酣聲,取而代之的是一雙雙目不轉睛地盯着書本的眼睛,和課間追着老師跑,拽住老師問問題的人羣。因爲大家都知道。青春充滿希望的綠色,只展現給爲夢想不斷奮鬥的人看。

失意之灰

在面臨中考的歲月裏,記不清看到過多少張憂傷木訥的臉,記不清聽到過多少次痛徹心肺的抱怨,記不清,記不清我們爲此掉過幾次眼淚。很多時候,付出與收穫往往不成正比,當我們想起長輩口中“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付出了就會有收穫”等等話語,再看看鮮紅得刺痛心靈的成績,那種失意與不公之感籠罩着青春的天空。我們都哭了,像孩子迷路般無助地哭了,而彼此都說不出隻言片語來互相安慰、勉勵,因爲我們都知道,我們真的努力了,卻沒能揚起勝利的旌旗。

收穫之金

多數的我們,最終是滿載而歸的。當我們卸下扛了一年的重擔,離開考場。當我們知道了成績,高興地拍手歡呼,當我們緊握着用汗水、淚水換來的錄取通知書踏進新的學校。秋的落葉鋪滿地面,我們滿臉笑意地菜擷田間的瓜果,回望過去一年來的辛勤耕作,我們都笑着說:“真的,付出了就會有收穫。”

憂傷之藍

凝望着一張張陌生的臉孔,不知哪來的害怕涌上心頭,只是這次,再沒有人可以訴說。我們哭了,因爲我們長大了,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坐在同一間教室,和同樣的人暢談夢想,攜手向前。我們笑着走出母校,我們沒有想到,這是最後一次以在校生的身份離開校園,而當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又哭着回來,但是這一次,母校沒有用溫暖的臂膀接納我們,而是一腳把我們踢出校門:“孩子,你們長大,不是初中生了。”我看着身上改變了的校服,才發現,時間變了,我也變了,才發現我已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一些,而且沒有人會給我重來的機會。

請原諒我無法描繪盡青春所有的色彩,因爲它本不在眼前,它,在每個人的心裏。

篇四:我青春彩的色彩

青春的色彩?我想每一個人看到這個題目時都會想說青春的色彩是多麼的絢麗,多彩。青春的色彩多絢麗,多多彩,類似於這樣的假話,套話對於我的耳朵已經過於的泛濫成災了。

好了,現在來說說我青春的色彩。

首先我青春色彩有黑色,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人性正在逐漸墮落。人類道德的歷史隨着時代的發展並沒有前進,而是在衰退!或許人類歷史長河中的文化“創造“就是對墮落人性的被動適應,甚至是對其的取媚!且技術的世界往往有影響人類的心靈世界,智慧越重視就越損害德行!要知道,這是中國古代各派思想幾乎一致的觀點!今天,做爲知識前沿,智慧先鋒的我們亦正進行着人類的退化!我們已不是什麼不懂世界,單純無知的小屁孩,也更不是什麼善男信女,而是一臺臺網速驚人的計算機!我們之間亦如成人世界那般每日攻於心計,一味算計,我們之間那純潔無暇地笑容早已不知何時就與老子一起出關而去了!我們之間那心與心的交流亦不知何時被一道道,一層層冰冷的鐵閘相隔。你說,身處這般的時代、社會,青春的色彩能不被染黑嗎?

其次,我青春的色彩中有深藍。其實,看多了罪惡,不是與世同濁,心腸隨之冷酷,便是脫胎換骨,超凡入化,蛻化出一顆大慈大悲的心靈。我雖沒有與世同濁,但也尚未蛻化出一顆大慈大悲的心靈。而我看着許許多多與我一般的同齡人卻一步步地冷凍起心腸,不禁有些感慨爲何要讓幼小的我們這麼早地承受這般的痛苦?威嚇社會要逼着我們被迫“成熟”?大家爲何就不能堅守住心靈的防線,讓渾濁的大地留下一絲淨土!而被其玷污呢?我的`心也隨之被隱藏了起來,藏得很深,很深!慢慢地,我開始遠離世俗,過起了“隱居”生活,雖仍身處這紅塵,卻早已心遠地自偏了。你說,這樣的我心能不悠遠而深沉嗎?我早熟的青春的色彩不是悠遠深沉的藍色嗎?

