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今天參加07級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會,一個女生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深深思索。

我們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這個女生的論題是“中國電影的發展戰略”。在探討中國電影的出路時,她提出了很多措施,其中一項是強化電影的文化內涵。姑且不論這種觀點是否正確,我感覺她說的一句話令人堪憂。她說,爲了提升中國電影的文化內涵,“必須杜絕性內容對大衆的危害”。

我不是唯性論者,也不是泛性論者,我只是對這個同學的認知觀和價值觀感到惋惜。

性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性,是人的一種正常生理需要,是一切生命有機體的一種基本特徵,所以古人說“食色,性也”。試想,如果沒有性,人類的'繁衍就會停止,人的成長也會扭曲,一句話,人將不人。在中外歷史上,只有兩個時代極力壓抑人性,一個是歐洲的中世紀,一個是中國的滿清時期。中世紀僧侶階層貶低人性是爲了用“天國神話”迷惑民衆,清王朝統治者殺戮人性是爲了強化對漢民族的非人統治,於是,歐洲人向中世紀發難的文藝復興運動高擎的旗幟是“提倡人性,反對神權”,中國人針對清王朝爆發的五四運動高舉的大旗是“反對封建,解放人性”。

人性不會泯滅,人性不容摧殘,人性永遠充滿勃勃活力。

我一直認爲文憑不等於文化,文化不等於素質。人們在生活中經常說“這孩子真聰明,每次考試都得高分”。其實,這種說法非常錯誤,起碼這種說法很不完善。能考高分只能說明善於考試,不能代表聰明。聰明是一個綜合指標,其中包括感知力、應變力和處置力。很多從小學到大學一路考高分的孩子除了考試考得好其他什麼也做不了,很多博士生在現實中遇到一丁點困難便茫然無措甚至跳樓自殺,我們能說他們很聰明嗎?

的確,一個人的素質絕不取決於他看了多少書,更不取決於他有什麼文憑。對事物的鑑別力、對事物的分析力、對事物的化解力纔是檢驗一個人素質的主要標尺。

當然,受到年齡、閱歷、生活範圍的侷限,學生看待問題的視野難免狹窄。小學生、中學生、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主要通過讀書形成自己的認知觀和價值觀,但是,唯書不如無書,盡信書不如不讀書,讀書是爲了培養素質,終極目的是爲了恰當應對生活,食古不化的“書蟲”在紛繁多變的現實中肯定難以生存。

我認爲,學校教育的作用極其微弱極其有限,一個孩子的成長主要取決於先天遺傳和家庭感染,所以,每一個家庭都應該重視孩子的素質培養。

寫出這些文字,我不是探討那個女生的論文答辯,而是關注孩子的成長。

祝願每一個家長都重視孩子整體素質的培養!

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培養優良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