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創新作文600字三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創新作文6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創新作文600字三篇

創新作文600字 篇1

創新教育的時代要求決定了教學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探究精神,新的世紀,競爭激烈,知識爆炸,培養創新人才已成爲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任務,創新人才的重要特徵是能打破常規,積極發揮主體意識。近幾年國家也認識到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提出了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給學生創造一個適宜於學生髮展的良好環境,體現學生的主體原則,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語文教育領域有一個很知名的“三主論”,即“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這實在是一個科學的命題,指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可是,我們的教育卻違背了“三主論”的精髓:“主體者”的“主動”。教師的主導演繹成了潛意識的領導。由於教師過分主動,壓抑了“主體者”的主動,學生的主體意識還沉睡在四周禁閉的“鐵屋子”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但現實是作爲語文教學重頭戲的寫作教學,隨意性大,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中,雖有幾篇好作文,但總體情況不能令人滿意。學生作文要麼人云亦云,缺少自我;要麼內容空洞,胡編亂造;要麼詞彙貧乏,錯別字連篇。作文是反映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出中學語文教學特別是中學作文教學的境地依然尷尬。步入這種難看處境的原因是作文教學觀念落後,方法陳舊,最根本的就是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沒有讓學生真正表達自己的思想,發揮自己的見解。因此,走出作文教學的困境,提高寫作能力,讓學生充分張揚個性,提高中學生“自主式”創新教學應該是當前中學生作文教學的首選突破口。

創新作文600字 篇2

創新,是推動世界運行更方便、更迅速的法寶。如果世界沒有了創新,就不會有現在四通八達的交通網,也不會有不出門便曉天下事的互聯網,人們將依舊過着原始、單調的生活,那該多無趣啊!

萬戶——人類“飛天”第一人。古時候,人們對天空充滿了幻想,渴望飛上天一看究竟。我國明朝受封官職爲萬戶,名爲陶成道的官員,開啓自己的智慧,敢於創新實踐,他親自坐在綁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裏拿着風箏,飛向天去,雖然不幸殞命,但他的創新精神開啓了我們的慧根,讓我們在一次次失敗中累積經驗,並獲得成功!爲了紀念這位世界航天始祖,世界科學家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火山命名爲“萬戶山”。

魯班——人類“斧鋸”創始人。在沒有發明鋸子之前,魯班還只是一個採藥人。一次偶然的被茅草割破手的經歷,點燃了魯班創新之火,他心想:爲什麼柔韌的茅草也能割傷手指呢?他仔細觀察,發現茅草的葉子有鋸齒狀的輪廓。於是,魯班根據茅草的鋸齒狀,發明了鋸子。換位思考,如果當年被茅草割破手指的人是我們,我們也會有如此創新思維,發明鋸子嗎?還是唉嘆一聲,自認倒黴?

幕布裏奇——人類“動態影像”鼻祖。爲證實奔馳中的馬確實有四蹄同時離地懸空的姿勢,英國攝影家愛德華·幕布裏奇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嘗試着在跑道上架設24臺照相機,用繩子把相機的快門接在一起。當馬兒奔跑時,他迅速按下快門,馬兒奔馳騰空的瞬間被拍攝成24張分解照片。實踐是檢驗一切的標準,在幕布裏奇的突發奇想下,不僅證實了自己的推測,開創了“動態影像”,還催生了電影的發展,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當然,我們世界上像萬戶、魯班和幕布裏奇這樣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偉人不計其數。例如:愛迪生、摩爾根、魏格納、屠呦呦……

朋友,如果沒有敢於創新的人,世界還會如此繽紛嗎?其實,創新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用心發現,積極動腦,就會在新世界裏再創新奇,再添風采。世界,因創新而妖嬈!因我們而繽紛!

創新作文600字 篇3

俗話說:“第一個用鮮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可見,在人生中,創新是身旁的明燈,照亮前方的道路;創新是遠處的山巔,激勵我們登上高峯;創新是眼前的大海,任隨我們暢所欲言,匯入其中。所以,只有不斷創新,纔可以支撐起整個世界。

魯班懂得創新,因而在被野草劃傷時不是將它攔腰折斷,而是彎下腰仔細觀察它,於是發現野草上有許多細小的齒。因而頓生靈感,經過一次次的實驗,終於發明了鋸,造福於人類。

齊白石懂得創新。從小便對畫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因而自學成了一大家。但他卻對自己的成功“不屑一顧”,而是去汲取名家的長處來填補自己的空白,60歲、70歲、80歲,齊白石的畫風在不斷的改變,水平也在一次次改變中突飛猛進,因而他的一生五易畫風,一次一次的成功,取而代之的是一次一次的求進取,終於爲我們所熟知,爲世人所景仰。

而對牛頓來說,晚年的他不懂得創新。年輕時因一個蘋果發現了地心引力,以後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但到了晚年,卻沉迷於亞里士多德的柏拉圖學說,花費十多年時間“潛心”研究上帝的存在,不思進取,在迷信中一點一點將黑髮“費”,將自己的創新精神丟入大海,最後賠上了自己的老年時光,毫無所得。由此看來,一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也會因爲不創新而變得黯淡無光。

創新,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所必需的一種精神。有了創新,可以搭載萊特兄弟的飛機飛上九重天;有了創新,可以與愛迪生在電燈下侃侃而談;有了創新,可以與諾貝爾炸開山頭,炸出通道;有了創新,可以與列文虎克共同觀察微觀世界……

爲自己插上一雙創新的翅膀吧,你一定會展翅飛翔,搏擊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