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思想衝破牢籠(教師中心稿)

陳慷

讓思想衝破牢籠(教師中心稿)

放飛思想……

    有則寓言《白頭翁》,小學教材裏曾經有選。故事說有一隻小鳥,爲學一門謀生的本領,先向夜鶯學唱歌,後來覺得每天早晨吊嗓子很辛苦,於是改向燕子學飛行,時間久了,感覺到飛行很累,放棄了;再後來是向老鷹學打獵,打獵早出晚歸,經年累月,也放棄了……就這樣直到滿頭白髮,也未學會一門謀生的技藝。

    這則寓言意在教育孩子,學習應該精誠專一,咬定山根不放鬆,堅持不懈,纔可能學會一門謀生的技藝。其意不可謂不善良,用心不可謂不良苦。

多少年來我們就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古人也諄諄教誨,“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舌,金石可鏤”……等等。

    但是,從21世紀的今天,聯繫我們的現實生活來反思《白頭翁》這則寓言,可以肯定地說,它所宣揚的東西,應該休矣!嚴酷的生活告訴人們,一個人如果只有單打一的技藝,已經不能適應激烈的生存競爭。

    今天,隨着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和就業大軍的不斷擴大,都市人開始追求“鳥式就業”。即就業者隨着季節和需求的變化選擇不同的崗位。如有人冬天賣炒貨,夏天賣水果。哪裏有食,就到哪裏去。

    上世紀80年代有資料表明,美國人人均一生職業流動20次左右,而我國人均流動一生爲1.8次。

爲了適應生存,許多大學生除了修完本專業課程外,許多人還選修了一門,兩門甚至幾門課程。爲適應環境的需要,許多大學已經爲學生提供了選修第二學位的條件。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末期後,許多人工人一旦下崗,就什麼也不會了!試想如果這許多下崗的人,能有像白頭翁一樣的多項本領,能唱歌、能飛行、能打獵……他們不就多了一門生存謀生的本領?

    今天我們回頭看看《白頭翁》的故事,這種脫離現實的誤導,除了給我們留下一些笑料外,難道還讓我們的孩子“精誠專一”嗎?

平凡的生活是這樣,就是進行學術研究,過於專一也是有毛病的。現代科學中的邊緣學科,往往就需要要求研究者涉獵不同的領域,互相融合交叉,也許才望能在新的.領域裏有較大的突破!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首先體現在人的思想觀念的現代化。用嶄新的眼光看看我們昔日的小學語文教材,會發現這一類觀念陳腐寓言、文章比比皆是。

    童話《狗和公雞是人們很熟悉的。其大意是,狗要外出,囑咐公雞不得擅自出門,小心狐狸。後公雞經不住狐狸誘惑,兩次探頭窺視而被狐狸抓走。但它仍不聽狗的忠告,不吸取教訓,在狐狸再次誘惑下,第三次探頭時,最終淪爲了狐狸的口中食。

故事意在告誡孩子,不聽話,離開監護者,必然會招至不幸,甚至是殺身之禍。

    這個故事的負效應是,它暗示孩子,外面的世界充滿危險、欺詐、邪惡。這種啓蒙,不論是對培養兒童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還是就培養兒童獨立進取開拓的無畏精神,都是有害無益的。

    狗三次外出,爲安全考慮,均不準公雞越出窗戶一步。除了墨守成規,就沒有更好的辦法麼?爲什麼不變換一種方式?如在窗上加柵欄、將窗釘死……在公雞被抓一次後,爲何不將其寄放鄰人家?這樣不是既安全又保險還滿足了它的好奇心。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消極的防禦,上上策應是狗出來追殺狐狸,以一勞換永逸。

     公雞的悲劇究竟是誰造成的?僅僅歸咎於它不聽話麼?應當說,有意無意中,寓言《狗和公雞》宣揚了一種閉關自守、作繭自縛的陳腐觀念。這對兒童潛意識的消極影響,實在是無可估量的。

     再看衆人皆知的《拔蘿蔔》吧。

    蘿蔔長得太大了,老公公一人拔不出來,叫來老太婆,也拔不出來,再叫來小姑娘、小花狗、小花貓、小耗兒……靠集體力量,終於拔出了蘿蔔。

     但若小耗子來了也拔不出,再找誰呢?

     故事本意是讚揚集體的力量和團結的重要,但侷限卻表現在思維形式的僵化。它把兒童活潑開放的思維引入了死衚衕,一條道走到黑。

    這種教誨實在貽害無窮啊!

    當老公公叫來老太婆、小姑娘也拔不出蘿蔔時,事不過三,爲何撞死東牆不回頭?這種思維定勢太可怕了。老公公爲何不用鋤頭去刨,令小耗子去咬斷主根?人類征服自然、主宰世界,從來靠的是聰明和智慧,靠出大力流大汗去奪取勝利,實在不是智者之舉。

    這一類具有明顯負效應的童話,還有不少。如《小貓釣魚》,能說它沒有抑制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麼?《烏鴉喝水》機械反覆的銜石投水,是否也少了點創造性思維?《狼和小羊》(即“小羊兒乖乖,把門兒開開……”),不也肯定了一種閉鎖的觀念麼?

    這類古老的故事,這些文化精華,給我們世代的教育影響是巨大的,但它們的“負”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對孩子講述這類故事的時候,精華自然是要吸收,但糟粕切記不要忘了揚棄。否則,“拿來”怕真未免有些危機的。

    講完這些故事後,家長、教師應引導啓發孩子多角度、多側面地去思考,注意培養他們的獨立思維、異向思維、擴散思維,注意引導孩子放飛思想,在動腦上多下功夫。這樣,才能在吸收的基礎上培養出具有獨立自主個性的、富於開拓創意識的一代新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