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1

活動目標:

1、願意參加勞動,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2、學習物品,體驗其中的樂趣。

3、感受替換歌詞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佈置一個凌亂不堪的小熊家,並請配班老師扮演小熊。

2、小雞頭飾每人一個,雞媽媽、小熊頭飾各一。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雞媽媽”帶着“小雞”去“小熊”家做客,引導幼兒參觀“小熊”的房間。啓發幼兒討論“小熊”房間凌亂的原因:爲什麼小熊的房間會這麼亂?怎麼辦?

2、鼓勵幼兒幫助“小熊”房間,說說前後有什麼不同。

3、範唱歌曲,鼓勵幼兒跟唱。

4、替換歌詞演唱,引起幼兒仿編興趣。

5、引導幼兒以替換歌詞的方式再次演唱歌曲。

6、當“小熊”向“雞媽媽”表示感謝時,“雞媽媽”鼓勵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講衛生、愛勞動的好寶寶。

7、音樂遊戲:碰一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2

一、設計意圖:

現代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普遍,一家子人圍着孩子團團轉,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寶貝,很多家長在家裏什麼都不讓孩子做,而什麼都又替孩子做好了,有些幼兒不會穿衣服,不會繫鞋帶,不會自己吃飯,不會主動喝水,在這樣溺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們動手及生活自理能力無形中就被扼殺了。因此,設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要通過活動讓幼兒嘗試和了解自己的小手是很能幹的,能做許多事情,盡而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獨立性,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成爲一件刻不容緩的事了。

二、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2、體驗自我服務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繪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拉鍊馬甲一人一件。

四、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遊戲,引入主題說說自己能做那些事情。

提問:你們自己都能做些什麼事情?

小結:原來寶寶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分享交流,哪些事情我們可以自己做。

播放課件說說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提問: 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小結: 搭積木、收玩具、洗手、吃飯、刷牙、鋪被子、脫褲子。

3、體驗表達,進一步昇華:

遊戲——穿衣小能手。

比賽規則:聽到口哨聲開始穿衣服,不能穿反,拉好拉鍊,先完成者爲勝。

如有小朋友不會穿,教師進行教授: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鑽洞子,左鑽鑽,右鑽鑽,吱吱吱吱上房子。

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太棒了,自己的事情都會自己做。今天又學了穿馬甲的新本領,我們回班上把這個本領告訴沒有學過的小朋友吧。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3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良好習慣。

2、讓幼兒學習弄釦子的方法。

活動準備:

大娃娃、小衣服(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引起幼兒興趣。

小娃娃今天不能上幼兒園,因爲媽媽沒有給她穿衣服,誰能幫助她把衣服穿好?

2、 教幼兒幫娃娃穿衣服。

(1)老師示範講解穿衣服的方法(重點講解示範扣鈕釦的方法):先給娃娃穿上衣服(將娃娃的手伸進袖口),然後把衣服對整齊。一隻手的食拇指拿着鈕釦,另一隻手的大拇指伸進鈕釦洞。這樣一個鈕釦便扣好了。(老師先後示範扣三粒鈕釦)

(2)幼兒操作:

a、鼓勵幼兒大膽的動手,每個小朋友都自己動手操作。

b、提醒幼兒先扣最下面的一粒釦子,將衣服下面對整齊後再找旁邊的鈕洞。

c、着重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3)老師幫助幼兒檢查是否都把鈕弄扣好,衣服是否對整齊了。

3、 請個別幼兒幫助娃娃穿好衣服,鼓勵幼兒自己穿衣服。

4、 與家長交流,介紹扣鈕釦的方法,請家長幫助幼兒學好扣鈕釦的方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家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會自己收拾玩具、會自己穿脫衣等。

2、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內容,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重點

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 積木一盒 手偶小兔

一、談話引起看情景劇表演的興趣

(一)出示兔寶寶。

(二)提出問題:兔寶寶不光在幼兒園乖,在家也是能幹的孩子。他怎麼能幹呢?請寶寶看一看。

二、情景表演

(一)兔寶寶搭積木,搭得高興。媽媽叫吃飯,兔寶寶"哎,我收好積木就來"。

(二)看電視,看得高興,媽媽叫睡覺,兔寶寶"好的,我明天再看"。自己脫衣睡覺。

三、根據情景提出問題

(一)兔寶寶是聽話的孩子嗎?

