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感悟作文(通用2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雨中感悟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雨中感悟作文(通用2篇)

雨中感悟作文1

龍年伊始,伴隨着陣陣春風,早春的腳步,在春風春雨的沐浴下,輕輕地叩響了城市、村莊和原野。

人們總說“春風得意馬蹄疾”,可今年的初春,卻像一位亮麗多姿的少女,她懷着既希望被人欣賞、讚美自己絕世容顏的那份自信,卻又不願被人們過分注意的微妙心理,以輕盈而又略顯躊躇的細碎腳步,徜徉在我們的身邊。近日,我從皖南上高速,途經江蘇、浙江至上海,再從上海折道返回,刻意搜尋着新春的蛛絲馬跡,可今年的春天卻總是不肯揭開它羞澀的面紗,所到之處,眼前的景物經歷了一冬寒冷的侵襲,依舊一如既往地沉寂着,那灰褐單一的色調,好像在渾渾噩噩中打發着時光,怎麼也嗅不到春天那柔和美麗的色彩。於是,期冀風和日麗的春天早日到來,就成了人們心中的嚮往了。

這些天,陰霾籠罩下的江南,雖然天氣不是很冷,但淅淅瀝瀝的春雨不緊不慢地從空中飄落下來,讓那禁錮已久的心靈,在這個春天來臨之際慢慢潮溼起來。一會兒是風,一會兒又是雨,不一會的時間,濱江花園就籠罩在煙雨朦朧之中。在剛剛泛起一層綠色的柏樹、倒柳上,輕輕地披上了一層白色的霧掛,又彷彿裹了一層薄薄的輕紗,遠遠的望去,煞是好看。

被譽爲城市客廳的荷花塘裏,殘破的夢已被春天催醒,幾隻麻雀在荷的乾枝和捲曲的枯葉上追逐、嬉戲着,陣陣春風掠過塘面,吹皺片片漣漪。青弋江對面的山巒,村莊,樹木,河流,在一冬的懶覺中剛剛甦醒,在近乎朦朧狀態下打着哈欠,伸着懶腰,以自己特有的姿態迎接江南初到的春天,憧憬着春天美好的時光。

遠遠地望去,在城市中流動的一把把傘,就悄然撐開了這個季節所有的夢幻。我常常在想,每到春雨時節,那些縈繞在霧靄裏的煙塵,是否就是這歲月的縮影呢?走出樓門,我也撐一把黑色的摺疊傘徜徉在人流之中,忽然發現道路兩旁那幾株迎春花,在雨中透着隱隱的清香,樹杈上已結出了暗紅色的嫩芽,這才真正體會到,春天的那些花兒不光是雨水帶來的,同時也是由風吹開的。

“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春風,爲大地捎來了溫暖,送來了生機,帶來了希望。她綻開綠意的笑臉,盪漾出春的信息。在這春風徐徐、鳥語花香的季節,捧讀詩書,慢慢品味,細細玩賞,卻猶如一杯美妙甘醇的美酒,實在是滋潤心靈、沁人心脾。

春風輕吻着柳枝,柳枝有節奏地搖擺着,擺動着它那細膩的腰姿,微微地吹皺了水面,偷偷地傳送着花香。如此溫柔、如此溫柔,就像萬物的母親,無微不至地親切體貼着萬物,讓萬物生機勃勃地活動着。微風吹拂着千萬條嫩黃色的柳枝,爲它們更換衣裳;水仙花、迎春花、西洋杜鵑……春風吹拂着那嬌媚的花兒,人們不由得分外愛惜!

春風彷彿是一種生命的原動力,它可以喚醒萬物,也可以成爲人的力量。春風撲面而來,使我想起了“一年之季在於春”真正內涵。春給人帶來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人生目標……一陣春風吹來,我的頭腦頓時清醒了,明白了人不僅要學,還要懂得運用。用春風來喚醒自己心中的渴望,讓它告訴自己應該努力發奮,爲自己的渴望而發奮實現這美好的願望。春風如此溫柔、如此細膩,怎能不讓人心動去珍惜呢?所以我們要珍惜這種源之動力之風吧!

