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1

這節課不足之處及以待改進的地方有很多: 1.數學培養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於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着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

這節課不足之處及以待改進的地方有很多:

1.數學培養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於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着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點,而沒有深層次的去培養學生的一種數感。我應該再增加一個估點子數的環節,讓學生估這是不是10個圓點。先畫個兩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少了很多,畫20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多了很多,從這樣的一個比較中,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到10個圓點。

2.對“ 10” 的基數和序數的教學編排不夠理想。這裏的着眼點是讓學生明白第10只有一個,10表示10個。我在出題的時候應該給出的數量不一,隨時變化,讓學生靈活運用,而不是機械的出示兩道類似的珠子圖和鴿子圖。

3.在10的組成教學時,我採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把白紙上的10根小棒按一定的規律分成兩堆(畫一畫)。我的想法是,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好動,如果拿實物小棒去分會出現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種之後,不能把分法保存下來,到最後到底分了幾種方法可能學生並不清楚,通過畫可以把每一種分法都很好的記錄下來。但問題也隨之出來了,通過畫小棒,學生體會不到總數不變,也不能很好的體會到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是同一種分法,只是交換了小棒的位置。所以這部分的處理,應該在細緻點。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2

這節課圍繞課標體現趣,新,活三個特色。

趣:

1以趣激情,突破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動力,但興趣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爲此,在新課開始時,我注意創設情境,激發參與的動機,利用聽音樂,配以學生喜歡的動畫,在引導學生觀察參與的同時,適時激疑9的後面是幾,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0的認識。這種設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達到學習的最佳境界。

2.以遊戲形勢結束,寓教於樂。

練習的設計,也充分體現了趣味性。學完10的組成後,在找朋友與拍手組10的遊戲中鞏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生情緒高漲,不僅鞏固了學習內容,而且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結束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寓教於樂。

新:課堂上,教師大膽放手,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充分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優越性,這種“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新。

1.爲學生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

爲了讓學生動起來,我爲每人準備了小棒,要求學生先數出10根小棒,再用這些小棒拼出漂亮的圖案。這樣既鞏固學生對10的序數的認識,也培養了學生的美感。提供了人人動手研究的機會。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手,腦,口等多種感官並用,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過程之中,使課堂有了生機,充滿了活力。由於學習材料的充足,激發了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

2.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間。

學生的探索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做保證。教師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也不能簡單地以成人的眼光對學生的解答做出判斷,要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尊重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問題。本節課一系列活動的設計,教師都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就使學生有了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時效性。

活:1激活內容,調動學生。

課前我比較深入的鑽研教材,科學地運用教材,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許多小問題,使每個問題既圍繞重點,又圍繞難點來進行。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研究彙報內容,靈活地駕馭課堂,既能將問題“放”出,又能逐步地“收”回,從而將有關於10的知識全部呈現在學生面前。

3、評價靈活,鼓勵學生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上,注意運用豐富的評價語言,例如,你們是了不起的設計師,你們有着敏銳的觀察力,團結力量大讓我們共同尋找答案等。採用趣味性的評價方式,注意聽講的獎勵金耳朵,積極發言的獎勵金花筒,團結互助的獎勵合作花。這樣的評價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設計上的一些理念,但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缺少追問。

在課程開始階段,學生在回答圖上有些什麼,它們的數量是多少時。有一個學生很

快說出圖上有10只鴿子。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很快給予了肯定,但我沒有追問下去你有什麼好辦法能這麼快就數出結果。其實這裏也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利契機,如果我讓這個孩子到前面數一數不僅能讓學生鞏固10的數法同時也教會了學生數物體個數的方法。由此我想到一名好的教師不但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還要具有主持人的機智,面對一些出乎意料的情況學會追問。

二.沒有打破思維定勢

在練習設計時,如果能強調一題多說,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使學生在解題時,學會運用轉化的思想,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觀察直尺回答()比( )大,( )比( )小,如果不僅僅讓學生說10和9的大小關係,更多的關注10以內的數的大小關係,這樣既鞏固了以前學習的知識,又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模式。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簡短的反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力求做到:豐富學生玩數學的經歷,豐富學生做數學的經歷,豐富學生用數學的經歷。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3

