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閱讀及答案

材料一:

《世界讀書日》閱讀及答案

今年3月,德國“萊比錫讀書節”和丹麥“霍森斯作家節”都向中國作家麥家發出了邀請,麥家攜《解密》與歐洲讀者見面,此行載譽而歸。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麥家接受了多家媒體的專訪。

他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說——

中國文學在國外仍屬小衆好在我們已出發

麥家被丹麥文化部長接見並舉辦了高規格的講座。《丹麥日報》用兩個整版解密麥家的同時,也解密中國文學——對於西方而言,他們閱讀中國文學,同樣需要一個解碼器——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同樣是一種“密碼”,需要去破譯。

德國人安娜特專營一家中國圖書的網絡書店,每次活動她都現場售書。她的生意一直波瀾不驚:在歐洲,讀文學的羣體也在量減,讀中國文學的人就更加鳳毛麟角了。可是,這次在漢堡豫園的活動結束後,書居然賣斷了。讀者很失望:“書以後還可以買到,但是得不到麥家的簽名了。”安娜特也很意外。

爲什麼麥家《解密》能走紅國際市場?

麥家說,《解密》的出版商大多是國際知名大出版社,他們在推廣《解密》上,下足了功夫,美、英等國家大量的報道,是其迅速被翻譯成33種文字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有點倒逼世界對中國文學的關注;加上斯諾登事件的爆發,《解密》生逢其時。因此,它既不代表我麥家東西寫得好,也不說明中國文學就此在世界上有了什麼轉機。某一個作家的某一部小說的“走紅”,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從偶然到必然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

作家寫作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

一本書不論在國外國內,都不可避免被誤讀或捧讀。我們不必爲此改變什麼,迎合任何人的寫作都不是出路。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把自己最獨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出來。

越是民族的東西就越是世界的,我想這肯定不是我們走向世界的指路明燈。中國傳統不是好萊塢,可以通行世界。但我們和世界有個共同的傳統,那就是:人性是一致的。

有西方評論家說我是西方的丹·布朗。但我認爲丹·布朗的小說我不會寫,也不想寫。中國文學十年前幾乎是沒有類型的,現在正在被類型化,這對傳統的純文學是個挑戰,但對讀者是個機遇。

文學不是數學,沒有公式,老掉牙的故事照樣可以寫得別出心裁。把《解密》和《暗算》說成諜戰故事,是小看我了。我不要別人高看,也不希望被小看。我確實注重恢復故事的魅力,因爲我們的小說一度遠離故事,好高騖遠,誤入歧途;但把小說僅僅看作故事。我每天都聽到故事,但可以寫成小說的故事一年也遇不到一個。一般的故事只有腳步聲,小說裏的故事要有心跳聲。

材料二:

世界讀書日:愛上閱讀的N種理由

閱讀也是一種“天澤”

天澤書店將“好書”奉爲圭臬,重人文,拒浮華、拜物,遴選有品質的書籍。資中筠、葉嘉瑩、張鳴等都在天澤舉辦過講座……在天澤,彷彿總有和學者品書論道的機緣。“現在做書店像逆水行舟,能保住不被衝下去,就算萬幸。小小的店開個十來年下去,就是個宏大長遠的目標了。”木南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多少書店主人的心聲。

對信仰的“守望”

“只售一切與美好生活相關的無用之書,不勵志!不暢銷!不實用!”守望者書店開了三四年,門口木板上這句“標語”一直在。店主身上的文藝範兒可見一斑。保持個性,從同行那裏找靈感,開書店這幾年,略有盈餘。隨時可以和讀者聯繫,聊天,這種親和力以及自身的獨特氣質,是馬利強眼中小書店的生命力所在。

彤每在守望者書店淘到好書就會想:“老闆怎麼淘到它的?作者又怎麼想到要寫這些的?”

