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說課稿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天的雨》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天的雨》說課稿

《秋天的雨》說課稿1

活動目標:

1、認真聆聽雨的聲音,比較不同雨聲的特點,用‘_____的’的表達方式描述不同季節雨的特點。

2、主動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秋天到來”的各種變化,描繪秋天的故事。

3、傾聽散文的配樂朗誦,跟隨音樂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讀散文,理解並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以及情境美,學習有感情的朗讀散文,激發閱讀散文作品的興趣,體驗散文學習的快樂,培養閱讀的積極性。

5、嘗試並運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達金秋的美麗,並在理解的基礎上分組爲散文創編動作,學會合作,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和記錄到的秋天的美。

活動重點:理解並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動難點:爲散文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不同季節的雨聲錄音。

2、有內在邏輯聯繫的秋天圖景。

3、秋天的葉子、果實等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實際生活經驗,並抓住幼兒愛玩的天性,以闖關遊戲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動。

動物王國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幹的小動物來保衛他們的森林,報名的小動物要經歷聽、說、仿、編、演等五關層層選拔,最後挑選最勇敢、最能吃苦、最愛動腦筋的小動物來保護他們共同的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參加啊?

1、第一關:聽雨辨不同(感受雨聲) 聽

放音樂,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聲,再不同季節的雨聲,引導小朋友去感受雨聲的變化與不同之處,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點。

小結:教師要幫助小朋友豐富和補充語言以及糾正不正確用詞,啓發他們去感受音樂中雨聲的細微變化,爲他們打開一個新的觀察視角。

2、第二關:說說‘我與秋天’的故事 說

2.1請小朋友舉手發言,說一說‘我’看到的、聞到的、聽到的秋天。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用“______的”的表達方式敘述。

2.2 秋天和其他的季節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知道的或是發現的?

天氣、穿的衣服厚薄、樹葉的顏色、開的花兒、成熟的果實、糧食等等,春夏秋冬各舉一到二個例子。

2.3 秋天的樹木和花草有什麼變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實和豐收的糧食都有哪些?舉例說明。

2.5 秋天的小動物在幹什麼?

小結:本階段既是對已有經驗的再感知,又是爲學習散文作鋪墊,教師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話將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觸散文的語言。

3、第三關:學我說話(走近散文) 仿

3.1放配樂散文,跟隨音樂一同走進秋天,感受來自散文的美。

師:散文聽完了,小朋友感覺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裏?我們共同來學習一下。

3.2結合畫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賞下雨前後的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導幼兒把雨比作一把鑰匙。可對幼兒進行反問,進而幫助他們理解雨的清涼和溫柔。

師: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

師:秋天的雨下過後,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就好象一把鑰匙輕輕地把門打開,讓我們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後的畫面: 在畫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問題。重點指導幼兒說出各種植物、花卉的色彩變化。

師:秋天到了,各種植物都有了變化。銀杏樹的葉子變黃了,水稻成熟變得金黃,各種顏色的菊花都開了,有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所以美麗的秋天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3)呈現果實畫面,引導幼兒從氣味上說出秋天的雨給小朋友帶來了什麼。

師:小朋友從圖上看到了什麼?這些水果有什麼味道?把準備好的水果籃拿到幼兒面前,讓他們聞一聞,並用“_____的”說出自己聞到的味道。

師,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這氣味是從哪裏來的?

師:秋天來了,水果成熟了,都發出很多好聞的香味。而且在秋天遠遠都能聞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喇叭畫面:引導幼兒感受動、植物的過冬方法。

師:畫面上的是什麼?是誰的喇叭?怎麼聽聽他要告訴小朋友什麼?教師朗讀喇叭的話。

師:爲了減少水分的蒸發,落葉樹的樹葉紛紛飄下來,工人叔叔也開始爲小樹過冬作好準備,冬眠的小動物忙着造房子、儲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準備過冬了。 顯示小動物過冬的畫面。

5)水果和糧食成熟的畫面,引導幼兒感受秋天的豐收景象。

教師小結,秋天的雨給大地、小朋友帶來的是豐收、快樂的歌。

3.3有目的的再次欣賞一遍,並學習運用散文詩中的句子來講述。

師:這次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把你最喜歡的、寫秋天最美的句子記在心裏,等會兒告訴大家。

4、第四關:視頻觀賞(進一步傾聽、感知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情境美。) 編

4.1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再次利用圖片幫助幼兒說出散文中的句子。

4.2 認真看視頻

4.3 邊聽邊做 跟着音樂自由創編動作

給幼兒充分的自由,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散文內容進行動作創編,教師適時介入並給予指導和幫助。

本部分創編動作對於大班幼兒來說屬於最近發展區,但要對接觸較少的散文進行動作創編就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在活動中可採取合作創編與自由創編兩種方式。以合作創編爲主,鼓勵獨自創編。一方面可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爲幼兒在獨立創編時積累一定的創編經驗。創編動作的過程中,是一個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性的一個極好的機會,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次機會,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創造性。

4.4分組表演與展示創編成果,引導小朋友互相學習

階段小結:教師對本階段小朋友的表現要更進一步的進行指導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夠得着的學習階段,幼兒通過不斷的嘗試與試誤,自身內部的評價系統會給以反饋,小朋友相互之間的評價也會給以反饋,在幼兒的評價系統還未發展完善的時候,對自己的評價往往不太客觀,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師要通過不斷地觀察,適時介入孩子們的活動中,引導和激勵他們克服困難,並通過總結幫助小朋友更加客觀的評價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5、第五關:表現散文 演