春雨一直在下。走進瀟瀟春雨裏,清涼的雨絲隨風飄灑在臉上,並不像冬雨那樣的冰肌寒骨,所以人們臉上依舊泛着喜悅的`光彩。春雨是纏綿的,有點爭先恐後的樣子,好像是天空的傾訴,想融入大地的懷抱。早春像一幅畫,隨着雨水暢快地滑下來,恰到好處地向四周流去,在深褐與淺綠、嫩黃之間,使涇川這個古老的城市就成了雨中的風景,孤獨而美麗。

春天就像一位慈祥而細心的“母親”,她辛勤地培育着“兒女”,用她那甜美的乳汁來賦予營養給兒女,爲的是給兒女更好的東西、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體魄。兒女長大了,母親給了他們最好的教育和貼心的愛護。如今兒女已經可以掙脫開母親的懷抱,展翅飛翔,翱翔在天空中,那這些功勞歸功於“母親”在背後默默支持和無私奉獻的結果。

雨是大自然的旋律,是春的使者!春雨淅淅瀝瀝,如絲如縷飄落在田野上,滋潤着嫩綠的麥田。

春雨霏霏,雨霧瀰漫,千萬條銀絲,盪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珠簾,如煙如雲地籠罩着一切。活潑的燕子在雨中穿來穿去,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斷雨簾。春雨綿綿,灑落在柳葉的葉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輕輕的撫弄琴絃,又向蠶寶寶在吞食桑葉;春雨瀟瀟,小雨珠飄落在早春的花瓣上,滾動着,猶如千萬顆閃爍着五顏六色光彩的珍珠。

雨,灑在河面上,平靜的水面泛起粼粼波紋。機靈的小魚跳躍着,掀起一朵浪花,彷彿要吮吸那晶瑩的雨滴;雨,滲進泥土裏,麥苗伸展着翠綠的嫩葉,頂着亮晶晶的雨露,真像柳枝那樣青翠欲滴;小草甦醒了,舒展着身子,帶着春天的氣息,鑽出地面……

春雨淅淅瀝瀝,落在人們的心坎上。一位農民老漢站在雨中,晶瑩的雨水滴在他花白的頭髮上。他望着田野裏的麥苗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臉上笑開了花,彷彿在說:“春雨貴如油啊!”春雨淅淅瀝瀝,你是春姑娘的使者,你伴隨着春一起來到大地上,滋潤嫩綠的麥苗,擁抱淙淙的小溪,散發着泥土的芳香,給大地帶來一片生機。

春,不似冬來得這般猛烈,一陣北風便把棉襖吹到了人身上,絲毫沒有緩衝的機會,更沒有還擊的餘地。春的腳步一定是輕輕淺淺的,從不招搖。“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點起腳尖,踏着輕慢的步子緩緩走來,沒有浩蕩,唯恐吵醒熟睡的人們,讓人等不及驚喜。

春天的到來,又不似秋來得那般悲涼,“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一定是秋的寫照。春,沒有那般淒涼,“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纔是春的素描。走在春的街頭,從來找不見絲毫寒意,到處都充斥着溫暖的氣息,尤其是心裏,暖暖的,彷彿有愛。

春天的到來,更不會如夏般濃墨重彩,像一壺原漿烈酒,濃烈得教人窒息,叫人心生畏懼。春,從不塗脂抹粉,卻色彩依然,正所謂,不施粉黛有顏色,不動胭脂韻自來。春的到來是件很清純、很甜蜜的事情,我分明看見,有人手把銀鈴,一路歡歌前行。

春是正當妙齡的小姑娘,呼吸着大自然最清新的空氣,也最能敘寫曼妙的傳奇。如剪春風,剪綠了江南的柳枝,風中搖擺處,好似嬌娘柔美的舞姿,道不盡生命萌發的驚與喜,惟有以舞示意。柳岸江水,告別短暫的冰封,也忍不住對春拋送如藍的情意,在江水的映照下,柳樹的俏皮模樣也變得栩栩如生。敗了一冬的花,終於忍不住寂寞,以繽紛的色彩迴應着春的召喚,沒有約定,只有難以言傳的默契,並依照這種默契一齊開放一整個春天。

沉默了一冬的人們,推開塵封已久窗子,鳥語花香迎面撲來,不由得拋開了冬日裏的晦澀陰霾,心情變得大好,踏青也便開始了。家家戶戶,老老少少褪下了厚厚的冬衣,輕裝前行,遊離於青山綠水間。沉睡了一冬的山水也很配合,不招搖不反抗,乖乖的在人們的相機中、畫筆下當背景,胸懷好不寬廣。

古往今來,人們對於春,總是心嚮往之的。“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以東風忽至寫出了春到來的驚喜;“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以滿懷的風景繪出了對春的喜愛;“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以花草的視角道出了對春的留戀。

