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規範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閱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答案1

  大鼠 蒲松齡

萬曆間①,宮中有鼠,大與貓等,爲害甚劇。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啖食。適異國來貢獅貓,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闔②其扉,潛窺之。貓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見貓怒奔之。貓避登几上,鼠亦登,貓則躍下。如此往復,不啻④百次。衆鹹謂貓怯,以爲是無能爲者。 既而鼠跳擲漸遲,碩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貓即疾下,爪掬頂毛,口齕⑤首領,輾轉爭持,貓聲嗚嗚,鼠聲啾啾。啓扉急視,則鼠首已嚼碎矣。然後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復,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劍,何異鼠乎! (選自《聊齋志異》)

【註釋】①萬曆: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 ②闔(hé):關閉。 ③逡(qūn)巡:從容,不慌不忙。 ④啻(chì):僅;止。 ⑤齕(hé):咬。

19.給文中畫浪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三處)(3分)

貓 蹲 良 久 鼠 逡 巡 自 穴 中 出 見 貓 怒 奔 之。

答案:貓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見貓/怒奔之

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遍求民間佳貓捕制之,輒被啖食( ) (2)適異國來貢獅貓 ( )

(3)衆鹹謂貓怯,以爲是無能爲者 ( ) (4)既而鼠跳擲漸遲 ( )

答案:①總是②正巧(恰逢)③都(全)④緩慢(遲緩) 嬈雪教學網

2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句子:然後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譯: 看到這種情況以後,才知道貓(原先)的躲避,並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竄後)的疲乏。

22.以下計策中,與文中貓所用的計策相類似的是( C )(3分)

A.釜底抽薪 B.走爲上計 C.欲擒故縱 D.調虎離山 E.聲東擊西

譯文:

明朝萬曆年間,皇宮中有老鼠,大小和貓差不多,爲害極爲嚴重。(皇家)從民間找遍了好貓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國進貢來的獅貓,渾身毛色雪白。把獅貓投入(有)老鼠的屋子,關上窗戶,偷偷觀察。貓蹲在地上很長時間,老鼠從洞中出來巡視,見到貓之後憤怒奔跑。貓避開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貓就跳下來。如此往復,不少於一百多次。大家都說貓膽怯,以爲是沒有能爲的貓。過了一段時間,老鼠跳躍動作漸漸遲緩,肥碩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氣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貓隨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頭頂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輾轉往復爭鬥,貓嗚嗚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急忙打開窗戶查看,老鼠腦袋已經嚼碎了。大家這才明白,獅貓開始時躲避大鼠,並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鬆懈啊!「敵人出擊我便退回,敵人退下我又出來」,獅貓使用的就是這種智謀呀。 唉!那種不用 智謀,單憑個人血氣的小勇的人,和這隻大鼠有什麼不同呢?

本文主旨:本文通過記敘貓鼠相鬥,說明了寧鬥智不鬥力的道理。敵疲我打,後發制人,是克敵制勝的一種重要策略。

中心:獅貓能夠戰勝大鼠,因爲它隨時注意到鬥爭的條件,知道對方勢盛,不可力鬥,故意示人以弱,一 味閃避;待到對方筋疲力盡,時機來了,才全力出擊,向其要害爪口並施, 終 於咬碎老鼠的頭部。這說明了做事要運用智謀,不能單憑意氣、勇力做事。

文言文閱讀答案2

岳飛之死

秦檜力主和議,恐諸將難制,欲盡收其兵柄。乃罷韓世忠、張浚爲樞密使,岳飛爲副使,罷劉錡知荊南府。時兀朮遺秦檜書曰:“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爲河北圖,必殺飛乃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礙和議,己必及禍,故力謀殺之。遂諷諫議大夫万俟卨等,交章論飛奉旨援淮西,畏敵逗留,罷爲萬壽觀使,奉朝請。秦檜必欲殺飛,乃與張俊密謀,誘飛部曲能告飛者,優以重賞,卒無應者。聞飛統制王俊善告訐,號雕兒,使人諭之,王俊許諾。乃自爲狀付王俊,妄言副都統制張憲謀據襄陽,還飛兵柄。執憲赴鎮江行,樞密府鞫之。憲被掠無完膚,竟不伏。檜矯詔召飛父子證憲事。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遂與雲就大理獄。檜命中丞何鑄、大理卿週三畏鞫之。鑄引飛至庭,詰其反狀。飛裂裳以背示鑄,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俱無驗。鑄察其冤,白之檜。檜曰:“此上意也。”鑄曰:“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檜乃改命万俟卨。卨素與飛有怨,遂誣飛令於鵬、孫革致書張憲、王貴,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雲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雲其書巳焚。飛坐系兩月,無可證者。大理卿薛仁輔等皆言飛無辜,判宗正寺齊安王士褭請以百口保飛,皆不聽。韓世忠心不平,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也?”