最後,我青春的色彩中有黃。黃是春天孤單地飄落下一片枯黃的葉子的那個黃。常常會有一種“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上午感覺。請你試想在豪飲之後,看着醉成不醒人事的大家,只有你一個人還醒着,你會有什麼感覺?——那就是孤獨寂寞!真恨爲何我與老子、韓非子、屈原等不是生在同一個時代,爲何我所處的時代知音就如此匱乏呢?

黑、深藍、黃這三種就是我青春的三種顏色!

篇五:在80後的色彩下摸索我的青春

我喜歡郭敬明,我喜歡許多“80後”的作家,我也會看一些非主流的圖片,但我卻不甘心,看着自己喜愛的“80”後風潮過去,看着自己不情願地被印上現有的“90後”的時代符號。因爲的的青春還沉迷在上一個時代留下的光彩裏不願離去,因爲我的青春正在以它的方式成長。

郭敬明的成功,他的文字,他的生活。他的風尚,被深深地打上了80後的時代印記,而我,作爲一個標準的90年代出生的人,卻固執地將我的青春,染上濃烈的“80”色彩,不肯洗去。

人們說,90後的代表文化是“非主流”,“90”後更加地“我行我素”。我生活在這個年代,不可置疑地也會收到這樣的影響,但這些對於我,只不過表現在看一些非主流的圖片而已,這只是消遣,而不會像曾經的“80後文學”那樣,紮根在我的生活中,因此我質疑,這是否算是標誌,是否算是文化!

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算是非主流的90後人羣中的一個,我只是倔強地堅持:我所

喜愛的,還是“80後”的色彩。

我喜歡讀郭敬明學生時代的書文字,因爲我深深地沉迷於他文字裏的青春。

讀他描寫青春的文字時,我還只是個小丫頭片子,生活簡單到單調,圍繞着學習和看電視轉悠。我沒有像他那樣仰望天空的寂寞的習慣;我沒有他那麼多的“傳奇”朋友:只有一個朋友的隻身去日本上學的小A,那麼有默契的小蓓,在網上認識的才華橫溢的小許,參加新概念認識的爆破,獨立的愛買地圖

的上海女孩清和,還有黃藥師,林嵐,顏敘,FOX,那些亦幻亦真的朋友……所以我津津有味地讀着他的文字,並且期盼着高中快些來。因爲我認爲,高中是最如火如荼的青春時期,因爲我期待,我的青春,也有這樣絢麗的顏色!

當看着郭敬明,韓寒,新概念等引領的“80後”迅速成長,甚至成爲一種時代的標誌,成爲文壇中異軍突起的力量時,我在想,我也要用我的文字,讓大家認識到“90後”,讓“90後”這個詞飛入大街小巷。

但當我看到“90後”這個已經隨着“非主流”等詞開始翩躚欲飛是,我的心裏開始難過,因爲我還沉溺在“80後”的文字中不願醒來,因爲我還沒來得及創造這個時代。

於是我意識到,無論有誰,沒有誰,都阻擋不了一個時代的到來,只是曾經那些“80後”的孩子,用他們的青春,輝煌了一個時代而已!

現在的我,一邊過着高中無比緊張的生活,一邊咀嚼着郭敬明文字裏的青春,原來,我都在經歷着。

我開始喜歡在這個並不多雨的北方城市裏看雨中的朦朧;我開始認識許多有意思的人,那些本來不在我的生活軌道里的人,他們每一個人都在以一種別樣的姿態活着;我也有了一個很有才情很會寫詩很談得來的同桌,有點像是小四和林嵐;我也開始焦慮半年後的文理分科,我在想是否像大人們說的那樣學文就會沒有出路會餓死,而學理前途就是大片的輝煌;我開始審視手中的筆,思考它寫下的文字能否讓我快樂……

我找不出我們的青春中突兀的不同,我找不出不再熱愛“80後”風潮的理由,我找不出自己身上明顯而張狂的“90後”的特點,我也沒有理由,放下自己喜歡的筆,停止寫別人不認同的文字。

我像是一個夾在兩個時代中的孩子,左顧右盼,無法準確地將自己定位,因爲我不甘心,因爲我想創造自己的時代!

我的青春,在“80後”點塗的色彩中絢麗地飛舞着,但是,它只是影響了我的青春,而我,卻不肯過早地承認自己屬於哪個時代,我要用我的文字,我的青春,引領我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