春天來了,文人墨客欣喜得賣弄風騷,我想,大自然豈不更是如此。一夜春風,便使得山野間開出了浪漫,麥田裏長滿了希望。淺淡的綠色透過雨水潤溼了我的眼晴,一片深深的春意藏在心間,彷彿似夢中一般飄逸,透過綿柔的雨絲織就出的思緒也就更是朦朧了,但又是那樣的清晰。我知道我非詩人,這個季節的蕭瑟還無法讓我生出那些美好的遐想,可我卻願意在這個春天裏,和大自然做伴,在這綿長的細雨裏去感悟春的情懷。

雨中感悟作文2

八月初的一天,按照GPS的指引,我們來到南昌郊區的梅湖景區,景區指示牌上標明八大山人紀念館就在前面,過了一座寬闊的石橋,便看見湖兩邊徽派味道的白色馬頭牆和雕樑畫棟的亭臺樓閣,透着新和亮。再往前走幾步的左手邊一個綠色的鐵門有人進出,沒有八大山人紀念館的標誌,下車詢問一個在倒車的年輕軍人,才知道八大山人紀念館到了。

紀念館不用買票,拿身份證登記一下便可入內。裏面不大,有青灰色的明清建築和現代建築,百度用“精而不華,青而不飾”來形容它也不爲過,但三十多年前的蹤影只藏在一個小小的角落。

沿着垂柳成蔭的湖邊石路行走,拐過一道彎便看見青雲譜的大門,還能捕捉到三十年前的影子,透着拙撲的味道。那幾棵古樹還在,八大山人的雕像是新立起來的,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面目清秀的八大,帶着幾分倔強、一絲微笑、一份惆悵,像是在歡迎你的到來,又像是告訴你這個他曾經居住的地方有着他難以忘懷的情結和那爲之傾其一生的傑作。

後面是老宅,綠樹成蔭的盡頭“無上玄門”幾個字像是被一束神光照亮,引誘着你隻身前往,一探裏面的奧祕。老宅邊曲徑通幽處依舊是幾許翠竹疏影橫斜。

三十多年前曾經來過這裏,那時幾間青灰色的瓦房中掛着十幾幅八大山人的畫,據說是真跡,儘管那時什麼都不懂,但那種怪異的、簡練的畫面、特別是那翻着白眼的鳥獸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這次借探望公婆之際,和兒子再次來欣賞八大山人的作品。

明清式的老宅已被修葺,院內紫紅色木質的屋宇佈局是典型的南昌風格,“高山仰止”四個字掛於正中,讓人肅然起敬。老宅分爲幾個殿逐次遞進,各殿之間有天井內院,有古樹和蓮花池,清幽靜逸。屋內光線幽暗,只能從外面漫射進的幾束光中看見牆上掛着幾幅八大山人的水墨畫,看不太清,工作人員說這裏不讓開燈,怕破壞畫質,其實這只是一些仿品,沒有照明說不過去,即便是真品也應該讓人看得清吧?

據說這是八大山人留在世上的唯一一幅畫像。八大山人的真名叫朱耷,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活了80歲,從小天資聰穎,在皇室中受到很好的儒家教育,8歲時就能寫詩,做了19年的王孫貴族,1644年明朝滅亡,改變了他的一切,國破家亡,從赫赫皇族淪爲前朝逸民,5年的逃亂亡命,30多年削髮爲僧,55歲還俗,自築陋室“寤歌草堂”於南昌城郊。創造了輝煌的藝術傑作,在孤寂貧寒中渡過了他的晚年。

清初畫壇上有四個很有名的和尚畫家:石濤、弘仁、髡殘,再就是八大,史稱“四大畫僧”八大爲四僧之首,是最厲害的一個。他的畫好看耐看,有着極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構圖縝密,意境空闊,筆墨清脫純淨,淋漓酣暢,神形兼備,超凡脫俗,渾然天成。除此外在他的作品裏,你總能感受到孤傲倔強,感受到他複雜的身世對他思想的影響,那翻着白眼向天的鳥獸、那山水樹石,都在述說着他內心的不羈。也許他悲涼的身世,只能用詩書畫發泄他那玩世不恭、悲憤和抑鬱。

穿過一條幽靜的青石板鋪就的小路就是真跡展館,這是一座白色的、方形的,有着現代極簡風格的兩層樓房,白牆上紅色的八大山人的印章很醒目,似是“哭之”“笑之”。倒映在水中,似笑非笑,似哭非哭。

一樓有許多保安戒備森嚴,不讓拍照。我們在一幅幅寫意的水墨畫前佇立,仔細地打量着每一幅畫,畫中有紙張斷裂的痕跡,應該是真跡。二樓的第一間也是真跡,傍邊還有一扇厚厚的類似於銀庫的保險門,估計裏面還有很多真跡,據保安說,前兩年開文化交流會時拿出了5幅只展了7天。另一間展館內保安管的不太嚴,看見有人在用手機拍照。這時聽見旁邊有幾個年輕人議論說“這畫有融通和屈從的味道。”我說“他從來就沒融通過,也從來就沒屈從過!”那人莞爾一笑,似是認可,也或許這些年輕人不太瞭解八大的一生。