一、本節課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應用了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熟悉活動。在一開始,利用故事引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既複習了9以內數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數學思考:用什麼辦法不讓9這麼驕傲,幫一幫傷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學習的新數“10”。

二、在正確認識了10之後,我設計了找找主題圖中的10,動手數出10朵小紅花,再找找生活中的10。這個環節給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可以從生活中找出許許多多跟10有關的事情,讓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受到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

三、在教學10的組成時,我採用了同桌合作、實際操作等方法進行教學。因爲學生在學習2到9的認識時,已經對數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學習,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同時這也是對初入學的小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一次培養。在彙報完答案之後,又讓學生說說看到什麼,就能想到什麼,找出各個分解式之間的聯繫,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四、創設生活中的遊戲,吸引學生參與,鞏固新知。

民主和諧的氣氛加上分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組織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學習。愛玩愛動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遊戲各種各樣,可以創造性的把遊戲移植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在數學遊戲中長知識、長智慧。在練習的環節我設計了有關10的組成的歌謠,師生伸手指對口令,動手塗色等活動。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在不知不覺在遊戲中得到了學習和練習,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課後我及時做了反思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

1、課堂討論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效的討論,有利於調動全體學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於師生間、生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於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尤其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雖然本課學生課堂上的討論交流較多,但我發現有時討論的並不充分,過早停止討論,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組織效率也不高,往往只有十幾個學生參與,部分中差生積極性不高且很少有發表意見和提出問題的機會。我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明確討論的目的,給予充足的討論時間,重視討論的組織和引導,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課堂討論的獨特作用,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對學生活動指導的不夠。

每次講一次公開課,我覺得自己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鍛鍊也是一次提高,給老師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這樣的活動雖然會讓人覺得有點累但是在品味自己進步的時候又是一種快樂。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4

從本節課的數學實踐來看,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較好。

一、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10的認識時”我用一個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一天,0--9幾個數字娃娃做起了排隊遊戲。9最大當上了隊長,就驕傲起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他神氣的對0說:“你呀,表示一個物體沒有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了。”0聽了圓圓的眼睛裏流出了眼淚,小朋友你能不能幫0想個辦法呢?這樣創設出學習情境課堂顯得生動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大大的調動起來。

二、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如主題圖中的鴿子與人物;教室裏的小朋友;學具盒中的小花;計數器上的珠子,點子圖、直尺等,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物體個數或事物,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注重讓學生經歷認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讀數、數數、寫數,如在計數器上撥數,通過對直尺的觀察感知數的順序,用不同的方法數出10朵小花等環節都在幫助學生建立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三、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爲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教學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數,並用10來說一句話,火箭發射前的倒計時,馬路口紅綠燈的倒計時,這幾個環節,讓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不僅加深了對數概念的理解,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也使學生獲得了用數學的體驗。

四、注意從學生已有的適應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建構主義認爲,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這一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如學生能口頭數10以內的數,已經掌握2至9各數的組成,並能找到規律,有序地記憶數的組成。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只是在稍加指點和幫助,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說,自己做,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

五、注重培養學生的有序思維:

在教學數的組成時,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找到10的組成的規律,使知識規律形象的展現在腦海裏,從而在把握事物規律的同時,獲得研究事物規律的方法。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5

案例一的設計是嚴格尊重教材的編排順序,亦步亦趨進行教學設計,不顧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教師牽扯着學生往前走,帶來的學生厭學。

案例二的教學設計打破了過去傳統的認數模式,對10的認識與10的加減法進行了整合與重組,教學效果非常顯著。這充分證明有效的教學設計應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突出教學活動的主體化。

教學的起點和歸宿是實現以人爲本。首先考慮的就是學生怎樣學習?他們想到哪裏

去?而不是教師想要學生到哪裏去?教師不能把學生當作一張白紙,而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只有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的教學,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真正達到教學有效的境界。

案例一的教學是管束下的學生活動,教師圍着教材轉,學生圍着教師轉,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只能囿於教師和教材劃定的圈子裏,做着無味地、重複性的練習。案例二的教學則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活動。

