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面試題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試題了,試題可以幫助主辦方瞭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識或技能狀況。還在爲找參考試題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何應對面試題,歡迎閱讀與收藏。

如何應對面試題

如何應對面試題1

1三對一談話面試

這種面試方式被各高校所採用,時間控制在10~30分鐘,面試形式多樣,一般以最基本的自我介紹開始,時間爲1~2分鐘。涉及的題目往往比較寬泛,主要考查學生的心裏素質和對問題的回答判斷能力。

應對策略:自我介紹不需要刻意去準備,也不要緊張,只要找準一個方向,一五一十地作答即可,同時要儘可能展現自己的優勢和優點,讓考官認可你。在回答問題時,要言簡意賅,不要長篇大論。理解題目意思,抓住關鍵,言辭流暢。

2辯論

參加這種面試的考生會被分成相等人數的小組,每組4人,每次兩組進行面試。考官只講明面試規則,然後兩組學生分別爲正反方進行辯論。辯論時間30分鐘左右,每個學生會有1~3次發言機會,考官會在辯論過程中,發現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

應對策略:辯論要有理有據,言辭流暢,抓住重點,不要說一些無用的東西。

3無領導小組面試

考生一般被分成人數相等的小組,每組8~10人,兩組考生進行互相提問回答。面試時間20~45分鐘,每位考生可有1~3次發言機會。

應對策略: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自身狀況和現場情況,選擇自己的角色。要把握主題思路,不要跑偏,論出重點。

4場景面試

這種這種面試方式目前出現的一般是英語的場景測試。即給出一個對話的場景,讓你和同伴一起參與。這類面試,相對比較簡單,就是要在平時多準備一些日常用語,熟悉各種對話場景常用的詞彙就可以了。

應對策略:表達流利,大方自然。用詞準確恰當,有互動感。

5問答和集體討論

參加這種面試的考生被分成一些人數相等的小組。一般每組5~6人,然後每次有一組考生參加面試。面試分爲提問和回答問題和集體討論,考生們進行抽籤,每個人手中都握有一個題目,先發言的考生就自己的問題進行陳述,之後其他考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質疑。

應對策略:看清題目,回答問題時儘可能簡明扼要。旁聽生,要靜心聆聽,在心裏形成自己的主題思路。

如何應對面試題2

“你對佛教有什麼研究嗎?”“你叫白雲,你的名字有什麼意義?”“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面對這些讓人有些窘迫的考題,南外的一羣高三“牛人”卻沉着應答,順利叩開了讓衆人羨慕的名校大門。據悉,截至1月份,南外已有165人被26所國內知名大學提前錄取,另外選擇出國留學的有76人。昨天,該校一些“準名校生”接受本報記者採訪,透露了許多不爲人知的考試故事和學習祕笈。

家庭教育篇——

父母會支持她不做作業

“初中我在南京一所普通中學就讀,那裏的老師很傳統,雖然我的成績還不錯,卻經常因爲不肯寫作業而被老師請家長。”已經被南大錄取的關辛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不過面前的這個看似乖巧的女孩非常有自己的主見:“我並不是不願意學習,而是會選擇性學習,如果我覺得我已經掌握了這個知識,而所佈置的作業對我來說只是重複性勞動,我會選擇不做作業。很感謝父母對我的支持,讓我這個不聽話的孩子繼續保持着對學習的熱情。”

“不幫忙”所以沒壓力

採訪中每個被名校錄取的學生都有着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但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對他們來說顯得十分重要。已被北外錄取的黃倩倩告訴記者:“從小父母就注重對我的培養,5歲時就學習鋼琴,堅持練習最終取得十級證書。學鋼琴的過程培養了我吃苦耐勞的性格和不放棄的品質。父母都是著名的眼科醫生,他們對工作的熱情使我深受感染,從小就充滿愛心與責任感。”而被北大錄取的侯鑫非常感謝父母對他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小到大,父母幾乎沒有在學習上給過我很大的壓力,但他們對我的學習自覺性有極高的要求。記得當別的同學都要靠父母報默詞,幫助計時甚至批改作業時,我已經可以獨立地勝任這些工作,所以當別的同學可能因爲自覺性不夠而落後時,我常常可以控制住自己,讓自己完成學習任務後再去放鬆。”

