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與創新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繼承與創新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繼承與創新作文3篇

繼承與創新作文1

我們似乎都在認爲繼承是在盲目守舊,創新是對傳統的揚棄。但在我看來,正是因爲想要創新,所以去繼承;想要繼承,所以去創新。繼承與創新,從來都不是對立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繫,共同發展的。只有這樣,人類的文化生活世界纔會更加燦爛與精彩。

掀開歷史的篇章,我們隨處可見繼承與創新相互影響的身影。稷下學宮在繼承西周官學的辦學形式上,又在當時的國家形式上發展出一些新的內容,爲先秦的教育史和學術史揭開了新的一頁。儒學復興運動孕育了理學,譚維維與華陰老腔在舞臺上的創新使最老搖滾樂得以延續。可見,創新需要從繼承中來,繼承需要從創新中過。只有使傳統變成現在人能夠接受的東西,傳統才能繼承,繼承才能創新,只有這樣,人類文化纔會生生不息。

反之,如果只是繼承,而不去創新的`,必定會被社會所排擠。文藝片《百鳥朝鳳》中的嗩吶老藝人艱難苦尋徒弟去繼承自己的嗩吶絕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試問一下,若是老藝人能夠主動去創新,如同華陰老腔一樣去創新一種被社會所接納的東西,使嗩吶與時代相結合,何嘗不怕沒有繼承呢?所以由此可見,繼承不是你希望怎樣就能達到多麼好的效果,而是與創新共同發展,共同影響的。

近段時間爆紅與網絡的二十四節氣美食圖,以手繪的方式來表達中國的傳統文化,使人們重新感受到這一文化,繼承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用新的方式去表達舊的內容,都不是創新嗎?可見,繼承與創新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並且使人類生活變得更精彩。

我們只有在繼承中去創新,在創新中去繼承,從傳統文化中得到新生事物,傳統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人類的文化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繼承與創新作文2

繼承是積累,創新是發展。

所謂繼承就是將歷史中值得我們後輩所歌頌,所學習的精神保留下來,加以傳承與弘揚。

繼承禮儀文化。

中國是“禮儀之邦”對禮儀文化非常重視,從古至今禮儀文明從未斷過。

北宋時期,有個叫楊時的進士,前去向程頤請求學問,卻趕上程頤正在屋中小憩。於是楊時便靜立門口,等待老師醒來,即使外面下起鵝毛大雪,他也不肯離去,依舊立在雪中。等到程頤一覺醒來時,才發現門外的楊時已經成了雪人。

程門立雪告訴了我們要尊敬老師。

現代作家魯迅對啓蒙老師壽鏡吾先生也十分的尊敬。在日本留學期間,魯迅經常給老師寫信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回家期間也經常探望老師。

從楊時到魯迅直至我們,這就是繼承!

所謂創新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增添一些更加豐富的新內容,加以發展。

創新科技發展。

說起四大發明,人民都感嘆不已。在人類文明史上四大發明佔有重要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這些都是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在當時都是居於世界前列的。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了全世界,也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從20xx年的神舟7號再到前不久剛發射的天宮二號。這無一不體現了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在航天領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就像高爾基所說的:“如果學習只在模仿,那麼我們就不會有科學,也不會有技術。”

從四大發明到天宮二號直至現在,這就是創新!

在開創新世界的征途中,我們應該繼承中國優良的傳統文化,發揚民族精神,傳承中華美德。我們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勇於創新科技,發展科技,年輕的我們朝氣蓬勃,誰都不應該缺席!

繼承是積累,創新是發展,惟有繼承與創新才能讓中華民族永葆生命力!

繼承與創新作文3

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還保留着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中秋節賞圓月吃月餅的習慣。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文化的繼承。有人說:“傳統文化是財富,它促進人的發展。”也有人說:“傳統文化是包袱,它阻礙人的發展。”我認爲傳統文化有好亦有壞,應該如論語中所說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傳統禮儀故事流傳至今,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爲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

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楊時的懂禮儀流傳至今,被繼承了千千萬萬個輪迴。

文化在繼承中得以創新。在繼承文化的過程中,人們把自身的見解。感情和希望融入了文化中,造就了文化的創新。古有屈原堅貞不渝,以死明志,表達自身對君王的忠誠。有諸葛亮爲報知遇之恩,多年征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今有最美司機、老師等人物,爲救他人於水火中,英勇獻身,用自身的血和肉爲他人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文化在繼承中得以創新,在現在改變着未來。如今我們愛國,卻不再忠君,我們守禮,卻不再封建,我們相信命運,卻不屈服。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風流人物,他們的思想隨着文化的繼承得以改革,文化的繼承帶着他們的希望得以創新。

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不斷變革,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