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教育是給孩子什麼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教育是給孩子什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教育是給孩子什麼

偶然的機會有幸得以加入敘事者這個平臺,通過這些老師們的教育隨筆、讀後感以及讀書分享等,無聲的浸潤着我。最近敘事者共讀的書目是《做有溫度的教育》。

首先,這本書就深深的吸引着我。帶着有溫度的教育當是如何的疑問,我翻開了這本書,並且一旦開始,我便不願合攏。他的一些觀點,一些話,讓我對教育是什麼,教育應該帶來什麼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教育的.功能不時的被誇大,教育者的職能不時地被貶低,教育者的地位時上時下。作者寫到:教育是給孩子更多可能。我覺得教育本應如此。

教育工作者,無論身負盛名還是揹負罵名,他的職業靈魂便是育人。有的人認爲教育就是轉化優生,有的人認爲教育就是提高及格率,有的人認爲教育就是考上名校的指標,有的人認爲教育就是搞好成績!假設這些教育目標都達到了,那麼不及格的,沒有考上985、211的,不是優生的,這些學生反映的是教育的什麼呢?那這部分沒有達到所謂的教育目標的人是否要受到某種“優待”呢?

教育者面對的教育對象性格迥異,天賦亦然。正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一片葉子,受教育者在特定的評價標準體系裏又如何都會稱心如意呢?每個人自有每個人的出路,教育應該要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能。

就像我們的學生當中,有的天資聰穎,學習能力快;而有的,稍微遲鈍,有點吃力。面對這不同層次的學生,教育者都要想方設法爲他們提供更多可能。讓他即使某一個方面薄弱,也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着!

在很多時候,對後進生的學生冷眼相待,對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心灰意冷,對種種不如意的學生行爲的消極對待都是在剝奪學生更好成長的可能性!每個人都可以有情緒,教育者更應該做一個優秀的情緒管理師!

或許是作爲一名新教師,或許是因爲我本身不會把學生分爲三六九等,我對自己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即使始終不做作業的、調皮頑劣的,我都始終對他們懷抱着希望,我總是願意相信:下一次他們會更好的!我也願意相信,當下成績的不如意,也並不代表着永恆!

社會、學校、家庭,太急於給成長中的孩子下定論,貼標籤。有多少孩子都是沉淪於壞標籤中,既已定論,又何苦掙扎的消極避世態度。這些急功近利的行爲非但不能激勵學生知恥而後勇,卻恰恰讓這些標籤稱心如意。因爲比起撕掉標籤,接受這樣的標籤貌似更容易!

教育,應爲學生提供茁壯成長的養分,以及快樂成長的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扼殺他們成長的概率。教育,應爲處於其中的每個孩子提供更多向上的可能,那種可能不必人人雷同,但應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