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強文言文教學的思考

                                    文/高建國 

關於加強文言文教學的思考

    一、文言文的社會功能 

-ゼ憂課難暈慕萄в朧貝潮流並不相悖,反而是相輔相成、彼此促進的。從表面看,它們似乎是逆向運動,其實是相向而行。隨着社會的進步,文言文的作用正在提高。誠如一大批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曾雲集巴黎(西方的漢學中心),向世界發出呼籲:人類要在21世紀很好地生存,必須回到2500年前的“孔夫子時代”,汲取孔子的學識和智慧,而做到這點首先是要解決學習和研究孔子的思想的工具。這個工具非“文言文”莫屬。

-ゴ統文化是須臾不可丟棄的。它是中華民族之魂,是堅強的民族精神支柱。這種內在的思想活力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體現,是我們炎黃子孫繼承下來的無與倫比的瑰寶。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博大精深,內涵雋永,具有很大的現實借鑑和利用的意義。既然如此,怎麼能不學好、掌握好它的載體--文言文呢?

-ノ難暈牡納緇峁δ蓯分廣泛,大致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文言文是研究歷史的切實保證。歷史是過去了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是以往現實的發展和延續。因此,把握現實,科學地預見未來,必須深入地、準確地研究歷史。作到所謂“知(智)以藏往”即可實現“神以知來”(《周易繫辭上傳》)。再如,漢代思想家王充說,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拘泥);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論衡謝短》)。準確地說明了歷史和現實的密切關係。利用文言文爲工具研究歷史,可以從中獲取經驗教訓,更好地爲現實服務,推進我們各項事業的發展。

-テ浯危文言文的社會功能還表現在弘揚民族精神方面。它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中華民族精神通過我們祖先一代又一代,先後長達數千年的凝聚和積累,逐漸濃縮形成了孔子的“克己復禮”、孟子的“捨生取義”、岳飛的“精忠報國”、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等等浩然正氣。這種超越古今時空的精神,千百年來激勵着無數仁人志士和匹夫百姓,爲國爲民前赴後繼死而後已。這種民族精魂正是通過文言文載體代代相傳,至今仍在升騰激盪着我們的後生學子。文言文擁有的這種巨大的教育潛能作用無可估量。

-ピ俅危文言文是培養人們審美情趣和文學鑑賞能力的工具。每個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心態和審美觀點。不過,古老的中華民族在這方面顯得尤其突出。司馬遷的《史記》、曹操父子的慷慨悲歌、顏之推的“家訓”、謝靈運的“山水詩”、韓愈柳宗元的“古文”、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蘇東坡李清照的詞,等等,無一不具備畫一樣的美。誦讀它們可以時時激起濃郁的情愫,產生對祖國、對中華民族的無限熱愛、無限依戀,從而形成深刻的愛國主義情感,並可隨時化作改造河山、抗擊入侵者的力量。文言文在這方面功不可沒。

-プ詈螅還必須認識到文言文是維護祖國統一的巨大力量。秦始皇“焚書”並未能消滅文言文。他倡導的“書同文”反而有力地促進了文言文的發展,使得這種書面語言(文言文)一統天下。中華民族(以漢族爲主體)文字和表述形式的一致性,極大地鞏固和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如若沒有統一的以漢字記載和表達的文言文的存在,而是以語言發音構成的拼音文字爲表述形式,中華民族恐怕早已分裂成若干國家了。文言文的最爲重要的社會功能正是表現在這裏。

-ザ、必須重視文言文教學

-ノ難暈氖竅執語文的基礎。現代語文是文言文的繼承和發展。它們二者一脈相承。文言文是“源”,現代語文是“流”,彼此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現代漢語的3755個一級字中,可以找到1001個古漢語常用字,也就是說,古漢語常用字(1086個)的92%仍舊保留在現代漢語中。另外,84個古漢語常用字,出現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和《印刷通用漢字字行表》中的高達82個。由此可見,古漢語常用字的絕大多數仍以強大的生命力存活在現代漢語中。因此,學習好文言文是掌握現代語文的基礎。學好文言文,從中汲取前人創造的優美文字的成分,吸納豐富、鮮活的營養,滋潤現代語文的內容,使祖國的語言文字克服目前日趨嚴重存在的“斷層”現象,得到健康、茁壯的發展。

