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與突圍(教師隨筆)

西安 張建成

活着與突圍(教師隨筆)

8月31日晚,無眠,特記心情如下:

前幾天和校長吃飯,他說我現在的年齡是黃金年齡。我更感覺到的是危機,37歲距離40還有3年。

至今我感覺到我還是爲了吃飯而活着,工作只不過是我餬口的工具而已。我愛我的工作嗎?我能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嗎?我得不到。想想學校裏的其他人,也不都是這樣嗎?一般的老百姓爲了養家所以工作,一般的長官爲了錢財所以當官,無非如此。

光吃飽飯是不夠的,你談不上快樂,總覺的天地狹小、壓力無窮:到底是工作使你囿於一隅,還是自己的無能只能如此這般?我覺得我生活的很恥辱。

我制訂了一年的計劃,本學期評上西安市骨幹教師,下學期評上高級教師。

我突然問自己:如果有學生問我怎樣學習語文,應該看哪些書,我該如何回答。我發現我太多的照本宣科,我也不怎麼看書了。我的職業心理漸趨枯竭。評上又能怎樣,如果你的生活方式還是如此?

是因爲教育已經千瘡百孔,所以急流勇退?我覺得我的日子是按照40分鐘一節課計算的。從早讀開始,兩節課後是10點,四節課後是12點放學吃飯,再上3節課是5點半要接孩子,晚10點要睡覺,早上6點30分起牀。精確的像地球的運行。晚上還有晚自習,週六有補課。課堂上已被各種規章制度削砍的有棱有角,我感到乏味和厭倦。

但,它能讓我生活下去,包括我的一家人。

不得已而爲之。

在這樣的“黃金”年齡,還應該猶豫和彷徨嗎?難道就這樣痛苦下去?我覺得我必須突圍了。

但是路在哪裏?

看了《南方週末》李鐵的評論文章《糊塗的來,糊塗的去》很是欽佩:他在用自己的`聲音表達對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看法,文章寫得極爲流暢,邏輯嚴密,表達精準,入木三分,我不禁拍案叫絕。我甚至讀了幾遍來摸清他的思路,並把思路在我的筆記本上進行路演,我要試試我能否寫出他這樣的文章,有兩個我不能企及:一是精確的數據,這些我無法得來,我畢竟不是記者,無法深入考察。二是他的思想的認識高度,分析問題的深度。

我很想像他那樣,去擴充自己生存的空間,關心我關注的問題,這也算是一種突圍。

教語文的自有它的悲哀:你無法憑藉讓學生出成績來使你揚名立萬,因爲教好與教壞區別不大,所以努力和混的區別也不大,別以爲你就怎麼樣了,誰也不服誰。在領導看來,有差別,但也到不了哪兒去。

於是大家都被裹挾到一起,渾渾噩噩。我不願意。我得不到應有的成就感。還是那句話,你覺得四面包圍,到底是誰的原因。

總之,我覺得該到我突圍的時候的,因爲現在是我的黃金年齡。四十歲後我還能幹什麼呢?除了教書。

恰同學少年,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不過幾天我就要給學生教這幾句毛主席的詞了,我的書生,你的意氣又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