“荒島”裏的熱鬧

貓,是荒島書店的鎮店神獸。書店裏有乖巧的貓咪,有些人是衝着貓去的,結果卻愛上這個有貓的書店。

荒島書店的土著木南說:“人是感情的動物,不能用有用沒用來衡量讀書。”店主就是個大書癡,經常出去淘書,同時,書店還開展各種有趣的讀書會和荒影會。在“荒島”裏你會發現不少難得的書。

木南覺得,圖書行業再怎麼變化,有些東西是不變的。有人就爲在心心念唸的書店裏淘換新書、好書,聞聞書香,摸摸質感。捧起一本心儀的書,每一頁都有溫度,那感覺叫幸福。

材料三:

世界讀書日作家簽名售書

2016年4月23是第21個世界讀書日。德陽文廟廣場人頭攢動,書香四溢,全民閱讀活動熱鬧非凡。德陽市作家協會組織的“德陽本土作家簽名售書”活動持續三天, 30餘位本土作家籤售和贈送書籍4000冊。

很多人在籤售臺前排隊候購,作者和讀者們親切交流互動,親子逛書市,言傳身教。在電子產品迅猛發達的今天,這樣的活動不僅獲得了讀者的認同,也堅定了作家踏實創作的決心。

材料四:

世界讀書日之後 你還在閱讀嗎?

世界讀書日之後,你還在閱讀嗎?4月22日記者在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

25歲的劉說:“紙質書太笨重,用手機看更方便。有時候還能在論壇上和讀友們一起聊聊小說情節,閱讀體驗更豐富,既能欣賞小說內容,又能與人分享,一舉兩得。”

27歲的吳說,畢業之後找工作、找對象是頭等大事,閒暇時就上網、玩遊戲,當看到“也許高考的時候真是我知識儲備的巔峯了”才恍然發現閱讀已離我遠去。

28歲的周女士有空就逛街、看電視,有了孩子後,她覺得爲了培養好下一代,閱讀還是很有必要的。“最近買了許多繪本,準備和孩子一起閱讀。”

53歲的趙女士說,自己非常喜歡讀書,但現在老嘍,看不上兩頁,就犯困。與手機閱讀相比,她覺得紙質書更有味兒:“沉甸甸的書拿在手裏細細品讀,讓人覺得這就是知識的`重量,每讀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在歐洲,讀文學的人也越來越少,讀中國文學的人就更少;而中國作家麥家的小說《解密》能在歐洲市場走紅,的確是一種偶然,媒體炒作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B、麥家認爲,作家寫作的唯一出路是迎合自己,把最獨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給讀者,用“心”創作,才能別出心裁;一般的故事重動作描寫,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寫。

C、“世界讀書日”是讀者愛上讀書的N種理由之一;打造有品位的經營理念,開有特色的書店,售輕易淘不到的書,甚至玩“荒島”書店的乖巧貓咪都是成功的經驗。

D、德陽市的作家簽字售書活動表明,本土作家的作品還是很受讀者歡迎的;多搞簽字售書等活動,既增進交流,盤活圖書市場,又堅定了本土作家的創作決心和信心。

E、在電子閱讀的時代,閱讀方式發生了變化,就市場調查看,年輕人普遍喜歡便捷、多方位的手機閱讀;而中老年人則喜歡有質感、有分量、有溫度的紙介圖書閱讀。

(2)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報道的事件有什麼異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四則材料是從哪些角度報道“第21個世界讀書日”活動的情況的?請結合文本做具體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書好豈嫌門面小”;有人說“人是衣裳,馬是鞍,包裝宣傳勿小看”;有人說“閱讀是一種對話”。請選擇其一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D(答C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AE不得分。B“一般的故事重動作描寫,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寫”是對“一般的故事只有腳步聲,小說裏的故事要有心跳聲”的誤讀;A“的確是一種偶然,媒體炒作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錯誤,作者說“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西方媒體做足了宣傳報道,不是“炒作”能走紅,根本因素還是作品本身;E“電子閱讀的時代”值得商榷,似爲“電子時代的閱讀”更恰當,“年輕人普遍喜歡……中老年人則喜歡……”以偏概全。)