-ザ雜諡醒生來說,學好文言文是提高寫作(作文)水平的關鍵。凡是在寫作方面,表現出能力強,表達優美,行文流暢,結構嚴謹的學生,無一例外都是喜愛文言文、認真學習文言文的學生。文言文行文簡練,文字表達精練,遣辭造句考究,注重語言的錘鍊。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賈島“推敲”典故的產生,都說明了這點。

-ノ難暈募熱蝗鞝酥匾,也就沒有任何理由不重視文言文教學。可是,近些年來中學文言文教學不斷地被削弱,每況愈下。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教學大綱對文言文教學的具體要求有所降低,把原來的“內容理解”改變爲現在的“內容瞭解”。從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沒有大的區別,但在實際上卻有質的變化。從對文言文課文的深刻認識,變成了浮光掠影式地泛泛知道。這種錯誤的誤導,勢必弱化文言文教學。

-サ是,對於承擔着授業、解惑任務的教師來說,則不能這樣,而必須重視文言文教學,認真研究文言文教學,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此,首先要求學生預習課文,逐字逐句地閱讀,找出生字、通假字,對照註釋,參考工具書,弄清字音、字形、字義,讀懂文義,清除前期的障礙。其次,是教師通過“解題”,點明課文的中心內容,再通過背景介紹,使學生進入課文的特定環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對作者教師也要進行恰如其分的介紹。

-サ諶,是以學生爲主的讀,回答教師的提問和對譯,教師給以全面性的指導。這種練習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雖以學生爲主體,但教師事先要進行充分的備課,以便隨時應答。回答學生問題要重點突出,構成體系,以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第四是分析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最後是對課文進行綜合性和總結性的`評論,從而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總之,重視文言文教學不是一句空話,必須通過教師的認真備課和努力提高自身的文言文素質,具備較好的文言文功底、功力,才能做到。

-ト、加強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措施--誦讀

-ニ卸粒ɡ識樑捅乘校┦喬О倌昀慈嗣譴友習文言文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經驗。它是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一把鑰匙。可以說,誦讀是學習文言文入門的唯一正確途徑,舍此別無它法。文言文雖然已經失去了“活”的語言環境,但它自身卻有着很強的可讀性,反覆讀來讀去,通過口、眼、手指(指讀)三條渠道,字、詞、句自然而然地進入大腦,課文的內容與意旨,隨之融化爲學生自己的知識。

-ネü背誦,課文爛熟於學生的心裏,有效地增加了學生的智慧,爲豐富文言文乃至多方面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反覆誦讀,尤其是背誦的必然結果。背誦必須達到一定的量,才能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質的飛躍。背誦的課文越多,記憶新課文的速度也就越快,文言文的水平也就隨之提高得越快,相反,誦而不背,事倍功半。正如孟子所說:“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棄井也。”不久便會渾然遺忘。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存在着嚴重的弊端,即不主張甚至反對背誦,認爲這樣做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且自以爲是貫徹教學“規律”,豈不知正是在違背教學規律。目前中小學階段安排數千課時的語文課學習,可質量卻總是提不上去,甚至進了大學還寫不通一篇文章,究其根源就在於缺一“背”字。當然,文言文的數量多如牛毛,不可能篇篇背誦,但入選中學課本的文言文都是精華之作,應該讓學生儘量多誦讀,多背誦,從而逐漸達到理解和應用的目的。這樣,通過“嘗一臠(小片)肉而知一鑊(鍋)之味,一鼎之調”,從而使得文言文教學水平得以真正的提高。

-ピ謁卸練矯嬀必須學習古人的經驗和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榜樣。白居易的詩篇數量浩繁,廣泛地反映了唐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他留下了諸如《長恨歌》《琵琶行》之類膾炙人口的作品,無疑是位天才的詩人。這完全歸功於白居易的勤於用功、反覆誦讀文章。他在幼兒時如此,成年後仍是這樣。白居易在寫給好友元稹的信裏說自己:“二十以來,晝課賦,夜課書,不遑(沒空閒時間)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髮早衰白。”正是由於這樣的勤學苦讀,白居易的作品在語言上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表現出高度的藝術成就,也使他登上詩壇的巔峯。

-ニ未理學家朱熹的作品文字言簡意賅,完全是他很好地實踐了自己規定的原則和方法的結果。他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ノ難暈牡惱庵執統的誦讀和背誦方法是科學的。它利於知識的積累,利於明白事理,利於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語言的運用能力。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