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 閱讀以及答案

分別閱讀下面的文字,並完成後面的題目。(12分)

《比諾貝爾獎更重要的》 閱讀以及答案

有一批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開會後發出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來,必須回過頭去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

(1)你如何看待這一說法?請陳述個人觀點並簡單論述。(6分)

開放性命題,可肯定、否定或辯證看待,只要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以民爲本、仁者愛人、爲政以德等思想對當今“以德治國”有着重大的意義;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義制利等思想契合當今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可持續與和諧發展。

(一)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曾預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科技發展將會突飛猛進,這取決於四個有利因素:經濟實力的強大、決策者的決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傳統。在傳統方面,楊振寧極爲看重由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遠影響。衆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視教育,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學思結合、重視實踐、學仕結合……其中的一些觀點今天看來更顯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張,幾乎就是我國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質,以實現“科教興國”政策的古代版本。(教育)

再如,在興起於西方的現代教育中,技術教育、職業教育是最重要的內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則普遍被忽視,其結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孔子德才兼備、德智並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補其偏。

(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動機的驅動下,西方傳統的管理思想強調高效率、標準化。在這種體制下,人只被視爲整個生產流程中的一個環節、一道工序,或只是龐大而複雜的製造金錢的機器上的一個零件,他的生活和權利得不到企業管理者真誠全面的關心。與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則是“以人爲本”,實實在在地愛人、關心人,而不僅僅是利用人、控制人。這就使得生產者在企業中有一種“家”的歸屬感,企業的對內凝聚力、對外競爭力也由於生產者對“家”的忠誠奉獻得以增強。用一位日本企業鉅子的話說,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盤,一手持《論語》。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現得最爲全面。其博施濟衆、依羣利己的經營宗旨,以人爲本、仁民愛物的經營原則,以義取利、誠信爲本的經營道德,好學重教、以智經商的經營特色,以和爲貴、和氣生財的經營方法。這一切無不是孔子思想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創造性運用。(經濟)

(三)當今世界有兩大顯著趨勢,其一是隨着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擴展,人們被愈加緊密地聯繫在一個“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國家間的衝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擴大、加劇的方向發展,帝國主義、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幽魂仍在四處遊蕩。在未來的世界中,各國應當遵循怎樣的政治倫理,才能使我們這個星球平安無事?孔子充滿仁愛精神的“忠恕”之道應當是當今世界各個民族和國家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中心價值。孔子主張的“和而不同”應當是克服“西方中心主義”、“大國沙文主義”,實現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發展、國家共同繁榮的基本法則。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不應成爲歧視和強權的現實藉口,福山的“歷史終結論”也不足成爲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徹底摒棄滿懷惡意的達爾文主義的西方政治思維,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作爲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識,用孔子一樣對他人充滿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國家和民族,庶幾人類可以實現“有道”的大同社會。(政治)

2006年8月4日,南懷瑾在上海做了題爲“中國傳統文化與大衆傳播”的演講。其中提到自己對儒、道、佛三家的看法:“我有一個比方,孔家店是糧食店,人人非吃不可。道家是個什麼店呢?藥店。藥店一定要有嘛,生病去買藥吃,不生病不需要買。佛家開的什麼店?百貨店。什麼都有,你高興可以去逛一逛。”

(2)請根據所知的文化知識對南氏觀點進行簡單印證。要求援引相關古語或古例。(6分)

20.參考答案:

儒家關注現實人生,關注社會人倫。其“知其不可而爲之”的處世之道就帶有很強的務實精神,無論是其思想核心“仁”的修煉、“禮”的`規範,還是“格物致知”“經世致用”的主張,還是“修齊治平”的方法,都涉及到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最基本的爲人處世的問題。所以說儒家“開的是糧食店”。

道家開的是藥店,即儒家在積極入世的過程中難免“受傷”,這時道家思想中突出寧靜和諧與超越世俗的觀念就能起到一定的心理調節作用。儒家在追求以天下憂樂爲憂樂,銳意進取,建功立業而不可得時,道家思想中淡泊名利、潔身自好、超然通達、靜觀待時的思想便是很好的“療傷之法”。孔子就曾言“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並欣賞曾點的超脫曠達。

佛家作爲一種宗教,從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其基本精神是不科學的。但不少佛經通過故事宣揚佛教思想,帶有很強的文學性,且內容上包羅萬象。既有“務實”的處世之道,如《嘗庵婆羅果》告訴我們要懂得推論,《入海取沉水》告訴我們不要隨波逐流;又有“務虛”的心性之說,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頓悟之說。所以說佛家開的是百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