5.1本階段是一個融合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兒童運用普通話有感情的跟讀散文,體驗散文的內容,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內容美,情境美,從而喜歡散文,喜歡閱讀活動,培養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5.2播放音樂視頻,有感情的朗誦散文並結合本組小朋友創編的動作進行表演,在愉快的情境中慢慢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1.聯想詩歌的內容自由畫畫,設置展示欄,讓小朋友相互交流與學習。

2.家園合作,家長在平時要注重幫助孩子收集與豐富該季節的知識。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授讓幼兒體會到秋天的美麗並願意去發自內心的熱愛大自然及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加以讚美。幼兒們很享受這樣輕鬆愉悅上課氛圍。

《秋天的雨》說課稿2

作爲第一課時,我這樣安排:說秋天——體會秋雨的清涼與溫柔——總體把握,統領全文(以詩的形式出現)——感受秋天的美景,理解五彩繽紛(讀中體會秋雨給大地帶來的美景,感受語言美。)

怎樣才能突破難點?怎樣讓學生讀好課文?怎樣讓學生去感受,去領會?

1、以境觸情

從時間性來講,已經過時了。要是正合時節的話,就可讓學生從生活中(如去找找秋天,去畫畫秋天,去寫寫秋天等一系列的活動。)去體驗,去感知。有了生活的閱歷,再來上這篇課文,可能更容易些。由於條件的限制,只有我自己儘可能的去給學生創造環境,營造氣氛,(整個教學過程設制一個背景音樂,以圖片去感染薰陶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情趣。)讓學生在富有詩意的情境中,去學習凝聚着作家靈感、激情的文字,去品悟文章的語言美,去感悟秋天的美好。

2、讀——積累——感悟

在新舊課標交替過程中,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提升語言實踐能力,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讀出興趣與感情、意義與啓示,更應該注重的是讓學生從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從讀中去感受。這來得很重要。

(1)注重“積累”

讓學生從讀中積累,說中積累,這些過程,在我的課中是這樣按排了一些內容:

如:“它把簧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這兩句在句式上是一樣的,學了一句,就等於學了兩句。按排一點點時間,讓學生選擇性的背一背,這其實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講到菊花時,讓學生來補白,說說菊花的其它顏色,再概括地用一個詞來說說這些顏色,學生肯定會用上學過的詞語來說。(像今天他們就說出了“五彩繽紛”“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同時還是對所學知識的形象再現。

最後讓學生把喜歡的詞語和句子抄下來,去讀讀,背背,以便今後寫作。這又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之前,我還想過放一個讓學生寫的過程,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兩句話。但課文寫得那麼美,那麼詩情畫意,說實在,我們老師去寫也未必能寫好,讓學生去寫就更難了。要去引導寫好,我沒有這個把握。

(2)以讀帶說,以說帶讀

以讀帶說,以說帶讀去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課文中多數詞語是以聯繫語言環境來理解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成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讀完了這一段,眼前浮現出簧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和美麗的菊花時,就自然而然地,五彩繽紛指的是什麼意思了。課文的語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詩意,需要好好體會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先讀,再說,說了再讀。有了感受去讀課文,感覺就出來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理解這些句子一要聯繫上下文和自己平時的生活積累;二要反覆朗讀品味。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覺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麼美的文章,我在教學時,有一點感觸很深:學到用時方恨少。教學時,覺得自己的語言真的太平乏了,需要引導學生去讀時,去說時,我沒有更多的詞彙,更多的語句來表達。看來自己真的該多讀讀書了!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質寫秋天。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本課的的學習,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本課的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三、說教法學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語言。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1、 談話導課。

同學們,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季)那你知道秋季都有哪些特徵嗎?(學生髮言)老師今天也爲大家帶來一組秋天的圖片,你想欣賞嗎?(課件出示,請學生欣賞)

結合最後一張圖片引出秋雨,再請學生說說對秋雨的感覺,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l 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對秋天有個整體感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體會秋天的美。

2、 朗讀指導。

(1)、指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標出段落序號。(學生自讀課文)

提問:全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誰能給大家讀讀第一個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第一自然段講了什麼。

提問: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呢?(學生總結髮言)(板書:鑰匙)

秋雨是怎樣來到我們中間的?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出“輕輕地、悄悄地”)

那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一段呢?(引導學生用“輕輕、溫柔”的語氣來讀)

請同學再讀第一自然段,並提醒他們注意語氣。

l這個環節讓學生通過讀來體會秋天悄悄來臨,同時學習總結、概括。

(3)、秋天的大門打開以後,你最想看到的是什麼?(學生髮言)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看到了什麼。

指導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要求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多讀幾遍。

指名讀喜歡的句子,注意指導要點。

第一句:引導學生理解“五彩繽紛”,並要求進行換詞練習。(如:五顏六色、萬紫千紅、奼紫嫣紅等)

第二句:要求說出是比喻句,並引導學生說說是把什麼比作什麼。

第三句、第四句:同上。

第五句:引導學生說出是擬人句,並指導理解“你擠我碰”。

第六句:引導學生說出是擬人句,並指導理解“頻頻點頭”,說出省略號的意義。

和學生共同欣賞第二自然段的美景。(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總結秋雨的特點。(板書:五彩繽紛的顏料)

l本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從欣賞中體會秋天的美,同時鞏固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特點。

(4)、秋天的雨除了她的色彩美麗之外,還有其他特點嗎?

引導學生說出“好聞的氣味”,並說出所在的段落。(板書:好聞的氣味)

指導學生同桌合作讀第三自然段,並注意語氣。

引導學生理解“勾住小朋友的腳是爲什麼”。

請學生結合圖片邊欣賞邊讀,要求語氣更能吸引人,更能勾出大家的腳。

l 這一段主要藉助課件讓學生體會秋天好聞的氣味,同時感受“勾”的妙用。

(5)、秋天的雨不僅色彩美麗,有好聞的氣味,它還挺關心人呢!不信你聽聽。(課件出示)

這是什麼聲音?(板書:金色的小喇叭)它吹起小喇叭告訴大傢什麼呢?