2、突出教學過程的動態化。

當代教學設計理論家和教學心理學家梅里爾教授在其《首要教學原理》一書中提出教學的五項基本原理,實際上是五個要素、五個階段——以“問題”爲中心,教學要圍繞着“激活”、“展示(論證)”“應用”和“整合”這樣一個循環圈展開。也就是要創設問題情境,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經歷探索思考的過程。

案例二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流動、動態的過程,把學生作爲教學的出發點,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精心設問,有效引導,引領學生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學生對10的抽象過程、10的基數、序數、含義及10的組成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教師採用壓縮此過程,而將認知的方向延伸到更高的地方,即通過10的組成自然而然學習10的加減法,將10的組織與加減法充分聯繫起來,達到知識整合的目的,使學生在一種動態生成下的“做數學”中建構了數學模型,獲得了成功的情感體驗。

3、突出教學交流的民主化。

4、突出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6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記數的結果,又是記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所以,“10的認識”是認數教學中關鍵的一課。本節課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從動手操作讓孩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10個一是1個十是建立新舊計數單位聯繫的重要內容,也是爲孩子後續學習所需要的至關重要的內容。教學時我讓孩子數小棒,邊數邊擺當數到9時停頓以下在擺一個,問孩子:有幾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這是馬上指導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讓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着教給孩子10個一是1個十,有了直觀的小棒及捆小棒的過程作依託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後又用計數器,知道孩子邊撥珠邊數數,進一步鞏固滿十進一的十進制關係。

二、通過實際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學生列舉了很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10個手指、10個腳趾、10個同學站一隊、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過讓學生感受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數學就在身邊。

三、設計利用刻度尺,讓學生認識數的順序,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讓學生知道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接着我設計了小朋友喜歡的水果圖,讓學生說說喜歡吃哪些水果,體會從左數排第幾,從右數排第幾…….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多種感官,形成並強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數意義和基數意義。

四、最後我特意設計了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的情境,課件展示,讓學生倒數10、9、8……(發射)。這樣不但讓學生體現在我們生活中10以內數字應用很廣泛,增強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7

一、教學時我能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二、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學以致用。

三、在分類教學中,我讓孩子們應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試着分一分,和自己的小夥伴說一說,結果許多孩子們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們除了按年齡,按性別,有的還按衣着分、按髮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說明了這樣的教材設計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感受到的是一個親切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樂於接收。

反思四:認識1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名師孫瑛老師和唐豔芳老師前來指導,心中倍感壓力。經過第一次授課後,孫老師和唐老師都給出了不少建議,我對課件和教案做出更改,在後面的三次授課中,一次次進步,每次都有不通過的收穫。在此,特別感謝這兩位老師的指導和同年級老師的支持。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數和數的組成。大部分學生都有口頭數數的經驗,但是這種數數大都屬於唱數的水平,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並不是很清楚。從學生的認識基礎出發,開始讓學生猜一猜一堆雜亂的小棒有多少根,再讓學生實際數一數,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數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拐彎數的下一個數是幾十以及幾個十是幾十。然後讓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數出100根小棒的,明確100的基數含義,同時讓學生在數物品的過程中對計數單位一、十和百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認識數的時候,我們藉助了一個好幫手 10,肯定10根10根數的方法,告訴他們每十根紮成一捆,最後10捆再紮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現了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比較順暢地理解了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

本節課內容及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會數的產生,會正確的一個一個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10個十是100,這節課主要幫助孩子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並對數的組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總之,對自己的教學,我要加強反思,努力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纔是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取得進步。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8

爲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始,我通過愉快的情景啓發學生初步認識6-10各數。在導入部分,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人物,並用課件一一的出現,有前面認識過的05,還有今天認識的610。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數的順序。

然後,出示主題圖:在數數的時候,指導學生有序的數:可以按上下數;也可以按左右數;還可以以數的大小順序來數。同時,再結合教室的實物來數,比如:數桌子、數椅子、數同學、數鉛筆等內容都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教學效果很好。在認識了這些數後,爲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學生選用6-10中的任意一個自己喜歡的數說一句話或做一個動作,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最後,用自己的小計數器撥數,先撥上6個,然後逐一的添加一個小珠子,在體會後繼數的同時也感受到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繫的。並在此引發學生進行了深度的思考:6個添上一個是7個,還可以怎麼得到7呢?讓學生自己試着撥撥,在撥的同時孩子們會想到:5個添上2個是7個;4個添上3個是7個同時,也爲組成做了鋪墊。