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浚嘗問用兵之術,飛曰:“仁、智、信、勇、嚴,缺一不可。”飛好賢禮士,博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若一書生,然忠信激烈,議論持正不阿,卒以此得禍雲。

4.選出下面斷句正確的一句( )(3分)

A.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B.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C.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D.飛事親至孝∕立志慷慨以必取中原∕爲念自奉甚薄∕凡有所欲∕爲召諸統制與之謀∕謀定而後∕戰故無不勝∕猝遇敵不動∕故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5.下列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大理寺,中央司法機構。北齊定製,歷代沿置,掌司獄定刑,長官爲大理寺卿,文中的週三畏和薛仁輔都曾擔任大理寺卿一職。岳飛和岳雲被捕後都關押在大理寺的監獄中。

B.黃河在古代被稱爲“河”或“河漢”,習慣上人們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稱爲“河”,把注入內湖或內海的稱爲“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域。

C.宋代實行重文抑武的國策,文官地位比武將要高,宰相的權力比較大。文中的秦檜,爲了控制諸將,特意把岳飛、韓世忠、劉錡等人的軍職罷免,轉爲文官。

D.雅歌投壺,是古代秦漢以後貴族內部的吟詩與遊戲活動,雅歌謂歌《雅詩》,投壺就是將箭矢投入到裝有小豆的小口壺中,能夠投中者即獲勝。後常用以指武將之儒雅行爲。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岳飛之死與高層的議和思想有關。金兀朮利用秦檜想要議和的心理,要求他把主張恢復黃河以北國土的岳飛殺掉,才能談議和。

B.岳飛之死與手下人的誣告有很大關係。張俊自己寫了一封文告,說副都統制張憲謀劃着要佔據襄陽,以使得岳飛能夠恢復兵權。

C.岳飛之死離不開秦檜的大羣獨攬。大理卿薛仁輔等大臣力保岳飛無罪,但秦檜根本不聽,一心要殺岳飛,罪名只是“其事體,莫須有”。

D.岳飛之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陰謀。秦檜等人先後幾次捏造罪名來誣陷岳飛及其親人、部下,始終沒有能得逞;而大臣們也沒有能救出岳飛。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①秦檜必欲殺飛,乃與張俊密謀,誘飛部曲能告飛者,優以重賞,卒無應者。(5分)

②飛好賢禮士,博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若一書生,然忠信激烈,議論持正不阿,卒以此得禍。(5分)

4 B

5 B 解析:“河漢”指的是“銀河”,“人們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稱爲江,把注入內湖內海的河流成爲河”。

6 B 解析:不是張俊寫的,而是秦檜自己寫的。

7 ① 秦檜一定要殺死岳飛,於是與張俊祕密謀劃,引誘岳飛部下能夠告發岳飛的人以重賞來優待他,最終沒有人響應。【乃,1分;曲,1分;優,1分;卒,1分;大意1分】

② 岳飛喜愛賢能,禮遇士人,閱覽經書史籍,歌唱雅詞,投壺爲樂,謹恭風雅像個讀書的人。但他性格忠誠慷慨激烈,議論公正持平,不屈服於人,最終因此而被害。【好賢禮士,1分;恂恂,1分;持正不阿,1分;大意2分】

文言文閱讀答案3

 貓 犬

東坡雲:養貓以捕鼠,不可以無鼠而養不捕之貓;蓄犬以防奸,不可以無奸而蓄不吠之犬。餘謂不捕猶可也,不捕鼠而捕雞則甚矣;不吠猶可也,不吠盜而吠主①則甚矣。疾視正人,必欲盡擊去之,非捕雞乎②;委心權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導讀:蘇東坡的意思是:在什麼位子上就做什麼事,人應該恪盡職守。而我更深入地認爲佔着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覬覦要位,則萬萬不可留用。

註釋:①主:主人。②非捕雞乎:這豈不是和貓捕雞一樣嗎?

精練:

一、解釋加點的詞

1.蓄犬以防奸( ) 2。餘謂不捕猶可也( )

3.不捕鼠而捕雞則甚矣( )4。疾視正人,必欲盡擊去之( )

二、翻譯

委心權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東坡雲東坡是誰?你讀過他的其他作品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東坡在本文中的觀點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貓 犬

蘇東坡說:養貓用來捕鼠,不可以沒有鼠而養不捕鼠的貓;養狗用來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沒有奸邪之人而養不叫的狗。我認爲貓不捕鼠還可以,不捕鼠而捕雞就更壞了;狗不叫還可以,不對着盜賊叫而對着主人叫就更壞了。仇視正直的人,一定要盡力打擊而去除他,這不就是貓捕雞嗎?覬覦重要的職位,使皇上孤立,這不就是狗吠主嗎?