(二)他在家是怎樣聽媽媽話的?教師和幼兒共同扮演,重點引導幼兒進行對話的學說。

四、情境與與幼兒生活相結合

(一)寶寶在家都聽話嗎?

(二)你玩過的玩具誰來收拾?晚上睡覺要不要媽媽陪?

(三)教師小結:能幹的孩子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睡覺也不要大人陪。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五、活動延伸

在家你還會做什麼?

設計意圖

以直觀的表演吸引幼兒的興趣

通過對話的學說強化寶寶的意識

與自身生活相結合,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5

內容標準

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爲人民、爲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自立的生活態度,體會自強不息在學習、生活及事業成功中的意義,培養自立自強的精神;以自立自強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困難,克服依賴心理,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爲強者。

(二)能力: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安排;面對遇到的困難,學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逐步培養獨立克服困難的能力。

(三)知識:認識自立的重要作用,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強的道理;學會走上自立之路。

教學內容分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第四單元第八課的第一項目內容,目的是讓學生認識自立品質的重要作用,自覺克服依賴心理,養成自立的生活態度;培養自立精神,勇於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

進入中學以後,學生遇到的最大的不適應,就是在自立能力上。由於小學的教育、教學方式和中學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方式等都發生了變化,這就給學生的自立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及時對學生進行自立教育非常重要。

本項目分兩個層次內容:一是少年需自立,主要是講解自立的重要作用;二是告別依賴,走向自立,主要是講解如何走向自立。前一層次是教學的重點,因爲只有認識到自立的重要性,才能自覺走自立之路;後一層次是教學的難點,因爲初一學生年齡較小,又大多是獨生子,依賴性較強,要在學習生活中真正克服依賴心理,走向自立難度較大。道理好明白,但做起來較難。

教學活動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投放:人生是一頓自助餐

一位朋友的祖父當年從東歐來到美國。他通過愛利斯島,然後走進曼哈頓的一間餐館,想找點東西吃。他坐在空無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來菜譜請他點菜,但是沒有人來。他等了很久,最後有一個女人端着滿滿一盤食物過來,坐在了他的對面。

朋友的祖父問:“這裏怎麼沒有侍者?”

那女人告訴他,這是一家自助餐館。果然,他看見有許多食物陳列在臺子上,排成長長的一行。“從一頭開始,”女人說,“你挨個地揀你想吃的菜。等你揀完,到另一頭他們會告訴你該付多少錢。”

“我很快就知道了,這就是在美國做事的法則。”朋友的祖父後來對人講,“在這裏,人生就是一頓自助餐。只要你願意付費,你想要什麼都可以。你可以獲得成功。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着別人把它拿給你,你將永遠也成功不了。你必須站起身來,自己去拿。”

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法則。

提出問題:人生是一頓自助餐,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學生思考回答後,教師總結:人生像一頓自助餐,不能一味地等別人,“你必須站起來,自己去拿”。只有自立才能開創自己的事業,獲得成功。

多媒體投放課題:自立的事情自己做

(二)共同探討

多媒體播放視頻或投放文本:年少有志,勇挑生活重擔

安琳是青島膠南濱海街道中心中學的一名15歲女學生

豆蔻年華的她,本應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但病重的母親,卻讓她小小年紀便挑起生活的重擔。每天天剛矇矇亮安琳就起牀了,然後穿好衣服、洗臉做飯,再把做好的飯端到媽媽的牀頭,給媽媽倒好水,放好藥,等媽媽醒來後吃飯、服藥。爲了減少生活開支,她又學會了蒸饅頭、包水餃、炒小菜。生活的重負下,她一直勤於學業,科科成績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