聽了秋雨姑娘的話,衃物們在幹什麼?植物們呢?(引導學生分組讀句子

《秋天的雨》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五冊第三組的第三篇精讀課文,課文文質優美,是學生積累語言和練習寫作的一篇好教材。教材選編課文的目的是圍繞"秋天"這個專題,使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語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上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天性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趨於成熟,但抽象思維仍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積累,但課文藝術化,抽象化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挑戰。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以讀爲本,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語言的美。

教學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內化運用語言。

四、教法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農村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的特點,我採用情景教學法和情感朗讀法,引導學生以讀爲主的方式來學習課文。

五、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課前佈置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秋天的景物。課堂上我從學生喜歡的雨說起,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後我出示課件,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學生伴隨老師的描述去感受輕柔的秋雨,接着老師的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揭示本課學習內容——秋天的雨,學生很自然地通過情境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隨即進入整節課的第二環節,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讀書的要求。爲了延續我上環節創設雨的情境,我特意製作動態的課件,生字詞用雨點的形狀落下來,讓學生讀出小雨點的名字,其實就是閱讀生字詞。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了興趣,讀書識字的效率提高了。在反饋"課文中的秋天的雨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時,我引導學生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通過學生誦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爲理解課文結構,作文教學的開展埋下伏筆。

(三)品讀課文,品味意境

第三環節的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多種修辭手法,把秋天人格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恰當藉助農村遠程教育資源製作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美麗景色,採用情感朗讀法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點。

第一自然段中我用錄音範讀打開秋天的大門,學生閉眼感受;隨後教師組織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秋天的畫面。

依據《新課標》"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第二自然段中我要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如在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我抓住"扇啊扇啊"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秋雨的輕柔美與動感美,從而讀出其中的韻味。我又出示描寫秋天景色的圖文結合課件,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去讀句子,通過學生的個性品讀和個性朗讀來帶動全班同學的深入品讀。隨着教師出示銀杏樹葉和扇子的圖片放在一起比較,引導學生觀察,原來,銀杏樹葉真的很像一把小扇子,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直觀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緊接着,我引導學生也學着課文的樣子進行仿寫練習:"秋天的雨把( )色給了( ),( )像( )。"這一設計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美都釋放了出來。最後出示秋景圖課件,讓學生用詞語來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學生就會自然而然感悟到本段的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在不知不覺中脫口而出,並很自然地感悟到第二自然段的這些景物都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這樣的設計和多媒體運用能使學生美美地讀出秋天。

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秋天的氣味,請一名學生朗讀,老師出示實物,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用鼻子聞一聞,說一說都聞到秋雨裏的哪些氣味,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和積累,運用"香香的、甜甜的"一類疊詞。

第四自然段描述深秋中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這段文字妙趣橫生,恰恰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但是這番場景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如何能讓它出現在小學語文課堂呢?我精心製作了課件,然後讓學生進行分組朗讀。我在教學中超越文本,出示圖文結合的課件,採用"表演讀"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演繹這生動的畫面。"演"是爲了讀,一個"演"字,不但實現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和積累,而且實現情感的昇華。

(四)、昇華情感,拓展積累

總結全文時,我問學生"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的秋天?"課堂上因爲有了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和文本資源的有機結合,學生已經領略到秋天獨特的美,"美麗、豐收、歡樂"這樣的詞語脫口而出。教師組織學生配樂朗讀最後自然段,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最後,教師讓學生說說觀察到的秋天的景物。

本課的作業設計是讓學生收集描寫秋天的詞句,還有根據自己的興趣畫一幅秋天的畫或寫一首秋天的小詩,使學生對美的認識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

 六、板書設計

秋天的雨

顏色:五彩繽紛

豐收 氣味:香香甜甜 快樂

聲音:冬的訊息

我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板書,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感受秋天的韻味。

教學效果預測

《秋天的雨》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爲使學生"喜歡閱讀",我設計了很多激發閱讀興趣的方法。通過配樂和課件再現情境的方法,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中,讓他們對閱讀文本產生興趣。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識字、學詞、練句,走進語言文字,體會感悟文本。還讓學生仿寫練習,使學生對課文內容能有較好的讀悟。可能學生在讀悟中表現出理解比較單一,不能呈現多元的傾向,在教學中還應讓每個學生都能思考起來,努力發散學生的思維。

《秋天的雨》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我將從以下幾方面說這篇課文。

一、教材與學情

1.教材分析

有這樣一句話“萬美之中秋爲最”,那如詩、如畫、如歌、如夢的秋天總能帶給我們美好的享受。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名爲秋雨,實際上在寫秋天。課文把秋天的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2、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但抽象思維能力還處於起步階段。這篇課文具有語言美、意境美、篇章結構美的特點,正好給學生一個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機會。

3.教學目標

因此,根據課文的這些特點,我將本課分成了兩課時。在第一課時中已經完成的生字教學及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我制定了第二課時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和方法:通過仿寫句子積累好詞佳句;通過比較讀,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文字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4、教學重難點

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學會字詞、讀通課文已經不是最大的難題,三年級的孩子真正要通過學文得到美的薰陶、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是有一定難度的。根據課文的這些特點,因此,我將重點設定爲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發現秋天的美好,欣賞課文的語言美。難點設置爲學生在發現美和欣賞美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感受創造美。

二、教法與學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詞語。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樂讓學生朗讀,以便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讀爲主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過程

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大體上包括四個環節:一是情境導入,揭示課題;二是組織初讀,整體感知;三是品讀課文,品味意境;四是昇華情感,拓展積累。務必使學生完成發現美、欣賞美到創造美的過程。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在導入新課這一教學環節時,我由孩子們喜愛的雨說起,首先帶着孩子們一起去看雨,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被激發了。看哪兒的雨呢?看什麼季節的雨呢?

