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與哀愁閱讀答案

喀斯特:美麗與哀愁

美麗與哀愁閱讀答案

①“數百座山峯,真像一些巨大城池的城垛。這幅景色感人之深,就連當地人也站在那裏觀看並驚訝不止。如此壯麗的場景,必然是自然之神的構思。”英國人類學家塞謬爾?柏裏20世紀初在日記中寫的這段話,描述的是喀斯特峯叢的美麗景觀。喀斯特締造了太多的美景,即使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也展現着那種自傲的淒涼美,一種別具一格的包容美。這些喀斯特景觀給投資者們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富豪,以及那些讓人聽到就動心的響亮的景區名字,黃果樹瀑布、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張家界……真是不勝枚舉。

②但是,喀斯特對於當地人的生活,卻更多的是無奈與辛酸。

③由於喀斯特地區的岩石爲可溶性碳酸鹽巖,被水溶蝕的喀斯特岩層可謂支離破碎,像一具具被剝盡血肉的骨架,更難以保留流過的水分。因此,喀斯特地區的環境特點主要表現爲雙層空隙結構和土壤瘠薄,雨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轉換明顯。加上這裏的土壤較薄且不連續,漏水、漏肥現象十分嚴重,使得喀斯特環境的土壤“先天不足”,保水、保肥性差。

④儘管喀斯特地區存在這麼多的生態不利因素,在歷史的長河中,卻有一些樹種完全適應了這種特殊的喀斯特環境,它們的根尖細胞分泌各種有機酸和酶,能將堅硬的岩石溶解,即使沒有土壤,植物的根系也能直接從岩石上吸收礦物質,生長出鬱鬱蔥蔥的森林。那些形形色色的樹葉,鍛煉出了能自如開閉氣孔的本領,以抵禦喀斯特地區水分的虧欠,渡過重得難關。

⑤有了森林植被的覆蓋,森林凋落物大大加速了成土的速度,儘管土層依然薄弱,但土壤肥力很高,有森林冠層對雨水的降勢作用,有森林地被物良好的保水作用,喀斯特森林環境依然是一個生命的天堂。

⑥300多年前徐霞客在遊歷名山大川到達貴州南部時,曾驚奇地發現,即使怪石嶙峋的山地,仍然能夠生長茂密的森林,但已經出現了斑斑塊塊的植被破壞。耕作方式的改變,加大了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研究發現,只要將喀斯特地區的森林砍伐掉,水土流失的速度就是森林地區的60多倍,如果再進行農業活動的開墾,可達到200多倍,流失的速度遠大於成土的速率。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和貧困。因此人們常把喀斯特環境等同於“缺水、少土、貧窮落後”。

1.詞語運用。請用一個四字詞替換第①段中劃線的'詞,使其文意不變。

2.信息提煉。文題中“美麗”“哀愁”所指的內容分別是什麼?請用文中相關的原句回答。

3.句子作用。第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4.說明方法。第⑥段中劃線句子運用了    、    說明方法,說明了

5.延伸拓展。近幾個月,我國雲貴川地區長期乾旱,導致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畜飲水極爲困難,請你對其產生的原因作一個簡要的分析。

答案;

1.舉不勝舉、數不勝數、不可勝數、不計其數等2.“美麗”指“喀斯特締造了太多的美景,即使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也展現着那種自傲的淒涼美,一種別具一格的包容美”。“哀愁”指“喀斯特對於當地人的生活,卻更多的是無奈與辛酸”。3.承上啓下、過渡。4.列數據、作比較,說明了森林破壞對水土流失的影響。5.雲貴川地區多屬於喀斯特地形,成土過程極爲緩慢,其次岩層難以留住水份,漏水現象嚴重;另外可能植被不夠,不能很好的保水,也有可能當地發展對土地進行開發或耕作方式的改變加大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加大了水土流失的速度,由此而造成乾旱少水的自然災害。(結合選文內容,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