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之死閱讀附答案

秦檜力主和議,恐諸將難制,欲盡收其兵柄。乃罷韓世忠、張浚爲樞密使,岳飛爲副使,罷劉錡知荊南府。時兀朮遺秦檜書曰:“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爲河北圖,必殺飛乃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礙和議,己必及禍,故力謀殺之。遂諷諫議大夫万俟卨等,交章論飛奉旨援淮西,畏敵逗留,罷爲萬壽觀使,奉朝請。秦檜必欲殺飛,乃與張俊密謀,誘飛部曲能告飛者,優以重賞,卒無應者。聞飛統制王俊善告訐,號雕兒,使人諭之,王俊許諾。乃自爲狀付王俊,妄言副都統制張憲謀據襄陽,還飛兵柄。執憲赴鎮江行,樞密府鞫之。憲被掠無完膚,竟不伏。檜矯詔召飛父子證憲事。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遂與雲就大理獄。檜命中丞何鑄、大理卿週三畏鞫之。鑄引飛至庭,詰其反狀。飛裂裳以背示鑄,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俱無驗。鑄察其冤,白之檜。檜曰:“此上意也。”鑄曰:“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檜乃改命万俟卨。卨素與飛有怨,遂誣飛令於鵬、孫革致書張憲、王貴,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雲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雲其書巳焚。飛坐系兩月,無可證者。大理卿薛仁輔等皆言飛無辜,判宗正寺齊安王士褭請以百口保飛,皆不聽。韓世忠心不平,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也?”

岳飛之死閱讀附答案

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浚嘗問用兵之術,飛曰:“仁、智、信、勇、嚴,缺一不可。”飛好賢禮士,博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若一書生,然忠信激烈,議論持正不阿,卒以此得禍雲。

4.選出下面斷句正確的一句( )(3分)

A.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B.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C.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D.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5.下列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大理寺,中央司法機構。北齊定製,歷代沿置,掌司獄定刑,長官爲大理寺卿,文中的週三畏和薛仁輔都曾擔任大理寺卿一職。岳飛和岳雲被捕後都關押在大理寺的監獄中。

B.黃河在古代被稱爲“河”或“河漢”,習慣上人們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稱爲“河”,把注入內湖或內海的稱爲“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域。

C.宋代實行重文抑武的國策,文官地位比武將要高,宰相的權力比較大。文中的秦檜,爲了控制諸將,特意把岳飛、韓世忠、劉錡等人的軍職罷免,轉爲文官。

D.雅歌投壺,是古代秦漢以後貴族內部的吟詩與遊戲活動,雅歌謂歌《雅詩》,投壺就是將箭矢投入到裝有小豆的小口壺中,能夠投中者即獲勝。後常用以指武將之儒雅行爲。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岳飛之死與高層的議和思想有關。金兀朮利用秦檜想要議和的心理,要求他把主張恢復黃河以北國土的岳飛殺掉,才能談議和。

B.岳飛之死與手下人的誣告有很大關係。張俊自己寫了一封文告,說副都統制張憲謀劃着要佔據襄陽,以使得岳飛能夠恢復兵權。

C.岳飛之死離不開秦檜的大羣獨攬。大理卿薛仁輔等大臣力保岳飛無罪,但秦檜根本不聽,一心要殺岳飛,罪名只是“其事體,莫須有”。

D.岳飛之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陰謀。秦檜等人先後幾次捏造罪名來誣陷岳飛及其親人、部下,始終沒有能得逞;而大臣們也沒有能救出岳飛。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秦檜必欲殺飛,乃與張俊密謀,誘飛部曲能告飛者,優以重賞,卒無應者。(5分)

②飛好賢禮士,博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若一書生,然忠信激烈,議論持正不阿,卒以此得禍。(5分)

4 B

5 B 解析:“河漢”指的是“銀河”,“人們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稱爲江,把注入內湖內海的河流成爲河”。

6 B 解析:不是張俊寫的,而是秦檜自己寫的。

7 ① 秦檜一定要殺死岳飛,於是與張俊祕密謀劃,引誘岳飛部下能夠告發岳飛的人以重賞來優待他,最終沒有人響應。【乃,1分;曲,1分;優,1分;卒,1分;大意1分】

② 岳飛喜愛賢能,禮遇士人,閱覽經書史籍,歌唱雅詞,投壺爲樂,謹恭風雅像個讀書的人。但他性格忠誠慷慨激烈,議論公正持平,不屈服於人,最終因此而被害。【好賢禮士,1分;恂恂,1分;持正不阿,1分;大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