學習經驗篇——

沒參加過競賽照樣進北大

學習經驗篇——

沒參加過競賽照樣進北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爲一個沒有任何競賽背景的學生,我認爲我個人的經歷上有一定的普遍性。”被北大錄取的盛亞捷說道:“就我個人來說,父母並未鼓勵我參加任何的學科競賽,也許是看我不是這塊料吧。因而,我就有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紮實地學好每一門科目,並利用課餘時間豐富自己的知識,參加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事實證明,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爲很多名牌大學推薦保送人員選拔的第一步就是高中三年成績的綜合加上各項加分。這時,反觀很多沒有搞清自身興趣方向就盲目參加競賽的同學,因爲參加競賽佔用了大量的精力,影響了學校科目的學習,失去機會,非常可惜。”

開個人剪紙展成特殊經歷

被南大錄取的劉白雲也有相同的感觸:“我很普通,既沒有鋼琴十級也沒彈過古琴,既不會跳舞也不擅長學科競賽。不過我雖沒有參加任何比賽,但羽毛球、籃球、繪畫、剪紙我都有所接觸,還開過個人剪紙展,平時又參加戲劇社,做文學社美編,包括攝影社打雜……我很清楚我不會因爲以上的任何而獲得什麼功利的東西。那些純粹是興趣,不過這些興趣讓我學到很多非功利的東西。在之後的保送面試中,這些興趣也成爲我獨一無二的經歷,幫助我在面試中獲得成功。

“沒考試運”的玩家“拿第一”

“我是個很沒考試運的人,初三因爲骨折在家休養了一個學期,但中考仍然考了班級第一。小高考前我又生病兩週沒參加總複習,最後還是拿了4A,我覺得如何處理好學習和玩的'關係非常重要。”被北大提前錄取的王晨舟告訴記者,他把學習和玩分得很清楚。初三、高三最緊張的時候他也要每兩週爬次紫金山,每三天遊次玄武湖,是個道道地地喜歡遊山玩水的人。“學習應像吃東西,食物入口應像是老師把知識教給學生,然而後期關鍵的消化吸收就好比學習中的‘悟’,我習慣在學習的時候保證絕對的安靜和安心,尤其是遇到困難問題的時候,會緊閉房門,讓心放平,去體味、感悟、總結學習上的問題,這一方法在我身上非常有用。”

面試答題篇——

讓你談玄奘看你暈不暈

面試答題篇——

讓你談玄奘看你暈不暈

採訪中,不少同學回憶起當時的面試經歷都覺得很有意思,記者也從他們對一些題目的回答中嗅出了他們的機智和廣博。

北大:對中印文化交流影響比較大的人物是誰?

答題人:侯鑫

面試讓人相當緊張,因爲是一個同學對十個左右的老師,老師的問題也是天南地北,五花八門,比如一個老師滔滔不絕地就印度、佛教與玄奘法師進行提問。比如當我答案中出現玄奘,後來老師就緊追不捨專門和我討論起玄奘這個人來。比如玄奘是什麼朝代的人,我答唐朝;又問玄奘西行歸來寫了什麼書,我答《大唐西域記》;沒想到他又問玄奘是在什麼地方翻譯帶回來的佛經的,我後來纔想到是西安的大雁塔。我很慶幸我平時喜歡看《西遊記》。

清華:你爲什麼選擇清華經管?

答題人:華逸羣

面試過程中,我多次出國的經歷也幫了大忙。當考官問我爲什麼選擇清華經管時,我放棄了大多數人都會準備的所謂“標準答案”,向考官說了我在美國親身經歷的故事:在普林斯頓大學,我與美國中學生一起參加了“全球化”的學習。在課堂上,我與導師就中歐紡織品貿易摩擦問題進行了討論。導師認爲中國在經濟方面依然缺少可以與西方大國在全球化浪潮中一起衝浪的高端人才,我決定用自己的力量爲祖國服務。這也是爲什麼我在參觀了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名校後依然選擇清華。

南大:你的名字有什麼意義?

