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的運動複習題綱

一、參照物

物體的運動複習題綱

1.定義:爲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通常選擇參照物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常選地面或固定於地面上的物體爲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不提。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不能選擇所研究的對象本身作爲參照物那樣研究對象總是靜止的。

練習:

詩句“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來迎”和“是船行”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船和山。

☆坐在向東行駛的甲汽車裏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後退去,同時又看到乙汽車也從甲汽車旁向後退去,試說明乙汽車的運動情況。

分三種情況:①乙汽車沒動;②乙汽車向東運動,但速度沒甲快;③乙汽車向西運動。

☆解釋毛主席《送瘟神》中的詩句“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爲參照物,地面繞地心轉八萬裏。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體爲參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許多河流。

二、機械運動

定義:物理學裏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比較同時啓程的步行人和騎車人的快慢採用: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比較百米運動員快慢採用: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百米賽跑運動員同萬米運動員比較快慢,採用: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實際問題中多用這種方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物理學中也採用這種方法描述運動快慢。

練習: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分別是14.2S,13.7S,13.9S,則獲得第一名的是 同學,這裏比較三人賽跑快慢最簡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時間短運動的快。

分類:(根據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⑵直線運動。

Ⅰ 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快慢不變,沿着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

變形 , 。

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

換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約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人勻速步行時1秒中運動1.1m。

直接測量工具:速度計。

速度圖象:

Ⅱ 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須找出該路程及對應的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測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測路程,用停表測時間。從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車。設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爲v1.v2.v 則v2>v>v1。

常識: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車速度5m/s;大型噴氣客機速度900km/h;客運火車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車速度108km/h;光速和無線電波3×108m/s。

Ⅲ 實驗中數據的記錄:

設計數據記錄表格是初中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設計表格時,要先弄清實驗中直接測量的量和計算的量有哪些,然後再弄清需要記錄的數據的組數,分別作爲表格的行和列。根據需要就可設計出合理的表格。

練習:

某次中長跑測驗中,小明同學跑1000m,小紅同學跑800m,測出他兩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分別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請設計記錄表格,並將他們跑步的路程、時間和平均速度記錄在表格中。

解:表格設計如下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5.應用: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題要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

畫圖時注意:①先畫重力然後看物體與那些物體接觸,就可能受到這些物體的作用力;②畫圖時還要考慮物體運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