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的反思範文

我從這幾個月的教學活動中發現。在《科學》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要注意以下的幾個環節:

科學課的反思範文

一、發揮教師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什麼很多老師的課堂井然有序,學生非常期盼上該老師的課呢?我認爲這主要是學習興趣的問題。小學生好奇心強、渴望瞭解大自然的種種奧祕。課堂上,我們應該針對兒童的心理特徵,根據教材內容、教學要求,藉助電腦課件、遊戲、實驗、謎語等多種媒體和方法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積極參與。如教學《光和影》這一課,由於是在白天教學根本達不到理想的影子效果。我用投影儀將光投射到天花板上又請了幾個學生上去做手影遊戲。隨着手形的改變,天花板上投影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形狀。這一下,教室裏熱鬧起來,學生們躍躍欲試。剛纔還沒有精神的學生這時候都好奇地睜大了眼睛。《科學》課本中很多文字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自然認識和探索的需要。而這一點又是學生所渴望知道的。我在上“維護生態平衡”時,從網上收集到很多關於“環境污染”和“環境保護”的資料案例用故事的形式講給學生聽。課堂出奇地安靜。很多孩子還紛紛表示要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母親。

二、引導操作實踐,培養探究能力《科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的目的不單是使學生“做”得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怎麼樣“做”,因而,教師應當在“做”的方法上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使學生懂得如何去“做”。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促進學生更好地開展科學探索活動。首先,我們應該指導學生大膽預測,通過實踐體驗快樂。預測能在實踐之前通過已有知識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加以分析,產生最有可能的結果,同時也能從中找到探索的`方法、途徑。因而在實踐活動前先讓學生進行預測實踐結果會使學生產生求證的慾望,學生通過實踐發現自己的預測正確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即使預測錯誤,通過分析發現錯誤的原因,這比老師講一百遍更有效。如在學習《蚯蚓的選擇》這一課時,要探測蚯蚓喜歡什麼樣的環境就先讓學生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進行預測,然後通過操作實踐來驗證自己的猜測,分析出現的結果。第二、重視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培養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ビ欣鮮ε侶櫸嘲押芏嚶Ω枚手操作的實驗部分用口代手,一帶而過。學生沒有親自動手做過你就是講得再生動也無濟於事。學生仍然不知所措。例如,我上《綠豆種子的發芽實驗》時,要求每個學生都親自動手去發芽,爲了防止有人偷懶不做,我佈置成一項家庭作業要求檢查。當學生興奮地端來他們的綠豆芽時我的目的達到了。所以,該讓他們動手的地方老師一定要捨得並且敢於放手。第三,積極評價,進行激勵。學生做完了實驗,完成了任務時老師要及時、積極地給予評價才能讓他們永遠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課堂上無論回答的對錯,老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上完《做一個生態瓶》這課後我組織了一次全年級的作品展覽。並給予優秀作品一定的獎勵。這讓參與的學生積極性更高,沒有參與的學生要求上進,更是期待下一次的展覽和評比。

三、聯繫生活實際,體驗科學魅力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的科學課堂,它是培養孩子對生命奧祕的探究興趣,播撒科學意識種子的肥沃土地。教學中我們重視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從而激發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播下科學意識的種子。

(一)栽種瓜果樹木,飼養小動物。孩子們都喜歡動植物。這也是人親近大自然的天性。綠豆芽發好了,我們將他們移栽到花盆裏,每天進行觀察澆水。小苗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出了飽滿的果實。生態瓶做好了,繼續觀察小魚小蝦的生存狀況,對它們進行飼養管理寫成觀察日記。這樣,孩子們既接觸和了解了很多科學知識,又體會了勞動的愉快,同時還感受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善情感。這種方法,有助於培養孩子熱愛科學的興趣。

(二)組織參觀展覽。如果學校有條件的話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科技館,博物館。收集航天資料,關注神州飛船上天的信息,感受我國的科學成就,激發嚮往太空的興趣。參觀農場、工廠,補充學生的課外知識,激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有位教育家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科學教學不是以傳授現成知識爲目的,而應着眼於學生的認知過程上,注重指導學生自主探求和運用知識的實踐活動,只有當興趣成爲學生打開科學殿堂的金鑰匙,讓他們親歷探究實踐,才能享受到科學本身的神奇魅力。