答題人:劉白雲

考前同學幫我想過如何把我的名字上升到一個“極有意義”的高度,但最後面試我還是放棄了那樣的修飾,對考官說了實話:“我不喜歡我這個名字,原因是由於趙本山和宋丹丹‘黑土白雲’火了,這名字經常將我置身窘境,我需要不斷用智慧去化解。”看到考官會心地笑了,我相信我的坦白和機智獲得了認可。

浙大: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答題人:趙逸之

名校永遠不缺乏高分的學生,所以浙大十分看重學生在面試中所體現出的氣質與內涵。兩分鐘的自我陳述必須按照面試官的要求來進行,使得之前準備好的介紹失去用武之地。而正是這樣,我還主動地第一個發言,給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面試需要的是一種急智,很多問題都很刁鑽,記得最刁鑽的一個問題是:“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我立刻答道:“作爲一個男生,有時性子稍微慢了一些。”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想到更好的答案,但當時也算回答得圓滑了。

如何應對面試題3

職場人都面對過面試吧!大大小小,規格高地等等!最雷的面試是哪一個?問了什麼問題讓你啼笑皆非呢?

最雷面試是哪個?

“你談戀愛了嗎?”“你和你女朋友是怎麼認識的?”“你男朋友有錢嗎?”

當你參加用人單位面試 ,被問到這些問題時,是否會感覺有點雷人?

綜合素質如何反映?職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些雷人面試題,可供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參考。

“你談戀愛了嗎?”

——考察你的人生觀價值觀

別天真地以爲,問你這些面試題,企業是爲了獲知你的個人信息。其實你是否戀愛,企業並不關心,這道面試題是爲了考察應試者的成熟程度和處理生活事務的能力,以及考察應試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選擇這份工作的動機是什麼?

——排除“跳蚤式”應聘者

“能談談你選擇這份工作的動機嗎?”這個題目看似簡單籠統,但想要答好並不容易。

這道題目,除了測試面試者對這份工作的理解程度及熱忱之外,企業還將根據這道題目篩選掉因一時興起、暫時找不到工作,而將企業當跳板的人。所以這道題目回答恰當與否,直接影響你的應聘結果。

“作爲成熟的企業,能理解應聘者追求更高職位的想法。但企業不能容忍的是到處找”跳板“的員工,沒有老闆喜歡跳蚤式的員工。”HR一般這樣考慮。

你認爲自己最適合做什麼?

——考察你的思想性主見性

“我們不限定固定職位,你認爲自己最適合做什麼?”現代職場人,也要學學古人的“毛遂自薦”,千萬別謙虛過了頭。這道題目是爲了解應試者的思想性和主見性,所以答案要明確。

“一個有活力的員工,必定是有追求有理想的。”HR說,在招聘過程中,這道題目是個坎,一些原本筆試成績不錯的應聘者就是因爲這道題目而落馬。“一是對自己的職業目標不明確,二是性格原因,怕暴露自己的慾望。”

如何應對面試題4

對於大學生來講,由於缺乏社會經驗,找工作的時候會出現許多波折。面試是考驗大學生素質的第一個關口,所以,相對來講就特別重要。企業爲了招到更適合的人才,面試的時候難免會出些求職者難以應對的題,這個時候該如何應對呢?58教你幾招。

面試是一場演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面試更是一場戰爭,表面看是你和主考官的鬥智鬥勇,實際上是你在挑戰自己,超越對手!

用未知回答未知——

微軟:中國每年消耗多少高爾夫球

在微軟的面試中,有這樣一道面試題:假如你在飛機上遇到一位高爾夫球的生產商,向你詢問中國每年消耗的高爾夫球的數量。你怎樣回答?怎樣回答,對於我這個在現實生活中見都沒見過高爾夫球的人來說無疑是一頭霧水。其實對於這種不可能回答的問題,我們只要找到它的解決辦法就可以了,因爲連考官自己也不知道問題的答案。

我們可以這樣回答:1.統計中國高爾夫球場的數目;2.統計平均每天有多少位客人;3.統計每位客人平均每天消耗的高爾夫球的數量。然後我們把三個數相乘,再乘以一年的營業天數,就可以知道中國每年消耗的高爾夫球的數量。

風馬牛不相及——

百事:皮鞋和鞋油有什麼關係?