(課件出示):我分別選取並加工製作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幾幅畫面,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孩子們伴隨着老師娓娓道來的描述去感受綿綿的春雨、電閃雷鳴的夏雨和輕柔的秋雨。接着,老師的一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揭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秋天的雨,孩子們就很自然地通過情境、走進課文。

2.組織初讀,整體感知;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朗讀課文,提出了四點讀書要求——圈一圈;標一標;畫一畫;想一想。爲了延續我在上一環節創設的雨的情境,我特意製作了一個課件:將生字詞用雨點的形狀落下來,讓孩子們快速的地讀出小雨點的名字,其實就是在閱讀生字詞。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有了興趣,讀書識字的效率就會提高。訓練他們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在反饋“課文中秋天的雨是什麼樣的?”這一問題時,我引導同學們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一會兒一首描寫秋雨的小詩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這首詩從秋天的形、色、味、聲四個方面進行描寫,非常具有童趣,以“秋天的雨是()”開頭,讓學生在唯美的語境中學會排比句,進而感受文章的結構美。通過讓學生誦讀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將這些句子儲存到學生的知識庫中,同時也爲理解課文結構及作文教學的展開埋下伏筆。

3.品讀課文,品味意境;

第三環節的深入品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天人格化,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於是,我恰當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採用了“聲情並茂,以情助讀”的方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第一自然段中我用教師的範讀打開秋天的大門,爲了幫助學生理解“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這一抽象的比喻句,我讓學生一邊欣賞畫面,一邊聆聽老師朗讀,一邊體會。通過播放課件,秋雨變得無比生動起來,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將出示一幅秋天的圖畫,但沒有上色,我把畫秋天留給了孩子們,讓孩子們給這幅畫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讓他們體驗學中玩,玩中學,這也是一個創造美的過程。一會兒,黃黃的銀杏樹葉、火紅的楓葉、紅紅的蘋果、橙紅的石榴、金黃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接着我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去讀句子,我試圖通過學生的個性品讀和個性朗讀來帶動全班同學的深入品讀。在交流朗讀的過程中隨機出示這句話,並用課件將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表現出來,比如當學生讀到“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一句時,我分別把銀杏樹葉和扇子的圖片放在一起比較,引導學生觀察,原來,銀杏樹葉真的很像一把扇子,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不僅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緊接着,我引導孩子們也學着課文的樣子進行比喻句的仿說練習——“秋天的雨把__色給了____,____像____”,這一設計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接軌了,也讓學生把吸收到的美都釋放了出來。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秋天的氣味,本段我將採用實物教學法。老師出示實物,其他學生閉上眼睛,用鼻子聞一聞,說一說都聞到了秋雨裏的哪些氣味,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和積累、運用"香香的""甜甜的"一類疊詞.

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繁忙熱鬧的場面,這段文字妙趣橫生,恰恰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但是這番情景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看到,如何能讓它出現在小學語文課堂呢?爲此,我將創設一個情景,給學生準備各種各樣動物的頭套,並配合老師生動活潑的文字,將動物準備過冬的畫面演出來,使學生置身於文本創設的情境中。之後,採用了“表演讀”的方式,將學生再次帶入情境,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演繹這幅生動的畫面。

4.昇華情感,拓展積累;

總結全文時,我問孩子們:“秋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怎樣的秋天。”孩子們已經在學習中領略到了秋天獨特的美,於是,“美麗”“豐收”“歡樂”這樣的詞語立刻從他們的口中說了出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

本節課的作業設計中,我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畫一幅秋天的畫或寫一首秋天的小詩,使學生對美的創造可以進一步拓展延伸。

四、板書設計

本篇我通過重點詞語的板書,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感受秋天的韻味。

附板書設計:

11 秋天的雨

顏色:五彩繽紛

氣味:香香甜甜 豐收 歡樂

聲音:冬的訊息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歡迎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秋天的雨》說課稿5

一、說教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課文以秋雨爲線索,抓住秋天的特點,寫了秋雨到來後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豐收的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衆多的景物巧妙串連,呈現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文章描寫具體生動,用詞精確,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描寫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麗、秋天的快樂。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通篇語言藝術化,給人以美感。課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個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總結;前四個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話又是這一段的總啓。針對教材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去感受秋雨的美妙神奇。

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體會作者在譴詞造句方面的特點,學會模仿課文裏的重點句、段寫話。

二、說教學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我以學生的親身感受和教師準備的一些秋天的畫面誘發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慾望,運用畫面和配樂朗誦,把孩子們帶到秋天的雨中,體驗秋天的美好,從而縮短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採用多種方式朗誦,讓學生結合獲得的生活體驗,進行閱讀感受。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調動孩子觀察秋天,瞭解秋天的積極性,從而上升到熱愛秋天,讚美秋天。

三、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爲了有效地實現上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導激情,以讀悟情,以寫抒情”的教法,引導學生“用心靈去感受,用情感去體驗,用想象去補充”,力求爲學生創設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

說學法: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這節課我主要引導學生採用“品詞析句法”和“朗讀感悟法”進行學習,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曾用‘讀佔鰲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語文教學中讀的作用。課文詞章優美,抓住‘讀’,以讀代講,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形成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課開始,從談天氣開始,讓學生聯繫生活,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此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也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迫不及待的進入下階段的學習。縮短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自由讀課文,讓學生簡單瞭解本文結構上的特點。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課標要求“要注意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因爲這篇課文結構較簡單,前面四段結構相同,都是以開頭的第一句話作爲總起句來進行敘述的,最後一段進行總結,所以適合進行結構方面的初步訓練。

