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都經常看到閱讀答案的身影,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

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題。(10分)

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於樹陰。少時,且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久未果,遂訟於官。惠②遣爭者出,顧州綱紀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鹹無應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背:藉是坐臥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經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③州綱紀:州府的主簿。

3.下列加點詞與“人有負鹽負薪者”的“負”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負篋曵履行深山巨谷中B.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C.負勢竟上,互相軒邈D.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4.翻譯句子:(6分)

⑴同釋重擔,息於樹陰。

⑵顧州綱紀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5.文中的故事給了我們哪兩點啓示?。(4分)

參考答案:

3、(2分)C

4、(6分)

(1)一同放下重擔,在樹蔭下休息。(“釋”1分;句式“於樹蔭”1分)

(2)例一:(李惠)回頭對州府的主簿說:“憑藉這張羊皮並敲打它能夠得知它的主人嗎?”

例二:(李惠)回頭對州綱紀說:“用這張羊皮(作爲物證),拷打它,能查出它的主人嗎?”

(“顧”1分;通順1分)

5、(4分)①不貪圖不義之財。②爲人要誠實。③多思考,多觀察,用智慧解決問題。④謊言終究會被揭穿(紙包不住火)。⑤多積累生活常識和經驗。⑥事實勝於雄辯。

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2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題。(10分)

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於樹陰。少時,且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久未果,遂訟於官。惠②遣爭者出,顧州綱紀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鹹無應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背:藉是坐臥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經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③州綱紀:州府的主簿。

6.下列加點詞與“ 人有負鹽負薪者”的“負”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負篋曵履行深山巨谷中 B.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C.負勢竟上,互相軒邈 D.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同釋重擔,息於樹陰。

(2)顧州綱紀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8.文中的故事給了我們哪兩點啓示?(3分)

(一)(10分)

參考答案

6、(3分)C

7、(4分)

(1)一同放下重擔,在樹蔭下休息。(“釋”1分;句式“於樹蔭”1分)

(2)例一:(李惠)回頭對州府的主簿說:“憑藉這張羊皮並敲打它能夠得知它的主人嗎?”

例二:(李惠)回頭對州綱紀說:“用這張羊皮(作爲物證),拷打它,能查出它的主人嗎?”

(“顧”1分;通順1分)

8、(3分)①不貪圖不義之財。②爲人要誠實。③多思考,多觀察,用智慧解決問題。④謊言終究會被揭穿(紙包不住火)。⑤多積累生活常識和經驗。⑥事實勝於雄辯。

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3

(三)(8分)

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惠②遣爭者出,顧州綱紀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④鹹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⑥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選自《北史李惠傳》)

【註釋】①藉背:藉是坐臥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經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縣滿城一帶)人,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③綱紀:隨從人員。州綱紀指州府的主簿。④羣下:部下,屬員。⑥實:事實,真相。

19.下列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

)。(2分)

A.同釋重擔息樹陰(解釋)

B顧州綱紀(回頭看)

C惠令人置羊皮席上(放)

D得其實矣(得到)

2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C

)(2分)

A.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拿)

B.徐噴以煙(用)

C.仁以爲己任(可以)

D.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憑藉)

21.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以杖擊之,見少鹽屑。

用手杖(棍子)敲打羊皮,看見有少量的鹽屑(掉下來)。

22.讀了這則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請簡要說一說。(2分)

做人要誠實,不能見利忘義;遇事要善於動腦筋。

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4

人有負鹽負薪者,二人同釋重擔,息於樹蔭。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爲己藉背之物①。久未果,遂訟於官。惠②遣爭者出,顧州紀綱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鹹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註釋】①藉:襯墊。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③州紀綱,州府的主簿。

【小題1】解釋句中劃線的詞。(4分)

①人有負鹽負薪者( ) ②遂訟於官( )?

③顧州紀綱( ) ④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

【小題2】以下句中劃線的“之”與“使爭者視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故時有物外之趣 B.主人處處款之C.至之市,而忘操之 D.兩狼之並驅如故

【小題3】翻譯句子。(2分)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

【小題4】從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答案

【小題1】(4分) ①背 ②於是、就 ③回頭看 ④柴草

【小題1】(2分) B

【小題1】(2分)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羊皮,看見(發現)有少許鹽末。

【小題1】(2分)聰明機智、生活常識豐富、經驗很多、辦案公正(任答兩點得2分)

解析【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題1】B中與例句“之”都是代詞。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如:“置、席、擊”等。

【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徵。

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5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 題。

人有負鹽負薪者

李延壽

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遣爭者出,顧州紀綱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鹹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穎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ji è):墊、襯。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③顧州紀綱:回頭看着州府的主簿。

1. 下面句子中加粗的以跟以杖擊之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B. 域民不以封疆爲界

C. 徐噴以煙

D. 不以千里稱也

2.解釋畫線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惠是一個怎樣的人?文中的哪些語句能體現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這則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請簡要說一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李惠)讓相爭的兩個人看(從羊皮上打下的)鹽粒,背柴的人就主動接受懲罰。(合理即可)

3.李惠是一個仔細、認真、聰明、機智的人。

語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

4.①做人要誠實,不能見利忘義;②遇事要善於動腦筋。(答案不一;合理即可)

人有負鹽負薪閱讀答案6

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擔息樹陰。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遣爭者出,顧州紀綱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鹹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jiè):墊、襯。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時任雍州刺史。

③顧州紀綱:回頭看着州府的主簿。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字。(4分)

①人有負鹽負薪者( ) ②羣下鹹無答者( )

③置羊皮席上 ( ) ④以杖擊之 (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

【小題3】從文中可以看出李惠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答案

【小題1】(1)背 (2)放下 (3)都 ( 4)用

【小題2】(李惠)讓相爭的兩個人看(從羊皮上打下的)鹽粒,背柴的人就主動接受懲罰。

【小題3】李慧是一個聰明、機智的人。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負:一詞多義,“背”的意思。“鹹”:一詞多義,“都”的意思。“置”,一詞多義,放下的意思。“以”:一詞多義,“用”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

點評: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繫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動詞的使動用法、通假字等,儘量做到翻譯準確、恰當。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時,要注意把“視”(看)、“負薪者”(背柴的人、“就罪”( 受懲罰)等字詞翻譯準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儘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3】試題分析:因爲背鹽的人和背柴的人都說羊皮是自己的,李慧就“‘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由此可見,他是一個非常聰明、機智的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人物形象的評價能力。

點評:做人物形象分析類題目時,要結合人物具體的言行來分析其精神品質。平時在閱讀文章時,要善於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