一、1。指奸邪之人 2。指貓不捕鼠 3.更壞 4.嫉恨正直的人

二、覬覦重要的職位,使天子孤立,這不是對着主人叫嗎?

三、宋代文學家蘇軾;略。

四、在其位,謀其政,不可以尸位素餐。(尸位:佔着職位而不盡職守;素餐:吃閒飯。)

文言文閱讀答案4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來託鉢,李飽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請以相授。李喜,館之客舍,豐其給,旦夕從學。三月,藝頗精,意得甚。僧問:汝益乎?曰:益矣。師所能者,我已盡能之。僧笑,命李試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飛,如鳥落,騰越移時,詡詡然驕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盡吾能,請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勢。既而支撐格拒,李時時蹈僧瑕,僧忽一腳飛擲,李已仰跌丈餘。僧撫掌曰:子尚未盡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慚沮請教。又數日,僧辭去。李由此以武名,遨遊南北,罔有其對。偶適歷下,見一少年尼僧弄藝於場,觀者填溢。尼告衆客曰:顛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場一撲爲戲。如是三言,衆相顧,迄無應者。李在側,不覺技癢,意氣而進。尼便笑與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問:尊師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詰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師耶?若爾,不必交手足,願拜下風。李請之再四,尼不可。衆慫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箇中人,無妨一戲。但兩相會意可耳。李諾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勝,思欲敗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頡頏間,尼即遽止,李問其故,但笑不言,李以爲怯,固請再角。尼乃起。少間李騰一踝去。尼駢五指下削其股,李覺膝下如中刀斧,蹶僕不能起。尼笑謝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舁歸,月餘始愈。後年餘,僧復來,爲述往事。僧驚曰:汝大鹵莽!惹他爲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斷矣!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勝,思欲敗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輕視

D.偶適歷下,見一少年尼僧弄藝於場 適:到去

6.下列句子,分別編爲四組,全都表明李超武術技藝不精的一組是( )(3分)

①李請之再四,尼不可。衆慫恿之 ②僧忽一腳飛擲,李已仰跌丈餘

③三月,藝頗精,意得甚 ④李以爲怯,固請再角

⑤僧笑,命李試其技 ⑥方頡頏間,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超與憨和尚交手,時時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綻以打敗他;憨和尚爲了懲罰李超,一腳把他踢出一丈多遠,憤而擇日告辭而去。

B.憨和尚德高藝精,機智風趣;李超敏而好學,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爭強好勝。小說中幾個人物形象寫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於通過笑來塑造人物形象,表現憨和尚和尼僧高強的武藝、謙和的性情,這些關於笑的描寫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D.本文通過曲折跌宕的情節安排,重在描寫變幻莫測的武術技巧,故事性強,引人入勝,體現了古代文言小說的獨特魅力。

8.把以上文本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⑴李由此以武名,遨遊南北,罔有其對。

譯文:

⑵如是三言,衆相顧,迄無應者。

譯文:

⑶李初不言,尼固詰之,乃以僧告。

譯文:

參考答案:

5.A 6.D 7.C

8.(9分)⑴李超從此憑武技聞名,走遍南北,沒有他的對手。⑵像這樣說了三遍,大家互相看着,最終沒有應戰的人。⑶李超開始不說,尼僧一再追問,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訴她。

文言文參考譯文:

李超字魁吾,淄西邊邑人。爲人性格豪爽,喜歡施捨。有一天,有個和尚偶然到他這裏來化緣,李超讓他飽吃一頓,和尚十分感激,就對他說:我是少林寺的和尚,會一點武藝,我想傳授給你。李超心中不禁大喜,請他住在家裏,供給他衣食,早晚向他學習武藝。過了三個月,李超的武藝已很精湛,便得意洋洋起來。和尚問他:你覺得自己進步了嗎?李超輕鬆地答道:我覺得進步了,師父,只要您所能的,我已全部學會了。和尚笑着讓李超試一試武藝。李超便馬上脫掉衣服,朝手心吐了口唾沫,跳躍起來像猿猴一樣飛行,落下來像鳥一樣輕盈,騰躍了一陣子,露出驕傲的神色站在那裏。和尚又笑了,說:可以了。你既然把我的本領都學會了,那不妨讓我們來較量一下武藝高低。李超痛快地答應了。於是,兩人雙手交叉,作好比試的姿勢,然後兩人格鬥起來。李超想找和尚的破綻,沒料到,和尚忽然飛起一腳,李超頓時跌倒在一丈以外。和尚拍着手說:你還沒有完全學會我的本領啊!李超用兩手撐着地,慚愧而沮喪地向他請教。過了幾天,和尚告辭離去了。李超從此以武藝出名,走南闖北,浪跡江湖,竟一直沒有遇到對手。一次,李超偶然來到歷下這地方,看到一個少年尼姑在廣場上賣弄武藝,觀看的人熙熙攘攘。尼姑對圍觀的人說:顛來倒去就我一人,也太冷落了。有喜歡玩耍的人,不妨上場來較量較量權作遊戲。一連說了三遍,圍觀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敢答應。李超在旁邊站着,不禁技癢,便很神氣地走進場中。小尼姑笑着與他合掌施禮。剛一交手,小尼姑便喊停下來,說道:你這是少林派的武藝。接着問他:你師父是誰?李超開始不作聲,尼姑堅持追問,才告訴她是個和尚。尼姑拱了拱手說:憨和尚是你師父嗎?如果是這樣,不必較量,我甘拜下風。李超一再請求,尼姑不同意,大家在旁邊慫恿他們比武。尼姑才說:你既然是憨師的弟子,都是少林武林中人,不妨玩玩。但只要兩人意會就行了。李超答應了。但見她斯文瘦弱,有些看不起她,加上年輕好勝,一心想打敗尼姑,以取一時的名聲。正在不分勝負的時候,尼姑突然停了下來。李超問其中的緣故,尼姑笑而不答。李超認爲她膽怯,堅決要求再交手。不久,李超飛起一腳,尼姑並起五指朝他大腿一削;李超覺得膝下像被刀砍了一樣,跌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尼姑笑着道歉說:冒失地觸犯了你,請你不要怪罪!李超被人擡了回來,養了一個多月才痊癒。一年後,和尚又來了,李超給他講述了這段往事。和尚吃驚地說,你太魯莽了,惹她幹什麼?幸虧你事先把我的名字告訴了她,不然,你的雙腿恐怕早就斷了。

文言文閱讀答案5

晉人有好利者,入市區焉。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此物(吾)可服也,此吾可資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③隨而索其直④,晉人曰:“吾利火熾時,雙目暈熱,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爲爾物也。爾幸予我,我若富貴當爾償。”市伯怒,鞭之,奪其物以去。旁有哂⑤之者,晉人戟手⑥罵曰:“世人好利甚於我,往往百計而陰奪之,吾猶取之白晝,豈不又賢於彼哉?何哂之有?”

(選自明?宋濂《龍門子凝道記》)

【註釋】①攫(jué):奪取。②羞:通“饈”,美好的食品,這裏當動詞用,意爲“吃”。③市伯:市場上的管理官吏。④直:通“值”。⑤哂(shěn):譏笑。⑥戟(jī)手:豎起中指與食指如戟形。這是罵人時侮辱人的動作。

【譯文】

有個貪財的晉國人,走進市場。碰到東西就取,說:“這個東西我可以吃,這個東西我可以穿,這個東西我可以收藏,這個東西我可以用。”拿了就走。管理市場的官吏追出來和他要錢,這個晉國人說:“我剛纔利慾薰心,兩眼暈眩、發熱,天下的東西都好像是我本來就有的,不知道是你的東西了。幸好你給了我,我如果以後發了財就還你錢。”管市場的官吏生氣了,用鞭子抽打他,把他拿的東西奪回來就離開了。旁邊有人譏笑他,晉人伸手指着他罵道:“世上貪財的人比我還要嚴重,(他們)往往想方設法用陰謀搶奪財物,我還只不過是白天去搶,難道不是比他們好多了嗎?有什麼好笑的?”

【閱讀訓練】

1. 解釋:

(1)即去 (2)索 (3)予(4)甚於

2.翻譯:

(1)皆若己所固有。

(2)何哂之有?

3.就短文最後晉人的話,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1)離開 (2)求取(3)給 (4)比……嚴重

3.雖然強搶不是什麼值得表揚的,但晉人的辯解卻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類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風範,說起廉潔慷慨激昂,而暗地裏卻貪得無厭,爲自己利益費盡心機者,實在比這晉人還要差!因爲他們多了一條更卑劣的品行——虛僞!

文言文閱讀答案6

《管寧割席》節選

管寧、華歆(xīn)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註釋]席:坐具、坐墊。軒冕:軒,大馬車;冕,大禮帽。

管寧割席閱讀答案(一)

1,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華歆擲軒冕

2,解釋句中加點的字、詞。

(1)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__________

(2)管揮鋤與瓦石不異。____________

(3)又嘗同席讀書。____________

(4)有乘軒冕過門者。_____________

3,翻譯句子。

(1)華捉而擲去之。

(2)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

4,“管寧割席”可以看出管寧是怎樣一個人?