(三)品讀課文,理解體驗。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看畫面,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美在哪些地方,美得很實在,然後再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來體會秋天的美,再抓住一些重點句、段讓學生品味秋天的景色美和語言美。巧妙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感悟,以悟促讀。如:在美讀“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個句子時,我抓住表現動態的詞語“扇哪扇哪”,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讀,體會其中的輕柔美與動感美,進而讀出其中的韻味。

在此環節中,我還恰當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文中的美麗景色,在美妙的音樂中,以情助讀。學生在多種形式、分層次的反覆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本段的文眼“五彩繽紛”一詞的含義,領略到了五彩繽紛的色彩美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美,體會到了秋天的美麗和欣賞美景的愉悅之情。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不知不覺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共鳴,繼而用美讀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時,我又充分發揮小學生活潑好動、樂於表現的天性,力爭在品讀文本中營造一種優美、神往的課堂氛圍;還要求學生結合當地的秋色進行說話訓練,進一步讓學生品出秋天的美,美得並不空洞。這樣既抓語言文字訓練又使學生在品讀中受到美的薰陶,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五、拓展延伸,積累運用

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我課件出示一首小詩: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

你看,它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你聞,它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你聽,它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

秋天的雨,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讓大家發現,這六句話連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詩,一首讚美秋雨的小詩,它包含了無限的情趣和韻味,全班齊讀。多麼有趣的小詩啊,更有趣的是小詩裏的這些句子都藏在文中各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裏,同學們,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以後我們要善於在我們學過的文本中尋找一種屬於我們自己的知識。教育學家第斯多慧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結課前,我佈置了仿寫小詩的小練筆,設計小練筆既是充分挖掘文本資源,趁熱打鐵,內化語言,又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引領學生走向實踐,去學習和運用語言,實現由讀到寫的有效遷移。

預期效果:

縱觀這節課的教學,我努力在“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尋求一個平衡的支點,引領學生從語言出發,走向人文,再回歸語言,學生經歷了一個由感知、體驗、積累、運用的過程,我想文中所渲染的人文精神將會深深地紮根於每個孩子的心田。

《秋天的雨》說課稿6

一、 說教材:

秋天碩果累累,飽滿而充實。大自然不僅給予了孩子美的感受,更給予了豐收的喜悅,從視覺、味覺等多種感官上讓孩子們領略了秋天的欣欣向榮。秋天的主題活動給孩子深入瞭解秋天的機會。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喜歡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在生活中也積累了一些秋天的相關知識、經驗。但是,他們對秋天的理解只侷限於視覺的、表面的。比如:瞭解一些秋天的水果、花卉,知道落葉樹的樹葉會落下來,小草會變黃等等,缺乏對秋季萬物變化的深入感知,積累的知識也相對零散。本篇散文名爲秋天的雨,實際就蘊涵了秋天的變化。它從顏色、氣味、氣候等多角度,在詩情畫意中呈現秋天的美。幫助幼兒歸納、提升經驗。其中擬人的手法更能讓孩子領略語言美、意境美,從而激發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景中主動參與活動、接受美的薰陶。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和發展水平,也參照《綱要》精神,我設置以下教學目標:

1、 從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 體驗散文的語言美,理解詞彙“清潔”“溫柔”“五彩繽紛”。

3、 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 重點難點

根據本次活動內容和教學目標,我確立的教學重點爲:通過散文感受秋天的美,鞏固對秋天主要特徵的認識。難點爲:體驗散一文的語言美,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詞句。

四、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

1、 知識準備:積累秋天的相關經驗。

2、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秋天的背景圖和相關小圖譜。

爲了幫助幼兒生動感受,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並配以《秋日私語》的鋼琴曲,使散文充滿詩情畫意,使抽象的文學作品生動、富有韻味,調動孩子視、聽、說的積極性。而小圖譜的運用能使學習更加靈活,自由。有助於解決重點詞句的學習。

五、說教法、學法:

教與學是一個統一與和諧的過程。在活動中,要恰當把握好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關係,使教與學相輔相成。活動中,我主要通過欣賞形象生動、具體的畫面幫助幼兒直觀感知秋天的美麗。通過反覆傾聽,運用完整和分段欣賞相結合的方法,輔以提問,從整體到局部、由淺入深,細緻、系統的幫助幼兒感受散文所蘊涵的意境美、語言美。 提升對秋天的知識經驗積累。《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讓幼兒敢說、想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因此在欣賞散文的過程中我充分創設大膽發言的機會,通過集體與個別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讓幼兒在美的感染下愉快的進行學習,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完成活動目標。

六、說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導入活動。

教師根據幼兒對秋天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進行回憶,讓孩子談談他們對秋天的已有認知,爲深入理解散文做準備。對於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幼兒來回答。讓他們有主動發言的機會。在這個環節中,我運用開放性提問讓幼兒將自己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描述出來,範圍比較廣泛,有利於孩子比較豐富的描述。

第二個環節,設置擬人情景,運用懸念引出散文。

以滴答滴答誰在唱歌的疑問激發孩子好奇心,收住孩子傾聽的注意力,爲活動的開展做準備。然後話峯一轉,直接提出欣賞散文的要求,既滿足孩子的需求,又直截了當的切入主題。

第三環節就是通過反覆欣賞,在具體形象的生動畫面中,把看、聽、說統一起來,幫助幼兒感知、理解散文。此環節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

我主要通過多次欣賞、整體與分段相結合幫助幼兒感受散文意境,鼓勵零星表達與完整描述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散文優美詞句,從而來完成我的重點和難點。

第一遍是系統完整的欣賞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對散文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受。初步激活學生已有的體驗,爲深入理解做準備。在欣賞的時候我給孩子提出問題:聽聽散文裏說了什麼?讓孩子帶着疑問去關注散文裏內容。使欣賞更具有目的性。