其實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羣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八大山人的作品呢?大都如我們一樣,即便不是附庸風雅,也僅僅是欣賞和感受他的情懷罷了。

是的,他的每一幅作品中大都充滿了毫不屈服味道的、倔強而尖銳的直、折線條,表現的是一種傲氣,一種精神。比如他畫的這塊石頭,並沒有按照傳統的佈局,將巨石放在黃金分割線上,而是硬生生的將巨石放在畫面中間,像是從天而降當中劈來,上大下小,搖搖欲墜,本來就不穩定的石頭邊,又有一個小生命:一朵花、一棵小草、一隻小雞或一隻小鳥。這種佈局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它傳遞出的是一種嚴酷險惡的生存環境。

那朽木、衰草、敗荷、寒江、怪石以及那些鳥獸的白眼中裹藏着八大的多少孤傲呀?那是一種更強烈的、更坦誠的生命衝擊,他是在用畫筆表達對生命的尊嚴,以及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偉大,抒懷他那孤獨的精神世界。就像他詩中表明的那樣“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叢戶暗,詩畫入禪真,遺世逃名志,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

亦或像他的另一首題畫詩:“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這第一句“墨點無多淚點多”。最言簡意賅地說出了他繪畫藝術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以及他從不屈從於權貴的秉性。

也許我們從他的作品裏讀到他內在不滿的宣泄和冷逸還不夠,我們還可以從他那簡約一花一草中,在那渾樸的一山一石中,讀到空靈的氣息以及蕭散和幽遠的味道。也許那柔中見剛的筆觸、那渾樸是來自於道家。也許與他所讀的書有關,如他自己所說:“讀書之萬卷,此心乃無惑,如行路萬里,轉見大手筆。”但天下讀萬卷書的人很多,行萬里路的人也很多,沒有一個如他的作品這般令人震驚,直指生命,直指人心。無論他的哪一幅作品,都讓你感受到那深藏着的孤獨、寂寞、傷感與悲哀,還有不羈。

此時的窗外,暴雨如注,而我們心裏也隨着八大山人的作品時起時伏……穿越時空,穿越蒼茫,與他對視,與他的靈魂對話,從那簡練的構圖中,從那瀟灑的遒勁的一筆一畫中,從那字裏行間……

第二天上午,我們又來到這裏,不一會細雨飄落,說也奇怪,這兩天來的時侯都是晴天,一到這裏便有雨水相伴,好像雪小禪來時也是下着雨,她在雨中坐在院子裏與八大對話,那情景像一幕電影在眼前閃過。我不知道這預示着什麼?也不知這是不是八大的淚水?或是上天感動的淚滴?

但我知道這是八大靈魂的召喚?是他那偉大的作品吸引着我再次前來。

其實有點後悔,爲什麼以前在南昌居住的時候,沒有經常來這裏?來品讀他的詩、他的畫?來感受他那憤世嫉俗的情懷?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才帶着純粹、帶着虔誠、帶着敬重來拜謁他,是不是有點晚?

在兩棵500多年的苦櫧樹中間找到了他的墓,墓己被重修,圍着墓的是一圈黃色的鵝卵石,墳塋上雜草叢生,似是無人問津,只有稀稀落落的幾人前來拜謁。旁邊是他弟弟牛石慧的墓,想當年他與他弟弟在那間古舊的書房裏寫詩作畫……現如今他不再寂寞,兩座墳塋相互對望、相伴,共同打量着這個世界,打量着來看他們的人……不知這個隱姓埋名、蟄伏山林、東躲西藏的明朝逸民對幾百年後還有這麼多人來看他會怎麼想?而對他作品的價值,現已飆升到每幅近億元,又會作何感想?

八大80多年的跌宕起伏、艱難痛苦卻高壽多產的一生,給人們帶來多少的感慨和感懷呀!

細雨不停地敲打着我的思緒,同時也敲打着世人的目光……

有人說:“如果旅行只是爲吃到更多美食,看到更多美景,買到更多商品。但卻不能轉化你看世界的方式,那麼你的旅行就少了一份觸及靈魂的深刻。”不知這次拜謁八大,算不算一次觸及靈魂的深刻?亦或是一次附庸風雅的到此一遊?但不管怎樣,對八大的作品以及風格的喜愛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