管寧割席閱讀答案

2,(1)共同(2)沒有差別(3)曾經(4)······的人

3,(1)華歆拿起來又扔掉了金子。

(2)管寧讀書和原來一樣,華歆放下書出去觀看。

4,是一個淡泊名利,不事權貴、非常清高的一個人。

管寧割席閱讀答案(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A.又"嘗"同席: B.寧讀如"故":

2.用“/”給文中畫線文字斷句。(不要求加標點符號)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

3.翻譯“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一句。

管寧割席閱讀答案

1、a:曾經 b:先前

2、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

3、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 你已經不是我的朋友了。"

文言文閱讀答案7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爲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爲死,或以爲亡。今誠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爲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爲然。(節選自《陳涉世家》)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字。(2分)

①會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爲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下面句子中劃線的詞與例句中劃線的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A.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B.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記》)C.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2分)

等死,死國可乎?

【小題4】陳勝、吳廣爲什麼要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用簡潔的語言回答)(2分)

答案

【小題1】恰逢 、 首發

【小題2】C

【小題3】同樣是死,還不如爲國事而死,好嗎?

【小題4】略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文言詞彙的理解應注意:“會”在這裏是“適逢、恰巧遇到”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是多音字,有多種含義,常用來表示會議,會計等。“唱”是個通假字,通“倡”,“倡導”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實詞的識記與理解能力。

點評:識記和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文言文閱讀考查的重點之一。具體要求有準確理解實詞的常用義;辨別通假字及其本字,並解釋其意思;正確理解一詞多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準確理解古今異義詞的古義等。當然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能用已學過的文言詞語的意思,聯繫上下文進行理解。

【小題2】試題分析:“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中的“以”是“因爲”的意思。A項中的“以”是 “比得上”的意思;B項中的“以”相當於“而”,表承接,不譯;C項中的“以”是“因爲”的意思;D項中的“以”是“憑藉”的意思。所以,選C項。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虛詞的理解能力。

點評:考查文言文的虛詞,一般有“之”“於”“而”“以”“其”“爲”“乃”“焉”等,平時我們要結合例句進行歸類積累,熟知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詞不離句,理解文言虛詞也是這樣,把它放到句子裏翻譯翻譯就感知出來了,這樣纔不至於死記硬背。做本題的思路是:首先要理解例句中“以”的意義和用法,然後分析幾個備選項中的“以”的意思和用法,最後選出符合要求的選項。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字詞的理解,如:等→“同樣”的意思,不能理解爲“等着”;死→“爲……而死”的意思,不能理解爲“死亡”;國→“國事”的意思,不能理解爲“國家”。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語句的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翻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對於學生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因爲中考要求文言翻譯要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斷要求較高。

【小題4】試題分析:陳勝是一個洞察時局,敢於並善於鬥爭的人。爲了能有更多的人來響應起義,也爲了進一步發動衆人,陳勝、吳廣採用了一些起義策略,即他們抓住了人們對“扶蘇”“項燕”的懷念及遭遇的不滿,“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發動羣衆起義。

考點:考查學生篩選提煉總結文中信息的能力

點評:初中階段文言文閱讀考查“篩選文中的信息”,是在讀懂文言語段的基礎上對考生的進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側重於要求根據某一特定的要求到文中搜尋篩選提取信息,找出原句並學會總結和概括,學生精讀文章,初步篩選,看清方向,明確方向,仔細分辨,識別障礙。

文言文閱讀答案8

虎丘記

(1)虎丘去城可六七裏,其山無高巖邃壑,獨以近城,故簫鼓樓船,無日無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遊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爲尤勝。

【譯文】虎丘離蘇州城只有七八里,那山上沒有高聳的山岩幽邃的溝谷,只是因爲接近蘇州城的緣故,(達官貴人)裝飾豪華、滿載聲歌的遊船,沒有一天沒有的。凡是有月亮的晚上,有花的早晨,有雪的傍晚,遊人來來往往,紛繁錯雜得像織布一樣。中秋時節(這景象)就更加繁盛。

(2)每至是日,傾城闔戶,連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靚妝麗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間,從千人石上至山門,櫛比如鱗。檀板丘積,樽罍雲瀉,遠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鋪江上,雷輥電霍,無得而狀。布席之初,唱者千百,聲若聚蚊,不可辨識。分曹部署,競以歌喉相鬥;雅俗既陳,妍媸自別。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練,一切瓦釜,寂然停聲,屬而和者,才三四輩。一簫,一寸管,一人緩板而歌,竹肉相發,清聲亮徹,聽者魂銷。比至夜深,月影橫斜,荇藻凌亂,則簫板亦不復用,一夫登場,四座屏息,音若細發,響徹雲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飛鳥爲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

