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趕圩歸來啊哩哩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教案趕圩歸來啊哩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音樂教案趕圩歸來啊哩哩

教學目標:通過學唱廣西彝族風味的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讓學生瞭解彝族的風情,教育學生熱愛我們的民歌。

教學準備:cAI課件錄音機豎笛電子琴投影儀打擊樂器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用甜美的聲音準確表現歌曲,並能用打擊樂器爲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發聲訓練

1、歌曲《雨花石》

2、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三、豎笛吹奏訓練

1、《紅河谷》

2、《牧場上的家》

3、合奏《我怎樣長大》

4、學習吹奏《趕圩歸來啊哩哩》的5—8小節

四、課題引入

剛纔吹奏的曲子,你們知道是哪個民族風味的曲子嗎?(抽生回答)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彝家欣賞彝族風情吧。

五、欣賞cAI課件製作的mV介紹彝族風情

彝族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在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數中居第五位,主要分佈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北部。

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和曆法;彝族音樂富有特色,舞蹈多與歌唱相伴。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繡、銀飾、雕刻、繪畫等,頗富民族特色。彝族的服飾十分精美,花包頭是姑娘服飾重要組成部分,爲心靈手巧的姑娘親手製成,長約3米,寬約0.17米,一條黑布作底,上面繡有數條彩色圖紋,花色圖紋的優劣,標誌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花包頭的製作十分精緻美麗,每逢喜慶、趕圩、外出,姑娘們都要帶上美麗的花包頭穿上嶄新的`民族服飾。涼山彝族男子喜歡披“擦爾瓦”,擦爾瓦是用羊毛織成的披衫做工十分考究,有白、灰、青等色,製作一條擦爾瓦,往往要用幾個月時間。彝族小夥子的擦爾瓦一年到頭不離身,白天御風寒,夜晚當被蓋,堪稱涼山彝家服飾象徵。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在彝族地區,最隆重的節日是火把節,一般在農曆六日二十四日前後幾天舉行,貴州彝族則在農曆六月初六左右進行。現在火把節的內容十分豐富,有鬥牛、摔跤、跑馬、選美、對歌、舞蹈、射箭、等各種娛樂性活動,到夜晚,人們點上火把,火把行列從村頭照到田野,人們圍着熊熊燃燒的火堆,盡情歌舞,曾有古詩這樣描繪火把節之夜的美景:“雲披紅日恰含山,列炬參差竟往還,萬朵蓮花開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間。”

隨着經濟的發展,彝族人的物質生活條件日新月異。只要你到彝族村寨走一走,你還會發現彩電、冰箱、拖拉機等電器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彝族人的生活富裕起來了。彝鄉變了,但是彝族人特有的樸素和熱情還在,在彝族人看來,作爲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根龍脈,彝族人樸素的倫理道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六、課題引入講解歌名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彝族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彝族人把趕集叫做趕圩,“啊哩哩”是當地人常用的襯詞,表示很高興的心情。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歌曲吧,聽的時候思考一下歌曲是多少拍的,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

七、初聽《趕圩歸來啊哩哩》的教材版本

1、歌曲是多少拍的,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

2、剛纔我們豎笛吹奏的是哪部分?

八、學習歌曲1—4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