整節課,孩子們的情趣很高漲。總之,本節課,我儘量使課堂做到生活化、活動化和趣味化,儘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並且結合孩子好玩、好動的生理天性,讓他們在觀察、比較、操作的學習過程中體驗與數學的距離,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的發展,個性得到的張揚,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玩數學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1.對於大括號的作用的很好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讓大家,體會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讓學生用手勢來演示,再讓學生來說說你覺得大括號有什麼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體會大括號的意義。

2.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我逐個出示,練習,再讓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組題目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讓他們自己發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情況下用加,什麼情況下用減,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較好。

3.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的數據,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活動,親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數和序數含義,同時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已經掌握了數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學主題圖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找出數量是8、9的物體,並說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學生不僅初步瞭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而切培養了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大小,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7、8、9的大小時,我沒有講怎樣進行比較,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用、表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6-10的數學的組成是學生在學生了2-5的數的組成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學會通過操作學習數的分解和組成,而且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幼兒園中已經知道了2-10的組成。怎樣教學這部分的內容才能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原來的基礎的有所提高,同時讓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分析能力得到培養。

加強操作,把操作與思考結合起來。操作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基本方式,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對實物、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如教學8、9的組成,我讓學生把8個圓片分成兩部分,學生馬上按擺也了一種分解。這時我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把所有的分分法不重複、不遺漏地找出來。學生們經過思考、討論、交流,聯繫前面學習的經驗,按照一部分依次加1,另一部分依次減1的規律擺出8的組成。因爲學生對擺學具找數的組成這樣的操作活動已經不太感興趣,所以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活動動機,讓他們操作的願望。同時在交流討論中,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並在自己所參與的觀察和操作活動過程發現問題、探索規律。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9

6-10的數學的組成是學生在學生了2-5的數的組成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學會通過操作學習數的分解和組成,爲了讓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在原來的基礎的有所提高,同時讓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分析能力得到培養。

加強操作,把操作與思考結合起來。操作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基本方式,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對實物、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如教學8、9的組成,我讓學生把8個圓片分成兩部分,學生馬上按擺也了一種分解。這時我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把所有的分分法不重複、不遺漏地找出來。學生們經過思考、討論、交流,聯繫前面學習的經驗,按照一部分不變,另一部分依次加1的規律擺出8的組成。

爲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始,我通過愉快的情景啓發學生初步認識6-10各數。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人物,並用課件一一的出現,有前面認識過的05,還有今天認識的610。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數的順序。

然後,出示主題圖:在數數的時候,指導學生有序的數:可以按上下數;也可以按左右數;還可以以數的大小順序來數。同時,再結合教室的實物來數,比如:數桌子、數椅子、數同學、數鉛筆等內容都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教學效果很好。在認識了這些數後,爲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學生選用6-10中的任意一個自己喜歡的數說一句話或做一個動作,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本節課,我儘量使課堂做到生活化、活動化和趣味化,儘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並且結合孩子好玩、好動的生理天性,讓他們在觀察、比較、操作的學習過程中體驗與數學的距離,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的發展,個性得到的張揚,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玩數學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10

這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64頁的內容。10是一個特殊的數,由於我們採用的計數法是十進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也是今後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具、課件和整節課的設計等等,課後,我再回過頭來思考課中的每一個細節時,發現其中有些地方處理得不錯,有些地方就需要改進。這節課我力圖通過愉快的情景啓發學生初步來認識10。在上課時的導入部分,我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排排坐課件引人入勝,讓學生幫0和1想出辦法對付橫行霸道的9,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繫的,是可以組合的。在這樣的問題情境裏,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接着我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主體圖,說一說畫面上有什麼物體是表示10的,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說一句話,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在教學10的分解和組成這部分內容中,我注意創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在10的分與合活動中,學生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組合的辦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不擺,直接用類推的辦法都可以。允許學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於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後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11

我所教授的《10的認識》這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64頁的內容。10是一個特殊的數,由於我們採用的計數法是十進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也是今後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具、課件和整節課的設計等等,課後,我再回過頭來思考課中的每一個細節時,發現其中有些地方處理得不錯,有些地方就需要改進。