【譯文】每到這一天,蘇州城家家戶戶傾城而出,肩挨肩,人擠人,接踵而來。無論是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還是平民百姓,沒有誰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很多人都在路邊,用墊子擺上酒,席地而坐。從千人石到山門,密密麻麻緊挨着的遊客多如魚鱗。檀木所制的歌板堆積得就像山丘,酒器裏盛的酒如雲彩一樣奔瀉不停。遠遠望去,就像無數大雁落在平坦的沙灘上,又像彩霞鋪在江面上。即使用電閃雷鳴也無法形容那熱鬧的場面。剛擺上酒席時,唱歌的人成百上千,聲音像蚊蟲齊鳴,分不清(唱些什麼)。分部安排好後,都競相以最新流行的歌曲一爭高低,雅樂俗樂都有,唱得好壞也自有分別。過了一會兒,搖頭踏腳按節拍唱歌的人,就只剩數十人了。不久,明月高懸在空中,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練,所有粗俗之樂,都悄悄停了下來。應邀唱歌的人只有三四個了,他們伴着一隻簫,一隻笛,一人舒緩地敲着歌板歌唱。管樂和人的歌聲一起發出,清幽嘹亮,使聽衆陶醉不已。到了深夜,月影疏疏落落,月下樹影斑駁,這時,連簫和歌板也不用了。一個人登場歌唱,四座的人都屏心靜息地傾聽。他的歌聲細如髮絲,直衝雲霄。每唱一字,差不多要一刻時間。飛鳥彷彿也爲這舒緩悠長的歌聲所感動,徘徊不忍飛去,壯士聽到這樣的歌聲,也忍不住要落淚。

(3)劍泉深不可測,飛巖如削。千頃雲(山名)得天池諸山作案,巒壑競秀,最可觴客。但過午則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閣亦佳,晚樹尤可觀。面北爲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僅虞山一點在望。堂廢已久,餘與江進之謀所以復之,欲祠韋蘇州、白樂天諸公於其中;而病尋作,餘既乞歸,恐進之之興亦闌矣。山川興廢,信有時哉!

【譯文】劍泉深不可測,飛聳的岩石像刀削的一樣峭立。千頃雲好像是以天池等山作几案,山巒溝壑秀麗無比,這裏最適合饗宴賓客。但中午過後,陽光強烈,(遊客在此)無法久坐。文昌閣(景色)也好,傍晚的樹更好看。它的北面是平遠堂舊址,空曠無際,只有遠處的虞山一點遙遙在望。平遠堂荒廢已久,我和江進之商量修復它,想在這裏建個祠堂,祭祀韋應物、白居易等先賢。但不久我就生病了,我已經請求辭官歸去,恐怕江進之修復平遠堂的興致也大減了。(可見)山川景物的興盛荒廢,確實是有時運的啊!

(4)吏吳兩載,登虎丘者六。最後與江進之、方子公同登,遲月生公石上,歌者聞令來,皆避匿去,餘因謂進之曰:甚矣,烏紗之橫,皁隸(差役)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聽曲此石上者,如月!今餘幸得解官稱吳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識餘言否耶?

【譯文】我在吳縣做了兩年縣令,曾六次登上虎丘。最後一次是和江進之、方子公同去的。我們坐在生公石上等待月亮出來。唱歌的人聽說縣令來了,都躲開藏了起來。我就對進之說:官吏的橫暴,差役的庸俗,也太過分了啊!以後我辭官後,一定要在這生公石上聽曲,以月爲證。現在我幸好解免官職,客居吳地,虎丘的明月啊,不知道還記得我當年的話嗎?

23、白樂天指的是詩人白居易。(1分)

24、第二段對鬥歌場景寫得極有層次:(2分)

環境由喧鬧到到寂靜

感情由熱烈到淒涼

25、第二段沒有運用到的手法是D(2分)

A.層層烘托 B.誇張借代 C.點面結合 D.對比反襯

26、請分別概括第三段的景物特點? 並簡析作者寫景的角度。(4分)

劍泉之深;千頃雲之高、秀;文昌閣之佳,平原堂之曠。(任寫出2點得1分,3點得2分)

先山水後人文;俯仰結合;遠近結合。(寫出任一角度1分,分析1分)

27、文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請作簡要評價。(4分)

表達對官場生活的鄙薄之情,(1分)渴望與民同樂的真性情。(1分)作者認識到官民之間的尖銳對立,這種對立使得他無法領受聽曲此石上的迷人情趣,於是他甘願以吳客的身份來遊虎丘,這種走進人民的姿態是值得肯定的;(1分)而其揭示官民之間的對立關係具有批判意義。(1分)

