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短文習題附答案

中國人是最喜歡請客的一個民族。從搶付車費,搶會鈔,以至於大宴客,沒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國是一個禮讓之邦。我的錢就是你的錢,你的錢也就是我的錢,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爲咱們是一家人。這種情形,西洋人覺得很奇怪。

其實,中國人這種應酬是利用人們喜歡佔便宜的心理。不花錢可以白坐車,白吃飯,白看戲,等等,受惠的人應該是高興的。一高興,再高興,三高興,高興的次數越多,被請的人對於請客的人就越有好印象。如果被請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有求必應”,助我升官發財;如果被請的人比我的地位低,他也可以到處吹噓,逢人說項,增加我的聲譽,間接地於我有益,中國人向來主張“受人錢財,與人消災”的,不花錢而可以白坐車,白吃飯,白看戲,也就等於受人錢財,若不與人消災,就該爲人造福。由此看來,請客乃是一種“小往大來的政策”,請客的錢不是白花的。知道了這一個道理,我們就明白爲什麼對於親弟兄計較錙銖,甚至對於結髮夫妻不肯“共產”的人,爲請客而揮霍千金,毫無吝色;又明白爲什麼家無儋石,對泣牛衣的人偏有請客的閒錢。原來大多數人的請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權謀!

青蚨在荷包裏飛出去是令人心痛的,而“小往大來”的遠景卻是誘惑人的,在這極端矛盾的心情之下,可就苦了那些一毛不拔的慳吝者。當在搶付車費,搶會鈔,或搶買戲票的時候,爲了面子關係,不好意思不“搶”,爲了荷包關係,卻又不敢堅持要“搶”,結果是得收手時且收手,面子顧全了,荷包仍舊不空。最糟糕的是遇着了同道的人,你一搶他就放鬆,結果雖是“求仁得仁”,卻變了啞子吃黃連,心裏有說不出的苦。不過,慳吝的人也未嘗不請客;有時候,他們請客的次數要比普通人更多,因爲吝者心貪,貪者畢竟抵不住那“小往大來”的遠景的誘惑。於是他們想拿最低的代價去博取最大的利益;每次請客吃飯,東西揀最便宜的吃,分量越少越好,最好是使客人容易飽,容易膩,而主人所費又不多。甚至連請幾天,昨晚剩的菜今天還可以吃,雖然讓客人吃別人的餘唾頗爲不恭,然而請客畢竟是請客,餘唾吃了之後,仍舊不怕他不說一聲“謝謝”。這是手段之中有手段,權謀之外有權謀!

話又說回來了,請客真的是一種好風氣嗎?真的'能聯絡感情嗎?我曾經親耳聽見搶會了鈔的人背面罵那讓步不堅持要搶的人,說他小氣,說他卑鄙。我又曾經親耳聽見吃了人家的酒飯的人一出大門就批評主人:五溜魚只有半邊,清燉雞隻有半隻,煙臭如蕕,酒淡如水,廚子烹調無術,主人招待不週!可見中國既有了搶付錢的習俗,不搶付錢竟像是私德有虧,友誼有損;又有了濫請客的風尚,不請客的固然被認爲不善交際,請客如果請得不快,那錢也只等於白花。勿謂郇廚既擾,即盡銜恩;須防金碗雖傾,終難飽德。老饕未饜,微祿半銷!“小往大來”的請客哲學真是害人不淺!

被請的人有時候也很苦:明知受人錢財就得與人消災,但是又沒有拒絕的勇氣,於是計劃“還席”或“回客”。受了人家的好處,再奉還若干好處給人家,這樣就算兩相抵消,不再負報答的責任。其實這樣設想是自尋煩惱。最乾脆的辦法是既不請人,也不怕被人請。如果有人搶着代我付車費或會鈔,我就一聲不響,讓我的青蚨“回龍”。如果有人請我吃大菜我就兩肩承一口,去吃了就走,不耐煩道一聲謝,更不理會什麼是一飯之恩。假使人人如此,中國可以歸真返樸,社會上可以少了許多虛僞的行爲,而政府也不再需要提倡儉約和禁止宴會了。

註釋:1.會鈔:付賬 2.青蚨:指錢

閱讀題:

1.“中國是一個禮讓之邦”的表現是:

2.文中所揭露的不同類型的人請客時的心理實質分別是什麼?

3.作者認爲濫請客成爲一種時尚,是因爲人們喜歡佔便宜。結合文章,從請客的人、被請的人兩個方面分析“佔便宜”的含義。

4.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 這篇文章充滿了幽默,作者以自己敏稅的觀察和尖刻的言辭批判了“小往大來” 的請客哲學。

B.作者對濫請客的習俗深惡痛絕,但他開出的使“中國可以歸真返樸”的藥方也不過是一種願望,因爲無論昨天還是今天,這些“虛僞的行爲”一定程度上還對人的生活有影響力。

C.本文從“請客社會學”寫到“請客心理學”,將種種醜陋一樣一樣挑明瞭給世人看,滑稽、耐讀。

D.作者從日常生活瑣事入筆,言淺意深、言近旨遠,對中華民族的好客、禮讓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揭露。

E.這篇文章總的說來,寫得比較輕鬆,從容不迫,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幽默之中包含着哲理,聰明人看了會發出會心的微笑。

參考答案:

1.搶付車費,搶會鈔,以至於大宴客。(答“我的錢就是你的錢”不對,它是實質,不是“表現”。

2.大多數人(普通人)請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權謀。慳吝者請客是手段之中有手段,權謀之外有權謀。

3.被請客的人認爲不花錢可以白坐車,白吃飯,白看戲等是佔了便宜;請客的人認爲花了錢可以幫助自己升官發財,增加自己的聲譽,這乃是一種大便宜。

4.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