這節課我力圖通過愉快的情景啓發學生初步來認識10。在上課時的導入部分,我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人物課件引人入勝,讓學生幫0和1想出辦法對付橫行霸道的9,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繫的,是可以組合的。在這樣的問題情境裏,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接着我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主體圖,說一說畫面上有什麼物體是表示10的,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說一句話,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在教學10的組成這部分內容中,我注意創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在10的分與合活動中,學生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組合的辦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不擺,直接用類推的辦法都可以。允許學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

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二人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於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後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12

本堂課的內容並不是很難,因此還可以在課堂中滲透一點其他新知識來爲學生以後學習打下根基,就像在這堂課之前認識其他數時帶着學生按一定過程來學習,那麼這堂課上起來就會很輕鬆。

這節課直接用主題圖導入,讓學生通過數的方式知道10的數量,先數出9個小朋友,加上老師就有10個人,爲之後9與10比大小打下基礎;再用擺小棒來加深學生的10數量的認識,同時還滲透:10根小棒就是10個一,我們把10根小棒捆起來後就知道10個一也就是1個十,爲以後學習兩位數埋下伏筆;在比較大小時,通過撥珠子來比較數的大小,在計數器上,告訴小朋友們,個位滿十了我們就要退回去向前進一位,這樣提早讓學生了解了兩位數的數位,不用要求他們一定記住這個知識點,但是可以保證在以後兩位數的認識時,有一部分小朋友回憶起來,我們曾經接觸過;但是在數比較大小練習時,出現了一些浪費時間的現象,其實小朋友們都能找出知道正確答案,但是面對問題還不會用最簡單的語言來回答,這就證明以前教學這方面的內容時還沒有給小朋友最好語言訓練,以後還需較強引導練習;在學習10的組成時,通過以前學習,小朋友能夠一次完整地說出10的所有的組合,但是在這個環節我沒有好好的給小朋友們自己說的機會,10是組成只用記5個組合就可以了,這是小朋友能夠發現的,但是我卻提前引導,有部分小朋友可能之前還沒有來得及發現這個規律;在組合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看組合把所有於10有關的加減法列出來,之後再練習反饋,讓學生加深認識,反饋練習時可以先口算在看圖列式,在看圖列式時一定要問列什麼算式?(加法或減法)列完算式還應問一句爲什麼是列(加法或減法)算式?讓學生回憶加深認識加法減法含義。最後讓學生知道怎樣寫10。

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同桌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於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後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13

今天的數學課上得比較順利,我又把孩子們領進了多媒體電教室,通過觀察主題圖、畫一畫、伸手指等活動,學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但持續的時間短,我利用切換電腦的間隙讓學生閉眼休息,當他們睜開眼睛發現屏幕上又是一片新天地,又興奮起來。對學生的發言我首先鼓勵,然後提出建議,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有進步。因爲能夠熟記學生的名字,對每個人的特點也有了一點了解。因此,本節課能夠很好地組織駕馭課堂。看來,要想讓低年級孩子安靜地坐下聽課,除了培養習慣外,興趣的激發也很重要。

雖然總體上感覺不錯,但還是有些許遺憾。反思這節課中的一些細節,發現自己還是太粗心了。一直在研究教材的使用問題,這節課我卻沒有把教材用好。

上課鈴響後,學生按我的要求準備好數學書、田字格、文具盒,我把他們帶到了電教室。孩子們看着可以自動升降的大屏幕都驚呆了,一雙雙小眼睛都向我這裏看過來。我頓時來了激情,與學生互動起來。做練習時,我讓學生打開書,可是,有10幾個學生都說帶錯書了,原來他們把語文書帶來了。昨天,我已經帶領他們認識數學書了,怎麼還會拿錯呢?仔細觀察,原來數學書和語文書的大小、顏色和厚度都很相似,加上今天孩子們把所有的書都包上了書皮,所以很難辨認。都怪我,沒有幫他們檢查一下。結果應該沙沙地在紙上寫的練習又變成了熱熱鬧鬧的集體作業。