在第一遍欣賞的基礎上,幼兒有了深入理解的興趣和需要,因此我運用分段欣賞的形式,結合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體會散文的意境美和語言美,也感知了秋天的雨帶給秋天的變化。幫助幼兒將零星的經驗進行總結、歸納。

我把散文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感受開始總領部分,理解清潔與溫柔,豐富詞彙。第二部分是重點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植物和花卉的色彩,豐富詞彙:五彩繽紛。第三部分:引導幼兒體驗秋天的香味。然後直接從香味(即果實的成熟)引申到情感體驗,感受秋天的雨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和快樂。第四部分是:引導幼兒感受氣溫變化後,動、植物的變化。在分段欣賞過程中,我藉助小圖譜,和提問相結合幫助幼兒具體理解秋天的雨帶了哪些變化。提問的形式我運用了具體提問如:秋天的雨把顏色給了誰?有哪些好聞的氣味?(具體的提問能直接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思考問題。)和啓發式提問,如:是什麼勾住了小朋友的腳(啓發式提問能激發孩子開放性思維,能從多角度考慮問題)。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互補的形式進行完善和梳理,不僅積累了更豐富的經驗,也受到了散文中優美的詞句的薰陶。使得孩子原有的經驗獲得了補充和提升。

在整個這一環節中我又根據幼兒能力的差異,給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使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當孩子相互傾聽、相互模仿的時候也能感受並學到散文中完美的語言,豐富的詞彙,也會幫助他們學習怎樣理解散文。

在情感體驗這個環節中我還運用動作、神情等肢體語言感染孩子,(如給孩子送水果,一起聞聞香味)形象、生動的感知秋天的雨帶來了豐收和快樂。讓他們獲得信息的同時,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第四環節,情感提升。

在孩子欣賞散文之前他們對散文和秋天的理解都是淺表的,分散的。當深入欣賞散文以後,對秋天的認識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對散文也有了新的體會。因此他們能夠運用優美的詞句來表達他們內心對美的.感受。達到了語言學習、情感體驗和知識鞏固的多方面學習目標。秋天的美是不斷更新的,是廣泛的,不是通過一次活動就能完整體會的,因此,最後環節,我引導孩子繼續尋找秋天的變化。延伸此次活動。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幼兒爲主體,以主導問題爲線索,運用多種提問形式幫助幼兒獲得理解,在聽、看、說、動作的過程中幫助幼兒感受散文的意境和語言美。

課件的使用使幼兒進一步提高了對詞彙、句子的理解。如《秋天的雨》中的五彩繽紛等詞彙,當看到畫面中的各種色彩-紅色、黃色、橙紅色等逐一染上各種花卉時,使幼兒一下子就理解了詞彙"五彩繽紛."圖譜的運用也幫助了孩子更加深入、細緻地理解,便於學習散文中優美的語句,從而深刻體會散文的意境。

可能在詞和句的選擇學習上比較面面俱到,可以有選擇性的提取學習重點,讓幼兒學習語言的描述。

由於缺乏對幼兒情況的瞭解,因此在考慮能力差異的時候有所欠缺。不是照顧的很全面。

《秋天的雨》說課稿7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文章名爲寫秋雨,實則寫秋天。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通過本課的的學習,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

設計理念:

從長遠看,語文教育必須超越實用主義的侷限,從精神的拓展,從人的發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領會到語文所包含的豐富內涵。因此這節課我以培養學生語感,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爲教學重點,捨棄與此無關的教學環節,並以讀來貫穿全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教學目標

1、 加強預習力度,分層次檢查詞、句、段。

4、重點學習第二段,分層次朗讀,從讀順到讀出動態美到讀出顏色美。

5、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重點:重點學習第二段,分層次朗讀,從讀順到讀出動態美到讀出顏色美。

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教學過程:

一、拓展導入,加強感受

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上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有關雨的詞語,從而瞭解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知識面。

生反饋:傾盤大雨、綿綿細雨、雷雨、暴風雨……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言的學習應該突出層次性,從詞到句到段,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纔可以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學透。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後檢查三組詞語:

(顏色詞)黃色 紅色 金黃色 橙紅色 紫紅的 淡黃的 雪白的

(疊詞)輕輕地 香香的 甜甜的 厚厚的 油亮亮的

(動作詞)扇哪扇哪 飄哇飄哇 你擠我碰 爭着 頻頻點頭 勾住

此環節設計一是爲了掃除閱讀障礙,爲讀通讀順做好輔墊;二是爲了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更好的感悟、運用語言。

2、檢查句子

師:下面的句子更長了,但讀起來也更有味道了。

點擊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

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總結:咦,大家發現了嗎?這五句話連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詩,一首讚美秋雨的小詩,它包含了無限的情趣和韻味,咱們一起來讀讀這首小詩。

生齊讀。

4、有目的通讀全文

導入:多麼有趣的小詩啊,更有趣的是小詩裏的這些句子都藏在文中各段的第一句裏,最有趣的還是每段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些話展開的。不信,讓我們再去讀讀文中的句子。學生再次有目的的讀文。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我是想給學生暗示讀書的目的,使學生明白爲什麼而讀,不僅要注意課文語言的形式美,更要注意課文的寫作方法,在這節課中能實實在在的有所收穫。

三、品味語言,重點教學第二段

一方面體現自主,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來學習。另一方面也體現教師的引領作用,讓學生明確自己選的內容確實是很值得大家學習,探究的。

最後師生達生共識,一起學習第二段。

1、檢查朗讀

請幾個學生指名讀第二段,檢查朗讀。

2、重點教學第二句話。

板書:五彩繽紛

生說五彩繽紛的意思。

師:同學們都說得很有道理,要真正理解五彩繽紛,可不這麼容易,不過答案就藏在第二段的話裏面,你能找到嗎?用“__”劃出來。

生反饋。

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比較讀:A不同的語言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我們用心去讀讀前半句話,帶給

什麼感受?