文言文閱讀答案9

曾叔卿,建昌①南豐人,鞏②族兄也。家苦貧,即心存不欺。嘗買西江陶器,欲貿易於北方,既而不果行③。有從之轉售者,與之。既受直矣,問將何之,其人曰:“欲效君前策耳。”叔卿曰:“不可。吾聞北方新有災饉,此物必不時泄④,故不以行。餘豈宜不告以誤子。”其人即取錢去。居鄉介潔⑤,非所宜受,一介⑥不取。妻子困於飢寒,而拊庇孤煢⑦,唯恐失其意。起家進士,至著作佐郎。熙寧⑧中,卒。 (節選自《宋史》)

【註釋】①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帶。②鞏: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③不果行:沒有成行。④泄:暢銷。⑤介潔:耿介高潔。⑥介:小草,喻輕微纖細的事物。 ⑦拊庇孤煢:安撫孤獨者。拊,fǔ,同“撫”,安撫。煢,qióng,孤獨,無依靠。⑧熙寧:北宋時宋神宗趙頊的年號。

【小題1】用“/”給文中畫橫線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只劃一處)(1分)

吾聞北方新有災饉

【小題2】解釋句中劃線詞語。(3分)

(1)既受直矣 ( )

(2)熙寧中,卒。( )

(3)餘豈宜不告以誤子( )

【小題3】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意思。(2分)

【小題4】曾叔卿爲什麼要告訴對方“北方新有災饉”呢?(2分)

【小題5】文段是寫曾叔卿的,爲什麼還要寫妻子“拊庇孤煢”?(2分)

答案

【小題1】吾聞/北方新有災饉

【小題2】(1)通“值”,價錢 (2)去世(3)你

【小題3】有人從他那裏轉賣,便(將陶器)給了那人。

【小題4】因北方剛剛發生災荒,那些瓷器在北方不好賣,曾叔卿不想讓對方虧本。

【小題5】作者從側面襯托曾叔卿品德高尚、樂於助人的君子風範。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古文句子的朗讀節奏可粗劃可細劃,粗劃就把主謂部分劃開即可,細劃可各成分中幾層意思劃開,所謂大停頓小停頓之分。

考點:古文句子朗讀節奏劃分

點評:本題不難,句意易懂。古文句子朗讀節奏的劃分,是根據句意來判斷的,理解句意,就瞭解可子的結構關係,劃分節奏就是難事了,方法在分析中已經說明。

【小題2】

試題分析:這三個字詞在古文中都是多義的,比如,“卒”有“士兵”“死”“最終”多個意思。具體在句中是什麼意思,要根據語境判斷。

考點:文言字詞解釋

點評:本題不難,這幾個句子句意比較淺顯,字詞義容易判斷。解釋文言字詞義,要有一點古文閱讀方面的積累大有好處,看到一個字詞,便要想到大概有哪些含義,有一個知識的基礎,這需要在平時多積累,注意記憶所學文言字詞。

【小題3】

試題分析:即指翻譯句子。“之”,代詞,他;“售”,賣;“與”,給。“與”之前省略了“把陶器”,翻譯要補充。

考點:文言句子翻譯

點評:本題不難,句子短小,易於翻譯。古文語言以精練爲特點,很多的意思在文字之多,所以在翻譯時,如果影響了句子的表達,文字之外即省略的內容要適當地補充出來,但不可超越句子本身的意思隨意擴充內容。

【小題4】

試題分析:抓住後面的“餘豈宜不告以誤子”這句話來理解,爲了“不誤”對方,即不讓對方矇在鼓裏不知情況而受損失。

考點:句子含義理解

點評:本題有難度,文言對於學生來有文字障礙,理解問題更有難度。要找到與問題相關的句子,先弄懂文字,翻譯一下,再結合前後句子分析。

【小題5】

試題分析:“妻子”的生活與其“主人”有關,寫此顯彼,襯托的作用很明顯。

考點:寫作手法理解

點評:本題不難,人物之間的襯托作用易於理解,題幹本身也已經暗示。襯托,是描寫人物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在寫法上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

文言文閱讀答案10

文言文閱讀。

晉文公伐原①,與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謀士②言曰:“原將下矣,師吏請待之。”公曰:“信國之寶也,得原失寶,吾不爲也。”遂去之。明年復伐之,與士期必得原,然後返,原人聞之,乃下。衛人聞之,以文公之信爲至矣,乃歸文公。故曰“次原得衛者”,此之謂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勿若不得也。必誠信以得之,歸之者非獨衛也。文公可謂知求欲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非信則百事不滿也故信之爲功大矣(節選自《呂氏春秋》)

註釋:①原:古國名。②士:兵士。

1.與文中“與士期七日”中“期”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造欽輒盡,期在必醉(《五柳先生傳》)

B.爺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陳涉世家》)

C.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D.與人期行,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