本節課主要認識10以內的數,但找一找這個環節的主題圖只提供數量是1、2、10的事物。其它數字的認識都是結合生活中的事物來進行。能不能從情境圖中找到用其它數字來表示的數量呢,也許我們發現?下課後我拿起書仔細尋找,結果沒有找到。但發現我製作的課件裏的圖片跟教材上的插圖有很多差別: 找一找中,白雲和小鳥的數量都是3,而教材上的插圖中是2,說一說第二題中,戴藍帽子的小朋友由 3號換成了2號,練一練第一題中的魚和麥子的圖由橫向排列變成了縱向排列。這麼多的差別,都是我在下課後才發現的。課件上的圖片是我從新世紀小學數學網站上的電子教材中複製的,我所使用的教材是北師大版第三版教材。也就是說新世紀小學數學網站上的電子教材與我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從這些細微的變化中可以看出,數學教材越來越便於教師和學生使用了。比如,練一練第一題中的魚和麥子的圖由橫向排列變成了縱向排列,這樣的改變便於學生連線。在爲自己的粗心而自責的同時我也在慶幸。通過反思,我及時發現了這些問題,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但我更希望網絡資源能及時更新,給教師帶來方便。

通過對這節課的反思,我發現對教材的使用,不僅要把不同版本的教材進行對比,同一版本教材的變化情況也要及時關注,正所謂上下求索,左右勾連。教材的使用問題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呀!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14

其實,這個反思,早就應該寫出來了,不過,由於實在有點忙,所以到現在和第二單元同時出來。

第1單元,是10以內數的認識,屬於小學數學的起始內容,也是今後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知識基礎,更是以後學習更復雜的數學計算的基礎,所以總體說來,這部分內容是非常關鍵的。

多數孩子,由於平常生活中接觸到這部分內容較多,所以掌握得也很好。

不足之處:

1、在按順序寫數時,倒着寫,寫單、雙數時容易出現問題。可以是在平常生活中,孩子們接觸到單、雙數的機會較少導致,今後應加強練習。

2、比多、比少時,部分孩子存在不清楚誰前、誰後的問題。

3、圈出“幾個”、“第幾個”時,較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要求從“後面”數時。

4、個別學生對10以內數的組成,不太熟練。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首先應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並且應多次練習,在練習中再次發現出現錯誤的孩子,再進行個別輔導,對於單元測試中不達優秀的孩子,進行平行性測試,力爭讓全部孩子都能達到優秀。

另外,還有幾個孩子在寫字時,書寫得較潦草,字跡極不工整。這些孩子應與其家長聯繫,爭取家長的支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數學10的認識教學反思15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幼兒對於自己身邊的事物特別關注,總願意把自己覺得新奇的事物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生活中的房子,也是孩子們關注的物體,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把自己看到的房子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中發現了我們身邊的物體千姿百態、各有所用。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遊戲、動腦識別的方法,配上各種圖卡、形象地故事情節,使整個過程緊緊相扣、環環相連。

活動目標

1. 能按不同方向(上下.左右)正確地從一數到十,能正確運用序數表示物體排列的順序,體驗基數與序數的關係。

2.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3.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學習從不同的方向準確辨別物體的排列位置。

2. 教學難點:自己確定方向並能準確找出位置。

活動準備

10個貼絨動物;若干數卡;10個房間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認識十以內的序數

出示一排房子,這是小動物的家,數一數有幾間,這是第二間……誰能用數字表示出來,給每間房子標好號。

2. 正確運用序數詞

天亮了,公雞起牀了,它跳上自己的屋頂大聲叫朋友們起牀,公雞站在第幾號房頂上?小動物們起牀了,老師隨意從房間裏拿出動物,看x間房子裏的xx起牀了,引導幼兒說出序數詞。

小動物們準備做操了,他們從右至左排好隊,現在誰排第一,排第二的是誰?……再次吸引運用序數詞來說明動物排隊的順序。從左往右數呢?誰排第一?誰排第二……

3. 繼續練習使用序數詞

請小朋友給小動物送紅花,你想送花給誰就要說出:“我把花兒送給第幾排的xx”

教學反思

1.整個活動,幼兒自始至終保持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與他們共同參與,起到了導向輔助的作用。

2. 本節課教具準備充分,遊戲性、趣味性強,課堂氣氛活躍,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