生談(把銀杏葉當作了小扇子,把銀杏葉寫得更美了——指名讀)

B讀讀下面整句話,帶給你的又是怎樣的感受?

生談,朗讀指導(帶着你的這份感受讀給大家聽)

a扇哪扇哪,你扇得真溫柔,多像媽媽手中的扇子。

b扇哪扇哪,你的這把扇子現在握在了誰的手中?怪不得扇得這麼有力(或輕快)。

總結:這句話,一連用了三個扇,使原本靜靜的畫面立刻動了起來,不但把銀杏葉寫美了,更把銀杏葉寫活了,相信這回我們能把這句話讀得更好。——齊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採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此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整個過程爲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3、教學第三句

同樣的寫法,同樣能把樹葉寫美,寫活的句子還有嗎?

生讀——談感受——再讀。

兩句話合起來讀,多種形式的朗讀。

4、教學四、五、六句

秋天還會把五彩繽紛的顏色藏在哪裏呢?

生反饋:第四、五、六句話。(指名讀後,教師評價: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看到了無邊無際的海洋等,也可學生自己評價或談感受。)再次指導朗讀。

5、理解後回到五彩繽紛

現在你讀懂了五彩繽紛的意思了嗎?生答——出示第二段。

讓我們注意這些顏色詞,注意這些極富情趣,活力的動詞,把第二段讀好。

(此設計,品味語言,由扶到放,達到情感的昇華,爲下環節的運用語言作好鋪墊)

四、內化運用語言

出示圖片:落葉,大雁,桂花樹,石榴圖片,讓學生用剛學到的語言,方法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幅畫介紹秋天的美景,生試說後交流。

口語表達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學完課文後,應讓學生把課文學到的語言從消積語言轉化成積極語言。教師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重新組織語言,運用語用,學以致用。

本節課我以新課標爲指導,以學生爲中心,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現有語言水平,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並採用現代教學手段,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這節課中視野有所開闊,語言有所發展,情感有所昇華。

《秋天的雨》說課稿8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一首非常優美動聽的散文詩,依據散文內容製作的課件,色彩豔麗、形象生動,充滿了詩情畫意,既可以讓幼兒欣賞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同時,又能激發幼兒動手描繪秋天景色的興趣,因此,散文詩《秋天的雨》適合大班幼兒教學活動。

(二)、幼兒情況分析大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好,但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弱,爲了更好的讓幼兒學會用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來回答問題,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表演能力、藝術鑑賞能力,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課。

(三)、活動目標依據《綱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1、從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能細心傾聽,初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

3、理解並掌握詞彙:“五彩繽紛”、“溫柔”、能大膽用肢體語言表現相應的動作。

4、識字:雨、歌、秋天、落葉。

(四)、活動重點、難點

依據《綱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因此,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

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豐富詞彙,培養幼兒的藝術鑑賞能力。

(五)、活動準備爲了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到戶外近距離觀看雨景,使幼兒對雨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而後,爲了更好的讓幼兒理解散文,使之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二、說設計

(一)教法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表演法、討論法來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表演法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通過通過討論法讓幼兒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學法爲了讓幼兒能輕鬆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整個過程採用”集體教學,分組討論的學法,讓幼兒通過聽聽、看看、講講、議議等形式來學習、理解散文詩。

《秋天的雨》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老師 :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往流鎮中心小學的教師張麗娟。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題目是《秋天的雨》。下面我就從教材 、學情 、教學目標、教法學法、 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談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趨於成熟,但抽象思維仍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學生對秋雨、秋天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但學生身處城市之中,對四季的景色感知不夠豐富。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了挑戰,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三、教學目標:

因此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積累語言,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品味、品評,體會文章意境。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畫面感、豐富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語言美。

2體會秋天美,從而激發學生對秋天,對大自然的熱愛、讚美之情。

四、說教法學法:

三年級屬於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階段。我採取由“牽”到“扶”再到“放”的方法,加強閱讀的方法的指導,落實新課程中的閱讀理念,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學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進而兼顧欣賞能力。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的互動交流。珍視學生閱讀中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五、說教學流程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前用多媒體播放秋天的圖片。

〔 這樣既緩解了學生上課的壓力,也使 學生從視覺上感受秋天,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縮短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指導識記生字詞

生字詞教學的基本理念採用課前介入,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課中交流,加強理解;課後拓展,在運用中鞏固。

(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藉助拼音等手段自學生字的能力,教學中主要採用了學生在預習中解決生字認讀,課堂上檢查預習情況,指導重點詞語,基本落實了生字教學任務)

(三) 品讀課文

基本策略: 由“整體”入手到“部分”在迴歸“整體”。

a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範讀課文,渲染情境,學生感悟

( 你感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秋天呢?)