皮鞋和鞋油有什麼關係?剛聽到這話,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爲在3秒鐘以前,我們還在探討博弈論,馬斯洛需求理論。但我馬上意識到關鍵時刻來了。考官是想看我在突然情況下的反應。因爲只有在突發情況下,聽其言,觀其行,才能反映一個人是否具有沉着冷靜、處變不驚的品質。

我想了想說:“皮鞋和鞋油是緊密聯繫的。皮鞋的出現才產生了鞋油,就好像物質的出現產生意識一樣。鞋油出現後,推動了皮鞋的進一步發展,就好像意識的改變推動物質的進步一樣。他們的關係是榮辱與共,他們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

在回答這類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時,引入哲學觀點就很重要。哲學是一門使人聰明的科學,它的很多理論放之四海而皆準。在你的回答裏,揉進哲學的觀點,不僅能讓你的回答富有邏輯,更使它不可辯駁。

怎樣回答都有錯——

長虹:你喜歡《三國演義》裏哪個人物?

長虹的面試是採用座談會的形式,有點像央視《實話實說》欄目的那種氛圍。在會談中,考官問我們讀過《三國演義》嗎?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考官要我們說說自己最喜歡《三國演義》裏的哪個人物,爲什麼?

1號同學脫口而出:“呂布,三英戰呂布,呂布一個人單挑劉關張三人,實乃英雄。”

考官眼波不興地說道:“呂布這個人,好色薄情,先是認賊作父,後又弒父奪色,不是英雄,實乃小人。”

2號同學想了想說道:“劉備,寬厚仁慈,厚德載物。”

考官品了一口茶說道:“劉備這個人,小事優柔,大事武斷。平時遇事只知放聲大哭,關羽被殺後,不聽勸阻,一意孤行,最終爲蜀國的滅亡埋下伏筆。”

3號同學冥思良久提出爲世代所稱頌的人物:“諸葛亮,足智多謀,忠心爲國。”

考官微微笑道:“諸葛亮的忠,只是愚忠,明知道阿斗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卻仍然要扶。在其百年之後,蜀國的滅亡也就不可避免,可悲可嘆。”

輪到我了,我想到《三國演義》裏的任何一位人物,由於歷史侷限性,都是有缺點的。考官又熟讀《三國演義》,不論我提出何人。他定能找到其缺點。我靈機一動說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於歷史侷限,《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都是有缺點的,拋開歷史的恩恩怨怨,單就個人而言,我最喜歡的是《三國演義》中的大喬、小喬。因爲孔夫子說過,食、色,性也。”

這下考官說不出話了,因爲他的嘴已經笑歪了。這次面試最後在笑聲中圓滿閉幕。

請君入甕——

寶潔:能說說你的缺點嗎?

請君入甕是面試中的常用計策。寶潔最大的“甕”就是問:“能說說你的缺點嗎?”看是不在意的一句話,卻暗藏殺機。這個問題的殺機在於,面試人人說優點,無人說缺點,因此你的缺點就是公司要你與否的關鍵,你自己說出口的缺點也將成爲公司現在不用你,或者將來解聘你的藉口。

怎麼回答,說自己沒缺點肯定是不行的,把自己的缺點說成優點,也不好。我曾經看到有人說自己做事主動得有點衝動,果斷得有點武斷。這樣的回答,出了讓別人覺得你油嘴滑舌外,只能爲自己掙負分。

一個最基本的回答技巧就是“打擦邊球”,“我想我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太多的工作實踐經驗。學生時代的經歷幾乎是從一所學校畢業就又到一所新的學校讀書。我想利用在學校的時間踏踏實實地多學點今後有用的知識。希望我的這些不足能夠在貴單位的實際工作中得到改進!”

上述回答,所描述的“缺點”實際上算不上什麼缺點,因爲學生時代,誰的經歷都是簡單如白紙;而且,上述回答已經含蓄地表明瞭自己的優點——踏實——一個能夠踏踏實實認真學習知識的好學生,也必將是一個能夠踏踏實實努力工作的好員工;同時,它還表明了自己志願到面試單位工作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