(2)材料一和材料三都從作者簽字售書的角度報道了“第21個世界讀書日”活動來臨之際圖書市場的熱鬧境況以及作者與讀者的零距離接觸。(2分)不同的是:材料一側重報道了中國作家麥家及其作品《解密》走向國際市場的現狀及原因;(2分)而材料三側重報道國內本土作家在活動日的具體行動和心理感受。(2分)

(3)四則材料圍繞着“第21個世界讀書日”活動,從三個角度進行報道。①作者角度:材料三和材料一分別從國內外市場報道中國作家創作,簽名售書的情況,前景較爲樂觀。②銷售者角度:材料二爲主,一、三次之,報道了目前圖書銷售的現狀,雖經營慘淡,但用心良苦,營銷者不僅追求贏利,更追求文化品味和民族精神。③讀者角度:材料四爲主,其它次之,報道了讀者的閱讀現狀,包括閱讀習慣,閱讀目的,閱讀體驗等。(每點2分)

(4)觀點一:圖書品質是盤活閱讀市場的根本,是謂“酒香不怕巷子深,書好不嫌門面小”。(2分)①作家麥家的作品《解密》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之後被收進“企鵝經典”文庫,麥家能夠一舉打入國際市場,根本原因還是他的作品好,作者追求的是“有心跳聲”的故事和“迎合自己”的心聲的創作;②小書店店主都知道淘選精品,天澤書店把“好書”奉爲圭臬,守望書店守望着“個性、靈感和文化範兒”,荒島書店做足了“人是感情動物”的生意;③愛好閱讀的人,把讀書看作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之舉,他們在小店裏“捧起一本心儀的書,每一頁都有溫度,那感覺叫幸福”,他們讀心愛的書 “沉甸甸的書拿在手裏細細品讀,讓人覺得這就是知識的重量,每讀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每點2分)

觀點二:在信息社會,媒體宣傳,廣告效應不容忽視,是謂“人是衣裳,馬是鞍,包裝宣傳勿小看”。(2分)①歐美媒體在宣傳上“下足了功夫”,使得麥家的《解密》迅速被譯爲33種語言在海外火了起來;②“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自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確定以來,世界各地都在踐行傳播知識、表達觀念和交流信息的宗旨,比如2016年春季德國的“萊比錫讀書節”、丹麥的“霍森斯作家節”和中國“德陽本土作家簽名售書”活動;③商家(書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德國人安娜特專營一家中國圖書的網絡書店,每次活動她都現場售書;天澤書店請資中筠等學者舉辦演講、講座;荒島書店的小貓咪以及他們開展的各種有趣的讀書會和荒影會。(每點2分)

觀點三:麥家認爲,人性是一致的;木南覺得,有些東西是不變的——人類對話交流積極、向善的本性一致且不變。(2分)①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讀者不僅通過文字與作者對話還渴望通過作家簽字售書等形式零距離對話,在歐洲,讀者很失望:“書以後還可以買到,但是得不到麥家的簽名了。”在德陽,很多人在籤售臺前排隊候購,作者和讀者們親切交流互動。②閱讀是商家與讀者的對話,好的書商不僅自己讀書,還想盡辦法替讀者淘到好書,而且善於和讀者交流溝通,荒島書店的土著木南說:“人是感情的動物,不能用有用沒用來衡量讀書。”守望書店的馬利強“隨時可以和讀者聯繫,聊天”,這種親和力以及自身的獨特氣質,是他的小書店的生命力所在。③閱讀是讀者和讀者的對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本書不論在國外國內,都不可避免被誤讀或捧讀”,誤讀也好,捧讀也罷,閱讀鑑賞是開放的,正如市民小劉說:“有時候還能在論壇上和讀友們一起聊聊小說情節,閱讀體驗更豐富,既能欣賞小說內容,又能與人分享,一舉兩得。”(每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