2.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非信則百事不滿也故信之爲功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加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晉文公“攻原得衛”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月}信則百事不滿也/故信之爲功大矣

3.七天過去了,但是原國還沒有攻下來,(晉文公)命令撤離原國。(須補充出“晉文公”,翻譯意思對,語句連貫即可)

4.請求誠信,贏得人和。(信,國之寶也;文公之信爲至矣)

文言文閱讀答案11

(一)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遇邊塞亭障②,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諮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

(二)

劉羽衝偶得古兵書,伏讀經年③,自謂可將十萬。會有土寇,自練鄉兵與之角。全隊潰覆,幾爲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年,自謂可使千里成壤。經圖列說幹④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試於一村。溝洫甫成⑤,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爲魚。由是抑鬱不自得,恆獨步庭聽,搖首自語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病死。

[注]①亭林:即顧炎武。 ②亭障:邊塞崗亭、堡壘。 ③經年:一年左右。

④幹:求見。 ⑤甫:剛。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 )

A.手不釋書(放下)

B.或顛墜崖谷(有時)

C.會有土寇(恰好)

D.如是日千百遍(日子)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 )( )

A.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能以徑寸之木,爲宮室、器皿

B.必無所疑乃已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C.自練鄉兵與之角孔子曰:何陋之有

D.幾爲所擒僅有敵船爲火所焚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

②溝洫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爲魚。

【小題4】.顧炎武和劉羽衝都是好讀書之人,但他們學成的結果截然相反。請結合文意,作簡要評析。(4分)

答案

【小題1】D (3分)

【小題2】AD (4分,各2分)

【小題3】①如果發現與自己以往瞭解的情況不相符合,他就翻書詳細地訂正,一定要毫無疑問才停止。

②溝渠剛挖成,大水衝過來,順着渠道灌進村子裏,村裏的人差點兒成了魚(淹沒了)。(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題4】顧炎武:每到一個地方就要走訪當地人,考察當地風土區域,以修正書本上的錯誤,可見其書讀得活,並不盲目迷信。劉羽衝:缺乏實際經驗,只知道照搬書本去做事,結果自然是失敗,可見其死讀書,不懂得靈活運用。(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文言文閱讀答案12

文言文,完成4~7題。

婁機,字彥發,嘉興人。乾道二年進士,授鹽官尉。丁母憂,服除,調含山主簿。郡委治銅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設廬以處之,器用材植,一出於官,民樂勸趨,兩旬告畢。改知西安縣,巨室買地爲塋域,發地遇石,復索元價。機曰:“設得金,將誰歸?”遷宗正寺主簿,請寬恤淮、浙被旱州縣。時皇太子始就外傅,遴選學官,以機兼資善堂小學教授。機日陳正言正道,又以累朝事親、修身、治國、愛民四事,手書以獻,太子置之坐右,朝夕觀省。隨事開明,多所裨益。都城大火,機應詔上封事,力言朝臣務爲奉承,不能出己見以裨國論;外臣不稱職,至苛刻以困民財;將帥偏裨務爲交結,而不知訓閱以強軍律。時年七十,丐閒,不許。遷右正言兼侍講,首論廣蓄人才,乞詔侍從、臺諫、學士、待制、三牙管軍各舉將帥邊郡一二人,召問甄拔,優養以備緩急。召爲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言:“至公可以服天下,權臣以私意橫生,敗國殄民,今當行以至公。”又言:“兩淮招集敢勇,不難於招而難於處。若非繩以紀律,課其 勤惰,必爲後害。”仍請檢校權臣、內侍等沒入家貲,專爲養兵之助。遷禮部尚書兼給事中,進參知政事。當干戈甫定,信使往來之始,瘡痍方深,敝蠹紛然,機彌縫裨贊甚多。嘉定二年八月,行皇太子冊命,機攝中書令讀冊。數上章告老,帝不許,皇太子遣官屬勉留之。卒,贈金紫光祿大夫,加贈特進。機初登第其父壽戒之曰得官誠可喜然爲官正自未易爾機撫其弟棟卒爲善士。居鄉以誠接物,是非枉直判於語下,不爲後言,人憚而服之。稱獎人才,不遺寸長,訪問賢能,疏列姓名及其可用之實,以備採取,其所薦進,亦不欲人之知也。機深於書學,尺牘人多藏雲。

(選自《宋史·婁機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 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機初登第/其父壽戒之曰/得官誠可喜/然爲官正自未易爾/機撫其弟棟卒/爲善士

B.機初登第/其父壽戒之曰/得官誠可喜然/爲官正自未易爾/機撫其弟/棟卒爲善士

C.機初登第/其父壽戒之曰/得官誠可喜/然爲官正自未易爾/機撫其弟棟/卒爲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