(2)默讀後交流:

找出每段中作者對秋雨感受的句子,抽出每段的第一句話組成小詩

(從整體上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體會秋天的美)

b“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第一自然段與學生合作朗讀,過渡到第二段。

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五彩繽紛”的色彩美

(本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在教學中我充分重視“讀”的語文特點,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讓學生充分朗讀後,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這些詞語都給了誰。進行合作交流。 2在進行做一做的練習。

(爲學生理清本段的敘述順序,便於指導學生的理解,背誦。)

3朗讀訓練

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帶着情感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在全班進行交流。說出喜歡的原因。帶着感情再讀,同時老師進行必要的指導。

(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易使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珍視學生閱讀中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這一環節中,注重動態教學的生成。教師的話語點撥評價激勵對課堂氣氛、教學效果的影響很大,這也是對教師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的考驗。)

4分句朗讀後,指導朗讀全段。運用一邊讀一邊想象的方法,走進情境,美讀課文

〔 朗讀教學中要發揮學生想象,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掌握學法,學會邊想象邊讀書,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

5同時把仿說訓練融入其中,針對重點句式進行遷移說話練習。

仿寫:秋天的雨把————給了————, ———像——————。

( 本段 教學中要發揮學生想象, 運用多媒體課件。 使學生在理解美,感受美的基礎上表達美。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6小結:秋天的雨真是有一盒五彩繽粉的顏料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段採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c多元對話,合探解疑 學習三、四自然段

自主選擇學習內容,交流,探究發現。

(1)秋天的雨滴裏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 想象一下,說說 秋天的雨裏還有哪些香味?(說中擴展)

感受果園豐收的快樂

(2)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同學們,那是秋天的雨在告訴我們什麼?課文裏誰也聽到了?

(多媒體展示動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圖)同學們可以選擇一種可愛的動物或植物,說一說它們是怎樣過冬的。也可以帶動作表演。

(這一段的 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對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整個過程爲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d迴歸整體,進行總結,

齊讀: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注意強調“豐收、歡樂”。(課件出示)(板書:豐收、歡樂)

(這一環節讓學生一起感知課文的中心,同時要學會讚美)

e審視文本,放膽質疑

1回顧課文,自主總結:學完了這篇課文,小朋友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2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昇華感情。

自選作業:

1選擇喜歡的內容背誦,並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2畫一畫自己眼中美麗的秋天。

3學了本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把你的想法寫在日記裏。

(這一環節根據學生個性特點進行佈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輕鬆完成作業。)

六、說板書設計:

11秋天的雨

五彩繽紛

鑰匙 好聞的氣味 豐收、歡樂

金色的小喇叭

(關鍵詞做板書,簡潔明瞭,同時注重讓學生感受到本篇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總之我本着以學生爲主,“因學而教,順學而導,注重生成”的教學理念,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我的說課完畢。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秋天的雨》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一首非常優美動聽的散文詩,依據散文內容製作的課件,色彩豔麗、形象生動,充滿了詩情畫意,既可以讓幼兒欣賞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同時,又能激發幼兒動手描繪秋天景色的興趣,因此,散文詩《秋天的雨》適合大班幼兒教學活動。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好,但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弱,爲了更好的讓幼兒學會用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來回答問題,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表演能力、藝術鑑賞能力,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課。

(三)、活動目標

依據《綱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1、從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能細心傾聽,初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

3、理解並掌握詞彙:“五彩繽紛”、“溫柔”、能大膽用肢體語言表現相應的動作。

4、識字:雨、歌、秋天、落葉。

(四)、活動重點、難點;

依據《綱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因此,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

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豐富詞彙,培養幼兒的藝術鑑賞能力。

(五)、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到戶外近距離觀看雨景,使幼兒對雨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而後,爲了更好的讓幼兒理解散文,使之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二、說設計

(一)教法

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表演法、討論法來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表演法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通過通過討論法讓幼兒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學法

爲了讓幼兒能輕鬆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整個過程採用”集體教學,分組討論的學法,讓幼兒通過聽聽、看看、講講、議議等形式來學習、理解散文詩。

(三)教學程序

(此活動開始部分需要2—3分鐘,基本部分需要25分鐘,結束部分需要1-2分鐘)

1、開始部分

導入活動: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1)謎語引課: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

(2)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雨嗎?雨是什麼樣子的?(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基本部分

(1)請幼兒完整欣賞散文詩,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教師演示課件,讓幼兒初步感受散文詩的內容)

幼兒欣賞散文詩後,教師提問。

1這篇散文詩的題目叫什麼?

2在散文詩秋天的雨中你都聽到了什麼?

(2)幼兒再次欣賞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意境。

教師:你聽了這首詩有什麼感覺?

(此環節引導幼兒積極、踊躍、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意見,而且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散文詩中的語言)

(3)結合無個畫面,分段欣賞,豐富詞彙。並用肢體語言表達其相應的動作。

(目的是讓幼兒對散文詩的內容有更好的瞭解,豐富詞彙,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

1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豐富詞彙:溫柔)(鼓勵幼兒做開門的動作)

2爲什麼說秋天的雨會唱歌,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豐富詞彙:五彩繽紛)(鼓勵幼兒做唱歌的動作)

3爲什麼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這氣味從哪來?(鼓勵幼兒做聞氣味的動作)

4爲什麼秋天的雨有一隻金色的小喇叭?(鼓勵幼兒做吹喇叭的動作)

5爲什麼秋天的雨給大地小朋友帶來的是豐收快樂的歌?(鼓勵幼兒用動作來表現喜悅的心情)

(4)識字:雨、歌、秋天、落葉。(運用課件“識字寶寶”進行識字,幼兒通過看課件中字的變化從而加深對字的認識。)

(5)幼兒再完整欣賞散文詩,進一步傾聽、感知語言的美。

(6)討論;

1聽後覺得秋天美嗎?什麼地方美?

2散文詩裏怎樣寫秋天的美?

3秋天人們爲什麼這麼高興?

(教師作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兒,肯定、接納他們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並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討論的內容通過課件“智慧娃娃”向幼兒展示。)

3、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用畫筆畫出自己想像中秋天的景色。(突出活動主題)

(四)效果預測: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的教育理念,整個活動源於大自然又借鑑於生活,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通過活動鍛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想像力、表演能力、藝術鑑賞能力,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在活動中享受生活的樂趣。同時,我認爲,在活動中,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因人施教,對於在活動中有個別幼兒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應給於關注,及時引導幼兒回到活動中來,真正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